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李清照的詩詞
李清照的詩詞
更新時間:2024-11-11 08:30:59
  • 相關推薦
李清照的詩詞【匯編14篇】

  李清照的詩詞 篇1

  1、《一翦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蝶戀花》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3、《蝶戀花》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4、《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5、《小重山》

  春到長門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開勻。

  碧云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

  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6、《怨王孫》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萍花汀草。

  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7、《臨江仙》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

  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客遠安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

  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8、《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

  9、《好事近》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長記海棠開后,正是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

  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

  10、《訴衷情》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

  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

  更挼殘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時。

  11、《行香子》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云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椗,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12、《添字丑奴兒》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

  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

  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13、《憶秦娥》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

  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

  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

  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14、《念奴嬌》(春情)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15、《永遇樂》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16、《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詩詞 篇2

  1.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出處】 宋·李清照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鑒賞】 舴艋,讀作則猛,是指小船。這兩句詞意思是:原想在江上泛舟寄情,卻怕雙溪中的舴艋小舟,載不動我內心許多的深愁。這兩句詞描寫情愁的深重,竟連舴艋舟都負荷不住,那么人的心靈又怎能承受如此深的愁呢?原詞作者李清照是宋代寫詞名家,她的作品無論寫情寫景,多半細膩、生動,感人至深!爸豢蛛p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便是李清照描寫情愁的名句,后人常用這兩句詞,來形容內心無限的愁苦。

  【原詩】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2.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出處】 宋·李清照《絕句》

  【鑒賞】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隨著宋王朝逃難到南方,痛感朝廷的和談政策太不爭氣。她寫此絕句,以楚霸王失敗不肯過江東的故事,諷刺南宋當權者茍且偷安的行為。

  【原詩】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多少事,欲說還休。

  【出處】 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鑒賞】 原詞中金猊:金屬做的,狀似獅子的的香爐。“香冷金猊”:是說香爐里的香早已燒完,爐子冷了。被翻紅浪:指被子散亂在床上沒有疊起來。寶奩:鏡匣。生怕:最怕。此詞寫臨別,先是寫因離愁別緒,懶得疊被梳頭;再則寫千言萬語,卻是欲說還休。為什么不說呢?因為這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

  【原詩】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4.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出處】 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鑒賞】 這份相思情意,實在是太深太濃了,沒有辦法把它消除,才下了眉頭,卻又不斷地涌上心頭。這兩句詞描寫情愁深濃,揮不掉、拋不開,好不容易才得以舒展一下眉頭,心頭卻又開始煩憂苦痛了,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呀!“此情無計可消除”中的情字,一般多指男女之間的感情;若為其他事情而愁苦,也可以引用這句詞。

  【原詩】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5.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出處】 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鑒賞】 一個人獨自守著窗兒,要怎樣才能挨到天黑啊!這兩句詞把女子獨守空閨的寂苦心境,描繪得十分深刻。原詞作者李清照是宋代有名的女詞人,她的詞多半情真意摯,感人至深,讀后往往給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原詩】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6.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出處】 宋·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鑒賞】 悠閑地靠在枕上,隨意地閱讀詩篇,心情是無比的舒適美好;下雨的時候,門前的'風景顯得更加優美了。這兩句詩描寫閑居吟詩賞雨的閑情雅興,清柔細致,平淡怡情,境界高遠而幽雅。

  【原詩】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7.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出處】 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鑒賞】 花兒任意地飄謝,水兒自在地奔流;有情的人們,為了同一種相思,而飽受兩地分隔的苦悶閑愁!耙环N相思,兩處閑愁”常用來形容夫妻、情侶分別許久,不得相見的寂寞痛苦心境。有情人無法長相廝守,反在兩地飽受相思之苦,作者借此抒發了有情人無奈又感傷的哀嘆。

  【原詩】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8.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出處】 宋·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鑒賞】 知道嗎?知道嗎?經過一夜的風雨,海棠的綠葉應該是越發的肥厚了,只有紅花卻反而消瘦了。原詞是描寫春日深閨的寂寞情懷,情思幽眇,感懷無限。“應是綠肥紅瘦”一詞中,以花來比擬人,含有一種年華消逝、青春不再的傷感。

  【原詩】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9.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出處】 宋·李清照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鑒賞】 原詞中的塵香:塵土里有落花的香氣。雙溪:在今浙江省金華縣。其上游一名東港,一名南港,至金華合流稱為婺港,又名雙溪。舴艋舟:一種小船。詞人李清照一身顛沛流離,寫作此詞時,丈夫趙明誠已去世。她是多愁善感,詩詞藝術修養極高的女性,這首武陵春膾炙人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是李清照晚年凄涼景況的動人寫照。

  【原詩】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0.眼波才動被人猜

  【出處】 宋·李清照 《浣溪沙·繡幕芙蓉一笑開》

  【鑒賞】 眼波才稍微轉動了一下,馬上就會招來旁人的猜疑忌妒!把鄄ú艅颖蝗瞬隆边@句詞描寫青春少女風情萬種,明媚動人。現今常用這句詞,來形容女孩的迷人韻味,柔情萬千。

  【原詩】 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1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出處】 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鑒賞】 李清照這首詞描寫一個失去了愛情的人,內心萬般無奈的凄苦空虛。寂寞中到處尋覓,只見遍地是一片冷冷清清,整個人的心情是又凄慘又哀戚。此詞描寫人失去愛情的彷徨無奈的心境,情詞動人,刻畫細膩,讀來也很能打動人的心弦。

  【原詩】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2.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出處】 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鑒賞】 像這樣凄苦寂涼的情景,又怎是一個“愁”字,所能完全包容的呢?這兩句詞形容百般寂苦,萬點哀怨,憂愁到極點。現今常用“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兩句詞,來表示極端哀愁的心境。

  【原詩】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3.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出處】 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鑒賞】 雁群排成整齊的隊伍飛回來的時候,月亮正滿照著西樓。原詞描寫閨怨,雁兒再來,不見錦書,思念心上人,不勝愁苦,明麗的月光照滿西樓,倍增寂寞與惆悵。如果單獨看這兩句,光是月滿西樓的景致,就能醉人的了。雁字:雁鳥飛翔的時候,通常都成群排列成“一”或“人”字形,稱為“雁字”或是“雁行”。

  【原詩】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4.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出處】 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鑒賞】 近來又消瘦了許多,不是因為喝酒而傷身,也不是因為秋的到來而悲痛。非干病酒,也不是悲秋,人兒卻日漸憔悴消瘦,原因何在?其實是為情而愁,為情所苦。正為感情而苦惱的人常用“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這幾句詞,來表示內心的孤寂與苦痛。

  【原詩】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15.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出處】 宋·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鑒賞】 昨夜風雨交加,一早起來,內心記掛著雨中的海棠,便急忙問那卷起窗簾的侍女,她只是淡淡地說:海棠依舊!霸噯柧砗熑,卻道海棠依舊!泵鑼懘喝丈铋|中的寂寞愁情,詞中顯然流露出一種極端無奈的心緒。

  【原詩】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16.誰伴明窗獨坐?和我影兒兩個。

  【出處】 宋·李清照《如夢令·誰伴明窗獨坐》

  【鑒賞】 有誰來陪伴我在明窗下獨坐呢?燈光照耀下,只有我與我的影兒兩個。作者描寫自己孤獨地坐在燈下,越發顯得冷清、寂寞。

  【原詩】 誰伴明窗獨坐?和我影兒兩個。燈盡欲眠時,影也把人拋躲。無那,無那,好個凄惶的我!

