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古詩原文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注釋
1.將曉:天將要亮。籬門:竹子或樹枝編的門。同題詩有二首,這是第二首。
2.三萬里河:指黃河。“三萬里”形容它的長。
3.五千仞岳:指西岳華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為一仞。
4.王師:指宋王朝的軍隊。
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愛國主義詩篇,作于宋宗光紹熙三年(1192)的秋天,詩人當時在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
詩人熱情地贊美了淪陷區的祖國大好河山,對淪陷區百姓的痛苦予以極大的同情,而對南宋統治者不收復失地表示無比的憤慨。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這兩句描寫了淪陷區祖國山河的壯美,充滿了向往之情。黃河滾滾東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華山高聳,直插云霄。詩人大筆如椽,極力贊美祖國的山河。然而這美好的河山卻一直被金人占領,字里行間流露出悲痛之情。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這兩句寫淪陷區的百姓熱切盼望恢復之情景。淪陷區的百姓在金人的鐵蹄下痛苦呻吟,他們的淚水已經流干了,他們多么想回到祖國的懷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師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淚盡”、“又”都是充滿感情的詞匯。南宋統治者奉行投降路線,每每和金人簽定“和約”,他們置淪陷區百姓的死活于不顧,詩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這首詩愛憎分明,感情真摯、沉痛,尤其是前兩句用夸張手法極力贊美祖國半壁河山的壯麗,正所謂“以樂景寫哀,則哀感倍生”。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古詩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賀知章《曉發》古詩原文意思賞析04-14
古詩原文及賞析03-08
古詩原文注釋賞析01-29
古詩畫的原文及賞析01-28
早行古詩原文賞析08-25
所見古詩原文翻譯賞析06-06
古詩詞原文及賞析02-22
泛舟古詩原文翻譯賞析02-15
虞美人古詩原文賞析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