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河詩詞1
成語:
1.中流砥柱
解釋: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2.跳進黃河洗不清
解釋:比喻很難擺脫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黃河洗不清”。
3.黃河水清
解釋:黃河之水常年混濁,如果變得清澈則被視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見的、難得的.事情。
4.河清海竭
解釋:黃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難得遇到的事情。
5.魚爛河決
解釋: 魚肉腐爛,黃河潰決。比喻因自身原因潰敗滅亡而不可挽救。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論》附錄漢班固曰:“河決不可復壅,魚爛不可復全。”
俗語
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2.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3.黃河面惡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4.天下黃河富寧夏
5.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黃河決于口而心不驚慌
詩詞
《登鸛雀樓》
年代:唐 作者: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浪淘沙》
年代:唐 作者: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詩詞2
1、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行路難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2、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3、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唐柳中庸《征人怨》)
4、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寄遠》唐李白
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6、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7、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唐李白
8、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9、出自盛唐詩人李白的《北風行》: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10、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唐李白
11、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征人怨》唐柳中庸
12、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黃河》唐杜甫
13、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唐杜甫《黃河》)
14、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吹沙走浪幾千里,轉側屋閭無處求。——《黃河》宋王安石
15、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唐李白《寄遠》)
16、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古風》唐李白
17、出自中唐詩人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結束,朝暮馳獵黃河曲。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18、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愿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黃河二首》唐杜甫
19、出自中唐詩人劉采春的《啰唝曲六首》: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自無枝葉分,莫恐太陽偏。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黃河清有日,白發黑無緣。昨日北風寒,牽船浦里安。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20、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唐李白
2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2、出自唐朝詩人劉禹錫的`《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23、亙地黃河出,天開此一門。——明末清初顧炎武
2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將進酒》唐李白
25、“一條飛龍出昆侖,搖頭擺尾過三門。吼聲震裂邙山頭,驚濤駭浪把船行。”
26、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古風五十九首之一》:羽族稟萬化,小大各有依。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揮。愿銜眾禽翼,一向黃河飛。飛者莫我顧,嘆息將安歸?
27、博望沉埋不復旋,黃河依舊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詠史詩黃河》唐胡曾
28、出自盛唐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9、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的《聞夜啼贈劉正元》:寄泣須寄黃河泉,此中怨聲流徹天。愁人獨有夜燈見,一紙鄉書淚滴穿。
30、出自盛唐詩人李白的《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其一》:月蝕西方破敵時,及瓜歸日未應遲。斬胡血變黃河水,梟首當懸白鵲旗。
3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32、出自唐代詩人柳中庸的《征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33、出自明代詩人謝榛的《渡黃河》: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34、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贈崔侍郎其一》唐李白
35、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使至塞上》唐王維
36、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37、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唐李白《古風》)
38、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浪淘沙》唐劉禹錫
39、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40、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水調歌頭》宋元好問
41、“三氣周瑜在江東,諸葛亮將臺祭東風。祭起東風連三陣,火燒曹營百萬兵。”
4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唐李白
43、出自明代詩人李流芳的《黃河夜泊》: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吳會書難達,燕臺路正長。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
44、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唐王之渙
45、出自盛唐詩人李白的《贈裴十四》:朝見裴叔則,朗如行玉山。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云且西去!
