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清明節古詩
清明節古詩
更新時間:2023-06-21 18:10:33
  • 相關推薦
清明節古詩匯編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古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古詩1

  1)朝聽細雨潤門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詩》

  2)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綺羅從許笑,弦管不妨吟。可惜春風老,無嫌酒盞深。辭花送寒食,并在此時心。——唐·白居易《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

  3)漫見新柳嬌眼垂,疑君逸影踏風歸。——《清明祭詩》

  4)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清明》

  5)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明·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6)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唐·宋之問《途中寒食》

  7)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宋·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8)春雨杏花滿清明,追思猶怨水煙輕。——《清明祭詩》

  9)粉杏輕柔岸柳新,清明春雨兩相侵。——《清明祭詩》

  10) 賞芳時節清明日,清明把酒釋別愁。——《清明祭詩》

  11) 半園新杏連綿雨,送盡清明百姓家。——《清明祭詩》

  12)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唐·韓翃《寒食》

清明節古詩2

  清明夜——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譯文:清明節的晚上月色朦朦清風徐來,青色的是石磚地喝紅色的欄桿,這里是刺史的府邸。

  自己一個人在走廊中走走停停,聽著遠處傳來的`弦管歌聲默默地觀賞院子中盛開的花朵。

  清明——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譯文:清明節桃子和李子盡情的盛開,田野間在墳墓上生長的那些雜草讓人覺得很是凄涼。

  春雷驚醒了還是冬眠的龍蛇,雨水豐盈滋潤著萬物,讓草木也變得柔美了許多。

  在古代有齊人向墳墓中的人乞討祭祀的食物并且回去跟自己的妻妾進行炫耀,也有介子推因為不想做官而被大火燒死。

  不管是賢人還是普通人,千百年來誰又知道誰是誰呢?最后留在人世間的也只有這些亂七八糟的野草了。

  清明日貍渡道中——范成大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賈島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先推薦給大家這些,后續精彩還會繼續奉上哦,請多多關注我們吧~

清明節古詩3

  杜牧詩詞《清明》

  原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含義:清明節的時候,詩人不能夠回家掃墓,卻孤零零一個人在異鄉路上奔波,心里已經不是滋味;況且,天也不作美,陰沉著臉,將牛毛細雨紛紛灑落下來,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濕漉漉的。詩人啊,簡直要斷魂了!找個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便問牧童哪兒有酒店,牧童指著遠處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手法:借清明時的景物抒發自己思鄉的內心。

  主題: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活靈尖現的雨中問路圖。

  感情:思鄉之情。

  感悟:獨自在外的人在節日時是倍加想家的。

  注:“ 這首詩文學界基本上肯定這是一首偽詩。第一,這首詩很可能不是杜牧寫的,第二,很可能不是為清明寫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施愛東博士做客人民網《金臺會館》時指出。

  《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長安清明》-【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清明節古詩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的首句“清明時節雨紛紛”,點明詩人所置身的時間、氣象等自然條件。清明節為唐代的大節日之一,這一天,或合家團聚,或上墳掃墓,或郊游踏青,活動多樣。但是杜牧在池州所過的清明節卻不見陽光,只是“天街小雨潤如酥”,細雨紛紛。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斷魂”,由寫客觀轉入狀摹主觀,著重寫詩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見路上行人吊念逝去親人,傷心欲絕,悲思愁緒。“斷魂”,指內心十分凄迷哀傷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詩人為何“欲斷魂”呢?因為清明節照例該家人團聚,一起上墳祭掃,或踏青游春。現在詩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趕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濕,心境就更加凄迷紛亂了。

  詩人融景傷懷至極,而又要冒雨趕路,雨濕衣衫、春寒料峭,不由得愁緒滿懷。如何排遣愁緒呢?詩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個酒家,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飲點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驅散心中的愁緒。于是他問路了:“借問酒家何處有?”

