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戰爭詩詞
戰爭詩詞
更新時間:2024-07-27 18:29:48
  • 相關推薦
有關戰爭詩詞

  有關戰爭詩詞 篇1

  1、秦家筑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然。——李白《戰城南》

  2、南冠終日囚軍府,北雁何時到上林?開口摧頹空抱樸,協肩奔走尚腰金。——宇文虛中《在金日作·選二》

  3、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屈原《國殤》

  4、歲華銷盡客心驚。——陳克《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5、蠶無夏織桑充寨,田廢春耕犢勞軍。——杜荀鶴《題所居村舍》

  6、年少辭家從冠軍,金鞍寶劍去邀勛。——王涯《塞下曲二首·其二》

  7、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8、漢家天子鎮寰瀛,塞北羌胡未罷兵。——汪遵《詠昭君》

  9、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徐錫麟《出塞》

  10、從軍樂,莫問所從誰。——元好問《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時作》

  1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12、青海陣云匝,黑山兵氣沖。——高適《塞下曲》

  13、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陸游《關山月》

  14、昔事前軍幕,今逐嫖姚兵。——范云《效古詩》

  15、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虞姬《和項王歌》

  16、聽夜鳴黃鶴,樓高百尺,朝馳白馬,筆掃千軍。——吳文英《沁園春·送翁賓旸游鄂渚》

  17、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18、目送歸鴻,手揮五弦。——嵇康《贈秀才入軍·其十四》

  19、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20、勿謂時平無事也,便以言兵為諱。——劉仙倫《念奴嬌·送張明之赴京西幕》

  21、移戌腰金印,將軍度玉關。——王镃《塞上曲》

  22、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杜甫《歲暮》

  23、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陸游《水調歌頭·多景樓》

  24、書角吹楊柳,金山險馬當。——張玉娘《從軍行》

  25、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26、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韓愈《聽穎師彈琴》

  27、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屈原《國殤》

  28、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杜甫《悲陳陶》

  29、一日官軍收海服,驅牛駕車食牛肉,歸來攸得牛兩角。——元稹《田家詞》

  30、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嚴武《軍城早秋》

  31、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李頎《古從軍行》

  32、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33、愿官早勝仇早覆,農死有兒牛有犢,不遣官軍糧不足。——元稹《田家詞》

  34、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盧汝弼《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四》

  35、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曹劌論戰》

  36、細腰爭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來。——李涉《楚宮怨二首·其一》

  37、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

  38、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39、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從軍行》

  40、策功行賞不淹留,全軍藉智謀。——楊廣《紀遼東二首》

  41、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

  42、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其一》

  43、送老薤鹽何處是,我緣應在吳興。——陳克《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44、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45、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李頎《古從軍行》

  46、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李白《白馬篇》

  47、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張玉娘《從軍行》

  48、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曹松《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49、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李世民《飲馬長城窟行》

  50、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51、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許渾《金陵懷古》

  52、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杜牧《題烏江亭》

  53、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

  54、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張籍《征婦怨》

  55、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56、大漢無兵阻,窮邊有客游。——張喬《書邊事》

  57、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58、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李商隱《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59、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李約《過華清宮》

  60、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立刻看。——李攀龍《塞上曲送元美》

  61、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62、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王昌齡《青樓曲二首》

  63、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一》

  64、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65、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張玉娘《從軍行》

  66、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67、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蔡琰《悲憤詩》

  68、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69、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70、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杜甫《歲暮》

  71、去年戰桑干源,今年戰蔥河道。——李白《戰城南》

  72、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73、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屈原《國殤》

  74、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75、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吳偉業《圓圓曲》

  76、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李白《塞下曲六首》

  77、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杜甫《悲陳陶》

  78、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李頎《古從軍行》

  79、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80、憶昔霍將軍,連年此征討。——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81、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82、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陸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83、戎衣不脫隨霜雪,汗馬驂單長被鐵。——李昂《從軍行》

  84、重鑄鋤犁作斤,姑舂婦擔去輪官,輸官不足歸賣屋。——元稹《田家詞田家行》

  85、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86、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87、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88、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李頎《古從軍行》

  89、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李白《從軍行》

  90、漢甲連胡兵,沙塵暗云海。——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91、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兒缺寶刀。——馬戴《出塞詞》

  92、鐵馬云雕久絕塵,柳營高壓漢營春。——溫庭筠《過五丈原經五丈原》

  93、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楊炯《從軍行》

  94、萬里云間戍,立馬劍門關。——崔與之《水調歌頭·題劍閣》

  95、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年代:唐作者:王昌齡

  9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從軍行》年代:唐作者:王昌齡

  97、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閣夜》年代:唐作者:杜甫

  98、晚風吹雨,戰新荷、聲亂明珠蒼璧。———《念奴嬌晚風吹雨》年代:宋作者:辛棄疾

  99、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消殘戰骨。———《賀新郎細把君詩說》年代:宋作者:辛棄疾