46、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47、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
48、出自盛唐詩人李白的《贈崔侍郎其一》: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故人東海客,一見借吹噓。風濤倘相見,更欲凌昆墟。
49、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50、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51、出自盛唐詩人李白的《古風其一》: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發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豈長在。吾當乘云螭,吸景駐光彩。
黃河詩詞3
有關黃河的諺語:
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2,黃河清,圣人出
3,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4,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5, 黃河面惡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6,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7,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8,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9,九曲黃河十八彎
10、黃河九曲十八彎;
11、自古天下黃河富寧夏;
12、圣人出,黃河清;
13、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14、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15、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有關黃河的詩詞: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張養浩《潼關懷古》)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詩歌
【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
崔曙
吾友東南美,昔聞登此樓。人隨川上逝,書向壁中留。
嚴子好真隱,謝公耽遠游。清風初作頌,暇日復銷憂。
時與文字古,跡將山水幽。已孤蒼生望,空見黃河流。
流落年將晚,悲涼物已秋。天高不可問,掩泣赴行舟。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
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
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當澄。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將進酒
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詩詞4
【長江水】
又到長江口
又飲長江水
白帆點點過
不見一只紙船來
問君江頭有多遠
紙船投江多少載
君折船時應年少
我拾船時當頭白
誰人賦得相思詞
江頭柔情寄江尾
茫茫千年緣
不見一日會
夢里依稀巫山云
眼前朦朦滄海水
古來多少盟誓
都入了滔滔東海
把酒臨江風
給江敬一杯
船過長江口
魂守長江水
黃河詩詞5
1、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杜牧《早雁》
2、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張敬忠《邊詞》
3、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4、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白居易《望月有感》
5、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許有壬《水龍吟·過黃河》
6、箜篌所悲竟不還。——李白《公無渡河》
7、罩云飄遠岫,噴雨泛長河。——李世民《詠雨》
8、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9、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10、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李白《公無渡河》
11、人間更有風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宋琬《渡黃河》
12、兩河蕭瑟惟狐兔。——劉克莊《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
13、傳聞已筑西河館,自許能肥北海羊。——宇文虛中《在金日作·選二》
14、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15、深澗飲渴虹,邃河生秋雷。——惟鳳《姑射山詩題曾山人壁》
16、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其一》
17、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李流芳《黃河夜泊》
18、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李頎《送陳章甫》
19、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0、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21、水悠悠,路悠悠,隱隱遙山天盡頭,關河又阻修。——朱栴《長相思·秋眺》
22、酒酣應對燕山雪,正冰河月凍,曉隴云飛。——周密《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
23、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24、關門臨白狄,城影入黃河。——庾信《擬詠懷七首·其六》
25、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四首·其二》
26、功多翻下獄,士卒但心傷。——王昌齡《塞下曲·秋風夜渡河》
27、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
28、蕃州部落能結束,朝暮馳獵黃河曲。——李益《塞下曲·其一》
29、官河水靜闌干暖,徙倚斜陽怨晚秋。——史達祖《鷓鴣天·衛縣道中有懷其人》
30、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柳中庸《征怨》