  結句“牧童遙指杏花村”,“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語,又補充說明上句問的對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動代替語言,詩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在一片紅杏盛開的樹梢,隱隱約約露出了一個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標幟)。“牧童遙指”把讀者帶入了一個與前面哀愁悲慘迥異的煥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熱心甜潤的聲音,遠處杏花似錦,春意鬧枝,村頭酒旗飄飄,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韻致。詩到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聞訊而喜,興奮地趕上前去,找到酒店飲上幾杯,獲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滿足等等,都留待讀者去想象。

  這首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清明時節凄迷感傷的藝術畫面,后兩句則創造了一幅鮮明生動的畫面,前抑后揚,對比交錯,相映成趣。這種景象不僅與詩人的感情脈搏一致,更是表達了世人清明時節的思想情感,因而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使這首《清明》詩流傳甚廣,成為清明詩的代表作。

清明節古詩5

  清明節的古詩賞析:清明日對酒

  清明日對酒

  朝代:宋代

  作者:高翥

  原文: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賞析

  詩歌首聯兩句是遠景,一句寫物景,一句寫人景。據此,我們不妨這樣想,詩人在清明節這一天來祭掃,未到墳塋聚集之地,即以目睹此景,因墓地往往在深處,怕妨路徑,故一眼必是望到遠景。那么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場景呢?“南北山頭多墓田”,“南北”當是虛指,意即四面八方。是不是就可以解成“四面八方的山頭上有很多墓田”了呢?難道我們竟沒有體會出詩人說這句話時無限悲涼的口吻嗎:“(你看啊!)四面八方的山頭上竟然有這么多的墓田,(那些可都是死去的人啊!)”這樣解就豐滿得多了。下面人景也就很是順理成章了,墓地多,自然來祭掃的人也就多了:“清明祭掃各紛然”。可是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各”指每家祭掃每家的毫不相干,“紛然”則指人數眾多。那么既然人數眾多,何以“各人自掃門前雪”呢?難道不會出現相互幫助、相互勸慰的場景嗎?須知道,人們一般只有在什么情況下才會互不搭腔,就是已經痛苦難過到了極致,以致習慣成自然,各自心知肚明,無需多言。

  頷聯兩句,詩人走上前去,鏡頭拉近,細節刻畫物景與人景:“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字面上很好說,就是說冥紙成灰,灰飛漫天,好似白色的蝴蝶;相思成淚,淚滴成血,仿佛紅色的.杜鵑。可為什么要以紙灰作蝴蝶,淚血作杜鵑,而不是旁的什么?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美麗的神話中有莊周化蝶、杜鵑啼血的范式。那么就清楚了:原來蝴蝶是溝通陰陽二界的使者啊,冥紙當然就是起到這樣的作用;同樣的,相思要怎么樣來表達才最懇切,總不至于老是“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一類的吧,這樣就淺薄了。“我”要告訴陰間的人,“我們”想你想得都把眼淚哭干了,現在啼出來的是血啊!這種震撼力,實在是難以言表的。

  頸聯承接上句,依照時間發展續寫詩人的所見所想:“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出句當然是虛景,哪里會有這么巧讓詩人碰到狐貍在冢穴里面睡覺呢!不過是說,一天的祭掃結束了,日薄西山,人人各自歸家,但“我”知道,只有一種動物是不會離開的,那便是狐貍。你憑什么這么說?雖然“我”沒有看見,但“我”竟連“狐死必首丘”的道理也不懂嗎?你們這些人,祭掃之時哭哭啼啼,平日里哪里見到你們有絲毫的傷心難過?狐貍卻不同,它們始終對同伴、對“家庭”忠誠無二,即使死了,也要將頭對準丘穴的方向!真是“狐猶如此,人何以堪”啊!這一層強烈的反差不經仔細的推敲是得不到的。

  可是哪里知道反差更強烈的還在后頭:晚上回到家來,看到孩子們在燈前玩鬧嬉戲,他們怎么會知道“我”的心酸,怎么會知道生離死別的痛苦?這于我們來說,又是一個極大的沖擊。可是還不止如此,我們再挖掘下去就發現:這些孩子都還那樣弱小,是那么天真無邪,可是終歸要長大,終歸要衰老,終歸也要死去,這是天命所在,是多么得令人遺憾,令人神傷。你看,這里正好與首聯我們提到的詩人厭倦死亡的思想相照應了。是不是吃了一驚,短短十四個字,居然內涵多至如斯境地,且皆為感人心魄,發人深省之語。

