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更新時間:2024-07-27 07:33:11
  • 相關推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

  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

  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

  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注釋

  ⑴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闕(què )輔三秦:城闕,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輔,護衛。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今陜西省潼關以西一帶。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別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所以稱三秦。這句是倒裝句,意思是京師長安三秦作保護。五津: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里泛指蜀川。輔三秦:一作“俯西秦”。

  ⑶風煙望五津:“風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全句意為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如啼眼,是說在風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

  ⑷君:對人的尊稱,相當于“您”。

  ⑸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⑹海內:四海之內,即全國各地。古代人認為我國疆土四周環海,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⑺天涯:天邊,這里比喻極遠的地方。比鄰:并鄰,近鄰。

  ⑻無為:無須、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⑼沾巾:淚水沾濕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

  賞析

  首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首句寫送別之地長安被遼闊的三秦地區所“輔”,突出了雄渾闊大的氣勢。

  第二句點出友人“之任”的處所——風煙迷蒙的蜀地。詩人巧用一個“望”字,將秦蜀二地聯系起來,好似詩人站在三秦護衛下的長安,遙望千里之外的蜀地,這就暗喻了惜別的情意。“望”字不僅拓寬了詩的意境,使讀者的視野一下子鋪開,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兩地的距離,使人感覺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為離別而憂傷。這一開筆創造出雄渾壯闊的氣象,使人有一種天空寥廓、意境高遠的感受,為全詩鎖定了豪壯的感情基調。

  頷(hàn)聯“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詩人勸慰友人:我和你都是遠離故土、宦游他鄉的人,離別乃常事,何必悲傷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遠走天涯,舉目無親,更覺惆悵,作者在這里用兩人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來寬慰朋友,藉以減輕他的悲涼和孤獨之感。惜別之中顯現詩人胸襟的闊大。

  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把前面淡淡的傷離情緒一筆蕩開。詩人設想別后:只要我們聲息相通,即使遠隔天涯,也猶如近在咫尺。這與一般的送別詩情調不同,含義極為深刻,既表現了詩人樂觀寬廣的胸襟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也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尾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樣,為離別淚濕衣巾,而要心胸豁達,坦然面對。足見情深意長,同時,全詩氣氛變悲涼為豪放。 這首詩四聯均緊扣“離別”起承轉合,詩中的離情別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現,又具有深刻的哲理、開闊的意境、高昂的格調,不愧為古代送別詩中的上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關文章: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_杜甫的詩詞12-27

王維詩歌《送梓州李使君》賞析02-19

揚時代之風帆,擔強國之偉任03-03

王維《送梓州李使君》古詩原文意思賞析04-14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古詩原文意思賞析04-14

蜀南竹海作文12-08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說課稿12-16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說課稿02-16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古詩04-04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看 |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不卡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