31、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高觀國《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32、想關河,雁門西句子,青海際。——陸游《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
33、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劉禹錫《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34、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35、醉眼渺河洛,遺恨夕陽中。——方岳《水調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
36、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謝榛《渡黃河》
37、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38、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蘇軾《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39、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納蘭性德《菩薩蠻·白日驚飚冬已半》
40、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湍。——王守仁《登大伾山詩》
41、朝驅東道塵恒滅,暮到河源日未闌。——萬楚《驄馬》
42、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43、凝云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許渾《汴河亭》
44、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頎《送魏萬之京》
45、關河凍合東西路,腸斷斑騅送陸郎。——李商隱《對雪二首》
46、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章碣《焚書坑》
47、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岳飛《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48、轉戰渡黃河,休兵樂事多。——李白《塞上曲》
49、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
50、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黃河詩詞6
1、 《過黃河》
明·李東陽
清口驛前初放船,長淮東下水如弦。
勁催雙櫓渡河急,一夜狂風到海邊。
2、《送陳章甫》
唐·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3、《飲馬長城窟行》
唐·李世民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
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
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靈臺凱歌入。
4、《重別周尚書》
南北朝·庾信
陽關萬里道,不見一人歸。
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
5、《黃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臺路正長。
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
6、《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7、《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8、《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9、《詠史詩·黃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復旋,黃河依舊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10、《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11、《惠崇春江曉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12、《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陰一半開,曉云含雨卻低徊。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13、《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14、《黃河二首》
唐·杜甫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15、《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6、《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17、《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8、《秋風辭》
西漢·劉徹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19、《秋望》
明·李夢陽
黃河水繞漢宮墻,河上秋風雁幾行。
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韜箭射天狼。
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月橫空冷戰場。
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
20、《岳忠武王祠》
明·于謙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
21、《渡黃河》
南朝·范云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楫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
不睹行人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
22、《夏夜宿表兄話舊》
唐·竇叔向
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遠書珍重何曾達,舊事凄涼不可聽。
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別,愁見河橋酒幔青。
23、《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24、《詠史詩黃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復旋,黃河依舊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25、 《黃河》