  17.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出處】 宋·李清照《蝶戀花·永夜懨懨歡意少》

  【鑒賞】 醉醺醺地去插花,花兒請別笑我!可憐的春天,也像人一般的即將老去了!可憐:也可解作可愛。醉里插花,是感嘆春逝,哀憐人老。年華老去的人,常愛用“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兩句詞,來發抒自己對歡樂不再來的哀嘆。

  【原詩】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18.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出處】 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水晝》

  【鑒賞】 原詞中的瑞腦:一種香料名稱,又稱冰片,香氣很濃。金獸:獸形的銅香爐。紗廚:即碧紗廚。消魂:又作銷魂,因離別而引起的愁緒。江淹“別賦”有:“黯然消魂者,惟別而已矣。”黃花:菊花。寫離愁別恨,用“人比黃花瘦”的形象,極為舊時文人所欣賞、模仿,例如:“人比梅花瘦幾分”“天知道,和天也瘦”“人與綠楊俱瘦”之類,都是拿愁思纏綿和某些東西相比,加以渲染。

  【原詩】 薄霧濃云愁水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的詩詞 篇3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其主要內容為:春夜里大自然經歷了一場風吹雨打,詞人預感到庭園中的`花木必然是綠葉繁茂,花事凋零了。一起來賞析李清照的《如夢令》吧!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的詩詞 篇4

  李清照雖然不是一位高產的作家,其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但卻“無一首不工”,“為詞家一大宗矣”。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后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起首兩句,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后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后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于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試問”的結果——“卻道海棠依舊!笔膛幕卮饏s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后,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于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風驟”之后,“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復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皯恰,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余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熬G”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后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發聯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征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

  譯文

  昨天夜里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后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于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李清照的詩詞 篇5

  詞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注釋】①瑞腦:龍腦香。②金獸:獸形銅香爐。③紗廚:有紗帳的小床。

  【評解】這是一首著名的重陽詞。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加入自己濃重的感情色彩,使

  客觀環境和人物內心的情緒融和交織。用黃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上片詠節令,“半夜涼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下片“簾卷西風”兩句,千古艷傳;不惟句意秀穎,且以“東籬”、“暗香”,為“黃花”預作照應,有水到渠成之妙。

  【集評】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語亦婦人所難到也。

  伊士珍《瑯嬛記》:易安作此詞,明誠嘆絕,苦思求勝之,乃忘寢食三日夜,得十五闋,雜易安作以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絕佳。柴虎臣《古今詞論》:語情則紅雨飛愁,黃花比瘦,可謂雅暢。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深情苦調,元人詞曲往往宗之。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情深詞苦,古今共賞。起言永晝無聊之情景,次言重陽佳節之感人。換頭,言向晚把酒。著末,因花瘦而觸及己瘦,傷感之至。尤妙在“莫道”二字喚起,與方回之“試問閑愁知幾許”句,正同妙也。

  詞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注釋】①將息:將養休息。②怎生:怎樣,怎么。③這次第:這一連串的情況。

  【評解】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通過秋景秋情的描繪,抒發國破家亡、天涯淪落的悲苦,具有時代色彩。在結構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詞一氣貫注,著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首句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下文“點點滴滴”又前后照應,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憂郁情緒和動蕩不安的心境。全詞一字一淚,纏綿哀怨,極富藝術感染力。

  【集評】羅大經《鶴林玉露》:起頭連疊七字,以婦人乃能創意出奇如此。楊慎《詞品》:宋人中填詞,易安亦稱冠絕,使在衣冠,當與秦七、黃九爭,不獨爭雄于閨閣也。其詞名《漱玉集》,尋之未得,《聲聲慢》一詞,最為婉妙。張端義《貴耳集》: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用《文選》諸賦格。后疊又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又使疊字,俱無斧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許第二人押。婦人有此文筆,殆間氣也。徐釚《詞苑叢談》:首句連下十四個疊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盤也。劉體仁《七頌堂隨筆》:易安居士“最難將息”“怎一個愁字了得”深妙穩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絕句,真此道本色當行第一人也。周濟《介存齋詞選序論》:李易安之“凄凄慘慘戚戚”,三疊韻,六雙聲,是鍛煉出來,非偶然拈得也。許昂霄《詞綜偶評》:易安此詞,頗帶傖氣,而昔人極口稱之,殆不可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陸鎣《問花樓詞話》:《聲聲慢》一詞,頓挫凄絕。吳灝《歷朝名媛詩詞》:易安以詞專長,揮灑俊逸,亦能琢煉。其《聲聲慢》一闋,其佳處在后又下“點點滴滴”四字,與前照應有法,不是草草落句,玩其筆力,本自矯拔,詞家少有,庶幾蘇、辛之亞。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李易安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連上十四疊字,則出奇制勝,真匪夷所思矣。梁啟超《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的情感》:那種煢獨恓惶的景況,非本人不能領略;所以一字一淚,都是咬著牙根咽下。

  詞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瑕,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注釋】①落日熔金:落日的顏色好象熔化的黃金。②合璧:象璧玉一樣合成一塊。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聲音。④次第:接⑦鋪翠冠兒:飾有翠羽的女式帽子。⑧捻金雪柳:元宵節女子頭上的裝飾。 ⑨簇帶:妝扮之意。

  【評解】這首詞通過南渡前后過元宵節兩種情景的對比,抒寫離亂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懷。上片從眼前景物抒寫心境。下片從今昔對比中抒發國破家亡的感慨,表達沉痛悲苦的心情。全詞情景交融,跌宕有致。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鮮明對比。感情深沉、真摯。語言于樸素中見清新,平淡中見工致。

