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日的詩句
日的詩句
更新時間:2024-11-13 14:30:24
  • 相關推薦
關于日的詩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詩句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詩句能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受到語言的觸動。詩句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詩句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日的詩句,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日的詩句1

  一四.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一一、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彼蒼覽明月。 李白

  一二、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一三、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一四、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一五、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一六、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

  一七、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五.大漠孤煙直,長河夕陽圓。

  (王維:《使至塞上》)

  六.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七.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八.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寫日和月的`詩句

  (王安石:《元日》)愛情句子

  九.接天蓮葉無量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一零.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望天門山》)

  一一.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漢樂府:《長歌行》)

  一二.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王安石《登飛來峰》)

  一三.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曾幾《三衢道中》)描寫花木的詩句

  一四.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一八、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

  一九、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二零、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描寫日和月的詩句

  二一、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子夜鳴蟬。 辛棄疾

  二二、不幸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二三、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 對聯

  二五、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二四、更深月色半人家,斗極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關于日的詩句2

  1、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清。南朝·謝靈運《登江中孤島》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3、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4、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5、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唐·李賀《燕門太守行》

  6、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咸陽城東樓》

  7、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宋·王安石《孤桐》

  8、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天。宋·王令《暑旱苦熱》

  9、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樂游原》

  10、惟有日斜溪上思,舊旗風影落春流。唐·陸龜蒙《懷宛陵舊游》

  11、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宋·蘇軾《新城道中》

  12、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云來。唐·張耒《初見嵩山》

  13、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南朝·吳均《山中雜詩》

  14、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15、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16、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馬致遠《天凈沙》

  17、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18、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唐李紳《憫農》

  19、日之夕矣,羊牛下來。《詩經·君子于役》

  20、君子于役,不日不月。《詩經·君子于役》

  21、日出東南隅,照我※樓。《陌上桑》

  22、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晉·陶淵明《飲酒》

  2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唐·李白《行路難》

  24、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唐·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25、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顥《黃鶴樓》

  2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2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唐·劉禹錫《秋詞》

  28、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唐·白居易《觀刈麥》

  29、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唐·溫庭筠《望江南》

  30、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宋·范仲淹《漁家傲》

  31、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宋·晏姝《浣溪沙》

  32、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3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4、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近代·龔自珍《己亥雜詩》

  35、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關于日的詩句3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f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五月五日》 相關內容: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但夸端午節》

  已酉端午貝瓊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午日觀競渡邊貢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端午節古代詩歌》

  齊天樂宋 楊無咎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荷香暗度。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浣江五月平堤流》

  1、淡妝濃抹,西湖人面兩奇絕。菖蒲角黍家家節。水戲魚龍,十里畫簾揭。凌波無限生塵襪,冰肌瑩徹香羅雪。游船且莫催歸楫,遮莫黃昏,天外有新月。宋趙長卿《醉落魄重午》2、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五月五日》

  《端午》【唐】文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競渡詩》【唐】盧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沖波突出人齊,躍浪爭先鳥退飛。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七律 端午》

  《和端午》【宋】張耒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乙卯重五詩》【宋】陸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連唐 徐夤五月巴陵值積陰,送君千里客于郴。北風吹雨黃梅落,西日過湖青草深。競渡岸傍人掛錦,采芳城上女遺簪。九嶷云闊蒼梧暗,與說重華舊德音。同州端午唐 殷堯藩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菩薩蠻》

  《六幺令?天中節》【宋】蘇軾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念奴嬌》

  浣溪沙宋 蘇軾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齊天樂宋 楊無咎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

關于日的詩句4

  九日登高臺寺

  朝代:清代

  作者:沈輅

  原文:

  萬里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

  臺高不盡看楓葉,院凈何須坐菊花。

  對酒披襟形獨放,憑風落帽笑誰加。

  詩成合座皆珠玉,歸去遲遲滿落霞。

  注釋:

  ①這首詩選自《乾隆寧夏府志》。高臺寺,系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十年(1047年),在都城興慶府(今銀川市)東15里處的黃河岸畔興建的規模宏大的.佛教寺廟群。舊址在今銀川市東郊紅花鄉高臺寺村。