宋·王安石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吹沙走浪幾千里,轉側屋閭無處求。
26、《渡黃河》
明·謝榛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
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黃河詩詞7
【長江.黃河】
向低處邁進
向遠處流淌
兩條血脈交叉的江河
比文字的歷史
更輝煌
源于心的最深處
源于鄉情古樸的東方
美麗的畫框
站的很高
有時要高過藍天
和白云
從半坡的陶罐
從石器的地帶
附著唐詩宋韻
一路歡暢而來
虔誠的哺育生命
乳養世代
從草原到平原
從高原到海洋
必須小心的護送
用南國雨的`柔情
用北國風的寬廣
背負著五千年的
目光和足跡
就聽到家園悠遠的情懷
就看到祖先渾厚的夢想
黃河詩詞8
《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作品賞析
【注釋】:
陳王:即
曹植
,
曹操
的第三子。
【簡析】:
《將進酒》屬漢樂府《鼓吹曲·鐃歌》舊題,內容多寫宴飲游樂。詩中表達了對懷才不遇的感嘆,又抱著樂觀、通達的情懷,也流露了人生幾何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但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取得出色的藝術成就。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這類詩固然數長安放還以后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題目意繹即“勸酒歌”,故古詞有“將進酒,乘大白”云。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蕭士赟《分類補注李太白詩》)的名篇,約作于天寶十一載(752),他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赟)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發抒。
詩篇發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潁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借以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如此壯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語帶夸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卷往復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海”)所沒有的。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夸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夸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宛如畫出。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夸張。于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棄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黃河詩詞9
【蘭州黃河】
那是一種五千年融匯血脈的牽引
急切走近你,我的臉孔泛起潮紅
天空最后的一絲風停住腳步
北岸的汽笛聲和南岸人流的喧鬧突然靜默
唯有你緩緩流淌的脈動與我共振
此刻,恬靜舒寧的夜曲響起
我化作游弋于你懷中的一尾魚
是什么融化靈性晶瑩的雪冰開始浩蕩
是什么攪動第一粒沉重的沙礫開始狂舞
神話的烈酒灑向古老的圖騰
從混沌到陰陽,一路走過九曲十八彎上下千萬年
你奔騰舞蹈的身軀披上金黃
你的母性之光泛濫成一片汪洋
你的土壤你的子民你的呼吸乃至你舞動的風塵
融匯成一股又一股生命之黃的浪潮
那些鳥化的.文字滑落
沉入古老國度的黃土深層
那些金戈鐵馬的呼嘯一陣昂揚一陣沉寂
散落于黃色種族的二十四節氣之外
這個蘭州的夜晚,我沉浸于你的滄桑之上
與你一同呼吸,一同漂流這段并不湍急的日子
血液中的濤聲轟鳴,浸泡的靈魂高聲歌唱
我再也無法走出那首關于龍的民謠
黃河詩詞10
古詩原文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譯文翻譯
不要把阿膠向黃河里傾倒,這里上天的意思難以明了。
黃河能曲曲彎彎上通銀河,剛從昆侖發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平定天下時宣誓好聽,嚴君平占卜張騫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黃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著急報告好消息。
注釋解釋
莫把阿膠向此傾:語出庾信《哀江南賦》。阿膠,藥名,據說將其投入濁水,可使濁水變清。
解(jiě):能。
通銀漢:古人說黃河的上游叫通天河,與天上的銀河相通連。銀漢,銀河。
應須曲:雙關語,既是說黃河的曲曲彎彎上通天河,也是說人們只有逢迎拍馬不走正道,才能混進朝廷,謀取高位。漢代民謠有“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侖:先秦人以為黃河發源于昆侖山,至張騫上考河源才知不是。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帶小:典出《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漢高祖平定天下,分封群臣時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意思是無論今后出現什么事情,你們的領地也將世世代代傳下去。與漢樂府中的所謂“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權貴把持朝政。占斗,指嚴君平觀測星象。
客槎(chá):指張騫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舊說黃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現、天下太平的征兆。
創作背景
羅隱出生于一個沒落的中小地主家庭,在講求出身門第、奧援引托、賄賂趨奉的科舉制度下,他擺脫不了“十試不第”的命運,故而其詩歌頗多感時傷事、諷刺怒張之作,《黃河》即為其抒泄心中憤懣不平之氣的杰作。
詩文賞析
羅隱的這首《黃河》,表面上借用黃河的特點和典故來對其施以賦詠之辭,實則為借事寓意,對唐末昏暗的社會現實作了真實寫照,尤其是大力抨擊和諷刺了唐代腐敗的科舉制度,令士心為之一振。
首聯“莫把阿膠向此傾”借意于庾信《哀江南賦》:“阿膠不能止黃河之濁。”其意云,即使用再多阿膠也無法將黃河之渾濁澄清,純為徒勞無功之舉,以此為喻,暗示當時科舉取士之虛偽;“此中天意固難明”,當時奸邪當道,以曲求通之事舉不勝舉,誰能真正明了天意。將諷喻之矛頭直指最高統治者,言論大膽而尖銳。
