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靜夜思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靜夜思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理解圖片的內容,學會念古詩:靜夜詩。
2、體驗詩中離開家鄉的人的思鄉之情。
3、鼓勵幼兒大膽地念古詩,培養他們專心學習的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靜夜思》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小朋友看一看,圖片中的詩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幫助幼兒初步體驗古詩的意境。教師:這是一個離開家鄉的人,當天黑下來的時候,他就特別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親人。
二、展開
1、教師朗誦古詩,講解古詩含義。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從窗戶外照進來。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銀白,以為是一層白白的霜。舉頭望明月:抬頭仰望天空,一輪又圓又亮的明月高高懸掛著。低頭思故鄉: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了心中懷念的故鄉!
2、理解字詞。疑:懷疑,誤認為的意思。舉頭:抬起頭,舉是抬的意思。思:思念,想念。
3、幼兒學習古詩,教師指導。4、利用多種形式反復練習誦讀。
5、為古詩創編動作,幫助幼兒進一步的'掌握。教師:誰能給古詩編上動作呢?我們加上動作來念古詩。
三、結束“我是小詩人”誦讀比賽,鼓勵幼兒積極上臺表現。教師講評,為幼兒頒發獎品。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這個活動我主要還是讓幼兒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讀書古詩、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明顯增強。這個活動不僅增強了幼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幼兒的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思念家鄉的情感態度得到了升華。
古詩靜夜思教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理解詩中難點字詞“疑”“霜”“舉”“思故鄉”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大意。
二、情感目標
體會詩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這首詩。
三、能力目標
學習運用串聯詞義和句意的方法學習古詩。
教學難重點
1、理解“疑”“霜”“舉頭”“思故鄉”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人思念故鄉的感情。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書本
教學方法
音樂欣賞 ,師生互動,PPT演示,講授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樂欣賞和提問來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樂曲,請同學們仔細地聽。(播放樂曲“思鄉曲”請同學們欣賞)
2,(樂曲結束)師:同學們,你們聽完這首曲子感受到了什么?(請同學說一說)
3,師:這是一首思鄉曲,表達的是一種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那么,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五言絕句“靜夜思”。
4,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詩仙”是誰嗎?你們能和老師說說你們所知道的他的一些作品嗎?
(請同學來說一說)
5,師: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講解地這首“靜夜思”就是李白的作品。
( 教師板書“靜夜思”,并播放幻燈片。)
(二)初讀課文。(PPT展示,要求學生齊讀后自己讀一遍,注意停頓。)
(三)簡介詩人。
(四)講解古詩,理解詩中的詞語和全詩的意思。
(1)引導學生說說“靜”“夜”“思”三個字的意思(PPT投影,選出正確的'字義)。
(2)請一個同學說說“靜夜思”的意思(詩人,什么時間?怎么樣?)
(3)理解詩句“床前明月光”:讓學生理解“床”的多種解釋和其中的合理性;有感情的朗讀整行詩并板書“明月光”;看PPT圖片回答一些問題;說說“明月”和全句的意思(串詞義,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理解詩句“疑是地上霜”:有感情的朗讀整行詩并板書“地上霜”;請同學說說“疑”“霜”和全句的意思。
(5)解釋前兩句詩的意思。(先請同學自己說一下,然后教師講解)
(6)理解詩句“舉頭望明月”:有感情的朗讀整行詩并板書“舉頭望”;看圖片,詩人在干什么?說說“舉”和全句的意思。
(7)理解詩句“低頭思故鄉”:有感情的朗讀整行詩并板書“思故鄉”;看圖片中詩人的表情,說說他在想什么?指名說說“思故鄉”和全句的意思。
(8)理解全詩,解釋全詩:(請同學說說后兩句的意思及全詩的大意,然后由老師補充。)
板書:
明月光
———————————客居他鄉,深感孤獨
地上霜
靜夜思
舉頭望
———————————思念故鄉,思念親人
低頭思
全詩大意:
床前地面上一片銀白色的月光 ,
好似地上結了霜 。
抬頭望著高掛在天空中的明月 ,
不由得低下頭思念起故鄉來 。
【前兩句寫“靜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種夜深人靜的清幽境界,表現客居他鄉的孤獨生活(客居他鄉,深感孤獨);后兩句寫“思”,詩人觸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鄉,從舉頭低頭,觸動了思鄉的情懷,陷入深沉的思緒中(思念故鄉,思念親人)。】
教學反思
《靜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反映了外出游子的思鄉之情。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結合掛圖以及詩歌進行大膽想象,自己進行換位想象,憶起家鄉的好,激發對家鄉的熱愛。通過情感的融入,讓學生讀起來韻味十足,朗朗上口。通過情感的融入,學生也許不能說出一些字義,但能理解詩意。對于培智學生“以讀為主,讀中感悟”,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很有利于促進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一、讀一讀,說一說,整體感知詩意。
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靜夜思》的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播放《靜夜思》配樂朗誦錄音,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的美。然后請學生自愿站起來展示自己的風采,讓學生都很羨慕他,從而帶動其他同學也愿意站起來讀,還通過小老師領讀、小組比賽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從讀中感知詩意。
二、讀一讀,聽一聽,感知古詩韻律。
優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其韻律節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但對于剛學習古詩的培智學生并不懂這些。因而在教學中可借助錄音范讀,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
三、讀一讀,演一演,領悟古詩情趣。
在《靜夜思》這首古詩的朗讀教學上,我注重聯系學生對生活的切實體驗:“你們有過想念親人的體驗嗎?具體說說當時的感受。那么大詩人李白和你們一樣也是在這種心情下寫了這首古詩。”可以說,情感的共鳴,獨特的感受,會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為鮮明、豐滿,從而內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這節課,我主要體現了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這一教學理念。在新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明顯增強,學生自主快樂的學習。
當然,這節課也有很多問題,我的教學語言還不夠沉穩,教學速度有點快,個別化教育不夠深刻,這幾個方面還需繼續培養,也是我今后教學特別注意的環節。應該說這次公開課讓我收獲匪淺。
【古詩靜夜思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大班古詩教案:靜夜思03-23
大班古詩教案:靜夜思01-23
古詩靜夜思教案和反思02-11
古詩靜夜思賞析03-28
古詩《靜夜思》教學設計02-17
幼兒園大班古詩教案《靜夜思》11-28
中班古詩靜夜思教案設計(通用10篇)02-11
古詩《靜夜思》教學設計10篇[實用]03-24
靜夜思作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