  ②賒:長;遠。

  ③惜年華:愛惜時光。

  ④坐菊花:在菊花叢中設宴。

  ⑤形獨放:指不受拘束,率性而為。

  ⑥“憑風落帽”句:用典。《晉書·孟嘉傳》:孟嘉在大宴中因風吹落帽而依然風度翩翩,當人們嘲諷他時,又能從容應對使四座嘆服。后遂用“落帽”稱揚人的氣度寬宏,風流倜儻,瀟灑儒雅。

  ⑦珠玉:喻詩文之美。

關于日的詩句5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

  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

  鴻雁那從北地來?

  蜀中九日的意思

  農歷九月初九登上望鄉臺,身處他鄉設席送客人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我想北歸不得,鴻雁,你為何還要南來?

  蜀中九日賞析

  因為本詩抒發了佳節思親的感情,九日登高,遙望故鄉,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見一對鴻雁從北方飛來,不禁脫口而問,我想北歸不得,你為何還要南來,形成強烈對比,把思鄉的愁緒推到高峰。問得雖然無理,卻烘托了感情的真摯,給人以強烈的感染。(要點:抒發佳節思想他鄉”、“那從”等,顯得淺近親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厭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獨在南方思念親人然而卻不能北歸,而第四句則采用反問“鴻雁那從北地來”,與前一句形成強烈的.對比,看似“無理之問”,卻使詩人的思親之情顯得特別真切動人。

  蜀中九日的作者

  王勃(649~676年),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父親王福□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兩年后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死。其詩力求擺脫齊梁的綺靡詩風,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閣序》就出自他之手。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杰。

關于日的詩句6

  重陽日獨居洨水君俞出游杜曲惠詩酬以來韻

  宋·李復

  眾人有錢競沽酒,嗟我獨醒坐搔首。

  荒徑蓬蒿深映門,茅舍三間傍疏柳。

  南山奔騰呼欲來,云散山容一笑開。

  何似齊山江上客,菊花須插滿頭回。

  《重陽日獨居洨水君俞出游杜曲惠詩酬以來韻》的作者

  李復(1052—1111)與張舜民、李昭玘等為文字交。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進士。五年(1082年),攝夏陽令。宋哲宗元祐、紹圣年間歷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1099年),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經略安撫司機宜文字。宋徽宗崇寧初,遷直秘閣、熙河轉運使。三年(1100年)知鄭、陳二州。四年(1111年),改知冀州;秋,除河東轉運副使。靖康之難死于金寇。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十六卷,其中詩八卷。事見《潏水集》附錄宋錢端禮撰《書潏水集后》及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一四,《宋元學案》卷三一有傳。

  李復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潏水集》為底本,參校文津閣《四庫全書》本(藏北京圖書館,簡稱文津閣本)和殘存《永樂大典》中李復詩。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關于日的詩句7

  1、流光飛逝疾如閃,十五年來眨眼間。一抹紅紗映花轎,尺余白雪飾房檐。逢閑牽手賞彎月,遇難連心過險山。滴點濃情鍋碗里,那家度日沒酸甜?

  2、新婚如夢在昨日,霞愛一場三十年。吳歌一曲飛花凝,炳耀三山天地清。臣民同樂國安泰,永結連理蕩舟行。愛河旦暮碧波涌,趙橋河畔聽蟬鳴。東風舞絮華清過,芳菲草蔓鎖真情。

  3、月亮中秋夜,高山流水音,雪風雨云到如今。相伴晨曦,相伴月西沉,相伴雁行低度,喝火令詞吟。

  4、有幸與君結良緣,攜手紅塵共纏綿。榮辱與共同風雨,一路走來不覺難。歲月轉,白發添,恩愛如初增無減。即興賦作鷓鴣天,幸福快樂漫無邊。

  5、窮不結籽富無根,落拓陳平豈久貧?家有高德如寶藏,一言秦晉兩家親。

  6、漫漫人生路,悠悠歲月長,勺盆鍋碗曲酒揚。雖說淡茶粗飯,無惑不彷徨。子女離黃土,夫妻守故鄉。一年同飲幾杯觴。對鏡還觀,對鏡是滄桑,對鏡整危坐,有舊在何方?

