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夏經典古詩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夏經典古詩詞 篇1
1、《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2、《初夏》
宋·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3、《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4、《初夏游張園》
宋·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5、《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6、《孟夏》
唐·賈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7、《夏雨后題青荷蘭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8、《夏日登鶴巖偶成》
唐·戴叔倫
天風吹我上層岡,露灑長松六月涼。
愿借老僧雙白鶴,碧云深處共翱翔。
9、《思歸》
唐·白居易
養無晨昏膳,隱無伏臘資。
遂求及親祿,黽勉來京師。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
冬積溫席戀,春違采蘭期。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塊然抱愁者,長夜獨先知。
悠悠鄉關路,夢去身不隨。
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
10、《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鹯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11、《得勝樂·夏》
元·白樸
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
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
12、《夏晝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1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14、《清平樂·池上納涼》
清·項鴻祚
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
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
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
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15、《夏夜宿表兄話舊》
唐·竇叔向
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遠書珍重何曾達,舊事凄涼不可聽。
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別,愁見河橋酒幔青。
16、《初夏絕句》
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17、《游赤石進帆!
南北朝·謝靈運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
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發。
川后時安流,天吳靜不發。
揚帆采石華,掛席拾海月。
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仲連輕齊組,子牟眷魏闕。
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
請附任公言,終然謝天伐。
18、《暑旱苦熱》
宋·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19、《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20、《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21、《夏景園廬》
唐·韋應物
群木晝陰靜,北窗涼氣多。
閑居逾時節,夏云已嵯峨。
搴葉愛繁綠,緣澗弄驚波。
豈為論夙志,對此青山阿。
22、《喜晴》
宋·范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23、《夏日游暉上人房》
唐·陳子昂
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樓賞,地似竹林禪。
對戶池光亂,交軒巖翠連。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24、《夏日書懷寄道友》
唐·崔涂
達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撓平生。
終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寵辱驚。
峰轉暫無當戶影,雉飛時有隔林聲。
十年惟悟吟詩句,待得中原欲鑄兵。
25、《夏日對雨》
唐代·裴度
登樓逃盛夏,萬象正埃塵。
對面雷嗔樹,當街雨趁人。
檐疏蛛網重,地濕燕泥新。
吟罷清風起,荷香滿四鄰。
26、《卜算子·荷花》
宋·辛棄疾
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
占斷人間六月涼,期月鴛鴦浦。
根底藕絲長,花里蓮心苦。
只為風流有許愁,更襯佳人步。
27、《大德歌·夏》
元·關漢卿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綠楊堪系馬。
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巖巖羞戴石榴花。
28、《天凈沙·夏》
元·白樸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29、《首夏山中行吟》
明·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養蠶忙。
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30、《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31、《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宋·楊萬里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32、《初夏戲題》
唐·徐夤
長養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
青蟲也學莊周夢,化作南園蛺蝶飛。
33、《幽居初夏》
宋·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34、《子夜吳歌·夏歌》
唐·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35、《游開元精舍》
唐·韋應物
