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溫庭筠古詩詞
溫庭筠古詩詞
更新時間:2024-09-29 15:57:15
  • 相關推薦
溫庭筠古詩詞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作的詩。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溫庭筠古詩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溫庭筠古詩詞1

  《題盧處士山居》

  溫庭筠〔唐代〕

  西溪問樵客,遙識楚人家。

  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隨雨暗,一徑入云斜。

  日暮飛鴉集,滿山蕎麥花。

  《早秋山居》

  溫庭筠〔唐代〕

  山近覺寒早,草堂霜氣晴。

  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

  果落見猿過,葉干聞鹿行。

  素琴機慮靜,空伴夜泉清。

  《俠客行》

  溫庭筠〔唐代〕

  欲出鴻都門,陰云蔽城闕。

  寶劍黯如水,微紅濕馀血。

  白馬夜頻驚,三更霸陵雪。

  《更漏子·金雀釵》

  溫庭筠〔唐代〕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山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和友人傷歌姬》

  溫庭筠〔唐代〕

  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終圓。

  更能何事銷芳念,亦有濃華委逝川。

  一曲艷歌留婉轉,九原春草妒嬋娟。

  王孫莫學多情客,自古多情損少年。

  《過五丈原》

  溫庭筠〔唐代〕

  鐵馬云雕久絕塵,柳營高壓漢營春。

  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

  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

  《惜春詞》

  溫庭筠〔唐代〕

  百舌問花花不語,低回似恨橫塘雨。

  蜂爭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楊惜金縷。

  愿君留得長妖韶,莫逐東風還蕩搖。

  秦女含顰向煙月,愁紅帶露空迢迢。

  《過陳琳墓》

  溫庭筠〔唐代〕

  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云。

  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咸陽值雨》

  溫庭筠〔唐代〕

  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鞲艫齟/p>

  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

  《贈少年》

  溫庭筠〔唐代〕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

  《蓮花》

  溫庭筠〔唐代〕

  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利州南渡》

  溫庭筠〔唐代〕

  澹然空水帶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送人東游》

  溫庭筠〔唐代〕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蘇武廟》

  溫庭筠〔唐代〕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

  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過分水嶺》

  溫庭筠〔唐代〕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灰股br>

  《題柳》

  溫庭筠〔唐代〕

  楊柳千條拂面絲,綠煙金穗不勝吹。

  香隨靜婉歌塵起,影伴嬌嬈舞袖垂。

  羌管一聲何處曲,流鶯百囀枝。

  千門九陌花如雪,飛過宮墻兩自知。

  《商山早行》

  溫庭筠〔唐代〕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瑤瑟怨》

  溫庭筠〔唐代〕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碧驛曉思》

  溫庭筠〔唐代〕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

  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溫庭筠古詩詞2

  一、原文

  唐代 溫庭筠 《蘇武廟》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

  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二、譯文翻譯

  蘇武初遇漢使,悲喜交集感慨萬端;

  而今古廟高樹,肅穆莊嚴久遠渺然。

  羈留北海音書斷絕,頭頂胡天明月;

  荒隴牧羊回來,茫茫草原已升暮煙。

  回朝進謁樓臺依舊,甲帳卻無蹤影;

  奉命出使加冠佩劍,正是瀟灑壯年。

  封侯受爵緬懷茂陵,君臣已不相見;

  空對秋水哭吊先皇,哀嘆逝去華年。

  三、注釋解釋

  1、蘇武:漢武帝時出使匈奴被扣多年,堅貞不屈,漢昭帝時始被迎歸。

  2、“云邊”句:漢要求蘇武回國,匈奴詭言武已死。后漢使至,常惠教漢使向單于說,漢帝射雁,于雁足得蘇武書,言其在某澤中,匈奴才承認蘇武尚在。雁斷:指蘇武被羈留匈奴后與漢廷音訊隔絕。胡:指匈奴。

  3、隴上句:指蘇武回國后,羊仍回原處。隴:通“壟”,隴關。這里以隴關之外喻匈奴地。

  4、甲帳:據《漢武故事》記載: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錯雜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帳。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帳”意指漢武帝已死。

  5、冠劍:指出使時的裝束。丁年:壯年。唐朝規定二十一至五十九歲為丁。

  6、茂陵:漢武帝陵。指蘇武歸漢時武帝已死。封侯:蘇武持節歸來,漢宣帝賜他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逝川:喻逝去的時間。語出《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這里指往事。

  四、創作背景

  蘇武是歷史上著名的堅持民族氣節的英雄人物。武帝天漢元年(前100年)他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逼降,他堅貞不屈。后被流放到北海牧羊,直至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才返回漢朝,前后長達十九年。這首詩就是作者瞻仰蘇武廟后追思憑吊之作。