  7、婚慶當年喜氣洋,親朋好友滿廳堂。紅燭點點消魂夢,美酒杯杯醉夕陽。情切如花花溢香,心純似水水流長。今生有幸結連理,來世還期作鴛鴦。

  8、時光如水洗紅塵,結發于今十五春。饒是滄桑多變幻,纖毫未改水晶心。

  9、湖邊細柳隨風舞,林間漫步,枝頭花滿樹。回想當年相識處,風采贏得佳人顧。有幸終身成伴侶,暮暮朝朝,牽手同船渡。十年相隨風雨路,深念如初情如故。

  10、浩浩人如海,陶陶意獨嘉。百年修得結冤家。相許一生同路,回首感交加。

  11、至今難忘九八年,吉日催發并蒂蓮。嘆賞良緣輕彩禮,天公垂賜水晶簾。

  12、玉葉金枝連理結,梧桐樹上鳳鳴悠。聯彈琴瑟和諧曲,恩愛青絲漸白頭。

  13、四十年前連理結,經風歷雨總同舟。而今相伴神仙地,共賞夕陽醇酒稠。

  14、雨霽薄寒芽草生,柳垂隨折對山行。胭脂凝咽淚憐蝶,拄杖攙扶向晚晴。

  15、加冠有二結姻親,同伴相隨風雨輪。創業興家拉后代,賢妻更比我艱辛。善良勤奮行正路,本立積德譽耳音。歲已六旬如大夢,豈知今日樂人勤。

  16、我愛吟花月,君貪問酒茶。品行陰德幸無差。老了江郎,老了俏嬌娃,老了滿懷詩魄,不礙賞煙霞。

  17、此情不移兩心同,患難榮辱生死共。攜手并肩人生路,風雨相伴紅塵中。與日俱增情意濃,歷經磨難看花紅。三生石上刻姻緣,約定來生再重逢。

  18、夫婿憐才也愛茶,三生簿上定姣花。雅吟絕配中秋酒,長袖清風舞碧霞。

  19、長空比翼卌三年,帶雨攜風過險淵。北雁南歸花正好,夢中好憶小河前。

  20、時間飛快,轉瞬數載,回首往事,歷歷在目,一路結伴而行。點點滴滴,瑣瑣碎碎,沒有浪漫,只有平淡,沒有蜜語甜言,只有相視的眼神。就這樣,痛并快樂著,艱辛并幸福著,足矣足矣!

關于日的詩句8

  九日感懷

  宋·吳芾

  淡云籠日秋容薄,淅淅西風度簾幕。

  籬邊黃菊自重陽,天外幽人正離索。

  登高那可望長安,記得當年醉豐樂。

  十千美酒一百分,脫帽狂歌恣歡謔。

  風流坐上盡英豪,醉倒不知紅日落。

  誰知陳跡轉頭空,漠漠煙塵暗京洛。

  又是秋高塞馬肥,萬國城頭悲戰角。

  對花強飲欲忘懷,萬感并生還作惡。

  河水之濁有日清,世亂當復見太平。

  只應人老鬢毛疏,愧他年少插茱萸。

  《九日感懷》的作者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兩淮抗金失利,主和派為求偏安一隅,紛紛主張對金退讓。吳芾力排眾議,建議高宗親征,駐蹕建康(今南京),“以系中原之望”。隆興元年(1163),升禮部十郎。二年十一月,任敷文閣直學士臨安知府,十二月,復威吏部侍郎。幾經升遷,氣質益堅。曾言:為管“視百姓當如父母,視公事當如私事;預期得罪于百姓,寧得罪于上官。”終為權臣所忌,出治太平州(今安徽當涂、蕪湖轄境)。乾道五年(1169),以龍圖閣直學士告老還鄉,修小西湖于后里吳,終日從事著述。卒年80,謚康肅。墓葬于縣西十里申岙,朱熹為其作神道碑文。著有表奏五卷,詩文30卷,今存《湖山集》十卷,收纂于《四庫全書》。約生于宋徽宗政和中,約卒于光宗紹熙中,年八十歲。第紹興進士。遷秘書正字。與秦檜有舊,及檜專政,芾退然如不識。檜疑之,諷言者論罷。后除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丙淮戰不利,勸高宗親征。帝至建康,請駐蹕以繋中原之望;終不能用。孝宗即位,累遷記部侍郎,以剛直見忌,引去。旋起知太平州。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自號湖山居士。卒,謚康肅。芾為文豪健俊整,著有詩文三十卷,及表奏五卷,均《宋史本傳》并傳世。