  【集評】張端義《貴耳集》:易安居士李氏,趙明誠之妻!督鹗洝芬喙P削其間。南渡以

  來,常懷京、洛舊事,晚年賦元宵《永遇樂》詞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币炎怨ぶ。至于“染柳煙輕,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氣象更好。后段云“于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苯砸詫こUZ度入音律。煉句精巧則易,平淡入調者難。王士禎《花草蒙拾》:張南湖論詞派有二:一曰婉約,一曰豪放。仆謂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惟幼安稱首,皆吾濟南人,難乎為繼矣!劉辰翁《須溪詞》《永遇樂璧月初晴》小序:“余自辛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托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崩钫{元《雨村詞話》:易安在宋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黃九之下。詞無一首不工,其煉處可奪夢窗之席,其麗處直參片玉班,蓋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

  詞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注釋】①綠肥:指枝葉茂盛。紅瘦:謂花朵稀少。

  【評解】這首小詞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詞中著意人物心理情緒的刻畫。以景襯情,委曲精工。輕靈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極盡傳神之妙。

  【集評】黃蓼園《寥園詞選》:“一問極有情,答以‘依舊’,答得極淡。跌出‘知否’二句來,而‘綠肥紅瘦’,無限凄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圣于詞者。”

  胡云翼《宋詞選》:李清照在北宋顛覆之前的詞頗多飲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種極其悠閑、風雅的生活情調。這首詞在寫作上以寥寥數語的對話,曲折地表達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寫得那么傳神。“綠肥紅瘦”,用語簡煉,又很形象化!短扑卧~百首詳解》:這首詞用寥寥數語,委婉地表達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活潑、平易、精煉,極盡傳神之妙。

  李清照的詩詞 篇6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她的詞不追求詞藻的華麗,不苛求字句的精湛,所用的典故也不多,但是詞中處處可見生動鮮明的事物與細致入微的心理。李清照的語言清新樸素,詞句之間展現出的是她“眼所見而存于心”的鮮活的事物;流露出的是她豐富而細膩的情感,如彌漫在身邊的檀香,融于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敘盡了人之常情,又如蜿蜒的溪水,清雅而悠然,令人回味其中,又欲追溯其源。

  一、歸納特點

  1. 語言清新簡美,善用倒裝

  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被喻為婉約經典之作。主要在于她的語言清新簡美,善用倒裝,賦予物詩意。在這些看似輕描淡寫的語言中,往往能體會到一種高雅之韻。比如她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掙渡,掙渡,驚起一灘鷗鷺!痹~中并沒有加以精雕細琢,但在意境與心情上卻拿捏得準確而到位。只有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幅動靜結合的場景,清秀淡然。其中“溪亭日暮”這僅有四字之言,便在讀者面前鋪開了一幅美妙的畫面:天邊的晚霞與水中的倒影交相輝映,清澈小溪環繞著古老的亭子靜靜地流淌……這樣簡約的語言留給了人們很大的空間去想象,反而比細致刻畫的方法要好得多,再看下文的“藕花深處”也是如此,她并沒有說明藕花怎樣多,怎樣密——個“深”字便把荷塘之景展現得一目了然。從而也為她“驚起一灘鷗鷺”作了鋪墊。然而,這里的“鷗鷺”不是“一群”而是“一灘”,雖僅有一字之差,卻使語言更加雅致。一灘白色的鷗鷺從碧綠繁茂的荷葉中起飛,似有一種云煙升空之感,從而使得本句的語言沒有破壞前面創造出的`意境,體現了自然之美。這正是“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的獨具匠心。

  在李清照的詞中,也常常見到倒裝句式。比如《醉花陰》中的“瑞腦銷金獸”, 瑞腦是一種香料,“金獸”是獸形的香爐,應是“金獸銷瑞腦”;“簾卷西風”,本是“西風卷簾”。然而這樣不僅壓了韻腳,而且給人一種特別的詩句韻味。又如《新荷葉》中的“繞水樓臺”與“東山高蹈”都賦有倒裝色彩。

  2. 表達真摯感情

  李清照的詞,不論前期還是后期,都是以抒發感情為主,而她的語言在這方面起了絕對重要的作用。在眾多李清照的詞中,體現出了她的語言功底頗深,她擅長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將她纏綿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1)表達閑適之情(早期)

  李易安早期的作品,幾乎全是以閨情為題材。她以女子的身份自言閨情,自然情真意切,這一時期的詞作,往往體現著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少女情懷,時而豪放灑脫,時而活潑開朗,時而乖巧可愛。先來看看她的《點絳唇》:“就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漢輕輕衣透。見客人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鄙掀瑢懯庍^秋千的小憩場面。從“蹴”字可以想象出,少女時的李清照用力踏秋千,全身心投入,玩得痛快淋漓的高興樣子!袄w纖手”是說自己的手柔美,說明她還在滿意地自我欣賞!奥稘狻奔日f花上沾有露水,又比喻“薄漢輕衣透”的少女好似花嬌嫩的花瓣,沾了露水一般,格外美麗。下片“襪刬金釵溜”,客人突來引起的慌亂場景,卻又“倚門回手”以嗅青梅作掩護看看客人是誰,活潑而好奇的頑皮少女在此筆墨之間勾畫出來了。顯然,她此時的心境充滿了快樂與歡笑。

  再看《浣溪沙》中的“眼波才動被人猜”,這是易安情竇初開之作,“眼波”繪出了她柔情似水的眼神,從那晶瑩的眸子里瀉出。表達了她對情人預掩不得的喜悅、激動,又帶有一些羞澀與靦腆的神情,從而充分表現了一位純情少女復雜而細膩的內心世界。

  (2)表達嘆息與傷感(后期)

  至于后期,李清照的詩詞語言往往是冷色調的,筆墨濃重而深沉。她在《醉花陰》中寫道:“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其中“消魂”形容了日日相思,以致于神思恍惚,仿佛魂魄要離開軀體一樣。而“簾卷西風”更加烘托了離愁與相思的凄涼之意。在這瑟瑟秋風中,菊花似乎也已失去許多,但人比這菊花還要消瘦,以花喻人,寫出了她斷腸的思緒,可使讀者同她一起黯然神傷,一起盼著故人的歸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是《聲聲慢》的首句,開篇便把“鏡頭”引入了一個蕭索而凄慘的畫面:一個略顯憔悴的女子孤零零地佇立在空寂的院中,尋找著愛與溫暖,但迎來的只有失落、傷心與孤獨。從而形成了較大的心理落差。運用“迭詞”巧妙地將意境、心情,環境交織在了一起;寫出了國破家亡時發自內心的悲痛,定下本詞感情基調而且字與字之間融入聲韻,顫動人心,倍顯凄涼孤寂。在此時的詞賦中為罕見佳句。接下來“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天氣忽冷忽暖,自己虛弱的身體已經適應不了“曉風來急”此處曉風也比喻當時的時局繁亂多變!把氵^邊,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又借歸雁之哀鳴表達自己的淪落異地,思鄉之情。下片“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得生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其中“憔悴損”借花喻人,一寫花在秋風中的凋零,一寫人在亂世中度日如年的苦悲;雨打梧桐,淅淅瀝瀝,似心中之淚,悲涼頓顯!霸跻粋愁字了得!”將所有的情感一瀉而出,傾吐了人生曲折凄慘和苦難時的痛心疾首。這首詞以高超的語言手段細致刻畫了人物的心理,將意境、心境融為一體,乃千古佳作。

