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節的詩詞1
《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
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萬株楊柳屬流鶯。
《蘇堤清明即事》賞析:
這首詩對大好春光和游春樂境并未作具體渲染,只是用“梨花”、“笙歌”等稍作點染,此詩的構思之絕,就體現在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借游人的縱情、黃鶯的恣意,從側面措意,促人去展開聯想。游子尋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歸”,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見西湖勝景令人目不暇接,節日氣氛使人流連忘返。再看“流鶯”,當人們“笙歌鼎沸,鼓吹喧天”之時,它的世界被人類“強占”。現在,“游人去而禽鳥樂也”,被壓抑了一天的黃鶯,又受了游人情緒的感染,當它重成了綠林的主人,怎能不欣喜若狂?不難想象,黃鶯匿跡,是因人喧場面的熱烈;而它的再現,正說明宜人秀色的魅力。這樣,詩人敘節日情景,狀清明景色,不是直接繪描,而是就有情之人和無情之鶯的快樂,由側面實現自己的創作目的。
前兩句寫西湖春景和游春的熱鬧場面。后兩句說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愛趕熱鬧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賞,只好讓給飛回來的'黃鶯享受去了。反映了清明時節郊游踏青的樂趣:“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江南三月正是“梨花萬朵白如雪”的季節,青年人結伴出城,踏青尋春,笙笛嗚咽,歌聲裊裊,微風拂面,楊柳依依,真是“心曠神怡,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清明節的詩詞2
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 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 —— 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 楊萬里《寒食上冢》
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 —— 王安石《壬辰寒食》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 孟浩然《清明即事》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 —— 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 孟云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孟浩然《清明即事》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 程顥《郊行即事》
聽風聽雨過清明。 ——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 —— 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黃庭堅《清明》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 高翥《清明日對酒》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 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 —— 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惻惻輕寒翦翦風,小梅飄雪杏花紅。 —— 韓偓《夜深 》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 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 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梨花榆火催寒食。 —— 周邦彥《蘭陵王·柳》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 高翥《清明日對酒》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 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 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 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 張繼《閭門即事》
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 孟云卿《寒食》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 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 李冠《蝶戀花·春暮》
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 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 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范倅壽》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 —— 喬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三千丈清愁鬢發,五十年春夢繁華。 —— 喬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 —— 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清明節的詩詞3
一、《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二、《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三、《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四、《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五、《清明》(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六、《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七、《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八、《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九、《清明》(南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十、《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十一、《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十二、《長安清明言懷》(唐)顧非熊
明時帝里遇清明,還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厭此生。春色來年誰是主,不堪憔悴更無成。
十三、《清明日園林寄友人》(唐)賈島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十四、《清明日與友人游玉粒》(唐)來鵠
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煙光。歸穿細荇船頭滑,醉踏殘花屐齒香。
風急嶺云飄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罷東回首,滿耳蛙聲正夕陽。
十五、《洛陽清明日雨霽》(唐)李正封
曉日清明天,夜來嵩少雨。千門尚煙火,九陌無塵土。
酒綠河橋春,漏閑宮殿午。游人戀芳草,半犯嚴城鼓。
十六、《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十七、《清明》(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十八、《江南清明》(唐)鄭準
吳山楚驛四年中,一見清明一改容。旅恨共風連夜起,韶光隨酒著人濃。延興門外攀花別,采石江頭帶雨逢。無限歸心何計是,路邊戈甲正重重。
十九、《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唐)張繼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舊游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二十、《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唐)張籍
郡內開新火,高齋雨氣清。惜花邀客賞,勸酒促歌聲。共醉移芳席,留歡閉暮城。政閑方宴語,琴筑任遙情。
二十一、《清明日》(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二十二、《長安清明》(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二十三、《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二十四、《清明》 (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二十五《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二十六、《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二十七、《清明》 (現代)姚慎峰
入春時節暖花開,清明將至細雨來。滿山風景葉滴水,不知歸去幾徘徊。
