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教案最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教案最新1
教學目標
認識“樓、依”等12個生字,會寫“樓、依”等10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中描述的畫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想象畫面,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深刻理解詩文的含義,并能用自己的話講出詩文的內容。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學習《古詩兩首》,這兩首詩都是唐代詩人寫的,都是面對祖國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不由自主就抒發的贊美之情。
二、初讀古詩,自主識字
自由讀詩
自主識字
認讀。
讀準“瀑、布”,韻母都是“u”,聲母分別是“p”和“b”。
“盡”是前鼻音,“層”是后鼻音。
識記。
“川”是象形字,出示甲骨文字形讓學生對照識字。
“樓、依、遙”都是形聲字,根據熟悉的構字部件來識記,也可以采用換偏旁的方式聯系熟字來識記。
“欲”組詞“欲望、食欲”識記字義。
“層”,看看插圖,這鸛雀樓一層疊著一層,數數有幾層。
“爐”,從“火”從“戶”,表示家里盛火的器具,聯系生活想一想見過哪些爐子——煤爐、微波爐?蓪ⅰ盃t”與“廬山”的“廬”作比較鞏固字形。
指導寫字
“樓、依、爐、煙、掛”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樓、依、爐、掛”要特別注意筆畫的穿插。“爐、煙”左側“火”的捺應改成點。
三、朗讀感悟《登鸛雀樓》
板書題目,并解題
[登鸛雀樓]題意是登上鸛雀樓。
師:簡介鸛雀樓,簡介作者
理解詩句之意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白日:太陽。依:依傍。盡:消失。詩句之意: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水朝著大海的方向洶涌奔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欲:想要。窮:盡,使達到極點。千里目:眼界寬闊。更:再。詩句之意:要想看到更遠的風景,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樓層。
再讀詩句,品悟詩意
四行詩各寫什么?(《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行寫景,營造了景色遼闊、氣勢雄渾的意境;后兩行寓理于詩,寫出詩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
詩句解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這兩句詩寫的是詩人登樓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意思是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黃河入海流”寫近景,意思是滔滔黃河水朝著大海的方向洶涌奔流,寫出了水的氣勢磅礴,景象壯觀。兩行詩對仗工整,“白日”對“黃河”,景物相對,色彩也相對;“依山盡”對“入海流”,動詞相對,厚重有力,既構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達了充沛的氣勢。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兩句詩是詩人登樓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遠的風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樓層,表達了詩人不凡的胸襟與抱負。詩中的“千里、一層”都是虛數,可理解為更遠、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
看圖想象,有感情朗讀。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這一雄偉壯觀的景象,他會想些什么呢?
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登鸛雀樓》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雄偉壯觀的景象,抒發了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誦讀背誦。
四、作業布置
朗讀背誦《登鸛雀樓》。
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登鸛雀樓》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背誦《登鸛雀樓》。
《登鸛雀樓》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朗讀感悟《望廬山瀑布》
板書題目,并解題
[望廬山瀑布]望:遠看。題意是遠看廬山的瀑布。
師:簡介廬山(見附錄)
簡介作者:(見附錄)
