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古詩《詠柳》的教案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古詩《詠柳》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聽古詩的興趣,并能記住詩名,初步理解古詩的大意
2、引導幼兒按要求進行觀察,并完整地講述圖畫內容。
3、知道賀知章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
4、愿意欣賞古詩,感知古詩語言的優美,風趣。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教材、大書、錄音機,磁帶柳樹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柳樹
1、提問:小朋友,春天來了,身邊的景物發生了哪些變化,請幼兒說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2、教師出示柳樹的圖片,提問:這是什么?
3、你覺得春天的柳樹像什么?鼓勵幼兒自由想象,回答問題
二、請幼兒學燕子飛,到指定的位置取書
三、請幼兒將書翻到第15頁,和乖乖熊一起看圖講述
看圖片上是什么季節?什么地方?近處有什么?什么樣子的'?遠處有什么?什么樣子的?
四,看動畫,與老師一起欣賞古詩。并回答問題
1、請一名幼兒在大書上示范欣賞古詩,師生共同提出欣賞要求
2、提問:這首古詩的名字是什么?請幼兒在書上劃指古詩的名字,集體回答
3、提問:你知道“詠柳”是什么意思嗎?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教師小結:詠就是歌頌、贊美的意思,“詠柳”就是贊美柳樹
4、介紹作者賀知章,他是我國唐朝偉大的詩人,
5、再次欣賞古詩一遍。
小百科:《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一首詠物詩。詩的前兩句連用兩個新美的喻象,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氣,蔥翠裊娜;后兩句更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為“剪刀”,將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地表現出來,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
幼兒古詩《詠柳》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古詩,并初步理解古詩含義。
2、鼓勵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活動準備:
1、柳條、絲絳、剪刀、碧玉的圖片,以及表情圖片。
2、錄音機、磁帶、視頻。
3、水袖若干條。
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
提問
1、小朋友春天來了,我們身邊的景物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2.出示柳條圖片:這是什么?柳樹上面有長長的什么呀?你能用動作表示一下長長的柳條是怎樣長在柳樹上的?
小結:又細又長的柳條是從柳樹上垂下來的,你覺的又細又長的柳條像什么?
3.柳條上面長著綠綠的是什么?它像什么?
小結:春天到了柳樹、柳條、柳葉都變得非常漂亮,老師想到了一首關于柳樹的古詩,它的名字叫《詠柳》。
4、你知道“詠柳”是什么意思嗎?(詠,是歌頌、贊美的意思。詠柳,是贊美柳樹,它是我國唐朝偉大的詩人賀知章寫的。我們一起來聽聽,你最喜歡哪一句?)
一、欣賞并初步理解古詩的含義
1.播放視頻
提問:你最喜歡那一句?(根據幼兒的回答貼出相應的圖加文)
2.請小朋友朗讀一次
3.你知道詩句中的圖片代表什么意思嗎?(碧玉、絲絳、剪刀)
4.“碧玉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詩人想表達什么樣的意思?
小結:詩人從遠處看到高高的柳樹像是用碧玉裝飾成的一樣,而下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綠色的絲帶。
5.那誰知道“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意思呢?
小結:細細的'嫩葉究竟是誰的巧手剪出來的?最后詩人終于想出了答案,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剪出來的啊!這首古詩的意境美不美?那這么好聽的古詩怎樣讀就更美啦!
二、鼓勵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1.我們看看前兩句,詩人看見這么美麗的景色會是什么樣的心情?(高興。貼表情圖)
2.詩人看見這么好的景色想到一個問題,這細細的嫩葉究竟是誰剪出來的?這一句應該怎么讀?(疑問、貼表情圖)
3.最后詩人終于找到了答案“二月春風似剪刀”應該是什么樣的心情?(恍然大悟、貼表情圖)
小結:詩人用古詩來贊美柳樹,那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贊美柳樹?(唱歌,跳舞)
三、游戲
1、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柳樹、柳條、柳葉。
提問:跳舞的時候那你要用什么動作表示大樹、柳條、柳葉?
2、請幼兒請客人老師和自己跳。
延伸:區域活動制作柳樹、柳條、柳葉
幼兒古詩《詠柳》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優美景色,喜愛春色。
2、初步學習按古詩節律吟誦。
3、通過積累,感悟和運用古詩,使幼兒充分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養成背誦古詩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有關古詩的現代散文及古詩大掛圖。
2、柳條及用柳條裝扮成的兩棵柳樹。
活動過程:
1、邊聽音樂《柳樹姑娘》邊進教室,感受歌曲的優美。
——柳樹姑娘有長長的辮子,隨著春風飄動著,好美啊!
2、談話活動,引出話題。
——春天到了,那你們和爸爸媽媽出去游玩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春天給柳樹帶來的變化呢?
——教師小結:春天來了,高高的柳樹滿身碧綠,就像綠色的玉石,柳條下垂著,就象許多綠絲帶在風中飄動。這些細細的葉子,不知道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哦!原來是二月的春風像剪刀把這些葉子剪得這么漂亮。(教師邊朗誦散文邊出示大掛圖)
3、引出古詩。
——這首散文真的好美啊!
——古時候的有一位詩人名叫賀知章看到這么美麗的柳樹,不由得做起的詩來。(創設情境:教師模仿古代詩人大聲朗誦古詩《詠柳》)
——剛才老師在朗誦時,你聽到了什么呀?(出示古詩大掛圖)
——教師再次朗誦。
4、教師朗誦《詠柳》古詩,并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哪一句古詩的意思你不懂呢?(請知道的幼兒告訴其中的意思,或教師可根據幼兒提出不懂古詩在現代散文中用不同顏色畫出來讓幼兒進行理解。)
——春風一吹讓柳樹如此的美麗,春風除了像剪刀,還像什么?又會使什么帶來變化呢?(春風像手,摸了小草,小草就變綠了;春風像嘴,在樹梢說了悄悄話,樹兒就變綠了;春風像腿,跑去親了親花,花兒就開了。)
——和幼兒一起來朗誦古詩。
——再次一起來朗誦古詩。(提出要求:大聲、慢、要有古代詩人的感受。)
——教師小結:春風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幼兒一起欣賞古詩朗讀。
5、教師與幼兒試著再次朗誦,學會古代朗誦時的神態。(配樂)
——小朋友可以回憶剛才教師模仿古代詩人朗誦古詩的樣子,一起來模仿。
【幼兒古詩《詠柳》的教案】相關文章:
古詩《詠柳》教案01-17
《詠柳》古詩11-22
詠柳的古詩06-01
詠柳古詩的意思08-15
小學古詩《詠柳》11-24
古詩《詠柳》賞析11-22
詠柳古詩鑒賞01-27
詠柳的古詩意思和古詩03-29
賀知章古詩《詠柳》賞析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