  尾聯詩人要總結了,也算是表達自己的態度:“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應當說這是比較易見的文人士大夫的心理常態,就是及時行樂。我們讀到這里,定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古詩十九首》里那么成系統地高唱“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或者會更直接想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但果真如此簡單嗎?我認為關于這一點我們存在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即并未區分與判斷抒發及時行樂思想究竟是已臻化境,心本開闊,還是無奈愁極,故作曠達,這一點是極重要的問題,是可以作為專題來研究的。就高翥這首詩而言,顯然是故作曠達無疑。你看,詩人尚在陽間,就已經想到死后別人祭祀他的酒他一滴也嘗不到了,可見他對這個世界是何其留戀!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由此可見欲望能使人喪失本我,漸成依賴。

  原本下面該是藝術手法的分析,因又要涉及理論,與我想要表達鑒賞的最初的心理流變旨趣不合,故略去。高翥是南宋后期江湖詩派的重要作家,且為寧波人,可以說,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與我近來研究的樓鑰有偶合之處。

清明節古詩6

  清明赤水寺居

  羅袞

  榆火輕煙處處新,旋從閑望到諸鄰。

  浮生浮世只多事,野水野花娛病身。

  濁酒不禁云外景,碧峰猶冷寺前春。

  蓑衣毳衲誠吾黨,自結村園一社貧。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

  王濯

  御火傳香殿,華光及侍臣。

  星流中使馬,燭耀九衢人。

  轉影連金屋,分輝麗錦茵。

  焰迎紅蕊發,煙染綠條春。

  助律和風早,添爐暖氣新。

  誰憐一寒士,猶望照東鄰。

  海上和柴軍使清明書事

  李中

  清明時節好煙光,英杰高吟興味長。

  捧日即應還禁衛,當春何惜醉朐陽。

  千山過雨難藏翠,百卉臨風不藉香。

  卻是旅人凄屑甚,夜來魂夢到家鄉。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

  鄭轅

  改火清明后,優恩賜近臣。

  漏殘丹禁晚,燧發白榆新。

  瑞彩來雙闕,神光煥四鄰。

  氣回侯第暖,煙散帝城春。

  利用調羹鼎,馀輝燭縉紳。

  皇明如照隱,愿及聚螢人。

清明節古詩7

  1、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孟云卿《寒食》

  2、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3、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4、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李清照《念奴嬌·春情》

  5、清明時節雨聲嘩。——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6、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楊萬里《寒食上冢》

  7、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楊萬里《寒食上冢》

  8、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王安石《壬辰寒食》

  9、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10、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1、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晁沖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12、夢回山枕隱花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13、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張先《青門引·春思》

  14、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15、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16、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17、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李冠《蝶戀花·春暮》

  18、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19、困人天氣近清明。——蘇軾《浣溪沙·春情》

  20、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清明節古詩8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吳文英〔宋代〕

  羞紅顰淺恨,晚風未落,片繡點重茵。舊堤分燕尾,桂棹輕鷗,寶勒倚殘云。千絲怨碧,漸路入、仙塢迷津。腸漫回,隔花時見,背面楚腰身。

  逡巡。題門惆悵,墮履牽縈,數幽期難準。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明朝事與孤煙冷,做滿湖、風雨愁人。山黛暝,塵波澹綠無痕。

  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顧太清〔清代〕

  萬點猩紅將吐萼,嫣然迥出凡塵。移來古寺種朱門。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細干柔條才數尺,千尋起自微因。綠云蔽日樹輪囷。成陰結子后,記取種花人。

  清明日貍渡道中

  范成大〔宋代〕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蘇堤清明即事

  吳惟信〔宋代〕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高啟〔明代〕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賈島〔唐代〕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清明日獨酌

  王禹偁〔宋代〕

  一郡官閑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

  春來春去何時盡,閑恨閑愁觸處生。

  漆燕黃鸝夸舌健,柳花榆莢斗身輕。

  脫衣換得商山酒,笑把離騷獨自傾。

  郊行即事

  程顥〔宋代〕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清明

  黃庭堅〔宋代〕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日對酒

  高翥〔宋代〕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即事

  孟浩然(唐)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唐)

