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描寫春天的詩詞1
1、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2、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良辰探尋美景在泗水之濱。輕易便能識得東風的妖面。
3、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固山下》供游客旅游的道路只能在山外才能看到,行進中的小舟總是行進在綠水的前面。
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太陽出來,江邊的.花朵比火還要紅艷,春天來臨,江水就如藍草一般碧綠。
5、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杜牧《江南春》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
6、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王維《鳥鳴澗》春天的夜晚寂靜無聲,桂花慢慢凋落,四處無人,春夜的寂靜讓山野顯得更加空曠。
7、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蘇軾《蝶戀花·春景》燕子從村中飛過,綠水環繞人家。
8、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門簾外傳來雨聲潺潺,濃郁的春意又要凋殘。
9、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 ——白樸《天凈沙·春》桃紅柳綠的春山,煦暖的陽光照耀,和柔的東風吹拂,樓閣上高卷起簾攏,倚欄干遠望。楊柳垂條,秋千輕晃,院長子里靜悄悄。
10、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白樸《天凈沙·春》鶯在歌唱,燕在飛舞,在小橋流水旁,點點落花正在飄落。
描寫春天的詩詞2
1、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2、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皇甫冉《春思》
3、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王令《送春》
4、綠楊芳草長亭路。——晏殊《玉樓春·春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王昌齡《閨怨》
7、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
8、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9、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張繼《閭門即事》
10、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程顥《春日偶成·云淡風輕近午天》
11、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蘇軾《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12、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13、年年游子惜余春,春歸不解招游子。——賀鑄《惜余春·急雨收春》
14、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15、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16、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17、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李白《陽春歌》
18、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19、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晏幾道《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
20、山光物態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張旭《山行留客》
21、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22、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春景》
23、柳暗花明春事深。——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24、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劉因《觀梅有感》
25、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白居易《春題湖上》
26、髻子傷春慵更梳。——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27、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杜甫《詠春筍》
28、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二首》
29、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30、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鄭文寶《柳枝詞》
31、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李之儀《謝池春·殘寒銷盡》
32、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3、斜陽流水推篷坐,翠色隨人欲上船。——紀昀《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
34、屈指數春來,彈指驚春去。——高觀國《卜算子·泛西湖坐間寅齋同賦》
35、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施耐庵《念奴嬌·天南地北》
36、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晏殊《山亭柳·贈歌者》
描寫春天的詩詞3
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
2、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春思》
3、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半山春晚即事》
4、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
5、春風過柳綠如繰,晴日烝紅出小桃。——《春風》
6、春風吹園雜花開,青天露坐始此回。——《春風》
7、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蘭花》
8、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元日》
9、春風幾日落紅堆,明鏡明朝白發摧。——《春風》
10、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
1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元日》
12、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李次第開。——《春秋》
描寫春天的詩詞4
元日早朝行
朝代:唐朝
作者:鮑防
乾元發生春為宗,盛德在木斗建東。
東方歲星大明宮,南山喜氣搖晴空。
望云五等舞萬玉,獻壽一聲出千峰。
文昌隨彩禮樂正,太平下直旌旗紅。
師曠應律調黃鐘,王良運策調時龍。
玄冥無事歸朔土,青帝放身入朱宮。
九韶九變五聲里,四方四友一身中。
天何言哉樂無窮,廣成彭祖為三公。
野臣潛隨擊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元日早朝行注釋
作者:佚名 [1]乾之元,乾是天,元是始,乾元即是天道之始。[2]朔土,即北方地區。[3]朱宮,即朱紅色的宮殿。[4]九韶本意為古代音樂名,周朝雅樂之一,簡稱《韶》。[5]九變,意為多次演奏。[6]這句的意思是用五種聲調經常演奏虞舜時的九韶名曲,四方德才兼備的人都會團結在你的周圍。 四友:周文王以閎夭、太公望、南宮括、散宜生四位有德才的人為四友。...
元日早朝行題解
作者:佚名 君主朝堂上會見百官,稱之為臨朝視事,百官朝見皇帝,向皇帝奏事稱之為上朝。上朝對于百官來說,是他們每日的第一件大事。 當長安郊野曙色才分的'時候,大明宮里的鐘聲就響徹長安上空了,鐘聲告訴散居在各街坊的百官們,朝見皇帝的時候到了。待到百官趕到蓬萊宮,鐘聲仍然響徹云霄。宮殿的大門雖已開啟,又依稀聽見宮里 "雞人"報曉的聲音,說明皇帝本人也已起身,要與百官們相會于朝堂上。 百官上朝,唐詩中也有說以"鼓聲"為號令的。李賀《官街鼓》詩中說:"曉...