  3. 采用口語

  在李清照的詞中,常有口語熔煉其中,這也是她比較突出的特點之一。這種語言對于當時華貴典雅的詞風無疑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但這種語言的通俗使詞的情感表現得更親切而直白。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紅肥瘦”(《如夢令》)這幾句語言簡單樸素,卻十分寫實,表現了女主人與侍女的一段間斷應答,“卻”字生動地表現了李清照對侍女漫不經心的回答的失望與質疑。海棠花怎么會依舊呢?于是,“知否,知否”,“綠肥紅瘦!”,這一句對侍女的反語,乃十分平實的家常之言,卻生動地使得情景再現,兩個人似乎已浮現了眼前,讀詞的人就像看著她們在說話一樣。這就是運用口語的妙處——把生活中的場景表現的惟妙惟肖。這樣的作詞手法也可以使思想感情一目了然,正如《臨江仙》中的“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這十分直白的俗語,了無雕飾,卻一筆繪出了她的心情。坦然地,李清照將她所有的思緒都縛在這簡單到了極點的兩句上,是那么豪爽,那么毫無顧忌,她只想表現自己的心情,然而正是這種表達方式,毫無折扣地敘出了她面對人生曲折、世態炎涼的心境。又如“金尊倒,弁了盡燭,不管黃昏。”這是《慶清朝慢》中的敘情之筆。在整首詞贊喻花之后,用如此帥真而不加修飾的言語,表現了她盡情賞花之后的暢快。其中“弁了”與“不管”又體現了她已陶醉于繁花之中,希望自己能同這榮華淡雅、自然純真的牡丹在一起。這也正是李清照南渡前的少女情懷的流露,然而只用此句一筆勾出。所以用這樣的語句,雖無多少雅趣,但十分傳神。除李清照這樣“以尋常語度入音律”的詞人的確少有,因此突出了別具一格的詞風。

  二、探究:李清照語言特點形成原因

  李清照出生在一個學者仕宦家庭,是位標準的大家閨秀,她與生俱來的少女情懷,造就了她秀美典雅的語言風格。在李清照的詞中,不論寫人,寫事,寫情,寫景,都不難體會到她貴府千金的氣質。女子,生來就是性情溫潤,多愁善感的,這就是“易安之詞”集聚婉約氣息的原因。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官至禮部員外郎,精通經史,聲聞齊魯,為“后四學士”之一,為人崇尚自然,強調詩文應以“誠”為主,曾受蘇軾賞識。母親王氏,出生名門,也善詩文。李清照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從小受到文學熏陶,因而培養了她極強的情感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使得她在創作過程中,能夠靈活自如地描繪出她的所見、所聞、所聽、所感;而且能將事物的特點表現得細致到位。李清照在十八歲時,嫁與宰相越庭之子、太學士趙明誠為妻。因此在她的生活中,文學氣氛愈加濃重,從而使她的詞賦語言“更上一層樓”。

  縱觀李清照的詩詞,大多是由生活中選取題材。她的愛恨情仇,多由生活瑣事引發而生。所以,在她的筆墨之間,一些生活化的口語時常出現。如:“香冷金 ,被翻江浪,起來慵自梳頭!边@一典型生動場景的出現,就會自然而然地帶出平常的俗語。更加貼近生活,這樣使得她的詞在句與句之間相互照應,語言風格融為一體,避免了內容和語言形成的鮮明對比。

  李清照的語言帶有著文學美與藝術美,通過對身邊事物的細膩描寫體現或烘托意境,借助對心理活動的表現抒發真摯感情。她以高超的語言運用技能,贏得了當時的文人與之后人的贊不絕口,在我國詩詞史上留下了驚艷的一筆。

  李清照的詩詞 篇7

  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

  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詞作當寫于宣和三年(1121)秋天,時趙明誠為萊州守,李清照從青州赴萊州途中宿昌樂縣驛館時寄給其家鄉姊妹的。它通過詞人自青州赴萊州途中的感受,表達她希望姐妹寄書東萊、互相聯系的深厚感情。

  “淚濕羅衣脂粉滿”,詞作開首詞人即直陳送別的難分難舍場面。詞人抓住姊妹送別的兩個典型細節來作文章:“淚”和“脂粉”,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自己無限的傷感。次寫“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睙釡I縱橫,猶無法表達姊妹離別時的千般別恨,萬種離情,似唯有發之于聲,方能道盡惜別之痛,難分難舍之情!八寞B陽關”,蘇軾《論三疊歌法》中的說法可參為注解:“舊傳《陽關》三疊,然今世歌者,每句再疊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疊。皆非是。若每句三唱,以應三疊之說,則叢然無復節奏。余在密州,文勛長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陽關》。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乃知古本三疊蓋如此。及在黃州,偶得樂天《對酒》云:‘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⒃疲骸谒穆晞窬M一杯酒’。以此驗之,若一句再疊,則此句為第五聲;今為第四聲,則第一句不疊審矣!庇纱擞^之,“四疊陽關”的說法無誤!扒П椤眲t以夸張手法,極力渲染離別場面之難堪。值得注意的`是,詞人寫姊妹的別離場面,竟用如此豪宕的筆觸,一來表現了詞人的筆力縱橫,頗具恣放特色,在其《鳳凰臺上憶吹簫》一詞中有“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似同出一機杼;二亦展現了詞人感情的深摯!叭说郎介L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詞人的筆觸在結拍處一折,紛亂的思緒又轉回現實。臨別之際,姊妹們說此行路途遙遙,山長水遠,而今自己已行至“山斷”之處,不僅離姊妹們更加遙遠了,而且又逢上了蕭蕭夜雨,淅淅瀝瀝煩人心境,自己又獨處孤館,更是愁上加愁。詞作上片從先回想,后抒寫現實,從遠及近,詞脈清晰。