頷聯“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以具體描述黃河之“曲”與“濁”來進一步描畫科場黑暗之現實狀況。黃河自古即有“九曲”之說,酈道元《水經注》曰:“黃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劉禹錫《浪淘沙》詞有“九曲黃河萬里沙”,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九一高適《九曲詞》解題:“《河圖》曰:‘河水九曲。’”這里以黃河之“曲”通“銀漢”為題,一語雙關,所謂“曲”,表面上指黃河河道的蜿蜒曲折,實際上指科舉考試中各種見不得人的不正當手段與途徑,而“銀漢”在古代詩詞中常指人主或朝廷,這樣看來,一般士人渴望投身仕途之途可謂難于登天,官場科舉之腐朽不堪于此更可見一斑。后句中的“昆侖”是古人誤解的黃河發源之地,“才出昆侖便不清”,從源頭上就是“濁”,此中寓意顯而易見,是對最高統治者的批判,也是對不公正社會的鞭笞。
頸聯“高祖誓功衣帶小, 仙人占斗客槎輕”,其間包含了兩個典故,從具體層面上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前者是漢高祖平定天下、分封群臣時的誓詞,意為保王公貴族之爵位永存;后者是張騫尋黃河源頭遇仙之事。兩句合意,可知一般的'寒門士子想要出將入相是比登天還難的。此句從另一個側面再次抨擊了社會的不公,懷才不遇之感也暗含其中。加上尾聯的“三千年后知誰在, 何必勞君報太平”一聲無奈的感嘆,憤意難平,是對上天的控訴,是對統治者的不滿,是對整個社會的失望。
這首詩切定黃河,而又別有所指,寓言寫物,巧妙貼切,新警深刻,構思獨特。詩人對于晚唐混亂黑暗的現實作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鞭笞,在此類詩作中很具有代表性。
黃河詩詞11
黃河行原文
作者:貢泰父
黃河水,水闊無邊深無底,其來不知幾千里。
或云昆侖之山出西紀,元氣融結自茲始。
地維崩兮天柱折,于是橫奔逆激日夜流不已。
九功歌成四載止,黃熊化作蒼龍尾。
雙谼鑿斷海門開,兩鄂嶄嶄尚中峙。
盤渦蕩激,回湍沖射,懸崖飛沙,斷岸決石,瞬息而爭靡。
洪濤巨浪相豗,怒聲不住從天來。
初如兩軍戰方合,飛炮忽下堅壁摧。
又如豐隆起行雨,鞭笞鐵騎驅奔雷。
半空澎湃落銀屋,勢連渤澥吞淮瀆。
天吳九首兮,魌魋獨足。
潛潭雨過老蛟吟,明月夜照鮫人哭。
扁舟側掛帆一幅,滿耳蕭蕭鳥飛速。
徐邳千里半日程,轉盼青山小如粟。
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數斗。
滔滔汩汩兮,同宇宙之悠久。
泛中流以擊楫兮,招群仙而揮手。
好風兮東來,酬河伯兮杯酒。
黃河行注釋
⑴這首詩選自《乾隆寧夏府志》。
⑵紀:基也,基址。
⑶元氣:指天地未分前混一之氣。
⑷地維:古時以為大地四方,四角有大縆(粗繩)維系,故稱地維。天柱:古人相傳,天有八柱承之,故稱天柱(《山海經·神異經》)。
⑸九功:九職之功。《周禮·天官·太宰》:“以九職任萬民。”包括三農、園圃、虞衡、藪牧、百工、商賈、嬪婦、臣妾、閑氏。四載:古時的四種交通工具。《書·益稷》:“予乘四載。”謂禹治水時,水行乘舟,陸行乘車、泥行承輴,山行乘樏。
⑹“黃熊”句:指鯀、禹治水事。相傳鯀被天帝所誅后,化為黃熊,入于羽淵。其子禹治洪水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水所注。
⑺谼:大谷。海門:通向海的大門。
⑻鄂:邊際。嶄嶄:突出貌。
⑼爭靡:形容兩岸碎石土塊被河水沖刷,爭相坍塌。靡,倒下。
⑽豗:撞擊。
⑾豐隆:古代神話中的云神。一說雷神。
⑿渤澥:古代稱東海的一部分,即渤海。淮瀆:淮河。
⒀天吳:古代傳水中的水神。九首:《道光中衛縣志》(標點注釋本)作:“八首”。
⒁魌魋:大禹化作熊,鑿山開路,驅逐鬼神。魌,即魌頭,古時打鬼驅疫時用的.面具。魋,獸名,似小熊,喻大禹。
⒂鮫人:傳說中的人魚。
⒃徐邳:黃河下游經徐州、邳州。
⒄汩汩:水流聲;急流貌。
⒅酬:報謝。河伯:古代神話中的黃河水神,名馮夷。
黃河詩詞12
浪淘沙·其一
唐代: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河廣
先秦:佚名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公無渡河
唐代:李白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
波滔天,堯咨嗟。
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
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
其害乃去,茫然風沙。
被發之叟狂而癡,清晨臨流欲奚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于其間。
箜篌所悲竟不還。
黃河
唐代:羅隱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書河上亭壁
宋代:寇準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
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水調歌頭·賦三門津
金朝:元好問
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峻似呂梁千仞,壯似錢塘八月,直下洗塵寰。萬象入橫潰,依舊一峰閑。
仰危巢,雙鵠過,杳難攀。人間此險何用,萬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飛強射,有力障狂瀾。喚取騎鯨客,撾鼓過銀山。
渡黃河
清代:宋琬
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
人間更有風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唐代:李白
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
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
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云作臺。
云臺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
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
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復西歸。
玉漿倘惠故人飲,騎二茅龍上天飛。
水龍吟·過黃河
元代:許有壬
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經天亙地,滔滔流出,昆侖東北。神浪狂飆,奔騰觸裂,轟雷沃日。看中原形勝,千年王氣。雄壯勢、隆今昔。
鼓茫茫萬里,棹歌聲、響凝空碧。壯游汗漫,山川綿邈,飄飄吟跡。我欲乘槎,直窮銀漢,問津深入。喚君平一笑,誰夸漢客,取支機石。
拂舞詞 / 公無渡河
唐代:溫庭筠
黃河怒浪連天來,大響谹谹如殷雷。
龍伯驅風不敢上,百川噴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請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鋸為尾,裂帆截棹磨霜齒。
神椎鑿石塞神潭,白馬參覃赤塵起。
公乎躍馬揚玉鞭,滅沒高蹄日千里。
黃河的詩歌精選
黃河詩詞13
黃河,是位于中國北方地區的大河,屬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長河(也有稱第二大河流)。
1、《古風》
唐·李白
羽族稟萬化,小大各有依。
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揮。
愿銜眾禽翼,一向黃河飛。
飛者莫我顧,嘆息將安歸?
