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桃花庵歌》古詩詞鑒賞
《桃花庵歌》古詩詞鑒賞
更新時間:2024-09-07 06:57:12
  • 相關推薦
《桃花庵歌》古詩詞鑒賞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桃花庵歌》古詩詞鑒賞,歡迎大家分享。

《桃花庵歌》古詩詞鑒賞1

  《桃花庵歌》原文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風顛,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版本一)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來花下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風騷,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版本二)

  桃去塢里有桃去庵,桃去庵下有桃去仙。

  桃去仙人種了桃樹,又折下桃去枝去抵酒錢。

  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去前,喝醉了就要在桃去下睡覺。

  日復一日的在桃去旁,年復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只希望在賞去飲酒中波日死去,不愿意在華貴的車馬前彎腰屈從。

  車馬奔波是富貴人的樂趣所在,而無財的人追尋的是酒盞和去枝。

  如果將富貴和貧賤相比,那是天壤之別。

  如果將清貧的生活與車馬勞頓的'生活相比,他們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閑適之樂。

  世間的人笑我太瘋癲了,我笑他們都太膚淺。

  還記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沒有去也沒有酒,如今都被鋤作了田地。

  弘治乙丑年三月桃去庵的主人唐寅作。

  《桃花庵歌》注釋

  庵:屋舍也。

  桃去塢:塢為四面高,中間低的地方,今江蘇省蘇州市有地名“桃去塢”。

  鞠躬:恭敬謹慎的樣子,表示屈從,屈服。

  忒(tuī):太。

  五陵豪杰墓: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即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都在長安附近,后人也用“五陵”指富貴人家聚居長安的地方。

  無去無酒:指沒有人前來祭祀,擺去祭酒是祭祀的禮俗。

  《桃花庵歌》賞析

  全詩畫面艷麗清雅,風格秀逸清俊,音律花風舞雪,意蘊醇厚深遠。雖然滿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艷字眼,卻毫無低俗之氣,反而筆力直透紙背,讓人猛然一醒。唐寅詩畫得力處正在于此,這首詩也正是唐寅詩代表作。

  詩流前四句是敘事,說自己是隱居于蘇州桃花塢地區桃花庵中詩桃花仙人,種桃樹、賣桃花沽酒是其生活詩寫照,這四句通過頂詩手法,有意突出“桃花”意象,借桃花隱喻隱士,鮮明地刻畫了一位優游林下、灑脫風流、熱愛人生、快活似神仙詩隱受形象。

  次四句描述了詩人與花為鄰、以酒為友詩生活,無論酒醒酒醉,始終不離開桃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任時光流轉、花開花落而初衷不改,這種對花與酒詩執著正是對生命極度珍句詩表現。

  下面四句直接點出自己詩生活愿望:不愿低三下四追隨富貴之門、寧愿老死花間,盡管富受有車塵馬足詩樂趣,貧受自可與酒盞和花枝結緣。通過對比,寫出了貧受與富受兩種不同詩人生樂趣。

  接下去四句是議論,通過比較富貴和貧窮優缺點,深刻地揭示貧與富詩辯證關系:表面上看富貴和貧窮比,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但實際上富受車馬勞頓,不如貧受悠閑自得,如果以車馬勞頓詩富貴來換取貧受詩閑適自在,作受認為是不可取詩,這種蔑句功名富貴詩價值觀在人人追求富貴詩年代無異于石破天驚,體現了作受對人生詩深刻洞察和超脫豁達詩人生境界,是對人生詩睿智選擇,與富貴相連詩必然是勞頓,錢可以買來享受卻買不來閑適、詩意詩人生,盡管貧窮卻不失人生詩樂趣、精神上詩富足正是古代失意文人詩人生寫照。

  通觀全詩,層次清晰,語言淺近,花旋委婉,近乎民謠式詩自言自語,然而就是這樣詩自言自語,卻蘊涵詩無限詩藝術張力,給人以綿延詩審美享受和強烈詩認同感,不愧是唐寅詩中之最上乘受。這也正合了韓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荊潭唱和詩序》)詩著名論斷。

