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感恩父親的古詩
感恩父親的古詩
更新時間:2024-10-11 15:57:22
  • 相關推薦
感恩父親的古詩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恩父親的古詩,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恩父親的古詩1

  《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誰氏子》【唐】韓愈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云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云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圣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愿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里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于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征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感恩父親的古詩2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是陸游對孩子的教導,他告誡孩子,不要荒廢學業,從小開始用功,才能有所成就。

  后半句則是告訴孩子,學問不只在嘴上,要懂得學以致用,身體力行。

  文字樸實,感情真摯,其中既有深邃的教育理念,也有對孩子的殷切期望。

  父親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結局,父親對孩子的指導,影響著孩子的人生走向。

  《驕兒詩》

  唐·李商隱

  爺昔好讀書,懇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無肉喂蚤虱。

  兒慎勿學爺,讀書求甲乙。

  穰苴司馬法,張良黃石街。

  便為帝王師,不假更纖悉。

  李商隱才華很高,但是卻一生沒能受到重用,他用自己一生的悲劇告誡兒子,一定要學習兵法,棄文從武,才能有所建樹。

  “便為帝王師,不假更纖悉”。他直言兒子有成為帝王師的潛質,這份驕傲和自豪,溢于言表。

  看到孩子有出息,大概是一個父親最大的欣慰了吧。

  《為二女適袁氏者作》

  清·鄭燮

  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最慚吳隱奩錢薄,贈爾春風幾筆蘭。

  有個作家剛剛教書的時候,父親騎著三輪車去送他學校。

  學校外面,父親愧疚地對他說,自己對不起他,三輪車和教授的身份著實不搭。

  這首詩里的鄭板橋也是如此。

  他一生清廉,沒有攢下什么積蓄,對于沒錢置辦女兒嫁妝這件事,他也很愧疚。

  只能以一幅蘭竹圖代替。

  父親總是希望可以把最好的給孩子,他們盡其所能,傾其所有,尚且覺得還不夠。

  《誡子詩》

  漢·東方朔

  明者處事,莫尚於中。

  優哉游哉,與道相從。

  首陽為拙;柳惠為工。

  飽食安步,在仕代農。

  依隱玩世,詭時不逢。

  是故才盡者身危,好名者得華;

  有群者累生,孤貴者失和;

  遺馀者不匱,自盡者無多;

  圣人之道,一龍一蛇。

  形見神藏,與物變化。

  隨時之宜,無有常家。

  東方朔本人灑脫不羈,但是在這首詩里卻不厭其煩,對兒子絮絮叨叨。

  他希望孩子將來可以隱在朝廷,生活無憂,悠哉世間。

  和天下無數的父親一樣,他們把自己多年的經驗傾囊相授,對兒子的教誨和期望溢于言表。

  《責子》

  東晉·陶淵明

  白發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父愛如山,它不如母愛溫暖感人,他總是不言茍笑,嚴肅批評。

  陶淵明對兒子期待甚高,但是孩子卻一點也不努力。

  詩人責備兒子們不求上進,與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勉勵他們能好學奮進,成為良才。

  其中流露出詩人對愛子們的深厚、真摯的骨肉之情。

  《又示宗武》

  唐·杜甫

  覓句知新律,攤書解滿床。

  試吟青玉案,莫羨紫羅囊。

  假日從時飲,明年共我長。

  應須飽經街,已似愛文章。

  十五男兒志,三千弟子行。

  曾參與游夏,達者得升堂。

  這是杜甫寫給最喜歡的次子宗武的詩,詩中包含著杜甫對孩子的無限期望。

  他看到宗武學習作詩,興奮之余,叮囑孩子學習要專心,不要玩物喪志,生活要有節律,還要勤學經典,以先賢為楷模,持之以恒。

  作為已經名動四方的詩人,看到兒子有望繼承自己的衣缽,杜甫內心的欣慰和喜悅可想而知。

  《寄東魯二稚子》

  李白(唐)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

  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

  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

  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詩人離家已經三年,家里的一切都沒有人打理,自己的孩子更是許久沒見。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他想象到了自己一雙小兒女在桃樹下玩耍的情景,他們失去了母親(李白的第一個妻子許氏此時已經去世),此時不知有誰來撫摩其背,愛憐他們。

  想到這里,又不由得心煩意亂,肝腸憂煎。

  詩人以生動真切的筆觸,抒發了思念兒女的骨肉深情。

  《與小女》

  韋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這是詩人寫給自己小女兒的詩。

  她剛能聽懂大人的講話,就咿咿呀呀的學著說話了。

  因為愛玩小車就不肯去睡覺,因為衣裳上少繡了朵金線花,就整個晚上哭鬧著不肯停歇。

  小女孩學話、貪玩、愛漂亮、喜歡哭鬧,天真可愛的'形象躍然紙上,詩人愛女之情也流于筆端。

  《洗兒戲作》

  蘇軾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謫到黃州充團練副使的閑散官,這一貶就是五年。

  蘇軾反思自己的困頓,認為自己是太聰明,鋒芒太盛。

  在這期間,王朝云產下一子,取名“遁”,并作此詩。

  蘇遁,取自《易經》中的第三十七卦“遁”,是遠離政治旋渦、消遁、歸隱的意思,這一卦的爻辭中說:“嘉遁,貞吉”,“好遁,君 子吉”,可見這個名字,既寓有自己遠遁世外之義,又包含著對兒子的諸多美好祝愿。

