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劉禹錫的古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劉禹錫的古詩1
1、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2、城中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
3、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4、以清儉自律,以恩信待人,以夷坦去群疑,以禮讓汰慘急。
5、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浥露似沾巾。
6、守法持正,嶷如秋山。
7、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9、進退維谷,冰炭在懷。
10、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11、厚發奸之賞,峻欺下之誅。
12、計熟事定.舉必有功。
13、有事之世易為功,無為之時難為名。
14、兵符相印無心戀,洛水嵩云姿意看。
15、偏傷朋友盡,移興子孫間。
16、秋風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17、近來時世輕先輩,好染髭須事后生。
18、朝來入忘樹,孤客最先聞。
19、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發少嫌梳利,顏衰恨鏡明。
21、吠聲者多,辨實者寡。
22、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23、嘈然欻起初駭聽,殷殷若自南山來。
24、石以砥焉,化鈍為利。
25、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26、空氣惡濁的'酒館是罪惡的淵藪,能把賢人變成笨蛋!
27、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28、峻節可臨戎,虛心宜待士。
29、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
劉禹錫的古詩2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注釋
1.浪淘沙:唐代一種曲子的名稱。
2.浪淘風簸:黃河卷著泥沙,風浪滾動的樣子。天涯:天邊。
3.銀河:古人以為黃河和銀河相通。
4.牽牛:即傳說中的牛郎。他和織女因觸怒天帝,被分隔在銀河兩岸,每年只許他們在農歷七月初七相會一次。
今譯
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
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
現在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
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解說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女,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劉禹錫的古詩3
1、《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九日登高》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
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3、《缺題》
故人日已遠,窗下塵滿琴。
坐對一樽酒,恨多無力斟。
幕疏螢色迥,露重月華深。
萬境與群籟,此時情豈任。
4、《庭竹》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5、《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6、《漢壽城春望》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7、《傷桃源薛道士》
壇邊松在鶴巢空,白鹿閑行舊徑中。
手植紅桃千樹發,滿山無主任春風。
8、《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9、《浪淘沙》
日照澄州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10、《視刀環歌》
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
今朝兩相視,脈脈萬重心。
11、《浪淘沙》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道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12、《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13、《楊柳枝》
揚子江頭煙景迷,隋家宮樹拂金堤。
嵯峨猶有當時色,半蘸波中水鳥棲。
14、《觀云篇》
興云感陰氣,疾足如見機。
晴來意態行,有若功成歸。
蔥蘢含晚景,潔白凝秋暉。
夜深度銀漢,漠漠仙人衣。
15、《酬令狐相公杏園花下飲有懷見寄》
年年曲江望,花發即經過。
未飲心先醉,臨風思倍多。
三春看又盡,兩地欲如何。
日望長安道,空成勞者歌。
16、《竹枝》
江上春來新雨晴,□西春水彀紋生。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
17、《松江送處州奚使君》
吳越古今路,滄波朝夕流。
從來別離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帶煙暮,海云含雨秋。
知君五陵客,不樂石門游。
18、《傷循州渾尚書》
貴人淪落路人哀,碧海連天丹旐回。
遙想長安此時節,朱門深巷百花開。