關于日的詩句9

  1.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雖然沒有直接提到日,但暗示了日落后天上的月亮,表述了思鄉之情。

  2. 天凈沙·秋思。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這句出自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天凈沙·秋思》,描述了秋天夕陽下,鴻雁飛過江湖的秋日美景。

  3.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這句出自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描繪了太陽東升的壯麗景象。

  4.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這句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到日,但反映出黃昏時太陽落下后,荒原上的美麗景色。

  5.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句出自唐代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雖然沒有直接提到日,但描述了太陽落下后的夜晚,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的贊美和敬畏。

關于日的詩句10

  《正月十五日的夜》原文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日的夜》賞析

  這首詩是描寫長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表現了初唐時期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繁榮景像。

  春天剛剛才透露一點消息,還不是萬紫千紅的世界,可是明燈錯落,在大路兩旁、園林深處映射出燦爛的輝光,簡直象明艷的花朵一樣。從“火樹銀花”的形容,讀者不難想象,這是很奇麗的'夜景。說“火樹銀花合”,因為四望如一的緣故。王維《終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語之妙,可能是從這里得到啟發的。由于到處任人通行,所以城門也開了鐵鎖。崔液《上元夜》詩有句云:“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可與此相印證。城關外面是城河,這里的橋,即指城河上的橋。這橋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換上了節日的新裝,點綴著無數的明燈。燈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橋說成“星橋”了。“火樹”“銀花”“星橋”都寫燈光,詩人的鳥瞰,首先從這兒著筆,總攝全篇;同時,在“星橋鐵鎖開”這句話里說出游人之盛,這樣,下面就很自然地過渡到節日風光的具體描繪。

  人潮一陣陣地涌著,馬蹄下飛揚的塵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們活動的每一個角落,哪兒都能看到明月當頭。原來這燈火輝煌的佳節,正是風清月白的良宵。在燈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們打扮得分外美麗,她們一面走,一面唱著《梅花落》的曲調。長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觀賞不盡的。所謂“歡娛苦日短”,不知不覺便到了深更時分,然而人們卻仍然懷著無限留戀的心情,希望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過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種帶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繪,來結束全篇,言盡而意不盡,讀之使人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感。這詩于鏤金錯采之中,顯得韻致流溢,也在于此。

  《正月十五日夜》作者簡介

  蘇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河北石家莊市欒城縣)人,少有才華,20歲舉進士 ,累遷咸陽尉。武則天時居相位數年,茍合取容,處事依違兩可,時稱“蘇模棱”。因阿附張易之,中宗時貶郿州刺史,死于任所。與杜審言、崔融、李嶠并稱為文章四友,與李嶠并稱蘇李。對唐代律詩發展有推動作用,詩多應制之作,浮艷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詠長安元宵夜花燈盛況,為傳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詩》錄其詩16首。蘇味道死后葬今欒城蘇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蘇”為其后裔。

【日的詩句】相關文章:

結婚紀念日的唯美詩句80句06-29

白露的經典詩句,白露的詩句03-04

詠雪詩句_詩句語錄09-15

經典的詩句07-31

【精選】經典的詩句11-11

錢塘江詩句_詩句09-27

有關春意的詩句,關于春心的詩句03-05

關于垂釣詩句,關于釣竿的詩句03-05

關于興衰的詩句,關于盛衰的詩句03-0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蜜桃播放 | 图片专区欧美日韩 | 加勒比色老久久综合网高清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