  100、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梅嶺三章》年代:現代作者:陳毅

  101、遠戍十年臨的博,壯圖萬里戰皋蘭。———《書憤》年代:宋作者:陸游

  102、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關山月》年代:宋作者:陸游

  103、夢中吳蜀山川近,醉後周秦戰伐空。———《遣興》年代:宋作者:陸游

  104、百戰之瘡兮風雨瘢癢,九野之耕兮泥水領穿。———《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年代:宋作者:釋正覺

  105、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對雪》年代:唐作者:杜甫

  106、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潼關吏》年代:唐作者:杜甫

  107、天地軍麾滿,山河戰角悲。———《遣興》年代:唐作者:杜甫

  108、百戰徵求千里馬,十年餖飣三都賦。———《滿江紅秋水涓涓》年代:宋作者:周密

  109、戰血磨長劍,塵痕洗故裘。———《記夢》年代:宋作者:陸游

  有關戰爭詩詞 篇2

  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詩經-君子于役》

  2、積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杜甫《垂老別》

  3、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4、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曹劌論戰》

  5、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北朝民歌《木蘭詩》

  6、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白居易《自河南經亂》

  7、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家人。——戴復古《淮村兵后》

  8、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

  9、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悵下猶歌舞。——高適《燕歌行》

  10、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11、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

  1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北朝民歌《木蘭詩》

  13、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杜甫《石壕吏》

  14、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15、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16、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曹松《己亥歲》

  17、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18、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19、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和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0、使我們不去打仗,敵人用刺刀/殺死了我們,還要用手指著我們骨頭說:“看,這是奴隸!”——田間《假使我們不去打仗》

  2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22、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群黃金臺上意,但攜玉龍為君死。——李賀《雁門太守行》

  23、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毛澤東《七律·長征》

  24、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

  25、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26、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7、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28、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3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詩經-君子于役》)

  31、積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唐杜甫《垂老別》

  32、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3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4、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老將行》

  35、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36、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

  37、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38、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北朝民歌《木蘭詩》

  有關戰爭詩詞 篇3

  詩詞:

  1、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3、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4、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

  5、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6、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

  8、 醉里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9、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曹劌論戰》)

  10、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詩經-君子于役》)

  11、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杜甫《石壕吏》)

  12、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杜牧《赤壁》)

  名句:

  1、戰爭是強迫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克勞塞維茨)

  2、戰爭在你愿意時開始,卻并不你樂時結束(馬基雅弗利)

  3、包括懦夫在內的任何人都可以發動戰爭,但要結束戰爭卻得到勝利者的同意(薩盧斯特)

  4、戰爭用伯也用黃金(奧維德)

  5、戰爭似乎就意味著血和鐵(昆體良)

  6、戰爭的先決條件是:以好斗為唯一美德,以求和為唯一恥辱----(肖伯納) 7、有國家就有戰爭(伯克)

  8、建立一個國家靠的不是夢想,它最終總要訴諸血和鐵----(史文明)

  9、一個國家只有在戰爭時期才會處于和睦狀態(休·金斯米爾)

  10、戰爭是帝王的娛樂(英國)

  11、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是正義的;對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來說,戰爭是合理的(李維)

  12、只有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才是正義的(伯克)

  13、一次正義的戰爭能在高尚的國度里喚起神圣的愛的力量,這已為無數感人的事例所證實(特賴奇克)

  1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沒有正義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國)

  16、黃金和財富是戰爭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17、戰爭是驕傲之子,驕傲是財富之女(喬·斯威夫特)

  18、這個時代的重大的'問題不是演說和決議所能解決的……這些問題只有鐵和血才能解決(俾斯麥)

  19、霍布斯明晰地證明,所有動物都生活在一種自然的戰爭狀態中----(喬·斯威夫特)

  20、戰爭滿足了,或曾經滿足過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時還滿足了人對掠奪,破壞以及殘酷的紀律和專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奧特)

  21、戰爭是人類生活中一種具有頭等重要意義的生物法則,它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起調作用的東西(伯恩哈迪)

  22、戰爭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軍事上的成功----(蒙森)

  23、戰爭是死神的盛宴(歐洲)

  24、所有的母親都憎恨戰爭(賀拉斯)

  25、戰爭來臨時,真理是第一個犧牲品(海·約翰遜)

  26、戰爭使多數人流血,卻養肥了少數人(威·申斯通)