2、《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3、《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陰一半開,曉云含雨卻低徊。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4、《黃河》
宋·王安石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吹沙走浪幾千里,轉側屋閭無處求。
5、《征人怨》
唐·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6、《贈裴十四》
唐·李白
朝見裴叔則,朗如行玉山,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
裴回六合無相知,飄若浮云且西去。
7、《贈崔侍郎》
唐·李白
黃河二尺鯉,本在孟津居。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故人東海客,一見借吹噓。
風濤倘相見,更欲凌昆墟。
8、《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9、《雜曲歌辭·浪淘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幾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沙。
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
汴水東流虎眼文,清淮曉色鴨頭春。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鸚鵡洲頭浪飐沙,青樓春望日將斜。
銜泥燕子爭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
令人忽憶瀟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
10、《寄遠十一首》
唐·李白
三鳥別王母,銜書來見過。腸斷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遙知玉窗里,纖手弄云和。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蘿。
寫水山井中,同泉豈殊波。秦心與楚恨,皎皎為誰多。
青樓何所在,乃在碧云中。寶鏡掛秋水,羅衣輕春風。
新妝坐落日,悵望金屏空。念此送短書,愿因雙飛鴻。
本作一行書,殷勤道相憶。一行復一行,滿紙情何極。
瑤臺有黃鶴,為報青樓人。朱顏凋落盡,白發一何新。
自知未應還,離居經三春。桃李今若為,當窗發光彩。
莫使香風飄,留與紅芳待。
玉箸落春鏡,坐愁湖陽水。聞與陰麗華,風煙接鄰里。
青春已復過,白日忽相催。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夢,日夜向陽臺。
遠憶巫山陽,花明綠江暖。躊躇未得往,淚向南云滿。
春風復無情,吹我夢魂斷。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短。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相思無日夜,浩蕩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欲見終無因。遙將一點淚,遠寄如花人。
黃河詩詞14
古詩原文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
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譯文翻譯
我一路經過大梁城,旭日初升照著河流關山。
陽光下翻滾的浪濤把龍宮搖撼,狂風掃平了大雁棲息的沙灘。
斜倚著寶劍感嘆身世飄泊不定,張帆快行旅途心情暫時舒展。
茫茫一片不知身在什么地方,空曠處有船棹歌聲聲傳到耳旁。
注釋解釋
大梁:古地名,即今河南開封。
關河:原指函谷關、蒲津關等與黃河,后多泛指山河。
龍窟:龍住的地方,此處指水底。
雁沙:大雁棲息的沙地,此處指黃河岸邊的沙灘。
空外:天外,空中。
棹(zhào)歌:船工行船時所唱之歌。
創作背景
詩人從開封出來,渡黃河,然后西游秦晉或北游燕趙,具體時間和游蹤不詳。這首詩是為描寫離開大梁城北渡黃河的情景而做。
詩文賞析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開始這兩句點明他從大梁走出來,經過一些關山,在一個晴朗的早晨,來烈了黃河邊上。接著便寫渡黃,河所看到的壯美景象,“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上承“曉晴”,太陽從東方升起,遠射天漢,云蒸霞蔚,光采絢麗;陣陣暖人的晨風,把落雁平沙吹拂得那樣平整熨貼。上句寫天空,大河的上空陽光放出異彩;下句寫河灘,晨風陣陣輕柔拂面。“翻”和“掃”兩個動詞用得準確、傳神,兩句相對,構成了一個濃淡相生、動靜適宜的意境。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茫茫不知處,空外樟歌聲。”觸景生情,四句寫自己在渡黃河時發出的感慨。謝榛為人正直,又重友情,在旅游京師時以詩交友,曾居“后七子”的盟長。后來由于和李攀龍論詩意見不合,竟借口謝為“布衣”被排斥在“七子”之外,甚至受到人身攻擊,這對于謝榛來說,心中肯定是有不平的.,一個“嗟”字道出了他被棄置后的悲涼。現在已在渡河,晨風習習,帆張船疾,旅途的快樂使他忘卻了一腔不快,心中抑郁為之一掃。詩人站在船頭上,廣闊的天際,滔滔巨流,四顧茫茫,幾乎不覺身在何處,在虛空渺遠的地方,還傳來一陣陣船夫的號子聲和歌聲。這是勞動的歡樂,抑為痛苦的呻吟。它能激起詩人共鳴的原因詩中并沒有明說,但聯系他的性格,以及他的遭遇,其心境有歡樂也有悲哀。有對于黃河壯美景色的贊嘆,也有內心郁悶的抒發。