  烏啼鵲噪昏喬木,

  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

  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

  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

  蕭蕭暮雨人歸去。

  寒食還陸渾別業

  宋之問(唐)

  洛陽城里花如雪,

  陸渾山中今始發。

  旦別河橋楊柳風,

  夕臥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

  寒食山中酒復春。

  野老不知堯舜力,

  酣歌一曲太平人。

  清明

  孫昌胤(唐)

  清明暮春里,

  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

  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

  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

  遷喬并羽儀。

清明節古詩9

  1、行云去后遙山暝。——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2、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3、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王安石《壬辰寒食》

  4、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5、想東園、桃李自春,小唇秀靨今在否。——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6、指點牡丹初綻朵,日高猶自憑朱欄,含嚬不語恨春殘。——韋莊《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食天》

  7、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8、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9、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0、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清明節古詩10

  一、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三、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四、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五、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六、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七、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八、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九、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十、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十一、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十二、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宋,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十三、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清明節古詩11

  清明日

  【唐】李建勛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

  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懷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凄然。

  野云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

  久向饑寒拋弟妹,每因時節憶團圓。

  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破陣子》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

  葉底黃鸝一兩聲,

  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

  采桑徑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

  元是今朝斗草贏,

  笑從雙臉生。

  青門引

  張先

  乍暖還輕冷,

  風雨晚來方定。

  庭軒寂寞近清明,

  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

  入夜重門靜。

  那堪更被明月,

  隔墻送過秋千影。

  滿江紅 暮春

  辛棄疾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

  花徑里、一番風雨,一番狼藉。

  流水暗隨紅粉去,園林漸覺清陰密。

  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

  庭院靜,空相憶。無說處,閑愁極。

  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處也?彩云依舊無蹤跡。

  慢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風入松》春園

  聽風聽雨過清明,

  愁草瘞花銘。

  樓前綠暗分攜路,

  一絲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

  迷離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

  依舊賞新晴。

  黃蜂頻撲秋千索,

  有當時、纖手香凝。

  惆悵雙鴛不到,

  幽階一夜苔生。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宋】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日

  【唐】李建勛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

  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懷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凄然。

  野云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

  久向饑寒拋弟妹,每因時節憶團圓。

  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破陣子》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

  葉底黃鸝一兩聲,

  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

  采桑徑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

  元是今朝斗草贏,

  笑從雙臉生。

  青門引

  張先

  乍暖還輕冷,

  風雨晚來方定。

  庭軒寂寞近清明,

  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

  入夜重門靜。

  那堪更被明月,

  隔墻送過秋千影。

  滿江紅 暮春

  辛棄疾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

  花徑里、一番風雨,一番狼藉。

  流水暗隨紅粉去,園林漸覺清陰密。

  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

  庭院靜,空相憶。無說處,閑愁極。

  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處也?彩云依舊無蹤跡。

  慢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風入松》春園

  聽風聽雨過清明,

  愁草瘞花銘。

  樓前綠暗分攜路,

  一絲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

  迷離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

  依舊賞新晴。

  黃蜂頻撲秋千索,

  有當時、纖手香凝。

  惆悵雙鴛不到,

  幽階一夜苔生。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宋】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節古詩12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明朗幾處有新煙。

  “唐宋八各人”之一的歐陽修,也為后人留下了描寫明朗節的著名詩句: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明朗

  (宋)黃庭堅

  佳節明朗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倚秋千笑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明朗好氣候,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宋)高啟

  滿衣血淚與灰塵,亂后回籍亦可哀。描寫清明節的'詩句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明朗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那邊好?