理解詩句之意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日照:陽光照射。香爐:指廬山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山峰尖圓,煙云聚散猶如香爐那樣,因此而得名。)生:發生,產生。(指山間云煙冉冉上升,裊裊浮游。)紫煙:紫色的云煙。(因為有太陽光的照射,云霧顯出紫紅色的光彩。)遙:遠。前:山前。川:河流。詩句之意: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峰頂云霧彌漫,蒙蒙的水汽透過陽光,呈現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煙,繚繞著香爐峰。遠遠望去,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絲帶高掛于山川之間。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飛流:飛奔的流水。直下:筆直地流下。三千尺:是虛指。形容瀑布的高和長。疑:懷疑,以為。銀河:指晴天晚上空中出現的明亮光帶(天河)。落:瀉落下來。九天:指天的處。(古 )詩句之意:瀑布從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瀉而下,使人以為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
再讀詩句,品悟詩意
四行詩各寫什么?(第一行寫背景;第二行寫靜態;第三行寫動態;第四行寫聯想。)具體寫瀑布的詩句是哪幾句?(二、三句)
詩句解析
前兩句:寫詩人遠望廬山瀑布的雄奇之景!耙粋“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皰臁弊只瘎訛殪o,寫出了瀑布的雄奇壯觀。
后兩句:“飛流”二字表現出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爸毕隆奔葘懗鰩r壁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笔翘摂,極盡夸張地寫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飛流的壯觀。一個“疑”字率直道破這是詩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長。
作者在詩中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比喻、夸張)
師:一、二、三句是比喻:描寫背景時,“生”字形象寫出了山間煙云猶如從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的一團白煙,飄渺與青山藍天之間。二句:瀑布像……。四句,用貼切的比喻,表現了自己奇特的想象,從而使整個形象顯得更加雄偉壯麗,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第三句是夸張。不是實指,而是形容其長、其高。
那些字用得好?(生、掛、飛、直下、疑、落。)
師:“生”(上有)!皰臁弊只瘎訛殪o,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遙看時的形象,點名“遠看”題意!帮w”把瀑布噴涌而下的景象描繪地極為生動!爸毕隆奔葘懗錾礁呔诛@出水流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這些眼前!耙伞笔谴竽憽⑵嫣氐南胂。
你讀后有什么感受?(瀑布氣勢磅礴,景色壯美。)
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通過描繪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充分體現了詩人浪漫的情懷。
誦讀背誦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指導誦讀:一、二緩、舒;三、四快、高。
三、作業布置
讀下面兩首古詩,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讀背《望廬山瀑布》,并完成課后練習題。
四、板書設計 登鸛雀樓 望廬山瀑布
白日……
所見 遠望——照 生
黃河…… 遙看——看 掛
欲窮…… 近觀——飛 下
所思 聯想——疑 落
更上……
古詩教案最新2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說出詩的大意,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兩首古詩。
重難點
1、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2、通過朗讀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樂學善思辦法
組內賽讀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鞏固對詩詞的理解。
教學流程
一、借助情境,聽讀賞詩
1、播放課件。
2、師聲借助情情并茂地誦讀詩文。
3、學生自由讀詩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古詩讀準確。
1、同桌互讀,看讀音是否準確,詩句是否通順。
2、指名讀,全班評議。
二、誦讀詩文,把握詩意
。ㄒ唬⿲W習古詩《雪》
1.指導讀詩,感知詩意
。1)簡介作者尤袤
(2)自由讀古詩,結合詩文的`插圖,從字面上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
(3)圖文結合,多種方式反復誦讀。
(4)同桌、小組、全班合作交流深入理解全詩內容。
。5)匯報學習情況。
2、由畫入境,想象感悟。
(1)指名讀。全班齊讀。練習背誦
。2)結合背誦,啟發學生展開,引導學生說說作者描寫的是什么樣的景象?