  下片,詞人的思緒又回到離別時的場景,但筆觸則集中抒寫自己當時的心境!跋e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直陳自己在臨別之際,由于極度傷感,心緒不寧,以致在餞別宴席上喝了多少杯酒,酒杯的深淺也沒有印象。詞人以這一典型細節,真切而又形象地展現了當時難別的心境,同時也是“方寸亂”的最佳注釋。歇拍二句:“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痹~人的思緒依然飄蕩在那令人難忘的別離場合,但詞作的筆力卻陡地一振,奏出與前面決然不同的充滿亮色的音符。詞人告慰姊妹們,東萊并不象蓬萊那么遙遠,只要魚雁頻傳,音訊常通,姊妹們還是如同廝守在一起。詞作至此,已不僅僅表現的是離情別緒,更表現了詞人深摯感人的骨肉手足之情。“蓬萊”,傳說中的仙山。李商隱《無題》詩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本詞不僅有李清照詞作特有的抒寫心理細膩、敏感的特點,更有筆力健拔、恣放的特色。以此特色來寫離別之情,對一個女詞人來說,尤顯難能可貴。

  李清照的詩詞 篇8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注釋

  (1)紅藕:紅色的荷花。

  (2)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3)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4)蘭舟:此處為船的雅稱。

  (5)錦書:前秦蘇惠曾織錦作《璇璣圖詩》,寄其夫竇滔,計八百四十字,縱橫反復,皆可誦讀,文詞凄婉。后人因稱妻寄夫為錦字,或稱錦書;亦泛為書信的美稱。

  (6)雁字:群雁飛時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詩文中因以雁字稱群飛的大雁。

  (7)月滿西樓:意思是鴻雁飛回之時,西樓灑滿了月光。

  (8)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

  (9)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意思是,眉上愁云剛消,心里又愁了起來。

  作者介紹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創作時間,是一個首先要辨明的問題。根據題名為元人伊世珍作的《瑯嬛記》引《外傳》云:“易安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有的詞選認為,此說“和作品內容大體符合。上片開頭三句寫分別的時令和地點;下片起句‘花自飄零水自流’回應這三句。這些都是寫分別時情景,其他各句是設想別后的思念心情”(見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詞選》)。有的選本則認為,“就詞的內容考察,是寫別后的思念,并非送別”;開頭三句也是寫“別離后”的情景(見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詩詞選注》、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詞選注》)。玩味詞意,比較兩說,似以后一說為勝。首先,《瑯嬛記》的記述本不可靠,如王學初在《李清照集校注》(197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中所指出:“清照適趙明誠時,兩家俱在東京,明誠正為太學生,無負笈遠游事。此則所云,顯非事實。”何況《瑯嬛記》本是偽書,所引《外傳》更不知為何書,是不足為據的。當然,更重要的是應就詞句本身來尋繹它的內容、推斷它的寫作背景。從上闋開頭三句看,決不像柳永《雨霖鈴》詞所寫的“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那樣一個分別時的場面,而是寫詞人已與趙明誠分離,在孤獨中感物傷秋、泛舟遣懷的情狀。次句中的“羅裳”,固明指婦女服裝;第三句中的“獨上”,也只能是詞人自述。至于以下各句,更非“設想別后的思念心情”,而是實寫別后的眼前景、心中事。

  賞析

  這首詞作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 ”,領起全篇,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之物 ,對清秋季節起了點染作用。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意境清涼幽然,頗有仙風靈氣;ㄩ_花落,既是自然界現象 ,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心感受。起句為全詞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調。

  接下來的五句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懸念。接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構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按順序,應是月滿時 ,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罢l”字自然是暗指趙明誠。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所以有“誰寄”之嘆。說“誰寄”,又可知是無人寄也。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 ,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無時無刻不縈繞于詞人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凄涼無奈之恨。

  下片自此轉為直接抒情,用內心獨自的方式展開。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云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盡管天長水遠 ,錦書未來 ,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閑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其深化 ,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此情封鎖計可消除,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比渥顬槭廊怂Q道。這里 ,“眉頭”與“心頭”相對應 ,“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構既十分工整,表現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藝術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當然,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非一枝獨秀。它有賴于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前后襯映,而相得益彰。

  李清照的詩詞 篇9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鐘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浣溪沙

  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浣溪沙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

  浣溪沙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疏疏,

  玉鴨薰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

  浣溪沙

  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訴衷情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斷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時。

  菩薩蠻

  歸鴻聲斷殘云碧,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沈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后,正是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陦舨豢坝脑梗宦曁澍_。

  清平樂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慈⊥韥盹L勢,故應難看梅花。

  憶秦娥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

  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馀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攤破浣溪沙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攤破浣溪沙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怨王孫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鷓鴣天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玉樓春 紅梅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看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長門春草青,紅梅些子破,未開勻。碧云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臨江仙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雕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臨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蝶戀花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翦燈花弄。

  蝶戀花 昌樂館寄姊妹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瀟瀟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蝶戀花 上巳召親族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人似春將老。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漁家傲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漁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鷓鴣 雙銀杏

  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為奴。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誰教并蒂連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

  念奴嬌 春情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欄干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長壽樂

  南昌生日,微寒應候,望日邊六葉,階蓂初秀。愛景欲掛扶桑,漏殘銀箭,杓回搖斗。

  慶高閎此際,掌上一顆明珠剖。有令容淑質,歸逢佳偶。到如今,晝錦滿堂貴胄。

  榮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綠綬。更值棠棣連陰,虎符熊軾,夾河分守。

  況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爭獻,蘭羞玉酎。祝千齡,借指松椿比壽。

  行香子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行香子 七夕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云階月地,關鎖千重?v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孤雁兒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煙斷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歹帶〕人嬌 后亭梅開有感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樓楚館,云間水遠。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

  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云斷。

  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待西樓,數聲羌管。

  滿庭芳

  小閣藏春,閑窗銷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

  手種江梅更好,又何必、臨水登樓?無人到,寂寥恰似、何遜在楊州.

  從來,如韻勝,難堪雨藉,不耐風揉。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

  莫恨香消玉減,須信道、掃跡難留。難言處,良窗淡月,疏影尚風流。

  滿庭芳

  小閣藏春,閑窗銷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

  手種江梅更好,又何必、臨水登樓?無人到,寂寥恰似、何遜在楊州.

  從來,如韻勝,難堪雨藉,不耐風揉。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

  莫恨香消玉減,須信道、掃跡難留。難言處,良窗淡月,疏影尚風流。

  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慶清朝慢

  禁幄低張,雕欄巧護,就中獨占殘春。

  客華淡佇,綽約俱見天真。

  待得群花過后,一番風露曉妝新。

  妖嬈艷態,妒風笑月,長〔歹帶〕東君。

  東城邊,南陌上,正日烘池館,競走香輪。

  綺筵散日,誰人可繼芳塵?