夏衣始輕體,游步愛僧居。
果園新雨后,香臺照日初。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馀。
符竹方為累,形跡一來疏。
36、《夏旱》
唐·白居易
太陰不離畢,太歲仍在午。
旱日與炎風,枯焦我田畝。
金石欲銷鑠,況茲禾與黍。
嗷嗷萬族中,唯農最辛苦。
憫然望歲者,出門何所睹。
但見棘與茨,羅生遍場圃。
惡苗承沴氣,欣然得其所。
感此因問天,可能長不雨。
37、《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38、《酬樂天早夏見懷》
唐·元稹
庭柚有垂實,燕巢無宿雛。
我亦辭社燕,茫茫焉所如。
君詩夏方早,我嘆秋已徂。
食物風土異,衾裯時節殊。
荒草滿田地,近移江上居。
八日復切九,月明侵半除。
39、《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宋·蘇軾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
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
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40、《夏日雜詩》
清·陳文述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初夏經典古詩詞 篇2
1.《客中初夏》 宋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農歷四月,進入初夏。天氣清和,雨過天晴。門前南山,更加明凈,秀色可餐。此時,已經沒有了四處飛舞的惱人柳絮,只有葵花朝著太陽開放。全詩構建了一個非常寂靜明亮,溫暖和煦的環境。“更無柳絮因風起”,是借用了晉代才女謝道韞的詩句:莫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這句詩,本來是形容雪的。司馬光引用這首詩,是為了表達自己對政敵的不滿。當時,司馬光由于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迫到洛陽去寫《資治通鑒》。在這首詩中,他把變法的煩心事比作柳絮,表達了自己不愿意與之同流,一片忠心,陽光可鑒的心志。
2.《閑居初夏午睡起二首》 宋 楊萬里
其一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其二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楊萬里的風格,大家都非常熟悉。他的`詩歌內容豐富,題材多樣。其田園詩清新灑脫,富有情趣,充滿了生活哲理。這兩首初夏詩,語言通俗樸素,十分超脫。初夏時節,正是梅子將熟的時候,味道非常酸,酸得能掉牙。芭蕉也長出了綠葉,覆蓋了窗戶。白天時間變長,人也慵懶愛睡。醒來時百無聊賴,閑著沒事兒看兒童撲打柳絮。第二首,也是表現了初夏時,愜意慵懶,無所事事的生活狀態。坐在松陰下,滿地青苔,偶然想看書,但又懶得翻。沒事兒往芭蕉葉上淋水玩兒,使得兒童誤認為是下雨了。這兩首詩,生動有趣,生活意味濃厚。
3.《初夏戲題》 唐 徐夤
長養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
青蟲也學莊周夢,化作南園蛺蝶飛。
拂曉,香風拂面。荷花,漸漸出水。薔薇,已然凋零。毛毛蟲,長大了,準備化作蝴蝶飛舞。這里用了莊周夢蝶的典故,卻與毛毛蟲的愿望不謀而合,運用十分貼切。全詩語調輕松歡快,生動活潑,惹人憐愛。
4《幽居初夏》 宋 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這是陸游晚年閑居山陰時所作。當時,陸游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在鄉村賦閑,寫了大量的田園詩。但這些詩,不光是寫風光,更包含了陸游的愛國情懷。這其間,也是陸游詩歌創作的一個高峰期!队木映跸摹愤@個題目,陸游就寫過很多首,以這一首最為知名!坝摹弊,是陸游當時的生活寫照,在全詩中有深刻的體現。“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這兩句開宗明義,提綱挈領,把地點和季節都交代了,并構造了一個清幽的氛圍。頷聯由靜到動,以白鷺飛舞和青草鳴蛙,來反襯幽靜的環境;X龍,就是竹筍。木筆,就是木蘭。竹筍已經成熟了,木蘭也已開放,顯示出初夏時節,到處充滿了生機。但是,尾聯筆鋒一轉,嘆息自己已經年老,知交零落,一覺醒來,身邊連個一塊兒喝茶的朋友都沒有。這首詩,雖然全詩在寫一個“幽”字,但其實陸游的心里是非常不平靜的。報國無門,傾訴無人,英雄遲暮,空老村居,自古就是一種無法排解的憂愁啊。
初夏經典古詩詞 篇3
1、《夏夜嘆》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2、《晚晴》
唐·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干后,歸飛體更輕。
3、《夏詞》
清·智生
炎威天氣日偏長,汗濕輕羅倚畫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銜花瓣到蘭房。
4、《夏花明》
唐·韋應物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妍。
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5、《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6、《始夏南園思舊里》
唐代·韋應物
夏首云物變,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掃園。
縈叢蝶尚亂,依閣鳥猶喧。
對此殘芳月,憶在漢陵原。
7、《曲院風荷》
清代·陳璨
六月荷花香滿湖,紅衣綠扇映清波。
木蘭舟上如花女,采得蓮房愛子多。
8、《初夏且幽莊》
唐·盧照鄰
伺有高蹤客,耿介坐幽莊。
卞哩人事少,風煙鳥路長。
瀑水含秋氣,垂藤引夏涼。
苗深全覆隴,荷上半徑塘。
釣諸青鬼沒,才田白鴛翔。
知君振奇藻,還嗣海隅芳。
9、《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過爽氣清,玉波蕩漾畫橋平。
穿簾小燕雙雙好,泛水閑鷗個個輕。
10、《夏日六言》
宋·陸游
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
數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
11、《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12、《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13、《卜算子·五月八日夜鳳凰亭納涼》
宋·葉夢得
新月掛林梢,暗水鳴枯沼。
時見疏星落畫檐,幾點流螢小。
歸意已無多,故作連環繞。
欲寄新聲問采菱,水闊煙波渺。
14、《田園樂七首·其四》
唐·王維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15、《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劉基
風驅急雨灑高城,云壓輕雷殷地聲。
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
16、《卜算子·荷花》
宋·辛棄疾
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
占斷人間六月涼,期月鴛鴦浦。