(二)學習古詩《江雪》
1、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2、誦讀詩文,把握詩意
(1)讀一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自讀、同桌互讀、指名讀)
。2)自由讀古詩,結合插圖,從字面上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嘗試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3)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學生初步感知詩意。
3、細讀古詩,感悟詩情
。1)自由讀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2)指名帶動作、表情讀,從中感悟是人的情感。
。3)想一想、說一說
通讀兩首古詩,邊讀邊結合插圖想象每首詩所描寫的畫面是什么樣子的?(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
三、延伸拓展,升華情感
1、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完成書后的“自選佳句”。
2、課下搜集關于雪的名句、名言,體會詩人的感情。
3、搜集有關寫景的故事讀一讀。
古詩教案最新3
教材分析及教學理念:
這是兩首贊美春天的好詩,它們詩中有畫,靜中有動,有聲有色,為俺們描繪出兩幅春意盎然的美麗圖畫。
古詩教學重在激發同學的情趣:這里的“情”是指從詩中感悟到的思想感情;“趣”指的是閱讀古詩的興趣。重視朗讀。不論是領會詩的涵義,還是體味其美的意境,都離不開朗讀。朗讀能激發想象,強化積累,培養語感,所以,朗讀必需貫穿于古詩學習的全過程。同時,針對小同學,情境創設也很重要,它可以把籠統的詩句變為形象生動的畫面,便于同學輕松愉快地感悟古詩。
學校及同學狀況分析:
俺校是西安市雁塔區的一所位于城鄉結合部的小學。大局部同學為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而且班額較大,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國家級實驗區,俺區教師至少經過區一級新課程培訓,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上都有很大轉變。相應的,同學們也變得視野更開闊,思維更敏捷,獨立學習能力與合作意識、創新能力都得到很大發展。四年級同學學習古詩有一定的基礎,而且大局部同學早已熟背本課兩首古詩。
教學目的: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詩人愉悅的心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春天畫面的圖片資料。
2、同學準備收集描寫春天的古詩。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江畔獨步尋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歷代詩人留下了許多贊美春天的詩句,誰能背一首給大家聽一聽?(1—2生背)今天俺們再學一首杜甫的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題目)
2、交流找到的有關杜甫的資料。
3、解題:看圖,猜題意,交流。
江畔:江邊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二、理解詩意
1、自學。指導方法:邊讀詩,邊看圖,畫出不明白的詞句。
2、出示全詩,交流自身理解的詞或句。
(1)(要求用自身的話說詩意,只要說出大概意思,就給以適當鼓勵)要求查工具書,解決“蹊”;協助同學理解詞語:“留連”。
(2)再說詩意。
3、體會詩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誦。
。1)詩中描繪的景色美嗎?除了這些,還可能有什么?閉目想象這一美景。
。2)結合春天景色的圖片,用自身的話描繪這幅景象。
。3)動手畫一畫,做畫配詩,(交流、評議)
[點評:古來詩畫是一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詩人追求的藝術境界,也是俺們感悟的方向。在要求同學熟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的基礎上,舉行“好畫配好詩”的活動,不只能激發大家學習的興趣,還能檢驗同學們是否真正理解了詩意。整合課程,激發興趣,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這正是新課標所提倡的學習方式。]
。4)自由練讀。同桌合作讀。(要求注意讀出動靜相宜。)
。5)老師示范讀。(重點指導:邊讀邊看圖邊想象,置身美景中。)
。6)不拘形式練讀、背誦古詩。
三、拓展,作業。
1、自學杜甫的另一首寫花的詩《絕句》:“盡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小組制出配詩圖來。
2、預習《游園不值》
板書: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花
千朵萬朵/壓/枝低。多
留連戲蝶/時時/舞,花
自在嬌鶯/恰恰/啼。香
課后反思:本詩的意思并不難理解,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卻不能靠生硬的翻譯來加以一一對應。在這一課里,俺給同學營造了一種情趣化的學習氛圍,以描述春景的方式來力圖讓同學獲得讀詩的美感;尊重同學的閱讀感受,放飛他們想象力,讓他們以自身的語言和手中的畫筆來個性化地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游園不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背誦《江畔獨步尋花》。
2、板題《游園不值》。
3、交流詩人葉紹翁的資料。
二、理解古詩
1、自讀古詩,大體讀懂古詩,提出疑難問題。
2、交流釋疑。要求查工具書,解決“屐、扉”。
3、結合插圖,用自身的話說說詩意。
。1)小組討論“小扣柴扉久不開”的原因,體會當時詩人的心情。
。2)看圖,進一步體會詩人看到“一枝紅杏出墻來”時的心情。
。3)抓住機會,指導朗讀。
[點評:用小組討論的形式使同學獲得充沛發表觀點的機會,激發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和合作意識。]
4、詩人沒有進園,他怎么知道“春色滿園”呢?