二十八、《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二十九、《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三十、《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三十一、《清明日》(唐)李建勛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床前。
三十二、《湖寺清明夜遣懷》(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凄然。野云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久向饑寒拋弟妹,每因時節憶團圓。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三十三、《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的詩詞4
1.《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清明夜》
作者: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3.《江南清明》
作者:鄭準
吳山楚驛四年中,一見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風連夜起,韶光隨酒著人濃。
延興門外攀花別,采石江頭帶雨逢。
無限歸心何計是,路邊戈甲正重重。
4.《禁火日》
作者:溫庭筠
駘蕩清明日,儲胥小苑東。
舞衫萱草綠,春鬢杏花紅。
馬轡輕銜雪,車衣弱向風。
口愁聞百舌,殘睡正朦朧。
5.《秋千》
作者:韓
池塘夜歇清明雨,繞院無塵近花塢。
五絲繩系出墻遲,力盡才瞵見鄰圃。
下來嬌喘未能調,斜倚朱闌久無語。
無語兼動所思愁,轉眼看天一長吐。
清明節的詩詞5
《清明日》
唐·李建勛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
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床前。
賞析:
清明節有踏春賞花的習俗,而詩人卻選擇了關上門,獨自睡覺,在一片寂靜中,只有楊花好像來尋找、探望,被風時不時吹到床前。詩人表達了一種自在灑脫的情緒。
清明節的.詩詞6
清明節對聯: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陰槐火換;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馬上紛桃雨;喜見樹前鬧杏花。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槐火光陽春替換;杏花消自雨傳知。
睹物思親常入夢;訓言在耳猶記心。
山清水秀風光好;月明星稀祭掃多。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
禁火今年逢節早;飛花鎮日為誰忙。
寒食雨傳百五日;花信風來廿四春。
春風已解千層雪;后輩難忘先烈恩。
有胸中韜略無窮 流水夕陽千古恨;
春風落日萬人思 落花殘日幾多愁
有關清明節的詩歌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明節詩歌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
(唐)白居易
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
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
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閑。
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
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
(唐)白居易
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
綺羅從許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風老,無嫌酒盞深。
清明節的詩詞7
《清明日對酒》
【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時節,墳前掃墓,淚雨滂沱;掃墓后,墳頭依舊清冷,而歸家的兒女們已在燈前嬉戲。珍惜生活、珍惜時光吧,墳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過陰間呢?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節已至,朋友告訴我晴空下碧綠的原野盡頭,是一處絕妙的游玩勝地。穿過楊柳叢,馬兒一聲嘶鳴,抬頭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燦爛明媚的春光似要將人迷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流傳最廣的一首清明詩。清明時節本該與親友結伴踏青、祭祖掃墓,詩人卻獨自奔波在漫長的旅途上,又遇春雨綿綿不絕,更增添了詩人的焦慮和惆悵。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間不用火,清明之后本應“處處有新煙”,現在卻因戰亂農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蕪了,只有寥寥幾處的人家燃起新煙,一片凄涼。
《清明日》
【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清明踏青的習俗始于唐,盛于宋。蝴蝶飛舞,桃花郁金花競相開放,人們結伴踏青。出發時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顫顫欲滴,歸來時微風穿過柳絲拂面而來。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們的心里自然起了憂思。路上車馬嘈雜,郊外楊柳一片青翠,鶯飛蝶戲。詩人坐在空蕩蕩的大堂里以茶代酒,回憶往昔。
《鵲踏枝·清明》
【五代】馮延巳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紅杏在二月開放,清明節是在三月份,時序在向前推移,春光逐漸消逝。“一霎”二字,透露了對幸福、歡樂消逝得快速的傷感,也是對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戀。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此詞借節日的繁華來贊美西湖的美,從開始到結束都貫穿著“繁華”、“喧嘩”的節日氣氛,把讀者也卷入這氣氛之中,領受節日的歡樂,構成一幅生動壯美的'游春圖。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由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價值。雖然無論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不僅僅是憑吊亡人,更是警醒活著的人。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根據生活的經驗,清明這一天常下雨,程顥所寫的清明節是一個晴朗的清明,應該是個難得的好日子,所以詩里感嘆“只恐風花一片飛”吧。
清明節的詩詞8
1、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孟云卿《寒食》
3、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4、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5、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李清照《念奴嬌·春情》
6、清明時節雨聲嘩。——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7、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楊萬里《寒食上冢》
8、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裊間花鈿,卷簾直出畫堂前。——韋莊《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食天》
9、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楊萬里《寒食上冢》
10、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楊萬里《寒食上冢》
11、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王安石《壬辰寒食》
12、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13、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4、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晁沖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15、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16、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李冠《蝶戀花·春暮》
17、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18、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19、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20、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清明節的詩詞9
一、《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三、《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四、《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五、《清明》