  五、詩文賞析

  1、“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兩句分點“蘇武”與“廟”。第一句著筆就寫蘇武突然見到漢使,得知他已經獲釋可以回國時悲喜交加的激動心情。漢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漢使到匈奴后,得知蘇武尚在,乃詐稱漢朝皇帝射雁上林苑,得蘇武系在雁足上的帛書,知武在某澤中,匈奴方才承認,并遣武回國。首句是想象蘇武初次會見漢使時的情景。蘇武在異域渡過漫長歲月,歷盡艱辛,驟然見到來自漢朝的使者,表現出極為強烈、激動、復雜的感情。這里有辛酸的追憶,有意外的驚愕,悲喜交加,感慨無窮,種種情緒,一時奔集,難以言狀,難以禁受。詩人以“魂銷”二字概括,筆墨精煉,真切傳神,“魂銷”二字栩栩如生地描繪出蘇武當時內心與外在的的的非常情態,深刻地顯示出其思國若渴的愛國精神,這句是蘇武生前事跡的一個特寫鏡頭。第二句由人到廟,由古及今,描繪眼前蘇武廟景物。“古祠高樹”,寫出蘇武廟蒼古肅穆,渲染出濃郁的歷史氣氛,寫蘇武廟中的建筑與古樹本是無知物,它們都不知道蘇武生前所歷盡的千辛萬苦,更不了解蘇武堅貞不屈的價值,寄寓了人心不古、世態炎涼的感嘆。透露出詩人崇敬追思之情。“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茫然即渺然久遠之意。古祠高樹兩茫然,是說祠和樹都年代杳遠。這就為三、四兩句轉入對蘇武當年生活的追思緬想創造了條件。

  2、“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描繪的是兩幅,是用逆挽法來追憶蘇武生前的苦節壯舉,懷念蘇武崇高的愛國精神。上一幅是望雁思歸圖。在寂靜的夜晚,天空中高懸著一輪帶有異域情調的明月。望著大雁從遙遠的北方飛來,又向南方飛去,一直到它的身影逐漸消失在南天的云彩中。這幅圖畫,形象地表現了蘇武在音訊隔絕的漫長歲月中對故國的深長和欲歸不得的'深刻痛苦,不僅敘出了蘇武被流放北海時與國音訊斷絕的史實,而且表現出蘇武只要一息尚存就念念不忘故園,每天希望鴻雁傳書于國、直盼到月上中天的愛國忠心。這句主要寫蘇武思國的心境。下一幅是荒塞歸牧圖。在昏暗的傍晚,放眼遠望,只見籠罩在一片荒煙中的連天塞草,和丘隴上歸來的羊群,主要寫他胡地牧羊時環境的艱辛、荒涼,表現出貧賤不能移其愛國之志的胸懷。這幅圖畫,形象地展示了蘇武牧羊絕塞的單調、孤寂生活,概括了幽禁匈奴十九年的日日夜夜,環境、經歷、心情相互交觸,渾然一體。頷聯兩句是從廣闊的空間角度來寫蘇武留胡時內心與外在動態、環境。

  3、“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兩句寫蘇武“回日”所見所感,從相隔迢遙的時間的角度上寫蘇武出使和歸國前后的人事變換。第一句句說蘇武十九年后歸國時,往日的樓臺殿閣雖然依舊,但武帝早已逝去,當日的“甲帳”也不復存在,流露出一種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隱含著對武帝的追思。史載蘇武“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李陵《答蘇武書》中也有“丁年(壯年)奉使,皓首而歸”之句。第二句說回想當年戴冠佩劍,奉命出使的時候,蘇武還正當壯盛之年。“甲帳”、“丁年”巧對,向為詩評家所稱。此聯先說“回日”,后述“去時”,詩評家稱之為“逆挽法”,認為可以“化板滯為跳脫”(沈德潛《別裁》)。其實,由“回日”憶及“去時”,以“去時”反襯“回日”,更增感慨。蘇武出使是漢武帝為之賜節餞行,他自己那時也正在壯年,可是歸漢之“回日”,漢室江山雖然依舊,然而人事卻迥然有異于前了,這里面包含了極其深沉的感。“回日”句是寫朝廷人事的變更,“去時”暗示了蘇武個人生命歷程的轉換,兩句通過對時間轉換的形象描繪,顯示了蘇武留胡時間之長,讀者從此也可以想象到十九年中蘇武所經受的磨難之多。

  4、“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二句謂蘇武歷經生死苦難而不失漢節,回來后竟不得封侯,只能空向秋波悲嘆年華已逝,表露出作者對刻薄寡恩的天子的深沉怨恨。末聯集中抒寫蘇武歸國后對武帝的追悼。漢宣帝賜蘇武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武帝已經長眠茂陵,再也見不到完節歸來的蘇武封侯受爵了,蘇武只能空自面對的流水哭吊已經逝去的先皇。史載李陵勸降時,蘇武曾說:“武父子之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回國后,昭帝“詔武奉一大牢謁武帝園廟”。這種故君之思,是融忠君與愛國為一體的感情。最后一筆,把一個帶著歷史局限的愛國志士的形象,更真實感人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晚唐國勢衰頹,民族矛盾尖銳。表彰民族氣節,歌頌忠貞不屈,心向故國,是時代的需要。《河湟》詩云:“牧羊驅馬雖戎服,白發丹心盡漢臣。”這首詩,正塑造了一位“白發丹心”的漢臣形象。

【溫庭筠古詩詞】相關文章:

溫庭筠詩詞01-27

溫庭筠詩詞11篇(經典)04-12

經典古詩詞03-05

古詩詞06-09

古詩詞好句01-07

古詩詞名言07-27

立秋的經典古詩詞07-25

[精品]經典古詩詞07-20

梅花古詩詞02-22

詠雪的古詩詞02-2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狠狠久久 | 中文字人妖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网站综合 | 中文乱码在线精品日本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看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