  有關戰爭詩詞 篇4

  從軍行

  [唐]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斗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前兩句寫邊報傳來,激起了志士的愛國熱情。詩人并不直接說明軍情緊急,卻說“烽火照西京”,通過“烽火”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出來了。一個“照”字渲染了緊張氣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不愿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一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個事件展開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辭鳳闕”,描寫軍隊辭京出師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調兵的符信,分凹凸兩塊,分別掌握在皇帝和主將手中。“鳳闕”是皇宮的代稱。這里,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重,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莊嚴。第四句“鐵騎繞龍城”,顯然唐軍已經神速地到達前線,并把敵方城堡包圍得水泄不通。“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斗的戰爭氣氛。一個“繞”字,又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勢。五六兩句開始寫戰斗,詩人卻沒有從正面著筆,而是通過景物描寫進行烘托。“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前句從人的視覺出發:大雪彌漫,遮天蔽日,使軍旗上的彩畫都顯得黯然失色;后句從人的聽覺出發:狂風呼嘯,與雄壯的進軍鼓聲交織在一起。兩句詩,有聲有色,各臻其妙。詩人別具機抒,以象征軍隊的“旗”和“鼓”,表現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斗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場面。詩的最后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志豪情。艱苦激烈的戰斗,更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他寧愿馳騁沙場,為保衛邊疆而戰,也不愿作置身書齋的書生。

  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見詩人的藝術功力。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于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一概略去不寫其次,詩采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展前進。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戰斗的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一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余地。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一種一氣直下、一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滿當時纖麗綺靡的詩風,他們曾在詩歌的內容和形式上作過頗有成效的開拓和創新,楊炯此詩的風格就很雄渾剛健,慷慨激昂。尤其是這樣一首描寫金鼓殺伐之事的詩篇,卻用具有嚴格規矩的律詩形式來寫,很不簡單。律詩一般只要求中間兩聯對仗,這首詩除第一聯外,三聯皆對。不僅句與句對,而且同一句中也對,如“牙璋”對“鳳闕”,“鐵騎”對“龍城”。整齊的對仗,使詩更有節奏和氣勢,這在詩風綺靡的初唐詩壇上是很難能可貴的。

  有關戰爭詩詞 篇5

  1、《嶠雅集》紫塞三關隔,黃塵八面通。

  胡笳吹復起,漢月照還空。

  雜沓仍隨馬,蕭條暗逐風。

  將軍休拂拭,留點戰袍紅。

  2、《塞下曲》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城足今古,白骨亂蓬篙。

  3、《從軍北征》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4、《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5、《從軍行》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6、《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和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7、《涼州詞》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8、《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9、《隴西行》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

  10、《涼州詞》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有關戰爭詩詞 篇6

  1、《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2、《淮村兵后》

  宋·戴復古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曉鴉。

  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

  3、《垂老別》

  唐·杜甫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盛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4、《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5、《木蘭詩》

  北朝·佚名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梅嶺三章·其一》

  近代·陳毅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7、《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宋·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8、《滿江紅·寫懷》

  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9、《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10、《新婚別》

  唐·杜甫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發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有關戰爭詩詞 篇7

  1、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立刻看。——李攀龍《塞上曲送元美》

  2、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3、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王昌齡《青樓曲二首》

  4、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一》

  5、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6、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張玉娘《從軍行》

  7、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8、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蔡琰《悲憤詩》

  9、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0、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11、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杜甫《歲暮》

  12、去年戰桑干源,今年戰蔥河道。——李白《戰城南》

  13、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14、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屈原《國殤》

  15、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16、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吳偉業《圓圓曲》

  17、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李白《塞下曲六首》

  18、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杜甫《悲陳陶》

  19、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李頎《古從軍行》

  20、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21、憶昔霍將軍,連年此征討。——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22、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23、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陸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24、戎衣不脫隨霜雪,汗馬驂單長被鐵。——李昂《從軍行》

  25、重鑄鋤犁作斤,姑舂婦擔去輪官,輸官不足歸賣屋。——元稹《田家詞田家行》

  26、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27、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28、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29、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李頎《古從軍行》

  30、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李白《從軍行》

  31、漢甲連胡兵,沙塵暗云海。——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32、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兒缺寶刀。——馬戴《出塞詞》

  33、鐵馬云雕久絕塵,柳營高壓漢營春。——溫庭筠《過五丈原經五丈原》

  34、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楊炯《從軍行》

  35、萬里云間戍,立馬劍門關。——崔與之《水調歌頭·題劍閣》

【戰爭詩詞】相關文章:

關于戰爭的詩詞02-01

描寫戰爭的詩詞10-22

描寫戰爭的詩詞01-21

古代描寫戰爭的詩詞01-06

描寫戰爭的古詩詞01-27

描寫戰爭的詩詞9篇12-27

有關戰爭的古詩詞12-08

戰爭的作文03-07

戰爭的作文12-0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久久动态精品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线 | 午夜国产在线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 在线观看视频人成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