  更好明光宮殿,幾枝先近日邊勻,金尊倒,拚了盡燭,不管黃昏。

  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拈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多麗 詠白菊

  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

  恨瀟瀟、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

  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壽愁眉。

  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將比擬未新奇,細看取、屈平陶令,風韻正相宜。

  微風起,清芬醞藉,不減酴醿。

  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

  似愁凝、漢阜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

  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縱愛惜、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人情好,何須更憶,澤畔東籬。

  李清照的詩詞 篇10

  1、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2、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3、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4、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5、歸鴻聲斷殘云碧,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6、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7、況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爭獻,蘭羞玉酎。祝千齡,借指松椿比壽。

  8、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9、玉鴨薰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

  10、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

  11、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12、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13、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14、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鐘己應晚來風。

  15、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時。

  16、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人似春將老。

  17、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18、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19、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20、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21、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22、莫恨香消玉減,須信道、掃跡難留。難言處,良窗淡月,疏影尚風流。

  23、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24、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25、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6、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27、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28、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29、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3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31、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32、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33、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李清照的詩詞 篇11

  《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武陵春·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點絳唇·蹴罷秋千》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點絳唇·閨思》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

  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永夜懨懨歡意少。

  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

  為報今年春色好;ü庠掠耙讼嗾。

  隨意杯盤雖草草。

  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

  醉莫插花花莫笑?蓱z春似人將老。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鳳凰臺上憶吹簫·閨情》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

  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

  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

  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

  淚濕羅衣脂粉滿。

  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水又斷。

  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

  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

  東萊不似蓬萊遠。

  《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暖雨晴風初破凍,

  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

  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李清照的詩詞 篇12

  近日,我品讀了《李清照》一書,故事十分簡單,說來說去,無非是:李清照一個平凡卻有著不平凡事跡的詞人。原本的她盡管出自書香門弟,卻不拘小節,有著非一般女子所能及的豪放,堅強。因此,對于丈夫的離去,她并未墮落,反而寫下了多少為世人所稱贊的好詞。盡管故事是如此的簡單,可這其中的曲折又豈是三言兩語能說盡的?

  花開后花又落,輪回幾世也沒有結果。你塵封在詩冊,如同青燈伴隨著古佛,凄涼、孤寂。多少落葉是你飄搖零落得淺愁?那紛揚塵世中,有太多的叵測。穿越青史的回流,有你對月孤酌,濃睡不消淺酒,卻道海棠依舊,知否?那紅塵夢,幾人看透,幾人看破,物是人非事事休,卻為何欲語淚先流?幾種相思,伴著多少閑愁,只無奈打眉頭,又上心頭,慢慢纏繞,揮灑不去。尋尋覓覓中,那又是誰彈指間碎了“倚門叩首,卻把青梅嗅”的美好清夢,暮然回醒,不曾想,卻是“只恐雙溪舴一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陣陣觴情。

  斷線的紙鳶哭換不回,就如同那佳人已逝,無處可尋……

  一城煙沙,映著那縷孤獨的魂,盡管遙遠,卻依是那般輕柔如風,至情至性,可為何事如此凄涼?那折翼了的枯葉蝶,飛得到微亮明天嗎?答案是肯定的,盡管并不完好,卻依然靠著那僅剩的保護色,在枝頭翩飛,永不停駐,飄灑著沉淪的季節。

  縱然,飄落的葉有著無盡的蕭瑟,也不曾忘卻那曾有過的生機;散落的黃花是那么的枯瘦,但它永遠記得的是自己曾擁有過的妖嬈,美麗。而她,抑是如此,人們所望盡的是她的婉約或是深愁。遺忘了的是她曾如“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那是如此的壯杰。

  其實,我認為對于古代女子來說,嫁人,相夫教子,做一輩子的賢妻良母便是她們一生的歸宿了。在那樣的封建禮教下,平凡的女人們并不需要多好的文采。吟詩作對那都是男人干的事兒。而李清照卻能留下那么多的詩詞,或許歸其原由不過是由于她的一生起浮實在太過動蕩,使得她的感慨與愁怨太多,以至于不得不用詩詞代替言語好好地宣泄出來罷了。

  她的詞,初讀給人的感覺只有簡簡單單的兩個字 “傷感”?稍缴钭x,你就會發現,其實她的.詞中不但帶著深深的傷感,更多的則是自己對于生活的堅強不屈以及與丈夫的深厚情誼。從中,不難看出李清照是個十分至情至性柔中帶剛的女子。即便遇到了再大的風雪,也能如那火紅的楓葉,在一片枯寂的深秋中吐出一團團霍霍燃燒的火焰,美麗并存著堅韌。

  從《點絳唇》到《醉花陽》,李清照——這盞詩運的佛門青燈輝煌了一時,卻暗淡了一世,卻讓她那如螢火蟲般的火點,如綴于夜空的明星一樣,永不熄滅。

  李清照的詩詞 篇13

  《聲聲慢》

  原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ㄊ刂皟阂蛔鳎菏刂皟海

  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注釋

 、艑ひ捯挘阂庵^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非?仗搻濄、迷茫失落的心態。

 、破嗥鄳K慘戚戚:憂愁苦悶的樣子。

  ⑶乍暖還(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寒冷。

 、葘⑾ⅲ号f時方言,休養調理之意。

 、稍鯏乘簩Ω,抵擋。晚:一本作“曉”。

  ⑹損:表示程度極高。

  ⑺堪:可。

 、讨阂鄬懽鳌爸薄

 、驮跎涸鯓拥。生:語助詞。

  ⑽梧桐更兼細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意。

 、线@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性跻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怎么能概括得盡呢?