根底藕絲長,花里蓮心苦。
只為風流有許愁,更襯佳人步。
17、《大德歌·夏》
元·關漢卿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綠楊堪系馬。
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巖巖羞戴石榴花。
18、《天凈沙·夏》
元·白樸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19、《首夏山中行吟》
明·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養蠶忙。
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20、《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21、《得勝樂·夏》
元·白樸
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
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
22、《夏晝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2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24、《清平樂·池上納涼》
清·項鴻祚
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
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
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
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25、《夏夜宿表兄話舊》
唐·竇叔向
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遠書珍重何曾達,舊事凄涼不可聽。
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別,愁見河橋酒幔青。
26、《夏旱》
唐·白居易
太陰不離畢,太歲仍在午。
旱日與炎風,枯焦我田畝。
金石欲銷鑠,況茲禾與黍。
嗷嗷萬族中,唯農最辛苦。
憫然望歲者,出門何所睹。
但見棘與茨,羅生遍場圃。
惡苗承沴氣,欣然得其所。
感此因問天,可能長不雨。
27、《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28、《酬樂天早夏見懷》
唐·元稹
庭柚有垂實,燕巢無宿雛。
我亦辭社燕,茫茫焉所如。
君詩夏方早,我嘆秋已徂。
食物風土異,衾裯時節殊。
荒草滿田地,近移江上居。
八日復切九,月明侵半除。
29、《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宋·蘇軾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
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
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30、《夏日雜詩》
清·陳文述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初夏經典古詩詞 篇4
1、《初夏絕句》
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2、《游赤石進帆!
南北朝·謝靈運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
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發。
川后時安流,天吳靜不發。
揚帆采石華,掛席拾海月。
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仲連輕齊組,子牟眷魏闕。
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
請附任公言,終然謝天伐。
3、《暑旱苦熱》
宋·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4、《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5、《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6、《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7、《初夏》
宋·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8、《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9、《初夏游張園》
宋·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10、《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11、《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宋·楊萬里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12、《初夏戲題》
唐·徐夤
長養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
青蟲也學莊周夢,化作南園蛺蝶飛。
13、《幽居初夏》
宋·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14、《子夜吳歌·夏歌》
唐·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15、《游開元精舍》
唐·韋應物
夏衣始輕體,游步愛僧居。
果園新雨后,香臺照日初。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馀。
符竹方為累,形跡一來疏。
16、《卜算子·荷花》
宋·辛棄疾
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
占斷人間六月涼,期月鴛鴦浦。
根底藕絲長,花里蓮心苦。
只為風流有許愁,更襯佳人步。
17、《大德歌·夏》
元·關漢卿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綠楊堪系馬。
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巖巖羞戴石榴花。
18、《天凈沙·夏》
元·白樸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19、《首夏山中行吟》
明·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養蠶忙。
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20、《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21、《夏夜嘆》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22、《晚晴》