  《北郭閑思》

  曹鄴(唐)

  山前山后是青草,盡日出門還掩門。

  每思骨肉在天畔,來看野翁憐子孫。

  我家無人拜訪,山前山后到處長滿青草,我整天都出門在外,家里的門是關著的。

  常常想念自己的親骨肉,但是孩子卻遠在天邊,只好出來看看鄉村老頭是怎樣與子孫盡享天倫之樂。

  父母年紀大了,一定要多抽出時間陪陪他們。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千萬不要因為工作忙而忽視他們,不然很可能成為一生的遺憾。

感恩父親的古詩3

  《冬夜讀書示子聿》

  陸游〖宋〗

  吾兒雖憨素業存,頗能伴翁飽菜根。

  萬鐘一品不足論,時來出手蘇元元。

  《示兒》

  陸游〖宋〗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北郭閑思》

  曹鄴〖唐〗

  山前山后是青草,盡日出門還掩門。

  每思骨肉在天畔,來看野翁憐子孫。

  《朝耕》

  袁中道〖明〗

  半夜來原田,月落天將晚。

  溪流涓涓鳴,今年雨水好。

  前種已生苗,萬事勿如早。

  解揠喚大兒,牽牛食露草。

  《插秧歌》

  楊萬里〖唐〗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星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送子龍赴吉州掾》

  陸游〖宋〗

  我老汝遠行,知汝非得已。駕言當送汝,揮涕不能止。

  人誰樂離別,坐貧至于此。汝行犯胥濤,次第過彭蠡。

  波橫吞舟魚,林嘯獨腳鬼。野飯何店炊?孤棹何岸檥?

  判司比唐時,猶幸免笞箠;庭參亦何辱,負職乃可恥。

  汝為吉州吏,但飲吉州水;一錢亦分明,誰能肆讒毀?

  聚俸嫁阿惜,擇士教元禮。我食可自營,勿用念甘旨。

  衣穿聽露肘,履破從見指;山門雖被嘲,歸舍卻睡美。

  益公名位重,凜若喬岳峙;汝以通家故,或許望燕幾,

  得見已足榮,切勿有所啟。又若楊誠齋,清介世莫比,

  一聞俗人言,三日歸洗耳;汝但問起居,余事勿掛齒。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鄉里,豈惟能文辭,實亦堅操履;

  相從勉講學,事業在積累。仁義本何常,蹈之則君子。

  汝去三年歸,我儻未即死,江中有鯉魚,頻寄書一紙。

  《觀村童戲溪上》

  陸游〖宋〗

  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

  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

  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五更讀書示子》

  陸游〖宋〗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讀書示子聿》

  陸游〖宋〗

  吾兒雖憨素業存,頗能伴翁飽菜根。

  萬鐘一品不足論,時來出手蘇元元。

  《示兒》

  陸游〖宋〗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北郭閑思》

  曹鄴〖唐〗

  山前山后是青草,盡日出門還掩門。

  每思骨肉在天畔,來看野翁憐子孫。

  《朝耕》

  袁中道〖明〗

  半夜來原田,月落天將晚。

  溪流涓涓鳴,今年雨水好。

  前種已生苗,萬事勿如早。

  解揠喚大兒,牽牛食露草。

  《插秧歌》

  楊萬里〖唐〗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星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感恩父親的古詩4

  《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征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乙酉年夏至夜思父》

  夏至親人離,凄雨傳悲音。

  玉盤猶在手,甘露何處尋?

  夜涼人不寐,輾轉起彷徨。

  撫琴慈顏現,聞鐘思緒遠。

  觀星如見父,相伴游子行。

  《觀幼年與父合影有感》

  昔日花團錦簇間,相戲鶴發與童言。

  膝下承恩未及返,恨煞天公不假年。

  《江城子詠父》

  飄零孤雁獨南翔,云激蕩,又何妨?

  幾番風雨,幾度見斜陽。

  老來閑坐說滄桑,常北望,念淮揚。

  誰料晚景漸頹唐,國不養,病來傷。

  逆子離家,何處訴衷腸?

  一年白晝最長時,人已殤,雨正狂。

【感恩父親的古詩】相關文章:

感恩父親的古詩簡單關于感恩父親的詩01-02

贊美父親的古詩12-06

父親節的古詩09-02

感恩父母的經典古詩03-08

感恩的詩句古詩01-07

【經典】感恩父母的古詩05-30

感恩父母的古詩04-29

感恩父親的句子02-24

感恩父親作文03-04

父親節感恩父親經典詩歌09-1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a级一a一级在线观看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 | 一道日本亚洲香蕉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尤物 |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首页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