作者介紹
鮑防
鮑防(722--790),唐詩人。字子慎。襄陽(治今湖北襄樊)人。天寶十二載(753)登進士第,授太子正字。大歷初為浙東節度使薛兼訓從事,官尚書郎。五年(770)入朝為職方員外郎。累遷至河東節度使。德宗朝,歷京畿、福建、江西觀察使、禮部侍郎、京兆尹等職,以工部尚書致仕。在浙東時,為越州詩壇盟主,與嚴維等聯唱,編為《大歷年浙東聯唱集》二卷,與謝良輔全稱“鮑謝”。
描寫春天的詩詞5
1. 桃花嶺上覺天低,人上青山馬隔溪。行到三姑學仙處,還如劉阮二郎迷。——顧況《尋桃花嶺潘三姑臺》
2. 桃花流出武陵洞,夢想仙家云樹春。今看水入洞中去,卻是桃花源里人。——劉商《題水洞二首》
3. 桃花流水須長信,不學劉郎去又來。——李建勛《南唐近事(句)》
4.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5. 桃花欲落柳條長,沙頭水上足風光。此時御蹕來游處,愿奉年年祓禊觴。——劉憲《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6.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陸游《泛舟觀桃花》
7. 魏帝宮人舞鳳樓,隋家天子泛龍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覺桃花逐水流。——顧況《桃花曲》
8.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山中問答》
9.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雨不須歸。——張志和《雜歌謠辭。漁父歌》
10. 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風頭阻歸棹,坐睡倚蓑衣。——韓偓《野釣》
11. 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聞道秦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王昌齡《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三首》
12.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張旭《桃花溪》
13.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14.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維《田園樂七首·其三》
15.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溪》
16.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五》
17. 碧桃天上栽和露。——秦觀《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18. 桃源望斷無尋處。——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19.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20.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李煜《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21.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張九齡《感遇·江南有丹橘》
22.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王昌齡《曲》
23. 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納蘭性德《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
24.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九》
25.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李頎《古從軍行》
描寫春天的詩詞6
1、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白居易《江岸梨花》
2、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蘇軾《定風波》
3、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湯顯祖《牡丹亭·驚夢》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6、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7、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李清照《懈戀花》
10、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11、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12、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描寫春天的詩詞7
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春天夜晚,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青山碧林,更顯空寂。
明月升起,驚動幾只棲息山鳥。清脆鳴叫,長久回蕩空曠山澗。
賞析
關于這首詩作中的桂花,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傳說王維畫的《袁安臥雪圖》,在雪中還有碧綠的芭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事物,在文藝創作中是允許的。不過,這首詩作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之一。五首詩作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于風景寫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寫意畫,因此,以解釋為山中此時實有的春桂為妥。
桂樹枝葉繁茂,而花瓣細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間,并不容易覺察。因此,開頭“人閑”二字不能輕易看過。“人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王維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作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于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作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里,王維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這春山中,萬籟都陶醉在那種夜的色調、夜的寧靜里了。因此,當月亮升起,給這夜幕籠罩的空谷,帶來皎潔銀輝的時候,竟使山鳥驚覺起來。鳥驚,當然是由于它們已習慣于山谷的靜默,似乎連月出也帶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頓時發生變化,亦可想見。所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讀者聯想的。但王維所處的是盛唐時期,不同于建安時代的兵荒馬亂,連鳥獸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維的“月出驚山鳥”,大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鳥雖驚,但決不是“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它們并不飛離春澗,甚至根本沒有起飛,只是在林木間偶而發出叫聲。“時鳴春澗中”,它們與其說是“驚”,不如說是對月出感到新鮮。因而,如果對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維這首詩作中,倒不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那樣一種迷人的環境,而且還能感受到盛唐時代和平安定的社會氣氛。
王維在他的山水詩作里,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這首詩作也是這樣。但詩作中所寫的卻是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作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動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靜的效果,這是因為事物矛盾著的雙方,總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條件下,動之所以能夠發生,或者能夠為人們所注意,正是以靜為前提的。“鳥鳴山更幽”,這里面是包含著藝術辯證法的。
描寫春天的詩詞8
如夢令·春景
宋代:秦觀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
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
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譯文
黃鶯用嘴銜過的花更加紅潤,燕子用尾點掃的水波泛起綠色的漣漪。天寒手冷,玉笙冰涼,但吹笙的人卻亢奮地吹起《小梅花》曲子,聲音宏亮悠揚,響徹天空,聽者都感到激越、雄渾,春意盎然。人們都說,照這樣吹,這樣吹吠下去,一定會讓人和綠楊都會變得瀟灑清秀。
注釋
玉笙:珍貴的管樂器。
《小梅》:樂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鑒賞
這首詞諸本題作“春景”。乃因傷春而作懷人之思。
