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兩首》課后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兩首》課后反思1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江南春》。
2、學會生字'旗"、理解詞語和詩句的意思。
3、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培養同學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讀懂詩句、感受江南的美景。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難點]:
理解詩人怎樣抓住特點、從不同角度描寫江南的美景、抒發感情的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復習:還記得一年級時學的那首叫《江南》的古詩嗎引導背誦:
2、交流認識:江南是哪個地方江南的春天是什么樣的、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指導用優美的語言描述。
3、簡介詩人:還記得三年級時學的《山行》這首詩嗎引導背誦。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他是什么人
4、江南的春天給杜牧留下了哪些難以磨滅的印象呢這節課俺們來學習他最著名的詩《江南春》。
5、讀課題、說說題目的意思。
二、讀詩句:
1、指名讀詩句、糾正字音、強調"旗"的字形。
2、看課件、聽朗讀。
3、和課件比朗讀。
三、理解詩句
1、預習交流:
(1)通過預習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還有哪些不理解
(2)通過預習理解了哪些句子的意思還有哪些不理解
2、逐行理解:
根據每個詞語的意思、想象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色、用自身的話說說每行詩句的意思。
千里鶯啼綠映紅: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
水村山郭酒旗風。村莊傍著水、城郭考著山、一面面酒旗正迎風招展。
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以來建造了許多寺院、
多少樓臺煙雨中。多少雄偉壯觀的亭臺樓閣都被籠罩在迷迷蒙蒙的輕煙細雨之中了。
重點理解"鶯啼"、"綠映紅"、"酒旗風"的意思。
3、完整理解
想象詩句描寫的江南春天的景色、用你具體生動的語言說一說詩的意思。
四、體會感悟:
1、交流:了解了這首詩的意思后、你是否回到了千年前的唐朝、看到了那時候江南的春天你對杜牧所描寫的江南的春天有哪些感受
2、引導理解:
(1)詩句抓住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有景物進行了描寫這些景物分別有什么特點你能用一句話將景物的特點說得更具體形象生動嗎
(2)這首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江南春天的美
(3)找出描寫江南晴天和雨天的句子讀一讀、想象:晴天的江南是什么樣的雨天的江南又是什么樣的概括、給人的感受有何不同、分別有什么特點
教師補充背景資料:南朝的皇帝都崇信佛教、修建了許多寺廟、京城建康(南京)最多。
3、體會情感:你感受到杜牧在寫這首詩時時什么樣的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五、總結延伸
本節課精典習題設計
1、填空:
"大李杜"指的是xx和xx、"小李杜"指的是xx和xx、《江南春》的作者是xx。
2、根據詩意在詩中的這些景物前填上適當的詞語。
xx黃鶯xx的花xx的樹xx的村莊xx的城郭xx的酒旗xx的亭臺
3、寫寫這首詩的意思
板書:
明媚春光
寫今懷古
4、古詩兩首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春日偶成》。
2、理解詞語和詩句的意思。
3、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培養同學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讀懂詩句、體會詩人游春的.快樂。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難點]:
這首詩同學不熟悉、理解上有難度。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看課文插圖:你感受到什么描述。
2、圖上的這位古人是誰交流簡介。
稱顥看到這美麗的春天、和你們發生了同樣的感受、并且情不自禁地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詩《春日偶成》
3、讀詩題、從詩題中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偶成"。
4、提出學習目標:詩人在他的詩中寫了春天的什么呢讀完詩句、讀懂意思、俺們就明白了。
二、初讀詩句
1、指名逐句讀、相機正音。
2、指名讀全詩、競賽評議。
三、理解詩句:
1、預習交流:通過預習、你理解了哪些詞語和詩句的意思
2、逐句理解:
(1)第一行:
詩人看到了哪些景物"云"是什么樣的風呢這時正是什么時候
你也看到了中午時候天空的景象了嗎、是什么樣的
根據詞語的意思、展開想象、用優美的詞句來說說這行詩的意思。在有感情地朗讀。
(2)第二行:
這時的詩人又身處于哪些景物之中來到了什么地方
這些景物是什么樣的你想象到怎樣的景象
根據詞語的意思、展開想象、用優美的詞句來說說這行詩的意思。在有感情地朗讀。
(3)第三、四行:
看到春天里這美好的景象、詩人的心情如何
對于俺的這份快樂、人們是怎么看的
根據詩句想象:假如你是當時其中的一個人、看到程顥在這兒悠閑自在地游玩、你想說什么
根據詞語的意思、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在有感情地朗讀。
(4)用自身的話連起來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四、體會情感:
1、讀完詩句、你對春天又有了哪些認識詩人留給你怎樣的印象
自由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古詩、你從詩中感受到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2、詩人為什么很快樂、你能想象他快樂的樣子嗎
3、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誦、背誦古詩。
五、總結延伸:
1、詩句的兩句話分別主要寫了什么
2、春天的景色是風和日麗、春日的郊游是悠閑快樂、這樣的寫景和抒情密切相依、融為一體。
3、想象、詩人還會看到哪些景物
4、除了這兩首詩、還有哪些是也是描寫春天的
六、練習
本節課精典習題設計
1、填空
(1)這首詩的作者是xx代的xx、詩中第一句xx、描寫了xx、第三四句xx抒發了
2、請根據詩句的意思、在詩中的這些景物前填上適當的詞語。
xx的云xx的風xx的花xx的柳樹xx的小河
3、想象、編寫詩句背后的故事。
板書:
明媚春光
愉快心情
《古詩兩首》課后反思2
在教學《古詩兩首》時,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在本節課教學時,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選擇安排了學生自學的基本步驟,設計了這樣的過程:
1、自己正確讀古詩,對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2、把詩讀給小組內的同學聽,評評誰讀得好。(小組長先讀,組員依讀);
3、借助注釋、圖畫自己理解詩意;
4、小組合作討論,歸納總結出完整的'詩意;
5、畫出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難問題大家解決。課堂上,學生興趣盎。
這節課,較大的突破就是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著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做法。課堂上,從學生自由背誦學過的古詩開場,引出今天要學的兩首古詩。而后,安排自學時間,使學生有一個潛心讀書的過程。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對于學生沒有弄懂的問題,老師安排了質疑環節,啟發學生共同探討。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在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探討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設計,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
為了改變串講串問的教學結構,我抓住重點進行教學。兩首古詩沒有平均地使用力量。《夜書所見》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比,第二首易學好懂。于是我把第一首詩作為教學重點,又抓住第一首詩中插圖的運用,為重難點的突破口。因此,增大了這節課的教學容量,節省了教學時間。
【《古詩》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古詩》課后教學反思03-24
課后的教學反思09-20
課后教學反思03-10
音樂的課后教學反思03-22
試卷分析課后的反思03-16
英語課后教學反思01-17
美術課后教學反思10-07
爬天都峰課后教學反思03-24
生物課后教學反思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