19、《寄贈小樊》
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
終須買取名春草,處處將行步步隨。
20、《步虛詞》
阿母種桃云海際,花落子城二千歲。
海風吹折最繁枝,跪捧瓊□獻天帝。
21、《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的古詩4
《嘗茶》唐代: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劉禹錫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
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劉禹錫的古詩5
這首詩的標題寫得很清楚,它是和白居易《春詞》一詩的。白居易的《春詞》:“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斜倚欄桿背鸚鵡,思量何事不回頭?”白居易詩先描繪一個斜倚欄桿、背向鸚鵡、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著以“思量何事不回頭”的問句,輕輕一撥,引而不發,意味深長。而劉禹錫的和詩,也寫閨中女子之愁,然而卻寫得更為婉曲新穎,別出蹊徑。
白詩開頭是以“低花樹映小妝樓”來暗示青年女子,而劉詩“新妝宜面下朱樓”說得十分明確,而且順帶把人物的心情也點出來了。詩中女主人公梳妝一新,急忙下樓。“宜面”二字,是說脂粉涂抹得與容顏相宜,給人一種勻稱和諧的美感,這說明她妝扮得相當認真、講究。看上去,不僅沒有愁,倒似乎還有幾分喜色。艷艷春光使她暫時忘卻了心中苦惱,這良辰美景,使她心底萌發了一絲朦朧的`希望。
詩的第二句是說下得樓來,確是鶯歌蝶舞,柳綠花紅。然而庭院深深,院門緊鎖,獨自一人,更生寂寞,于是滿目生愁。從詩的發展看,這是承上啟下的一句。三、四兩句是進一步把這個“愁”字寫足。這位女主人公下樓的本意不是為了尋愁覓恨,要是早知如此,她就不必“下朱樓”,也不必“新妝宜面”。可是結果恰恰惹得無端煩惱上心頭。這急劇變化的痛苦的心情,使她再也無心賞玩,只好用“數花朵”來遣愁散悶,打發這大好春光。“數花朵”的原因當亦有對這無人觀賞、轉眼即逝的春花,嘆之、憐之、傷之的情懷。就在她在默默地數著時,“蜻蜓飛上玉搔頭”。
這是十分精彩的一筆。它含蓄地刻畫出她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佇立的情態;它還暗示了這位女主人公有著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錯把美人當花朵,輕輕飛上玉搔頭;而且也意味著她的處境亦如這庭院中的春花一樣,寂寞深鎖,無人賞識,只能引來這無知的蜻蜓。
真是花亦似人,人亦如花,春光空負。“為誰零落為誰開?”這就自然而含蓄地引出了人愁花愁一院愁的主題。有人說:“詩不難于結,而難于神”。這首詩的結尾是出人意料的,詩人剪取了一個偶然的鏡頭——“蜻蜓飛上玉搔頭”,蜻蜓無心人有恨。這個結句是在回應“思量何事不回頭”而設計的,它洗煉而巧妙地描繪了這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爛漫之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新穎而富有韻味,真可謂結得有“神”。
劉禹錫的古詩6
這首劉禹錫的再授連州至衡陽是他回贈他的好友柳宗元所作,當時劉禹錫和柳宗元都有著相似的被貶經歷。故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心情。
酬柳柳州贈別
劉禹錫
去國十年同赴召,
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臨事異黃丞相,
三黜名慚柳士師。
歸目并隨回雁盡,
愁腸正遇斷猿時。
桂江東過連山下,
相望長吟有所思。
劉禹錫詩鑒賞
劉禹錫這首詩作于元和十年(815 )夏初,是對他的摯友柳宗元的《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一詩所作的深情回答。
十年前,他和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革新活動,被貶放湖湘遠郡。是年正月剛得召還長安,時僅一月,因游玄都觀,寫了《戲贈看花諸君子》一詩,觸怒權貴,又被排擠到更加僻遠的嶺南州郡去。而柳宗元這時也再次被貶為柳州刺史。兩人同出長安南行,到衡陽分手,詩即為此而作。一、二兩句,寥寥數語,就把他們屢遭挫折的經歷描畫出來。對起述事,句穩而意深,為下文的展開作好了鋪墊。
三、四句承上抒感,而用典入妙。劉禹錫初次遭貶,即謫為連州刺史,途中追貶為朗州司馬。現在再貶連州,所以叫做重臨。可是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重臨州政呢?詩人巧妙地以典明志。西漢時有個賢相黃霸,受漢宣帝信任,曾兩度出任地近長安的`潁川太守,結果清名滿天下,而劉的重臨,則是背著不忠不孝的罪名,帶著八旬老母流徙南荒。這完全是置人死地的迫害呵。詩人通過事異兩字把互相矛盾的情況扭合到一起,帶有自嘲的口氣,暗含對當政者的不滿和牢騷。下一句,詩人又用了春秋時柳下惠的故事:柳下惠為士師(獄官),因直道事人三次遭貶黜,這里用以比作同樣三黜過的柳宗元。同時也暗示他們都是因堅持正確的政見而遭打擊的。用典人切、事切,可謂天衣無縫。名慚,是對劉柳齊名自愧不如的謙詞,表示了對柳的敬重之意。
第三聯五、六兩句,將筆鋒從往事的追索折入眼前的別況。歸目并隨回雁盡句,把兩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分手時的情景描繪得多么有情有致:兩位遷客并肩荒郊,翹首仰望,他們深情的目光注視著北回的大雁,一直到雁影在天際消失。一個并字,一個盡字,寫得相當傳神,把他們共同的望鄉之情極為凄惋地傳遞出來了。愁腸句,從張說津亭拔心草,江路斷腸猿詩中化出。心已傷楚,怎能堪那斷斷續續催人淚下的哀猿悲啼呢?詩人以回雁、哀猿襯托別緒,詩境也變得凄厲悲切,讀來催人淚下。
桂江兩句,設想別后,以虛間實,筆姿靈活。桂江,即漓江,指柳宗元溯湘下桂而去柳州。
連山,指劉禹錫的目的地 連州。桂江和連山并無相連之處,因此這里并不是實說桂水東過連山。那么如何把這東西遠隔的兩地聯系起來呢?