唐·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干后,歸飛體更輕。
23、《夏詞》
清·智生
炎威天氣日偏長,汗濕輕羅倚畫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銜花瓣到蘭房。
24、《夏花明》
唐·韋應物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妍。
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25、《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6、《齊安郡后池絕句》
唐·杜牧
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
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
27、《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28、《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29、《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30、《阮郎歸·初夏》
宋·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31、《夏景園廬》
唐·韋應物
群木晝陰靜,北窗涼氣多。
閑居逾時節,夏云已嵯峨。
搴葉愛繁綠,緣澗弄驚波。
豈為論夙志,對此青山阿。
32、《喜晴》
宋·范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33、《夏日游暉上人房》
唐·陳子昂
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樓賞,地似竹林禪。
對戶池光亂,交軒巖翠連。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34、《夏日書懷寄道友》
唐·崔涂
達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撓平生。
終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寵辱驚。
峰轉暫無當戶影,雉飛時有隔林聲。
十年惟悟吟詩句,待得中原欲鑄兵。
35、《夏日對雨》
唐代·裴度
登樓逃盛夏,萬象正埃塵。
對面雷嗔樹,當街雨趁人。
檐疏蛛網重,地濕燕泥新。
吟罷清風起,荷香滿四鄰。
36、《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37、《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38、《卜算子·五月八日夜鳳凰亭納涼》
宋·葉夢得
新月掛林梢,暗水鳴枯沼。
時見疏星落畫檐,幾點流螢小。
歸意已無多,故作連環繞。
欲寄新聲問采菱,水闊煙波渺。
39、《田園樂七首·其四》
唐·王維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40、《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劉基
風驅急雨灑高城,云壓輕雷殷地聲。
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
41、《得勝樂·夏》
元·白樸
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
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
42、《夏晝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4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44、《清平樂·池上納涼》
清·項鴻祚
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
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
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
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45、《夏夜宿表兄話舊》
唐·竇叔向
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遠書珍重何曾達,舊事凄涼不可聽。
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別,愁見河橋酒幔青。
46、《夏旱》
唐·白居易
太陰不離畢,太歲仍在午。
旱日與炎風,枯焦我田畝。
金石欲銷鑠,況茲禾與黍。
嗷嗷萬族中,唯農最辛苦。
憫然望歲者,出門何所睹。
但見棘與茨,羅生遍場圃。
惡苗承沴氣,欣然得其所。
感此因問天,可能長不雨。
47、《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48、《酬樂天早夏見懷》
唐·元稹
庭柚有垂實,燕巢無宿雛。
我亦辭社燕,茫茫焉所如。
君詩夏方早,我嘆秋已徂。
食物風土異,衾裯時節殊。
荒草滿田地,近移江上居。
八日復切九,月明侵半除。
49、《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宋·蘇軾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
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
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50、《夏日雜詩》
清·陳文述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初夏經典古詩詞 篇5
1、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2、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唐·賈弇《孟夏》
3、東窗晚無熱,北戶涼有風!拙右住断娜铡
4、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5、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鸥Α督濉
6、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7、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
8、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9、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王令《暑旱苦熱》
10、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犊椭谐跸摹
11、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秦觀《納涼》