。1)你想園中應該是怎樣的景象?
(2)再次朗讀。(讀出春的生命力。)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自由朗讀,背誦古詩。
(2)想象當時的情景,誰愿意做詩人來扮演一下?
。ㄔ谠u議中要求同學演出詩人由失望、掃興到驚喜、愉快的心理變化。)
。3)指導朗讀。
三、拓展、作業
1、小組舉行朗誦競賽。(兩首詩任選)
2、任選本課中的一首古詩,改寫成短文。
。ǹ梢园炎陨硐胂蟪稍娙耍芽吹降、想到的都寫出來)
[點評:在朗誦和改寫中比較并體會了兩首詩的不同風格。]
3、自學“目積月累”中《吳興雜詩》
板書:
游園不值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失望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驚喜
古詩教案最新4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古詩,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學習古詩,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誦這二首古詩。 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朗誦伴奏和相關圖片)。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展示古詩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在你們的腦海里一定儲存著不少的古詩吧?你能把自己最喜歡、印象最深的古詩背給同學聽一聽嗎?
2.生展示古詩。
3.同學們背得很有韻味,也很精彩。在這些古詩中,有描寫祖國壯麗山川的,有抒發強烈的愛國情懷的,有傾訴思鄉之情的??
今天我們來學習兩首詠馬的詩。板書課題。
二、整體通讀,把握詩境
1.自由讀兩首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讀后借助注釋,試著說說兩首詩的大概意思。
2.指名朗讀古詩,一人讀一首,聽聽是否讀得既正確又通順。
3.全班齊讀兩首古詩,邊讀邊想:這兩首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讀后交流:
(1)作者都是唐朝的詩人,隨機讓學生借助自己搜集的有關資料,談談對作者的了解,教師作適當的補充,介紹背景。(課件出示)
(2)都描寫了馬。隨機設疑:寫馬只為寫馬嗎?對此我們需要認真體會。
三、分步解讀,品悟詩情
1.學習《房兵曹胡馬》。
。1)指名朗讀古詩,讀后說說題目的意思。
(2)詩的前四句正面描寫了馬的哪些外形,各有什么特點?
提示:首句交代胡馬的產地,來自“大宛”。二句寫好馬的形象、特征(瘦),“鋒棱瘦骨”,把與人相若、神健氣清、并夾裹著凌厲之風的神駿形象擺在讀者面前。接著,三、四句從靜動兩方面續寫馬的形態,尖耳、蹄輕,生動地描寫出馬的體態的俊健。
(3)作者向我們刻畫了一匹怎樣的駿馬?
(4)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詞之妙,把駿馬之神之靈之駿寫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5)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詩人在看到這匹寶馬良駒時所引起的興奮、欣喜而又夾雜著欣賞、贊嘆的多重感情體驗,然后通過品讀來回味。
。6)古詩后四句,作者筆鋒一轉,描寫馬的品格。借寫馬的品性,表達了對友人的期盼,更表達了詩人積極進取、建功立業的抱負。
(7)“驍騰”、“橫行”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
(8)它為什么能“所向無空闊”?想象一下,房兵曹的這匹好馬馳騁疆場會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學生想象交流。
(9)看到這匹寶馬良駒,即可想象它的英勇善戰。此時,作者的心情如何?指讀,體會。
。10)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什么?
作者對寶馬良駒的贊譽,對友人的激勵,抒發著自己躊躇滿志,充滿遠大抱負的情懷,豪邁之情溢于言表。
。11)教師小結:如果說詩歌的前四句是主要是通過描寫馬的外形特點來刻畫馬的雄健神駿,表達詩人內心所受到的視覺沖擊的話,那么在詩歌的后四句,則是通過轉寫馬的品性來抒發自己的豪邁情懷,英豪之氣?吹椒勘軗碛腥绱说暮民R,詩人杜甫的靈感煥然噴發,于是他大筆一揮,創造出了一幅形神兼備、惟妙惟肖的“胡馬”圖,言簡意賅又淋漓盡致。千載之下,我們都似乎可以體會到杜甫在寫作此詩時那種欲罷不能、不吐不快的創作欲望及詩人建功立業的鴻鵠之志,壯闊胸襟!