這就是下一句所要回答的問題了。原來連接雙方的,正是山水相望、長吟遠牽的無限相思呵。有所思,也是古樂府篇名,在此出現,語意雙關。最后兩句,一縱一收,轉折于空際,挽合相當有力。其技法與杜甫的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秋興八首》之六)相似。不過杜詩抒發的是個人對云山萬里的故國的懷念,這里則用相望二字,把這一對志同道合又遭阻隔的友人的生死不渝情誼,從彼此兩方寫出,與杜詩不盡相同,而有襲故彌新之妙。寄離情于山水,同悵望以寫哀,詞盡篇中,而意余言外,既深穩又綿渺,不愧大家手筆。
劉禹錫的古詩7
浪淘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詞語注釋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后又用為詞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
⑶ 萬里沙:黃河在流經各地時挾帶大量泥沙。
⑷浪淘風簸:黃河卷著泥沙,風浪滾動的樣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動。
⑸自天涯:來自天邊。李白有一首詩中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古人認為黃河的源頭和天上的銀河相通。
(6)牽牛織女:銀河系的兩個星座名。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后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準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牽牛:即傳說中的牛郎。
白話譯文
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
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賞析】
夜間,當你仰望星空和銀河出神的時候,你也許會想,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現在怎么樣了?要是能到他們那里去作客該多好啊。這首詩寫的就是那樣美好的想象。不過,啟發詩人幻想的不是天上的銀河,而是地上的黃河。
雄渾壯麗的黃河,百轉千回,風濤萬里,泥沙滾滾,從天邊浩蕩奔流而下,真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啊!可是,天上不是有一條銀河嗎?這來自天上的黃河一定是跟銀河相通了。于是詩人歡呼起來:來吧,沿著這黃河往上走,直走到銀河邊上,上牛郎織女家瞧瞧吧!詩人在召喚誰和他同去呢?當然是他的.讀者,有我,有你,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朋友。
那么,這首詩是贊美銀河的吧嗎?不,是贊美黃河。正是萬里黃河的磅礴氣勢,觸發了詩人的豪情和聯想,使他從黃河望到天邊,想到天上,又從天上的銀河想到牛郎織女的。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這首詩詞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銀河,同去牛郎織家,表達了他們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向往與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是一種樸實無華直白的美。
劉禹錫的古詩8
晚泊牛渚
劉禹錫
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
殘霞忽變色,游雁有馀聲。
戍鼓音響絕,漁家燈火明。
無人能詠史②,獨自月中行。
[注釋] ①牛渚,古渡口,即現在的采石磯。詩人調官途中經過此地。②詠史指的是東晉時代出身貧寒的袁宏,因善詠史詩而被鎮守牛渚的鎮西將軍謝尚提攜發跡的故事。
(1)請列出詩中體現晚的時間變化的詞。(3分)
(2)簡析第二聯中景物描寫的手法。(4分)
(3)請從借典故抒情的角度,簡析尾聯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殘霞、戍鼓、燈火、月中。(答出1個不得分;答出2個,得1分;答出3個,得2分;答出4個,得3分)
(2)頷聯采用了視聽結合(1分)、動靜結合(1分)的手法,描寫了殘霞變色、遠雁哀鳴的景色(1分),渲染了一種寂寥、凄清的傷感情調(1分)。
(3)該聯表面上是說當世沒有人能詠史,因而不必希望遇到謝尚(1分),實則借袁宏因詠史而得謝尚提攜的'故事(1分),抒發自身雖有才華卻無人賞識的傷感(1分),含蓄批判了排斥賢才的社會現實(1分)。
劉禹錫的古詩9
浪淘沙九首
其一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1,同到牽牛織女家。
其二
洛水橋邊春日斜2,碧流清淺見瓊砂3。
無端陌上狂風疾4,驚起鴛鴦出浪花。
其三
汴水東流虎眼文5,清淮曉色鴨頭春6。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其四