首二句直筆寫春。鶯歌燕舞,花紅水綠,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卻轉作悲苦語。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樓吹徹玉笙寒”句。春光明媚,本應產生舒適歡暢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這般與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憂傷情緒?“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是為點題之筆。柳絮楊花,標志著春色漸老,春光即逝。同時也是作為別情相思的藝術載體。飛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念人之情。因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憂思約帶、腰肢瘦損。“人與綠楊俱瘦。”以生動的形象表達感情,而“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直讓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飛,佳人對花興嘆、憐花自憐的圖畫。
詞人之心,或欲借春光盛衰之過程展示流轉在節序交替中的傷春念遠之情。詞從愉快之景象敘起,乃欲反襯其心境之愈為悲苦。然而詞人為了限度地達到反襯的效果,甚而不惜極盡雕琢氣力狀物寫景,終不免落于攻琢之痕。“溜”字本寫花紅之鮮艷欲滴,“皺”則欲狀摹水波漾漪之態,亦不可謂不巧矣!然味之終覺神韻欠焉!究其原委,就在于它顯得雕琢、吃力。正如其“天連芳草”句,如換“連”為“粘”,則失于穿鑿矣!故《吹劍錄》謂“鶯嘴”二句:“詠物形似,而少生動,與‘紅杏枝頭’費如許氣力。”可謂一語中的。其實,很多詞評家們都恰切地指出了這一點:《草堂詩余》批曰:“琢句奇峭。”《弇州山人詞評》評曰“險麗。”《古今詞話詞品》亦云:“的是險麗矣,覺斧痕猶在。”如此雕煉奇峭,有《粹編》本要以為此詞乃黃庭堅所作,實在也是事出有因。
鑒賞二
“詩緣情”,貴其感發之力量,“詞之為體,要眇宜修”,尤重其內在之情味意境。而由于詩、詞體裁的'限制,其用字造句,又特別講究錘煉洗凈。但是這種錘煉不是刻意地雕章琢句。其用心盡管良苦而出之必須自然,渾成無跡,順手拈來,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是也。秦觀此詞中,“瘦”字的運用就應該說是較為成功的。所以《草堂詩余》才又說:“春柳未必瘦,然易此字不得。”是公允之評。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詩詞中也不乏此例。如李清照“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程垓“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攤破江城子》)新鮮奇特,形象生動,各具情深。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得其失,均當以審慎公允態度待之,不隱其得,不諱其失,對文學藝術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描寫春天的詩詞9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春怨》
4、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5、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6、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7、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8、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9、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10、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1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1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14、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1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1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1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其一》
19、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20、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二首》
2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2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24、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25、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6、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7、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8、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后》
29、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30、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31、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3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33、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34、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35、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3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
37、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春景》
38、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斷句》
39、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40、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41、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42、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4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4、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45、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寄黃幾復》
46、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47、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48、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
49、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古風二首》
50、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春景》
5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寒食》
52、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53、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54、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55、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
56、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57、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陸游《沈園二首》
58、花褪殘紅青杏小。——蘇軾《蝶戀花·春景》
5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60、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韓愈《晚春》
61、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62、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63、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64、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65、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66、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卜算子·詠梅》
67、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蘇軾《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68、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晏殊《破陣子·春景》
69、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描寫春天的詩詞10
野芳發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歐陽修
描寫雨后景色的語句是: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杜甫