12、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13、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14、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翖壖病段鹘隆ひ剐悬S沙道中》
16、紛紛紅紫己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懹巍冻跸慕^句》
17、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韓愈《送劉師服》
18、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19、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楊萬里《夏夜追涼》
20、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喜晴》
21、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22、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啤じ唏墶渡酵は娜铡
23、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唐·王維《渭川田家》
24、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白居易《宴散》
25、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26、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礁伞额}報恩寺上方》
27、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28、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钌屉[《晚晴》
29、隋家古寺郡西南,寺廢殘僧只二三。藜藿滿庭塵暗佛,時聞鐃鼓賽春蠶。
30、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啤ろf應物《游開元精舍》
31、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断娜针s詩》
32、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冻跸募词隆
33、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高駢《山亭夏日》
初夏經典古詩詞 篇6
原文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注釋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是北宋司馬光的名句。而今許多人把“葵花”釋為“向日葵”,連許多古詩書編者都不例外,實為謬誤。因為向日葵是菊科植物,原產美洲,明代后期才傳入中國,與中國本土的幾種“葵”不能混為一談。
葵,在我國原指葵菜,屬錦葵科,此外還有蜀葵等,也都有向陽的習性。
而向日葵屬菊科,原稱丈菊、西番菊,原產美洲,是明代后期才從南洋傳入中國的`油料作物。明王角晉《群芳譜》:“西番葵,莖如竹、高丈余,葉似葵而大,花托圓二、三尺,如蓮房而扁,花黃色,子如蓽(蓖)麻子而扁。”這是我國最早關于向日葵的記載。
所以,司馬光筆下的“葵花”,并不是指向日葵,而應當是指蜀葵等亦有向陽性的植物。
譯文
初夏四月,天氣清明和暖,下過一場雨天剛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凈了。眼前沒有隨風飄揚的柳絮,只有葵花朝著太陽開放。
賞析
一首平白如話的小詩,既無險字,也無麗詞,似乎一覽無余.初夏時節,一場清雨剛停,對著門的南山又清清楚楚地展現在眼前.隨風飄舞的柳絮楊花已不見,只有葵花對著太陽在開放.這其實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作為政治家的司馬光決非如此淺薄;甚至用不著細細咀嚼,便可知其所指,其所托,其所寄寓著的深意.風風雨雨,雨雨風風,我(作者)也永不會像柳絮一樣沒有固定的操守,而會永遠像葵一樣忠心于國家.此詩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托物而言志。
初夏經典古詩詞 篇7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宋蘇軾《阮郎歸·初夏》
農歷四月下旬立夏,在長江中游或者以南地區尤其明顯。此時氣溫明顯升高,高溫高濕,氣溫往往在20度以上,東邊日出西邊雨,陣雨連晴,雖然不是百花盛放的春天,但初夏有另一種清美,那就是綠深紅明,有對照的夏美和舒爽。
此時冬春衣裳換成輕薄單衣,人體更為舒展自由,心情和心靈更加上揚明麗。
47歲的蘇東坡,在黃州已經住了4年。4年前的烏臺詩案,應該算是中國最早的文字獄,因為對王安石變法表示了個人的強烈的不理解,他的作品被成為絆倒他自己的一個石頭,被對手利用攻擊,蘇東坡經歷了103天的牢獄之災,險些性命不保。出獄后被貶放到黃州做一個團練副使,這也是在官僚體系內最大的懲罰,仿佛唐朝的劉禹錫。
蘇東坡在經歷這次劫難之后,也深知自己的仕途不會有太大的起色,反而放開了,注重生活的本來。他在黃州拿著微薄的俸祿,自己開荒,這樣的經歷,讓他在政治上消沉,卻誕生了另一種接地氣的明快的文風。他更注重生活的細節,享受四季的變化,并從中間尋找生命的歡喜和動力。
47歲的這年四月,他從黃州調往河南。反正是一次小小的升職,過慣了苦日子的蘇軾,也覺得是個好事。在黃州逗留期間,倒也放松,寫下了這首清新夏詞。
“綠槐高柳咽新蟬,熏風初入弦。碧玉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
蘇東坡在黃州的時候自己開荒,有小小的園舍。在開荒種菜的過程中,充分領略了四季的變化和農民的辛苦。但蘇東坡到底是一個文學家和詩人,那一種詩懷并不會被苦難磨滅。
此時正是槐樹成陰,柳樹蓬勃的初夏,可以聽到夏天的蟬聲。這正是東南風和暖的日子,南風帶來了夏天。這首詩是從聽覺視覺上入手,每一句詩都是一種立體的色彩和音樂。
第一句是槐蔭樹里,蟬聲初鳴,甚至聽得見微風吹過槐樹和柳的聲響。
第二句,則是那槐蔭樹下,碧紗窗里,聽得見下棋的聲音,看到的是裊裊的`香煙。
蘇軾此時并不是住在高門大戶,相反,這應該是一處簡單但不失溫暖和閑情的小家園。綠紗窗,并非是紅樓夢那么講究,相反綠窗在唐宋都代表著平民家庭,和朱樓繡戶相對。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边@同樣是有色彩有聲音。所謂的聲音,那是細雨打初荷,這里用小荷葉分明點出了剛剛立夏,荷葉剛剛出水,還來不及打花朵。但是明快的陣雨過來,小荷葉已經翻了面,但這時雨后的五月花榴花,正火紅開放。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庇腥苏f這是一位有著纖纖玉手的姑娘在水邊戲水,水花四濺。蘇東坡此時倒是有一個侍妾叫朝云,但是她陪蘇東坡是來吃苦,并非秀美麗的,而且這個時候她和蘇東坡有了一個兒子,作為母親,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大約也不再會有少女的天真爛漫,反而是一個主婦操持貧寒的家。
實際上這一句話寫的是荷花,而且是寫的雨后的荷葉。你看那天上的雨打在小荷葉上,小荷葉不是翻了嗎?那是老天在戲弄小荷葉,那些晃蕩在荷葉間的水珠,被風吹碎滑落,但留下來的,卻是動態的瓊珠,又成了一個個小圓珠子。
用“碎卻圓”,已經寫出了風雨中的小荷葉,種種動態和清晰。而這正是初夏時節最容易看到的景色啊!