鸚鵡洲頭浪飐沙7,青樓春望日將斜8。
銜泥燕子爭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9。
其五
濯錦江邊兩岸花10,春風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鴛鴦錦11,將向中流匹晚霞12。
其六
日照澄洲江霧開13,淘金女伴滿江隈14。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其七
八月濤聲吼地來15,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八
莫道讒言如浪深16,莫言遷客似沙沉17。
千淘萬漉雖辛苦18,吹盡狂沙始到金。
其九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
令人忽憶瀟湘渚19,回唱迎神三兩聲20。
詞句注釋
1.直上銀河:古代傳說黃河與天上銀河相通。據《荊楚歲時記》載:漢武帝派張騫出使大夏,尋找黃河源頭。張騫走一個多月,見到織女。織女把支機石送給張騫。騫還。同書又載:織女是天帝孫女,長年織造云錦。自從嫁牛郎,就中斷織錦。天帝大怒,責令她與牛郎分居銀河兩岸,隔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之夜相會一次。
2.洛水:黃河支流,在今河南省西部。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奉調到洛陽,任職于東都尚書省,約兩年。晚年又以太子賓客身份分司東都洛陽,七十一歲病逝于洛陽。此首言及洛水橋,應是在洛之作。
3.瓊砂:美玉般砂礫。
4.無端:無緣無故,突然間。
5.汴水:起于今河南省滎陽縣,東流經安徽,至江蘇入淮河。虎眼文:文通紋。形容水波紋很細。
6.鴨頭春:唐時稱一種顏色為鴨頭綠,這里形容春水之色。此詩言及汴水、清淮,劉禹錫曾于長慶年間任和州刺史,和州北臨淮河流域。
7.鸚鵡洲:原在武昌一帶長江中。唐詩人崔顥《黃鶴樓》詩有"芳草萋萋鸚鵡洲"之句。
8.青樓:舊稱歌女、妓所居之處為青樓。
9.狂夫:不合時俗、放浪形骸之人。
10.濯錦江:又名浣花溪,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古代因洗滌錦緞而得名。
11.鴛鴦錦:繡有鴛鴦圖案錦緞。
12.匹晚霞:與晚霞比美。匹:匹敵。舊寫作"疋",故一些版本誤作"定"。
13.澄洲:江中清新秀麗小洲。
14.江隈:江灣。
15.八月濤:浙江省錢塘江潮,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頭壁立,洶涌澎湃,猶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
16.讒言:毀謗話。
17.遷客:被貶職調往邊遠地方官。
18.漉:水慢慢地滲下。
19.瀟湘:瀟水和湘水在今湖南省零陵縣北會合。此借瀟湘泛指湖南一帶。劉禹錫曾謫居朗州十年,此云“忽憶”,可知此詩作于其后。
20.迎神:迎神曲,湖南一帶民間祀神歌曲。
譯文
其一
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到今天我們可以沿著黃河徑直到銀河,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家。
其二
洛水橋邊春天太陽西斜,碧流又清又淺看得見水底瓊砂。路上無端刮起急劇狂風,驚得鴛鴦逃出水中浪花。
其三
汴水往東流去,河水泛著很細水波紋,清清淮河早晨顯出鴨頭綠春色。您看渡口流水淘沙地方,渡過人世間多少人。
其四
鸚鵡洲頭波浪卷著泥沙,青樓上少婦凝望春光,直到夕陽西下。銜泥燕子都爭著回巢,只有那冤家就一點也不想家。
其五
濯錦江邊兩岸開滿鮮花,春風吹拂著水面,波浪正沖刷著沙礫。女郎剪下一段鴛鴦錦,投向濯錦江中流與晚霞相比美。
其六
朝陽照在江霧初開小洲上,淘金女伴早已布滿江濱。美人首飾和侯王金印,全都是從沙中浪底淘來黃金。
其七
八月濤聲如萬馬奔騰驚天吼地而來,數丈高浪頭沖向岸邊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間便退向江海匯合之處回歸大海,它所卷起座座沙堆在陽光照耀下像潔白雪堆。
其八
不要說讒言如同兇惡浪濤一樣令人恐懼,也不要說被貶之人好像泥沙一樣在水底埋沉。要經過千遍萬遍過濾,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才能淘盡泥沙得到閃閃發光黃金。
其九
江中流水一刻不停歇地沖刷著沙礫,前面波浪尚未退去后面波浪已經生成。使人忽然回憶起昔日漫步瀟湘洲頭往事,不禁和著迎神曲調唱幾聲。
劉禹錫的古詩10
原文:
瀟湘神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
若問二妃何處所,零陵芳草露中秋。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譯文:
斑竹枝啊斑竹枝,淚痕點點寄托著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聽聽瑤瑟的'幽怨,在這瀟水湘江之上當著夜深月明之時。
注釋:
①瀟湘神:詞牌名,一名《瀟湘曲》。此詞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時期,詩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間。瀟湘:湖南西南部瀟水、湘水。
②斑竹:即湘妃竹。相傳舜崩蒼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極哀,淚染于竹,斑斑如淚痕,故謂“斑竹”。
③淚痕點點寄相思:《述異記》載,“舜南巡,葬于蒼梧。堯二女娥皇、女英淚下沾竹,文悉為之斑。”
④楚客:本指屈原,此處為作者自況。作此詞時劉禹錫正值貶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⑤瑤瑟:以美玉妝飾成的瑟。古代之管弦樂器。
⑥瀟湘:瀟水在今湖南零陵縣西北合于湘水,稱瀟湘。
劉禹錫的古詩11
金陵懷古
劉禹錫
潮滿冶城渚,
日斜征虜亭。
蔡洲新草綠,
幕府舊煙青。
興廢由人事,
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
幽怨不堪聽。
劉禹錫詩鑒賞
寶歷二年(826 )冬,劉禹錫由和州返回洛陽,途經金陵。從詩中的寫景看來,這詩大概寫于次年初春。
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首聯寫的是晨景和暮景。詩人為尋訪東吳當年冶鑄之地 冶城的遺跡來到江邊,正逢早潮上漲,水天空闊,滿川風濤。冶城這一以冶制吳刀、吳鉤著名的古跡究竟在哪兒呢?詩人徘徊尋覓,卻四顧茫然。只有那江濤的拍岸聲和江邊一片荒涼的景象。它仿佛告訴人們:冶城和吳國的雄圖霸業一樣,早已在時間的長河中消逝殆盡了。日暮時分,征虜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暉當中,伴隨著它的不過是投在地上的'長長的黑影而已,那東晉王謝貴族之家曾在這里餞行送別的熱鬧場面,也早已銷聲匿跡。盡管亭子與夕陽依舊,但人事卻已全非。
詩在開頭兩句巧妙地把盛衰對比從景語中道出,使詩歌一落筆便緊扣題意,自然而然流露出吊古傷今之情。
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頷聯兩句雖然仍是寫景,但這里寫的景,則不僅是對歷史陳跡的憑吊,而且以雄偉美麗的山川為見證,借以形象地表達詩人對盛衰之變的認識。看哪,時序雖在春寒料峭之中,那位于江心的蔡洲卻已長出一片嫩綠的新草;那向稱金陵門戶的幕府山正雄視大江,山頂上升起裊裊青煙,光景依然如舊。面對著滔滔江流,詩人想起了東晉軍閥蘇峻曾一度襲破金陵,企圖憑借險阻,建立霸業。不久陶侃、溫嶠起兵在此伐叛,舟師四萬駐扎在蔡洲。一時舳艫相望,旌旗蔽空,激戰累日,終于擊敗蘇峻,使晉室轉危為安。他還想起幕府山正是由于丞相王導曾在此建立幕府屯兵駐守而得名。但曾幾何時,東晉仍然被劉宋所代替,衡陽王劉義季出任南兗州刺史,此山從此又成為劉宋新貴們祖餞之處。
山川風物在變幻的歷史長河中有沒有變異呢?沒有,詩人看到的仍是:春草年年綠,舊煙歲歲青。這一聯熔古今事與眼前景為一體,新草綠、舊煙青六字下得醒目突出,情景交融,并為下文的感慨作鋪墊。
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頸聯承上兩聯轉入議論。詩人以極其精煉的語言揭示了六朝興亡的秘密,并警示當世。六朝的繁華哪里去了?當時的權貴而今安在?險要的山川形勢并沒有為他們的長治久安提供保障;國家興亡,原當取決于人事!在這一聯里,詩人思接千里,自鑄偉詞,提出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險的卓越見解。后來王安石《金陵懷古》四首其二:天兵南下此橋江,敵國當時指顧降。山水雄豪空復在,君王神武自無雙。即由此化出。足見議論之高,識見之卓。
尾聯《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六朝帝王憑恃天險、縱情享樂而國亡,歷史的教訓有沒有被后世垂鑒呢?詩人以《玉樹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當今唐代的統治者依托關中百二山河之險,沉溺在聲色享樂之中,正步著六朝的后塵,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玉樹后庭花》是公認的亡國之音。詩含蓄地把鑒戒亡國之意寄寓于一種音樂現象之中,可謂意味深長。
晚唐詩人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便是脫胎于此。
《貞一齋詩說》說:詠史詩不必鑿鑿指事實,看古人名作可見。劉禹錫這首詩就是這樣,首聯從題前搖曳而來,尾聯從題后迤邐而去。前兩聯只點出與六朝有關的金陵名勝古跡,以暗示千古興亡之所由,而不是為了追懷一朝、一帝、一事、一物。至后兩聯則通過議論和感慨借古諷今,揭示出全詩主旨。
這種手法,用于詠史詩、懷古詩中,頗為高明,足資借鑒。
劉禹錫的古詩12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注解
1、烏衣巷:南京,晉朝王導、謝安兩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烏衣,因此得名。
2、朱雀橋:今江蘇省江寧縣,橫跨淮河。
譯文
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長滿野草野花,