描寫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語句: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
《桃花源記》陶淵明
描寫西湖六月優美景色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以景寫情的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以春景來烘托友人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的詩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絕句》志南和尚
洞庭湖氣勢之大,景象變化之多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岳陽樓記》范仲淹
描寫春天的詩詞11
明代:唐寅
紅滿苔階綠滿枝,杜宇聲聲,杜宇聲悲!交歡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鳳孤棲。
別后相思是幾時?后會難知?后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注釋
①一剪梅:此詞牌以周邦彥所作起句有“一剪梅花萬樣嬌”句,故取為調名。又名“玉簟秋”、“臘梅香”。重頭六十字,平韻。
②“雨打梨花”句:用宋人李重元《憶王孫·春詞》結末成句。
③銷魂:黯然神傷。
④顰:皺眉。“愁聚”句意為整日眉頭皺蹙如黛峰聳起。
⑤“曉看”句:兩個“看”字實系無意義舉止,乃特定心態的外現行為。
簡析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就是明代詞人、一代文豪唐寅,即唐伯虎的作品。這首詞的佳處不只在于詞句之清圓流轉,其于自然明暢的吟哦中所表現的空間阻隔灼痛著癡戀女子的幽婉心態更加是動人。唐寅輕捷地抒述了一種被時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補、回環往復,將一個淚痕難拭的'癡心女形象靈動地顯現于筆端。
唐寅這闋《一剪梅》的佳處不只在于詞句之清圓流轉,其于自然明暢的吟哦中所表現的空間阻隔灼痛著癡戀女子的幽婉心態更加是動人。空間,既無情地拉開著戀者的距離,而空間的阻隔又必然在一次次“雨打梨花”、春來春去中加重其往昔曾經有過的“賞心樂事”的失落感;至若青春年華也就無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神傷徘徊之間被殘酷地空耗去。時間在空間中流逝,空間的凝滯、間距的未能縮卻,尤加速著時光的消失。上片的“花下銷魂,月下銷魂”,就是無處不令“我”回思往時的溫馨;下片的“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則寫盡朝暮之間無時不在翹首企盼所戀者的歸來,重續歡情。唐寅輕捷地抒述了一種被時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補、回環往復,將一個淚痕難拭的癡心女形象靈動地顯現于筆端,誠無愧其“才子”之譽稱。
描寫春天的詩詞12
1、《望江南 超然臺作》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作品賞析
【注釋】: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秋,蘇軾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東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舊臺,并由其弟蘇轍題名“ 超然”,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義。熙寧九年暮春,蘇軾登超然臺,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思,寫下了此作。這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通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的復雜變化,表達了詞人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度。
詞的上片寫登臺時所見暮春時節的郊外景色。首句以春柳在春風中的姿態——“風細柳斜斜 ”,點明當時的季節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試上”二句 ,直說登臨遠眺,而“ 半壕春水一城花 ”,在句中設對,以春水、春花,將眼前圖景鋪排開來。然后,以“煙雨暗千家”作結,居高臨下,說煙雨籠罩著千家萬戶。
于是,滿城風光,盡收眼底。作者寫景,注意色彩上的強烈對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時空的色彩變幻,用明暗相襯的手法傳神地傳達出來。下片寫情,乃觸景生情,與上片所寫之景,關系緊密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進一步將登臨的時間點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傳為紀念介子推,從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過后,重新點火,稱為“新火”。此處點明“寒食后”,一是說,寒食過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說,寒食過后,正是清明節,應當返鄉掃墓。但是,此時卻欲歸而歸不得。以上兩句 ,詞情蕩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對故國、故人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寫作者為擺脫思鄉之苦,借煮茶來作為對故國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隱含著詞人難以解脫的苦悶,又表達出詞人解脫苦悶的自我心理調適。“詩酒趁年華”,進一步申明:必須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年華”,指好時光,與開頭所說“春未老”相應合。全詞所寫 ,緊緊圍繞著“超然”二字,至此,即進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這一境界,便是蘇軾在密州時期心境與詞境的具體體現。
這首詞情由景發,情景交融。詞中渾然一體的斜柳、樓臺、春水、城花、煙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燒新火、試新茶的細節,細膩、生動的表現了作者細微而復雜的內心活動,表達了游子熾烈的思鄉之情。將寫異鄉之景與抒思鄉之情結合得如此天衣無縫,足見作者藝術功力之深。
2、《一叢花 初春病起》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圓。朝來初日半含山。樓閣淡疏煙。游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爭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作品賞析
【注釋】:
此詞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寫詞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悅又疏慵的心緒。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三句,寫春寒猶重,而用臘侵、雪破表述,起筆便呈新奇。“東風”二句進一步刻畫“ 今年春淺 ”的特色--不光春來得遲,而且即使“有信”也“無人見 ”,春天只在“柳際花邊”露了此“微意 ”。這既表現了今年初春的異常 ,同時也暗中透露了詞人特有的乍覺乍喜的心情。
此處“微意”和“柳際花邊”啟人聯想 ,含蘊深細,極見個性。接下去“寒夜”三句,直抒感受和喜悅心情:初春時節,縱然夜寒且長,但已是大地春回,“孤衾易曖”了 ,就連那報時鐘鼓,也覺其音韻“清圓”悅耳。至此,初春乍覺而興奮之情,極有層次、極細膩地刻畫了出來。
下片前二句寫初春晨景,仍貼合著“病起”的特殊景況,只寫樓閣中所見所感 ,“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 。”景象雖不闊大 ,但色調明麗,充滿生機,清新可喜。這既是初春晨景的.真實描繪,又符合作者獨特的環境和心理感受。以下二句又由眼前景而說到游人郊苑尋芳,進而聯想到“小桃杏應已爭先”。“爭先”即先于其他花卉而開放,此處只說推想,未有實見,還是緊扣“初春病起”的獨特情景落筆,寫得生動活潑,意趣盎然。這四句與上片前四句在寫法上有所不同,上片前四句敘事兼寫景,景是出以虛筆;下片四句寫景兼敘事,景則有實有虛。這樣不但避免了重復呆板,同時也符合詞人病起遣興的邏輯。上片寫日出之前初醒時的感受和心情,故多臆想之辭,病起逢春,自然興奮愉悅;下片寫日出之后,見到明麗的晨景 ,故以實筆描畫 ,這既合乎情理,又為下文蓄勢。詞人由眼前景,自然會聯想到尋芳之趣,聯想到樓閣之外明媚春光之喜人,因而理應也“作尋芳計”。
最后三句“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陡然逆轉,與前景前情大異其趣。這曲折的波瀾,實際上卻仍是緊扣“病起”二字。因為盡管春回大地,而病體方起,畢竟少歡樂之趣。“疏慵”對“少悰”,“愛眠”應“衰病”,“日高眠”合“尋芳計 ”,這樣上文逢春情緒到此處一跌。這種心理上的變化,正是“病起”者特有的,對此,此詞表現得刻細膩,真切動人。
這首詞在極普通、極尋常的生活感受中,寫出了作者的個性 、襟懷和心緒,堪稱隨境興懷 、因題而著、景無不真、情無不誠的佳作。
3、《江神子/江城子》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馀幾許,春縱在,與誰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寄我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4、《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5、《惠崇春江曉景二首(亦作書袞儀所藏惠崇畫二》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6、《蝶戀花·雨後春容清更麗》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雨后春容清更麗。只有離人,幽恨終難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
一紙鄉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個成歸計。白首送春拚一醉。東風吹破千行淚。