這首詩風格規模杜甫,句法格律,森嚴井然。尾聯拓開,以一片空靈虛幻的景色寄意屬情,如同王維“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一樣,不言而言之,富有哲理,給人以深廣的想象境地。
黃河詩詞15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黃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臺路正長。
男兒久為客,不辨是他鄉。
渡黃河
〔明〕謝榛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
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過黃河
〔明〕李東陽
清口驛前初放船,
長淮東下水如弦。
勁催雙櫓渡河急,
一夜狂風到海邊。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
王之渙曰: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
王維詩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艄公號子聲聲雷,船工拉纖步步沉。運載好布千萬匹,船工破衣不遮身。運載糧食千萬擔,船工只能把糠饃啃。軍閥老板發大財,黃河船工輩輩窮。”
“一條飛龍出昆侖,搖頭擺尾過三門。吼聲震裂邙山頭,驚濤駭浪把船行。”
“三氣周瑜在江東,諸葛亮將臺祭東風。祭起東風連三陣,火燒曹營百萬兵。”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唐 柳中庸《征人怨》)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唐 李白《古風》)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唐 李白《寄遠》)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唐 杜甫《黃河》)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詩
保衛黃河 歌曲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黃河詩詞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黃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臺路正長。
男兒久為客,不辨是他鄉。
渡黃河
〔明〕謝榛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
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黃河,你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古國文化,
從你這兒發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圍扮演……”。
《黃河頌》的歌詞,道出了黃河的悠久歷史,唱出了黃河的不朽功績。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聞名的'巨川。
——摘自《黃河頌》
民謠:
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
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
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信天游: 黃河船夫曲
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 幾十幾道灣上,幾十幾只船哎?
幾十幾只船上,幾十幾根竿哎? 幾十幾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我曉得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哎, 九十九道灣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按你需要的,一一錄入檢索即可!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1、《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3、《黃河二首》【唐】杜甫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愿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4、《詠史詩·黃河》【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復旋,黃河依舊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5、《黃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吹沙走浪幾千里,轉側屋閭無處求。
6、《使至塞上》【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7、《浪淘沙》【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詩詞】相關文章:
黃河詩詞10-18
描寫黃河的詩詞10-07
黃河詩詞[薦]10-18
黃河詩詞(必備)10-21
黃河詩詞(實用)10-21
黃河的古詩詞05-17
贊美黃河的古詩詞02-06
【薦】黃河詩詞15篇10-18
黃河詩詞(實用15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