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閱讀視野與詩詞評賞》閱讀答案-葉嘉瑩
《閱讀視野與詩詞評賞》閱讀答案-葉嘉瑩
更新時間:2024-10-02 06:58:58
  • 相關推薦
《閱讀視野與詩詞評賞》閱讀答案-葉嘉瑩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閱讀視野與詩詞評賞》閱讀答案-葉嘉瑩,歡迎閱讀與收藏。

  北宋李之儀有一篇《跋吳思道小詞》曾說小詞“語簡而意深”,“言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清代張惠言也說小詞是“興于微言以相感動”。小詞沒有詩中那些高談闊論的大道理,只是一些描寫美女愛情的無足輕重的“微言”,可是大家都感到里面有某種東西。

  小詞之所以形成這種微妙的作用,是由于它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它的“雙性人格”。花間詞用女性形象和女性語言來描寫女子的感情,但其作者都是男性。如溫庭筠的“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本是寫一個女子起床梳妝、畫眉、簪花、照鏡、穿衣,張惠言卻說它有“離騷初服”之意,為什么?因為屈原也曾以女子自比說,“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而且,當男子求取科第仕宦而不得的時候,其感情與女子那種“棄婦”的悲哀也有暗合之處,所以他們喜歡以失落了愛情或追求愛情而不得的閨中怨婦自比。小詞的另一個特點,是“雙重的語境”。早期文人詞產生于西蜀與南唐,相對于五代亂世的中原而言,西蜀與南唐的小環境是安樂的,是可以聽歌看舞的;但從大環境來看,北方對他們這些小國有強大的威脅,其前途很不樂觀。南唐在中主李璟時就已經處在北周的威脅之中,所以中主李璟的小詞《山花子》雖然是寫給樂師去唱的思婦之詞,其“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卻令王國維聯想到“眾芳蕪穢”和“美人遲暮”;南唐宰相馮延巳《蝶戀花》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饒宗頤先生說是“鞠躬盡瘁,具見開濟老臣懷抱”。

  為了說明小詞的這種作用,筆者找了一個名詞,那就是西方接受美學家伊塞爾提出來的“潛能”,一種潛在的可能性。它不是比興寄托,不是有心的安排,是一種無心的流露。而這潛能又是從何而來呢?有的時候,它來自“語碼”的作用。所謂“語碼”,是在傳統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語言的符碼,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作者與讀者之間溝通的媒介。如“蛾眉”這個詞,常常使人聯想到屈原的“眾女嫉余之蛾眉”,因此,張惠言才會從溫庭筠的“懶起畫蛾眉”那首詞聯想到“離騷初服之意”。有的時候,潛能來自“顯微結構”的作用。“菡萏香銷翠葉殘”如果改成“荷花凋零荷葉殘”行不行?從表面看起來好像沒什么區別。但后者的“荷花”“荷葉”完全是寫實的,不給人以言外的聯想;而前者就不同了。“菡萏”出于《爾雅》,它是古雅的,與現實之間有一個美感的距離;“翠葉”的“翠”不僅僅是顏色,還使人聯想到翡翠、珠翠等貴重的東西。在這里,“菡萏”的古雅、“翠葉”的貴重、“香”的芬芳,所有的名詞都指向一種本質的高貴美好,但連接它們的動詞是什么?是“銷”和“殘”,那是一種無情的摧毀。所以這一句才會讓王國維聯想到了《離騷》的“眾芳蕪穢”和“美人遲暮”。

  正是由于詞這種體裁具有引人產生聯想的微妙作用,所以在那些具有中國儒家傳統文化閱讀背景的讀者之中也產生了一種期待視野,那就是,在讀一首由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所寫的小詞時,他們總是渴望從中讀出屬于男性的對建功立業的感慨,而不僅僅是對美色和愛情的描寫。

  (摘編自葉嘉瑩《閱讀視野與詩詞評賞》)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詞雖然只有“微言”,題材上寫的是美女愛情,但本質上仍是在表達詩中的那些思想。

  B.花間詞作者用女性的形象和語言來表情達意,是因為他們不愿直抒科考或仕途失意之悲。

  C.西蜀和南唐雖較為安樂,但卻受北方強國的威脅,因此早期文人詞都有家國將亡的擔憂。

  D.小詞具有引人聯想的微妙作用,即使是寫愛情的詞,有的讀者也期待讀出建功立業的感慨。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篇即點明小詞的作用是以簡潔的語言來表達豐富的含義這一中心論點,說理明確清晰。

  B.文章第二段從“雙性人格”和“雙重的語境”兩個方面論述了小詞能夠引人聯想的原因。

  C.文章說理嚴謹、透徹,如在舉例論證時對“菡萏”“翠葉”“荷葉”等詞進行細致地剖析。

  D.文章第三段使用了“潛能”“語碼”“顯微結構”等專業術語,使語言表達更具學術氣息。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雙性人格”是小詞的一個特點,男性作者以閨中怨婦自比來抒發情感,因此小詞的抒情性比人物形象的塑造更重要。

  B.張惠言認為溫庭筠“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有“離騷初服”之意,這種觀點與《離騷》中“蛾眉”的文化意蘊有關。

  C.語碼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作者與讀者之間溝通的媒介。與詞人具備相似的文化積淀,讀者能更好地理解詞作。

  D.“菡萏”出自古老的《爾雅》,有古雅的特點,與寫實的“荷花”相比,能給人距離的美感,易引發讀者的聯想。

  答

  1.D 2.A 3.A

  1.D 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選項“但本質上仍是在表達詩中的那些思想”無中生有,文章并未談到詞的思想與詩相同。B選項“不愿直抒科考或仕途失意之悲”錯誤,強加因果。C選項“早期文人詞都有家國將亡的擔憂”錯誤,擴大范圍,原文只例舉了南唐的兩位詞人。

  2.A 本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小詞的作用是以簡潔的語言來表達豐富的含義這一中心論點”錯誤,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小詞具有引人產生聯想的作用,意蘊豐富。

  3.A 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觀點態度,并根據觀點進行推斷的能力。A選項“小詞的抒情性比人物形象的塑造更重要”錯誤,無中生有,文中并未將它們進行比較。

【《閱讀視野與詩詞評賞》閱讀答案-葉嘉瑩】相關文章:

葉嘉瑩《古詩詞課》讀書隨感06-28

古詩詞中的色彩美閱讀答案07-09

語文古詩閱讀及答案11-07

《方言和普通話的主題閱讀》閱讀答案03-19

臨江仙閱讀答案05-24

古詩閱讀答案及賞析知識02-15

詩詞中描寫水的詩句閱讀07-01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詩詞閱讀07-09

當代春天詩詞佳作賞折03-2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AV不卡一区二区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韩国专区 | 亚洲日韩a∨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一本久道综合久久婷婷婷婷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