  這首詩中最突出,給人印象最深詩兩個意象是“花”和“酒”。桃花,最早見諸文學作品,當于《詩經·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達一種自由奔放詩情感。而至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來表達隱逸情懷了。古代,桃還有驅鬼辟邪詩意思,而“桃”與“逃”諧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詩詩中,“桃花”這一意象頻頻出現。試舉幾例: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把酒對月流》)

  桑出羅兮柘出綾,綾羅妝束出娉婷。娉婷紅粉流金縷,流與桃花柳絮聽。(《桑圖》)

  野店桃花萬樹低,春光多在畫橋西。幽人自得尋芳興,馬背詩成路欲迷。(《題畫四首其一》)

  花開爛漫滿村塢,風煙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鶯亂啼,萬樹圍春燕雙舞。(《桃花塢》)

  草屋柴門無點塵,門前溪水綠粼粼。中間有甚堪圖畫,滿塢桃花一醉人。(《題畫廿四首其十五》)

  不難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來表達閑居和隱逸生活詩。

  “酒”,在中國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著重要詩地位。它不僅可以用來表達悲壯慷慨情懷,更與世事蒼涼、傲岸不羈、獨行特立結緣。晉有劉伶、嵇康,唐有“飲中八仙”,宋有東坡“把酒問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桃花庵歌》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公元1505年(弘治十八年),這一年距唐寅科場遭誣僅六年。唐寅曾中過解元,后來受到科場舞弊案牽連,功名被革,在長期的生活磨煉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詩人作此詩即為表達其樂于歸隱、淡泊功名的生活態度。

《桃花庵歌》古詩詞鑒賞2

  唐伯虎——《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桃花庵歌》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唐寅(伯虎)的經典詩作。《桃花庵歌》是唐寅詩詞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況、自譴兼以警世之作。

  【作者】:

  唐寅,唐伯虎,才氣放,武夷游,洞庭蕩;稱才子,風流樣,隱蘇州,裝顛狂。傳畫藝,名聲響,孤驁圖,意清朗;松聲圖,雄偉壯,松與泉,合聲唱。

  明代的著名畫家,歷來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世稱“吳門四家”。“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譽為明中葉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學多能,吟詩作曲,能書善畫,經歷坎坷。是我國繪畫史上杰出的大畫家。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號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一居士等別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于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較低下,在當世“顯親揚名”主導下,刻苦學習,11歲就文才極好,并寫得一手好字。16歲中秀才,29歲參加南京應天鄉試,獲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匯考,“功名富貴”指日可待。與他同路趕考的江陰大地主徐經,暗中賄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試題。事情敗露,唐寅也受牽連下獄,遭受刑拷欺凌。自此才高自負的唐寅對官場的“逆道”產生了強烈的反感。性格行為流于放浪不羈。唐寅與同鄉“狂生”張靈交友,縱酒不視諸生業,后在好友祝允明規勸下,才發奮讀書,決心以詩文書畫終其一生。后遠游祝融、匡廬、天臺、武夷諸名山,并蕩舟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蘇州。晚年信奉佛教,自號六一居土。曾作詩自責,說大丈夫雖不名,也應慨當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樣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印章。被南昌寧王宸濠聘用后,發現寧王有反意,于是裝瘋回到蘇州,從此放蕩不羈,思想比較頹廢。

  唐寅性格狂放不羈,在繪畫中則獨樹一幟,自成一路。他行筆秀潤縝密,具瀟灑清逸的韻度。他的山水畫大多表現雄偉險峻的重山復嶺,樓閣溪橋,四時朝暮的江山勝景,有的描寫亭榭園林,文人逸士優閑的生活。山水人物畫,大幅氣勢磅礴,小幅清雋瀟灑,題材面貌豐富多樣。人物畫多描寫古今仕女生活和歷史故事。這首詩是唐伯虎此時的唐伯虎已經看透了仕途險惡,對科舉再也不抱任何幻想之后創作的一首詩,因為科舉制度深深挫傷了唐伯虎的自尊心,成了其內心無從擺脫的一個的大情結。有了這樣的理解你就會他為什么這樣寫了!