在這句詩里也有聲音,那就是從荷葉滴落到水塘的水聲,仿佛清泉一樣斷續可愛。
這首詩節奏明快清新,也證明蘇東坡此時,保有良好的心情。貶謫,李白,白居易,屈原,劉禹錫歷代先賢都有過同樣的命運,蘇東坡想得開,這也成就了他曠達的心胸,明快灑脫的文風。
雖然不久以后,更多的磨難,仕途的起伏,接踵而來,小兒子去世,貶放海南島,從表面看,蘇東坡都是逆來順受,但實際上,他從來都沒有浪費過自己的光陰,在每一個地方都盡力擁抱生活和人生。比如在海南島當時屬于蠻荒之地,蘇軾就努力教書育人。
有人常說蘇東坡是坡仙,因為他詩詞中的那種灑脫大氣少有人及,但我更想說他不是神仙,他是一個珍惜生命,擁抱現實的偉大文學家和官僚,雖然坎坷已經成為命運,他也不負此生。
初夏經典古詩詞 篇8
初夏行平水道中
【宋代】陸游
老去人間樂事稀,一年容易又春歸。
市橋壓擔莼絲滑,村店堆盤豆莢肥。
傍水風林鶯語語,滿園煙草蝶飛飛。
郊行已覺侵微暑,小立桐陰換夾衣。
【譯文】
老了以后生活中就少了興味和趣事,一年很容易就過去,又是一年春歸來。
橋頭的集市上,擔子里的莼菜分量很大,村邊的小店用粗瓷碟子以招待顧客,豌豆黃豆正飽滿。
靠著水邊的樹林中,隨風傳來聲聲鶯語,市上人家的園內,碧草如煙,蝴蝶翻飛。
在郊外游玩已經能感覺到暑氣侵人,在梧桐陰下站立片刻,便取出單衣換下了夾衣。
【注釋】
平水:地名。在紹興以東四十余里,以產茶著稱。
樂事。杭瓷钪猩倭伺d味和趣事。
市橋:即橋頭的集市。
壓:指擔子里的蔬菜分量很大。
莼(chún)絲:即莼菜,多年生水草,葉橢圓,花暗紅,嫩葉可以做湯菜。
村店:村邊的.酒店。
煙草:青草。
侵微暑:開始感到暑氣侵人。
桐陰:梧桐樹陰。
【賞析】
這首詩,首聯先是抒發人生感慨,人越老,生活中樂事也逐漸稀少。頷聯寫橋畔村頭的集市風光,有橋畔莼絲擔和村中小酒店。頸聯則轉寫自然景觀,選取的是最具有江南和初夏特征的風物。尾聯以“郊行”應題以結束全篇。全篇無一“喜”“樂”等字眼,詩人欣喜之情卻漫溢于畫面之中,令人讀之心醉神怡。
首聯以抒發感慨的議論提起:人老了,感到生活中樂事不多。時間一年年地過去,眼下春天又完了。這兩句詩,聯系陸游的經歷來看,不應視作嘆老嗟卑的陳詞。詩人有志難伸,被迫賦閑,光陰空逝,欲挽無由,當此之際,不會沒有“戰馬死槽櫪,公卿守和約”的激憤,只是這首詩沒有觸及這方面的話題,因而出語平和罷了。不過,“容易”和“又”二語,還是約略透出了一絲感慨之情。
中間兩聯就承接“春歸”二字落筆,具體展示初夏時分平水道上的景象。頷聯寫集市風光:橋上莼絲擔,路旁小酒店。陸游生于江南,對于其味深有體會,一個“滑”字,最能表現莼菜特色。橋頭是過往行人必經之路,莼絲擔停在橋頭,可謂善于選擇地址。從“壓”字可見,擔中莼絲數量不少。在這橋畔村頭,酒店自然是少不了的。初夏時,豌豆、黃豆相繼粒綻。江南村俗,帶莢水煮,用以佐酒。村店中?梢砸姷接么执傻佣哑饚妆P以招徠顧客。二句頗能表現時令特點與江南水鄉的地方特色。
頸聯轉而寫初夏自然風光:傍水林中,隨風傳來聲聲鶯語。市上人家的園內,碧草如煙,蝴蝶翻飛!苞L語語”“蝶飛飛”,動詞疊用,情景熱鬧,讀來更有親切之感,表現了詩人的愉悅心情。當時初夏,郊行稍久,即感暑氣侵人。于是詩人便取出單衣,在梧桐陰下站立片刻,換下了夾衣!靶×⑼╆帗Q夾衣”,是這首詩中最動人之句。詩人描繪了這一生活瑣事,而換衣之處是歷來以喻清節的梧桐之陰,則更添了幾分雅致。
【背景】
憂國憂民的陸游,除了感時傷懷,也寫了不少富有生活情趣的閑適之作,這首詩便是一例。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冬,陸游六十五歲時,以“嘲詠風月”的罪名被罷官回到山陰故居,這首詩即寫于晚年閑居期間。是初夏的一天,詩人出東南郊向平水,欣賞江南初夏的美景有感而作。
初夏經典古詩詞 篇9
1、阮郎歸 初夏
[宋] 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2、池上早夏