(12)指導朗讀,配古典樂曲。(試讀、指名讀、齊讀、試背。)
。13)齊背古詩,邊背邊想象情境。
2.學習《馬詩》。
。1)過渡:如果說杜甫筆下的馬是雄健俊美的,那么詩人李賀筆下的馬又是什么樣子?
。2)自讀詩文,啟迪質疑。用學過的`方法,自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學生小組試講,感知詩意。
。4)賞析前兩句的含義,師生共議“沙如雪”、“月似鉤”的豐富意蘊,這是一番怎樣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肯定學生富有創意的個性化理解。
(5)師生共同在音樂中想象,感受“大漠、燕山”空闊寂寥、清冷大氣的場面。師相機點撥:這悲涼、清冷的場面從側面襯托了詩人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異常憤懣的心境。
。6)指導朗讀。生讀,評議。
。7)自讀“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這是一匹怎樣的馬?(引導學生抓住“金絡腦”、“快走”,形象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8)作者多么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華,投筆從戎,馳騁沙場,建功立業,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獻上自己的一點力量?墒腔栌垢瘮〉某⒉徽J同他的才華,英雄無用武之地,他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
想到這些,詩人怎能不焦急?——引讀“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想到這些,詩人怎能不憂慮?——引讀“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想到這些,詩人怎能不憤慨?——引讀“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9)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情境,體會作者想要實現理想的迫切心情。
四、整體參讀,體察詩蘊
1.交替互讀兩首古詩。
2.這兩首詩歌都描寫了馬,但詩人筆下的馬特點不同,各具特色,而且古詩中的場景不同,人物不同,所要表達的情感也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是借對馬的描寫,表達自己內心真摯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實踐積累
搜集其它描寫馬的古詩,欣賞交流體會。
古詩教案最新5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文題目。
我們學習了《識字1》,通過朗讀我們發現了春天的特點。今天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大家對春天有什么新的發現。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草》這首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不懂的詞語,自讀自語
2、小組合作朗讀,提出不懂的詞互相討論。
三、細讀理解詩意。
通過學習我們對詩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來學習。
離離:指草長的非常茂盛。
歲:年
燒不盡:燒不完
你喜歡小草嗎?喜歡它什么?
小草那種頑強的生命力。
同學們,大火燒得那么厲害,可是第二年春天,春風一吹,小草齊刷刷地生長出來了。你覺得小草怎么樣?
(把“強”寫在黑板上)“強”字前邊的'“堅”字換一個什么字更合適?確切地說,是什么“強”?
生:是頑強!
師:對!是頑強!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頑強!火把葉子都燒光了,第二年照樣發芽,多么了不起呀!
面對小草的遭遇,你覺得大火是怎樣的?帶著你的感覺來讀第三句話。
而小草的頑強又應該讀出怎樣的感覺呢?請你也來讀讀第四句。
正是因為小草的這種頑強的生命力才使白居易寫下了這首詩來贊美它。學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小結:是!小草雖然狠渺小,但它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即使是無情的大火也不能將它燒盡,只要春天溫暖的風一吹,小草又會蓬勃生長。這首古詩使我們加深了對春天的認識,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讓我們熱愛大自然吧!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五:作業
填空;
離離—( ) 一歲—( )野火—( )春風—( )
板書設計:
二次備課
【古詩教案最新】相關文章:
古詩教案最新11-18
關于月亮的古詩最新12-23
古詩的教案11-22
中班教案古詩教案01-05
最新經典古詩詞11-02
秋分 描寫秋分的古詩最新08-22
關于月亮的古詩最新(優秀)01-29
小班古詩教案06-12
古詩《元日》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