描寫春天的詩詞13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唐代: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注釋
游人只合江南老:這里指飄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謂。只合:只應。江南好:白居易《憶江南》詞首句為“江南好”。碧于天:一片碧綠,勝過天色。
壚邊:指酒家。壚,舊時酒店用土砌成酒甕賣酒的地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司馬相如妻卓文君長得很美,曾當壚賣酒:“買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當壚。”
皓腕凝霜雪:形容雙臂潔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樣潔白。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樂。如還鄉離開江南,當使人悲痛不已。須:必定,肯定。
描寫春天的詩詞14
1、春色惱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王安石《春夜》
2、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盧道悅《迎春》
3、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張籍《春別曲》
4、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5、溶溶漾漾白鷗飛。——賀鑄《釣船歸·綠凈春深好染衣》
6、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陸游《豆葉黃》
7、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夜月》
8、片時歡笑且相親。——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9、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陸游《馬上作》
10、橫塘塔近依前遠。——范成大《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
1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12、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描寫春天的詩詞15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杜甫《客至》
2、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張九齡《感遇·蘭葉春葳蕤》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
4、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杜甫《春日憶李白》
5、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晏幾道《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6、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
7、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8、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9、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春游湖》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11、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韋莊《思帝鄉·春日游》
12、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3、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4、曾把梨花,寂寞淚闌干。——朱淑真《江城子·賞春》
15、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春景》
1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17、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
18、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19、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徐俯《春游湖》
20、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2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2、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岑參《山房春事二首》
23、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程顥《春日偶成·云淡風輕近午天》
24、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25、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26、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張栻《立春偶成》
27、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28、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韋莊《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
2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30、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31、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32、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33、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
34、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5、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36、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納蘭性德《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37、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38、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杜甫《贈衛八處士》
39、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40、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陸游《游山西村》
41、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二首》
42、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蘇軾《蝶戀花·春景》
43、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44、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45、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46、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47、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楊巨源《城東早春》
48、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楊巨源《城東早春》
49、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50、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51、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2、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53、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春日》
54、花褪殘紅青杏小。——蘇軾《蝶戀花·春景》
55、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56、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辛棄疾《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57、韶華不為少年留。——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58、一枕新愁,殘夜花香月滿樓。——項鴻祚《減字木蘭花·春夜聞隔墻歌吹聲》
59、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60、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劉昚虛《闕題》
【描寫春天的詩詞】相關文章:
描寫春天的詩詞06-15
描寫春天的優美詩詞10-01
描寫春天的詩詞15篇06-16
描寫春天開的花的詩詞02-14
描寫春天的詩詞(通用15篇)11-03
描寫春天的詩詞集錦15篇11-06
描寫春天的優美詩詞3篇10-01
描寫春天的詩詞通用15篇12-09
描寫春天的詩詞合集15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