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3、初夏
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
陰陽深淺葉,曉夕重輕煙。
哢鶯猶響殿,橫絲正網天。
佩高蘭影接,綬細草紋連。
碧鱗驚棹側,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陽處,始復有山泉。
訴衷情 初夏偶成 段克己
東風簾幕雨絲絲,梅子半黃時。
玉簪微醒醉夢,開卻兩三枝。
初睡起,曉鶯啼。倦彈棋。
芭蕉新綻,徙湖山,彩筆題詩。
4、初夏且幽莊
盧照鄰
伺有高蹤客,耿介坐幽莊。
卞哩人事少,風煙鳥路長。
瀑水含秋氣,垂藤引夏涼。
苗深全覆隴,荷上半徑塘。
釣諸青鬼沒,才田白鴛翔。
知君振奇藻,還嗣海隅芳。
5、早夏
錢起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憂正是魔。
花萼敗春多寂寞,葉陰迎夏已清和。
鸝黃好鳥搖深樹,細白佳人著紫羅。
軍旅閱詩裁不得,可憐風景遣如何。
6、閑居初夏午睡起
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7、初夏游張園
戴敏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8、初夏絕句
宋 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9、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10、初夏
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11、立夏日憶京師諸弟
唐 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恒靜。
長風始飄閣,疊云才吐嶺。
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12、次韻朱光庭初夏
[宋] 蘇軾
朝罷人人識鄭崇,直聲如在履聲中。
臥聞疏響梧桐雨,獨詠微涼殿閣風。
諫苑君方續承業,醉鄉我欲訪無功。
陶然一枕誰呼覺,牛蟻新除病后聰。
13、初夏戲題
徐夤
長養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
青蟲也學莊周夢,化作南園蛺蝶飛。
14、初夏
[宋] 無名氏
櫻筍方夭麥報秋,梅黃雨過水平疇。
春歸欲帶春風韻,枝上一聲黃栗留。
15、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宋] 楊萬里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16、客中初夏
司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17、幽居初夏
宋 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18、立夏
宋 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初夏經典古詩詞】相關文章:
初夏唯美古詩詞(精選60首)07-02
初夏往事初夏作文04-06
初夏的作文12-13
初夏的詩句12-22
初夏的作文01-16
初夏的文案05-17
(推薦)初夏的作文10-15
初夏的作文[合集]11-24
初夏的雨作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