(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六、《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七、《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八、《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九、《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十、《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明節的詩詞10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803一約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
其辭采風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致婉約。杜牧的《清明》是流傳最廣的一首清明詩。最精彩的詞句是“欲斷魂”,憑吊的人那種悲傷之情躍然紙上。全詩不事雕琢,清新自然,耐人尋味。后人還將這首詩以不同的斷句方式改編成情景短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翔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科。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韓栩,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唐代詩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這首詩與其他寫清明的詩作有所不同,它明顯地被賦予了些許政治色彩。唐代于清明前在宮中賜大臣們清明燭火,于是。那些蠟燭之火燃起的煙霧籠罩了宮殿,并四散開去,巧妙地諷刺了特權及權貴之多。全詩以“飛花”、“柳斜”、‘舊暮”、“輕煙”組成一幅春天黃昏的.美妙圖景,充滿詩情畫意,嚴肅的政治內容被隱藏于如此輕盈優美的詩境之中,足見藝術手段之高妙,這也正是這首詩廣為傳誦的原因。
《閣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張繼(約715一約779),字雛孫,漢族,襄州(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此詩精妙之句是“清明幾處有新煙”,說明四處都在憑吊亡人,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肅宗疑忌淮西節度副使李銑、劉展,先誅殺了李銑。劉展反叛起兵,連連攻陷江淮十余州,次年被肅宗平定。官兵趁機擄掠。據史籍記載,安史之亂,亂兵不曾禍及江南,這一次,江南百姓卻飽受戰亂之苦。特別是“試上”一詞,把作者不敢窺望凄涼之景的心情生動地勾畫了出來。
清明節的詩詞11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內容來自 www.henanweb.com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清明日憶諸弟
【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長安清明
【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
《郊行即事》
(宋)程顥
內容來自 成功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日
【唐】李建勛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
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懷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凄然。
野云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
久向饑寒拋弟妹,每因時節憶團圓。
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詩句名篇
[清明節]
清明節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百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 長安清明言懷》 (唐)顧非熊
明時帝里遇清明,還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厭此生。 春色來年誰是主,不堪憔悴更無成。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唐)賈島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 清明日與友人游玉粒》 (唐)來鵠
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煙光。 歸穿細荇船頭滑,醉踏殘花屐齒香。
風急嶺云飄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罷東回首,滿耳蛙聲正夕陽。
《洛陽清明日雨霽》 (唐)李正封
曉日清明天,夜來嵩少雨。 千門尚煙火,九陌無塵土。
酒綠河橋春,漏閑宮殿午。 游人戀芳草,半犯嚴城鼓。
《天有霓裳》清明詩 (當代)劉小烽(劉周)
其一:憔悴墳頭土,見之如親人;千古仿徨事,此物最傷情
( 注:丙子,1996年丙子年。評析:凡讀過此詩而到親人墳前者,必能憶起此詩)。
其二:丙子清明:桃花粉紅杏花白,雨打花枝樹樹開;行人面上悄悄下,幾家墳頭哭聲哀
(評析:此詩落筆寫景,以景寓情。先寫嬌嫩艷麗的桃花杏花。次寫風雨撲打著花枝.花兒靜靜的盛開。再寫雨珠或者還夾著淚珠,從行人的臉上悄悄滑落,此時忽又從不遠的幾處墳頭傳出凄惋的哭聲。這是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清明上墳場景,淡淡的`哀怨中透著微微的溫馨,使人于此覬見生活的平淡與人類繁衍不息的偉大。)
其三:辛已清明:天公無情最無情,不憐人間孝子心;為賺小可一掬淚,忍教清明雨紛紛
(注:辛巳:20xx年辛巳年。小可:作者謙稱。評析:讀此詩,仿佛清明之雨全由孝子之淚化成,雨與淚交融,淚使雨凄冷。淅淅瀝瀝,紛紛而下者,不正是孝子的心在落淚嗎?)
其四:風吹外婆在時雨,雨打外婆在時風;年年此日都留淚,歲歲墳前奠斯人。
其五:陰陽無途通音問,清明尋路且上墳;點點淚和紙錢化,水酒少去不見人。
其六:道邊衰草萌生意,一點新綠妝枯黃,縱然無雨猶下淚,外婆墳在堆云旁。
其七:墳頭掊土新疊舊,墳前草木枯又青;音容應在此地下,湮沒黃塵多少春。
葬祭名篇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東坡悼愛妻詞賞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井井有條 人面桃花 大力將軍 傷心欲絕 悲思愁緒 慎終追遠 敦親睦族
細雨霏霏 觸景生情,思緒萬千 傷心疾首 肝腸寸斷 悲痛萬分 哀哀欲絕 哀毀骨立 哀思如潮
清明節的詩詞12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下面提供清明節詩詞,歡迎閱覽!
《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百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清明節的詩詞13
清明節介紹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后,節期很長,有10日
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后十
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
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xx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與清明節有關的古詩詞
【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
【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唐】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宋】王禹俏
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節的詩詞14
清明日
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夜
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蝶戀花
李煜
遙夜亭皋閑信步。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云來去。
桃李依依香暗度。
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清明節的詩詞15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即事
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日對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清平樂·雨中春懷呈準軒
宋代:黎廷瑞
清明寒食。過了空相憶。千里音書無處覓。渺渺亂蕪搖碧。蒼天雨細風斜。小樓燕子誰家。只道春寒都盡,一分猶在桐花。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代: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明節的詩詞】相關文章:
清明節詩詞02-17
清明節的詩詞賞析03-08
有關清明節的詩詞06-08
清明節的詩詞(精選150首)10-28
清明節經典古詩詞01-06
清明節古詩詞11-29
清明節的古詩詞02-13
清明節的詩詞(15篇)02-04
清明節的詩詞1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