  綠野晴天道。經典詩句

  馬穿楊柳嘶,描寫清明節的詩句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節古詩8

  清明日(唐)李建勛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

  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懷(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凄然。

  野云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

  久向饑寒拋弟妹,每因時節憶團圓。

  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門率成

  (唐)李嶠

  游客趨梁邸,朝光入楚臺。

  槐煙乘曉散,榆火應春開。

  日帶晴虹上,花隨早蝶來。

  雄風乘令節,馀吹拂輕灰。

  清明日龍門游泛(唐)李嶠

  晴曉國門通,都門藹將發。

  紛紛洛陽道,南望伊川闕。

  衍漾乘和風,清明送芬月。

  林窺二山動,水見千龕越。

  羅袂罥楊絲,香橈犯苔發。

  群心行樂未,唯恐流芳歇。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唐)孟浩然

  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漁歌子》柳如眉(唐)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夢魂驚,鐘漏歇,窗外曉鶯殘月。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

  襄陽寒食寄宇文籍(唐)竇鞏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清明(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長安清明(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食天

  (唐)韋莊

  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裊間花鈿,

  卷簾直出畫堂前。

  指點牡丹初綻朵,日高猶自憑朱欄,

  含嚬不語恨春殘。

  清明日(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

  (唐)張籍

  郡內開新火,高齋雨氣清。

  惜花邀客賞,勸酒促歌聲。

  共醉移芳席,留歡閉暮城。

  政閑方宴語,琴筑任遙情。

  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唐)張繼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

  舊游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節古詩13

  1.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2.春空云淡禁煙中,冷落那堪客里逢。——朱孟德《西夏寒食遣興》

  3.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晁沖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4.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韋莊《長安清明》

  5.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

  6.一郡官閑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獨酌》

  7.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8.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吳文英《西子妝慢·湖上清明薄游》

  9.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高翥《清明日對酒》

  10.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李清照《念奴嬌·春情》

  11.灑空階、夜闌未休,故人剪燭西窗語。——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12.上巳清明都過了,只是春寒。——蔣春霖《浪淘沙·云氣壓虛欄》

  13.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程顥《郊行即事》

  14.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王雱《倦尋芳慢·露晞向晚》

  15.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16.山黛暝,塵波澹綠無痕。——吳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17.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18.但看平地游,亦見摧辀死。——邵謁《長安寒食》

  19.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20.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

  21.老去惜花心,相對花無語。——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22.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楊萬里《寒食上冢》

  23.三千丈清愁鬢發,五十年春夢繁華。——喬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24.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云表《寒食詩》

  25.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清明節古詩14

  1、清明日對酒

  作者: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2、清明即事

  作者: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3、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作者: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4、長安清明

  作者: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5、折桂令客窗清明

  作者:喬吉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鬢發,五十年春夢繁華。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6、朝中措清明時節

  作者:張炎

  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戶,云窗霧閣,酒醒啼鴉。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7、清明

  作者: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8、清明夜

  作者: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9、壬戌清明作

  作者: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10、清明日

  作者: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11、喜遷鶯清明節

  作者:薛昭蘊

  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馬驕泥軟錦連乾,香袖半籠鞭。

  花色融,人竟賞,盡是繡鞍朱鞅。日斜無計更留連,歸路草和煙。

清明節古詩15

  諺語: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

  清明難得晴,谷雨難得陰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桂)

  清明難得晴,谷雨難得陰(魯)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種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贛)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云貴高原)

  清明斷雪不斷雪,谷雨斷霜不斷霜(冀、晉)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蘇、鄂)

  清明節氣的霜、霧、雷及寒暖與未來天氣均有一定預示,相關諺語有:

  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蘇)

  清明有霧,夏秋有雨(蘇、鄂)

  清明霧濃,一日天晴(豫)

  清明起塵,黃土埋人(晉、內蒙古)

  清明響雷頭個梅(浙)

  清明冷,好年景(遼、冀)

  古詩: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長安清明-【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清明-【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節古詩】相關文章:

清明節的古詩03-31

清明節古詩06-19

清明節的古詩匯總04-07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04-04

有關清明節的古詩06-14

清明節經典古詩詞01-06

清明節古詩詞11-29

清明節的古詩詞02-13

清明節的古詩15篇03-31

清明節的古詩(15篇)03-3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粽合在线免费视频 | 另类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 亚洲国产原创AV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视频 | 亚洲午夜成人福利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