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西斜。
晉代時王導謝安兩家的堂前紫燕,
而今筑巢卻飛入尋常老百姓之家。
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詩。憑吊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以燕棲舊巢喚起人們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陽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語雖極淺,味卻無限。施補華的'《峴傭說詩》評這首詩的三、四句時說: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
這首詩據說博得白居易掉頭苦吟,嘆賞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劉禹錫的古詩13
西塞山懷古
唐代: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秋詞
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代: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唐代: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望洞庭
唐代: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烏衣巷
唐代: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竹枝詞二首·其一
唐代: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秋詞二首
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風引
唐代: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賞牡丹
唐代: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唐代: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楊柳枝詞九首·其一
唐代:劉禹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楊柳枝 / 柳枝詞
唐代:劉禹錫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望夫山
唐代:劉禹錫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浪淘沙·其八
唐代:劉禹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附:陋室銘
唐代: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的古詩14
1、堤上行——劉禹錫
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
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
2、秋詞——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3、再游玄都觀——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4、望洞庭——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5、江南春——劉禹錫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6、竹枝——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7、步虛詞——劉禹錫
阿母種桃云海際,花落子城二千歲。
海風吹折最繁枝,跪捧瓊盤獻天帝。
8、拋球樂——劉禹錫
春早見花枝,朝朝恨發遲。
及看花落后,卻憶未開時。
幸有拋球樂,一杯君莫辭。
9、紇那曲——劉禹錫
楊柳郁青青,竹枝無限情。
同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10、浪淘沙——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11、秋風引——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劉禹錫的古詩】相關文章:
劉禹錫的古詩11-22
劉禹錫《竹枝詞》古詩欣賞01-21
劉禹錫的詩詞05-01
劉禹錫經典詩詞09-05
經典古詩 經典古詩詞02-05
古詩05-26
經典的古詩06-11
詠柳的古詩意思和古詩03-29
古詩的作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