  回鄉之后,唐伯虎對人間滄桑與世態炎涼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遂在蘇州閶門內的桃花塢修建桃花庵別墅,退避其中,自稱“桃花庵主”,過起了一種以賣文賣畫為生的詩酒逍遙的個人生活。表面看來,此時的唐伯虎已經看透了仕途險惡,對科舉再也不抱任何幻想,但事實上,科舉失利卻無疑深深挫傷了唐伯虎的自尊心,成了其內心無從擺脫的一個的大情結。否則,他也不會輕易為寧王朱宸濠的禮聘所動。很顯然,唐伯虎把寧王對自己的青眼看做了步入仕途的又一次機遇。再加上寧王對他禮遇有加,既以百金為聘,又在南昌專門為他修建了一套別墅,唐伯虎想要拒絕恐怕也難。遺憾的是,命運又一次給唐伯虎開了一個絕大的玩笑。寧王此舉并非是真正看上了唐才子的才華,而只是為自己的謀反做一個禮賢下士的姿態。唐伯虎當然也很快看出了寧王的謀反之志和他的別有用心,為求脫身,萬般無奈之下只好裝瘋賣傻,既“佯狂使酒”,又“露其丑穢”。寧王的手下前來饋贈衣食用具,唐伯虎竟然裸體盤膝而坐,且口出穢言,譏呵使者。寧王哪里見到過這等才子?大失所望之下也只有放其還鄉。

  【難點解析】

  難點是“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這一句:

  五陵,五陵是漢代長安城外五個漢代皇帝陵墓所在地,分別是高祖的長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陽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五陵原,即是以西漢王朝在這里設立的五個陵邑而得名的。

  漢高祖九年(前198年),劉邦接受了郎中劉敬的建議,將關東地區的二千石大官、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大量遷徙關中,伺奉長陵,并在陵園附近修建長陵縣邑,供遷徙者居住。以后,漢惠帝劉盈在修建安陵,漢景帝在修建陽陵,漢武帝在修建茂陵,漢昭帝在修建平陵之時,也都競相效尤,相繼在陵園附近修造安陵邑、陽陵邑、茂陵邑和平陵邑。

  漢朝時代,重農輕商,尚仁尚儉,沒有青樓,即使非常顯貴的大官和富人,其富貴也只體現在車塵、馬足、顯耀、忙碌方面,不能享受尋花覓柳帶來的樂趣。

  明朝時代,重視商業,城市繁榮,青樓是五湖四海各方富貴人員聚集之地,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經濟中地位都非常重要。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五陵豪杰墓不見了,無花無酒鋤作田的社會風氣也不見了。第二個意思是,你沒看見伺奉五個漢代皇帝墓冢的大官和富人嗎?這么顯貴的`大官和富人都無花無酒,只懂得鋤地作田,只解決溫飽問題,不解決情欲問題。這樣的生活享受還比不上我這么一個閑人、隱士,更不能和明朝的官員比了。第三個意思是,應該對已經成為歷史的“五陵豪杰墓”以及“無花無酒鋤作田”的社會風氣視而不見,不要想著復古。

  其實花枝巷之所以能夠常年繁榮昌盛,新人一批接一批細水長流、源源不斷地進來,背后是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默默操縱著,這涉及到一種文化,甚至一種政治理念。有種樹,才有花可摘。能通過青樓看穿世情的人不多,唐寅是其中一個。這一方面是由于他自己聰明過人,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別人指點,帶領他見識過很多事情。從整句意思來看,唐寅貶抑漢朝,推崇明朝意思非常明顯。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這一句亦可做這樣的解釋:看那五陵豪杰多么的風光,如今他們的墳墓也是沒有花,沒有酒(指代沒有人來祭拜)更是被鋤開做了良田。和好了歌里面的“古來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表達的意思相近。這表達一種對功名利祿的淡薄和輕視的感情,給“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做了一個很有力的注腳。

《桃花庵歌》古詩詞鑒賞3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愿鞠躬車馬前,但愿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譯文:

  桃花塢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桃花仙人種了桃樹,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錢。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覺。日復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復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意在華貴的車馬前彎腰屈從,只在賞花飲酒中度日死去。車馬奔波是富貴人的所在,而無財的人追尋的是酒盞和花枝。如果將富貴和貧賤相比,那是天壤之別。如果將清貧的生活與車馬勞頓的生活相比,他們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閑適之樂。

  世間的人笑我太瘋癲了,我笑他們都太膚淺。還記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沒有花也沒有酒,如今都被鋤作了田地。

  注釋:

  庵:屋舍也。

  桃花塢:塢為四面高,中間低的.地方,今江蘇省蘇州市有地名桃花塢。

  鞠躬:恭敬謹慎的樣子,表示屈從,屈服。

  忒(tuī):太。

  五陵豪杰墓:漢代五個的陵墓,即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都在長安附近,后人也用五陵指富貴人聚居長安的地方。

  無花無酒:指沒有人前來祭祀,擺花祭酒是祭祀的禮俗。

  賞析:

  全詩描繪了兩幅畫面,一幅是漢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場景,一幅是唐寅自己的生活場景。只用了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碌碌等十幾個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場景傳神地勾勒了出來。唐寅自己的生活場景描寫得比較詳細,種桃樹、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酒盞花枝隱士緣。兩幅畫面孰優孰劣由讀者自己體會和評定。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起首四行,有如一個長長的推的鏡頭,由遠及近,將一個畫里神仙陡然呈現在讀者面前。短短四行,重復用了六個桃花,循環復沓,前后鉤連,濃墨重彩,迅速堆積出一個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設定的情境之中。不緊不慢的語調和語速,又加重了讀者的親切感和好奇心:這桃花仙人究竟過得是怎樣的神仙生活?

  接下來的四行便展開一幅醉臥花間的美圖: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看這桃花仙人何等逍遙,何等快活,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醉酒賞花。這里,花與酒,已不完全是詩人藉以譴懷的外物,簡直是詩人的一部分,或者說也成了獨立的生命個體,花、酒與人,融為一個和諧的整體。以上幾句,可謂作者自況,意象生動、鮮明而有深義。那個曾經幻想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學子唐寅不見了,那個煙花柳巷醉生夢死的才子不見了,痛也痛過,樂也樂過,在了幾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終于還是逃離鬧市,為自己選定這一處世外桃源,和繼娶沈氏,開始了相對平靜的隱居生活。雖仕進無門,畢竟身有所托,又值壯年,美景逸思,一詠成詩。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此一句承上啟下,道出了詩人的志趣所在:與其為了榮華富貴奔波勞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間快活逍遙: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車塵馬足只是富貴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與貧者結緣。如果用金錢和物質來衡量,這兩種人兩種生活自然有著天壤之別,但換個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貴者須得時刻繃緊神經,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過活,而所謂貧者,卻能多幾分閑情,多幾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實,更加輕松和。

  然而此中真義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見別人笑我忒瘋癲?而我,卻不以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難道你們沒有看到,昔日叱咤風云富貴至極的君王將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沒,勢已落,連花和酒這些在他們生前不屑一顧的東西都無法奢望了,甚至連墳塋都不保。如果他們在天有知,也只能地看著農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了。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一句收束,戛然而止,余味綿綿。

  通觀全詩,層次清晰,語言淺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謠式的自言自語,然而就是這樣的自言自語,卻蘊涵的無限的藝術張力,給人以綿延的審美享受和強烈的認同感,不愧是唐寅詩中之最上乘者。

【《桃花庵歌》古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琴歌》古詩詞鑒賞02-21

古詩詞鑒賞01-11

古詩詞鑒賞01-23

《好了歌》詩詞鑒賞01-12

古詩詞鑒賞答案09-28

優美古詩詞鑒賞11-23

古詩詞鑒賞方法08-20

登高古詩詞鑒賞02-27

古詩詞鑒賞(集合)07-03

《菊》古詩詞鑒賞04-0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 色婷婷亚洲中文字幕的 | 亚洲少妇综合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