  賞析

  靖康之變后,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于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郁凄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凄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不但在填詞方面,即使在賦曲也絕無僅有。但好處不僅在此,這七組疊詞還極富音樂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和諧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只覺齒舌音來回反復吟唱,徘徊低迷,婉轉凄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然而她還未開口就覺得已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彌漫開來,久久不散,余味無窮。

  心情不好,再加上這種乍暖還寒天氣,詞人連覺也睡不著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還能在短暫的時間內逃離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難以入眠,于是詞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來。披衣起床,喝一點酒暖暖身子再說吧?墒呛涫怯捎诠陋氁鸬,而飲酒與品茶一樣,獨自一人只會覺得分外凄涼。

  端著一杯淡酒,而在這天暗云低,冷風正勁的時節,卻突然聽到孤雁的一聲悲鳴,那種哀怨的聲音直劃破天際,也再次劃破了詞人未愈的傷口,頭白鴛鴦失伴飛。詞人感嘆:唉,雁兒,你叫得這樣凄涼幽怨,難道你也像我一樣,老年失偶了嗎?難道也像我一樣,余生要獨自一人面對萬里層山,千山暮雪嗎?胡思亂想之下,淚光迷蒙之中,驀然覺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為自己傳遞情書的那一只。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舊日傳情信使仍在,而秋娘與蕭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一奇思妙想包含著無限無法訴說的哀愁。

  這時看見那些菊花,才發覺花兒也已憔悴不堪,落紅滿地,再無當年那種“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詞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時的日子多么美好,詩詞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在受這無邊無際的孤獨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得似往時。”獨對著孤雁殘菊,更感凄涼。手托香腮,珠淚盈眶。怕黃昏,捱白晝。對著這陰沉的天,一個人要怎樣才能熬到黃昏的來臨呢?漫長使孤獨變得更加可怕。獨自一人,連時間也覺得開始變慢起來。

  好不容易等到了黃昏,卻又下起雨來。點點滴滴,淅淅瀝瀝的,無邊絲雨細如愁,下得人心更煩了。再看到屋外那兩棵梧桐,雖然在風雨中卻互相扶持,互相依靠,兩相對比,自己一個人要凄涼多了。

  急風驟雨,孤雁殘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詞人的哀怨重重疊疊,直至無以復加,不知怎樣形容,也難以表達出來。于是詞人再也不用什么對比,什么渲染,什么賦比興了,直截了當地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簡單直白,反而更覺神妙,更有韻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連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稍覺失色。一江春水雖然無窮無盡,但畢竟還可形容得出。而詞人的愁緒則非筆墨所能形容,自然稍勝一籌。

  前人評此詞,多以開端三句用一連串疊字為其特色。但只注意這一層,不免失之皮相。詞中寫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卻從“尋尋覓覓”開始,可見她從一起床便百無聊賴,如有所失,于是東張西望,仿佛飄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點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點什么來寄托自己的空虛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尋尋覓覓”的結果,不但無所獲,反被一種孤寂清冷的氣氛襲來,使自己感到凄慘憂戚。于是緊接著再寫了一句“凄凄慘慘戚戚”。僅此三句,一種由愁慘而凄厲的氛圍已籠罩全篇,使讀者不禁為之屏息凝神。這乃是百感迸發于中,不得不吐之為快,所謂“欲罷不能”的結果。

  “乍暖還寒時候”這一句也是此詞的.難點之一。此詞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氣候應該說“乍寒還暖”,只有早春天氣才能用得上“乍暖還寒”。這是寫一日之晨,而非寫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陽初出,故言“乍暖”;但曉寒猶重,秋風砭骨,故言“還寒”。至于“時候”二字,有人以為在古漢語中應解為“節候”;但柳永《永遇樂》云:“熏風解慍,晝景清和,新霽時候!庇申幱甓蚂V,自屬較短暫的時間,可見“時候”一詞在宋時已與現代漢語無殊了!白铍y將息”句則與上文“尋尋覓覓”句相呼應,說明從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正與上文“乍暖還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時飲酒,又稱“扶頭卯酒”。這里說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過也”的“雁”,是南來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見到的,所以說“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了。《唐宋詞選釋》說:“雁未必相識,卻云‘舊時相識’者,寄懷鄉之意。趙嘏《寒塘》:‘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意近之。”

  上片從一個人尋覓無著,寫到酒難澆愁;風送雁聲,反而增加了思鄉的惆悵。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轉入自家庭院。園中開滿了菊花,秋意正濃。這里“滿地黃花堆積”是指菊花盛開,而非殘英滿地!般俱矒p”是指自己因憂傷而憔悴瘦損,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謝。正由于自己無心看花,雖值菊堆滿地,卻不想去摘它賞它,這才是“如今有誰堪摘”的確解。然而人不摘花,花當自萎;及花已損,則欲摘已不堪摘了。這里既寫出了自己無心摘花的郁悶,又透露了惜花將謝的情懷,筆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要深遠多了。

  從“守著窗兒”以下,寫獨坐無聊,內心苦悶之狀,比“尋尋覓覓”三句又進一層。“守著”句如依張惠言《詞選》斷句,以“獨自”連上文。秦觀(一作無名氏)《鷓鴣天》下片:“無一語,對芳樽,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與此詞意境相近。但秦詞從人對黃昏有思想準備方面著筆,李則從反面說,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來而使人尤為難過!拔嗤眱删洳粌H脫胎淮海,而且兼用溫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詞意,把兩種內容融而為一,筆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徑獨辟之筆。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別見李煜、秦觀詞),總之是極言其多。這里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復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于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這首詞大氣包舉,別無枝蔓,相關情事逐一說來,卻始終緊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賦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語的樸素清新的語言譜入新聲,運用凄清的音樂性語言進行抒情,又卻體現了倚聲家的不假雕飾的本色,誠屬個性獨具的抒情名作。

  此詞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體寫作時間待考。有人認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丈夫去世,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于是寫下了這首《聲聲慢》。有人則認為是中年時期所作。

  《夏舉舉》

  生是英雄,死是英雄。

  到目前為止,我一直想著項羽,拒絕過江東。

  (翻譯)

  如果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應該成為一個英雄!即使他們死了,他們也應該是鬼里的英雄!我仍然懷念楚漢爭霸時的項羽。即使在吳江切斷了自己的去路,我也沒有逃離江東的現場。

  《如能令》

  常紀喜婷喝醉了酒,渾然不知自己回家的路。

  遲歸舟,誤入蓮藕深處。

  掙扎著過馬路,爭搶著過馬路,嚇了一只海鷗白鷺。

  (翻譯)

  我仍然記得經常去西亭旅游,已經很晚了,但是我喝醉了,忘記了回去的路。當我們坐船回來的時候,我們迷路了,掉到了蓮藕池的深處。我們怎么能劃出去,拼命地劃著,卻驚動了海灘上的海鷗和白鷺。

  《武陵春》的作者是宋代作家李清照。他的古詩全文如下:

  風吹盡了芬芳的花朵,日夜梳頭。

  有些人無事可做,想先哭。

  據說雙溪春天還不錯,打算去劃船。

  我擔心這兩條河上的小船承載不了多少悲傷。

 。ǚg)

  春風停了,花兒落了下來,花兒變成了芬芳的塵土,天空來不及梳理。風景依舊,只是人已經不一樣了,一切都結束了,想訴說的苦澀,眼淚已經落下。我聽說雙溪的春天景色很好,我打算坐船去看。但我擔心雙溪上漂浮的船不會承載太多的悲傷。

  《易建梅》的作者是宋代作家李清照。他的古詩全文如下:

  紅鉤殘香玉菇秋,輕洛衣,獨上蘭州。

  誰把錦繡書送進云端?當“鵝”字再次出現時,西樓的月亮已經圓了。

  花浮水流。一種愛,兩處閑。

  沒有辦法了。只有眉毛,但心。

 。ǚg)

  紅色的蓮藕余香猶存,鮮亮的荷花凋謝了,從竹席上摸出深深的涼意,輕輕掀起紗裙,獨自泛起一葉藍色的小船。在天空中,燕子成群結隊地飛回來,把它們的書寄給它們的家人。當鵝飛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就像洗過的月光傾瀉在西塔上;▋,自由自在地飄著,水,自由自在地飄著,一種別離的相思,你我,感動了兩處慵懶的憂傷。啊,不能排除的是,這份愛,這份悲傷,剛剛從淡淡的皺眉中消失,盤繞在心里。

  《聲慢》的作者是宋代作家李清照。他的古詩全文如下:

  尋找,寒冷而寂寞,悲傷而凄涼。當天氣溫暖和寒冷的時候,很難休息。

  三杯兩杯淡酒,你怎么能打敗他?晚上有風!嚴國燁,是傷心的,但卻是舊情復燃。

  地黃堆積如山,憔悴不堪,殘缺不全,現在誰還能摘呢?守著窗,獨自多么黑暗!

  晚上,梧桐樹上有幾滴雨。這一次,多么悲傷的話!

 。ǚg)

  苦苦的尋找,卻只看到寒冷,怎么也不能使人痛苦和悲傷。當天氣冷或熱的時候,很難保持和休息。三杯和兩杯淡酒怎么能經得住早晨的寒風呢?一群鵝從我們面前飛過,這讓人們很傷心,因為他們是老朋友。

  花園里種滿了菊花。他們都很憔悴。現在還有誰會去摘呢?你一個人靠著窗戶怎么能呆到天黑?細雨蒙蒙地落在梧桐樹的葉子上,黃昏時分還在滴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用“悲傷”這個詞來結束它呢?

  《醉花吟》的作者是宋代作家李清照。他的古詩全文如下:

  霧,濃云,悲傷和永恒的日子使芮瑙成為一只金色的野獸。節日還重陽,玉枕衣柜,午夜涼透第一。

  黃昏過后的東麗酒,袖子里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不要褪色,窗簾向西卷,人比黃花還瘦。

 。ǚg)

  薄薄的霧和濃密的云掃過悲傷,直到有一天,白蘭地香被慢慢地燒盡,在青銅香爐上雕刻著動物的形狀。美麗的重陽節又來了。白色的瓷枕頭和床具

  李清照的詩詞 篇14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1. 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2. 武陵春·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風停了,塵土里帶有花的香氣,花兒已凋落殆盡。日頭已經升的老高,我卻懶得來梳妝。景物依舊,人事已變,一切事情都已經完結。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下來。

  3.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4.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卷起珠簾,簾內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5. 清平樂·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慈⊥韥盹L勢,故應難看梅花。

  小時候每年下雪,我常常會沉醉在插梅花的興致中。后來雖然梅枝在手,卻無好心情去賞玩,只是漫不經心地揉搓著,卻使得淚水沾滿了衣裳。

  6. 訴衷情·夜來沉醉卸妝遲

  夜來沉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挼殘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時。

  夜里大醉之后,來不及卸妝就和衣而睡,發髻上還擂著梅花的殘枝。濃郁的花香將我從沉醉中熏醒,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惆悵。因為花香驚破了我的好夢,路途遙遠我還沒有到達故鄉。

  7. 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與姐妹們分手時,惜別的淚水打濕了衣衫,洇濕了雙腮,送別的《陽關曲》唱了一遍又一遍,縱有千言萬語,也難盡別情。而今身在異鄉,望萊州山長水遠。寄宿館所,秋雨瀟瀟,不禁感到無限凄清。

  8. 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她孤單的愁思太濃,又怎能做得好夢?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著燈花,心里想著愛侶。

  9. 點絳唇·閨思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在這寂寞暮春里,倚遍了每一寸相思闌干,縱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無情緒。輕問一聲:“良人呵,你在何處?”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邊的連綿衰草,蔓延著良人必經的道路。

  10. 行香子·天與秋光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黃昏時刻的院落,給人悲涼的感覺,酒醒過后往事浮現出來使愁腸更愁。怎么能忍受這漫漫長夜,明月照在這空床之上。聽著遠處的搗衣聲,蟋蟀發出的長而尖的叫聲,還有漫長的漏聲,感覺時光過的太慢了。

  11.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算了罷,算了罷,這次他必須要走,即使唱上一萬遍《陽關》離別曲,也無法將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遠去,剩下我獨守空樓了,只有那樓前的流水,應顧念著我,映照著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遠眺的`時候,從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歸的新愁。

  12.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非常漫長。比起王粲《登樓賦》所抒發的懷鄉情,我覺得更加凄涼。不如學學陶淵明,沉醉酒中以擺脫憂愁,不要辜負東籬盛開的菊花。

  13. 憶秦娥·詠桐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

  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香火就要熄滅,酒也所剩無幾,這光景令人內心好不悲苦凄切。嚴酷蕭瑟的秋風,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飄落。梧桐落,就是那種不愿見到的、一片衰敗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獨、冷落。

  14. 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門外細雨瀟瀟下個不停,門內伊人枯坐,淚下千行。明誠既逝,人去樓空,縱有梅花好景,又有誰與自己倚闌同賞呢 ?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間天上,四處茫茫,沒有一人可供寄贈。

  15.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憶往昔多少回吟賞風月,飲酒作詩,那是多么幸福啊,而如今卻人已老去,什么事也做不成了!還有誰會憐憫你的憔悴與衰?元宵試燈也好,踏雪賞景也好,都沒有這份心情了

【李清照的詩詞】相關文章:

李清照的詩詞11-22

李清照詩詞12-07

《李清照》詩詞08-28

[優]李清照的詩詞01-20

李清照的詩詞賞析01-22

【合集】李清照的詩詞05-21

【精品】李清照的詩詞05-28

李清照詩詞【必備】12-30

李清照前期詩詞特點10-19

女詩人李清照的詩詞01-2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本精品不卡中文AⅤ | 一本之道久久免费 | 日本乱码伦视频中文字 | 亚洲色国产欧美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网 | 综合高清aⅴ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