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分的古詩,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分的古詩1
《春分日》
(五代·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少年游·小樓歸燕又黃昏》
(宋·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唐·元稹)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春分》
(佚名)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宋代·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春分的古詩2
春分·讀詩
踏莎行
宋·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賦得巢燕送客
唐·錢起
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
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云。
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
癸丑春分后雪
宋·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宋·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畫堂春·即席
宋·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蝶戀花
宋·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繞梁余韻歸何處。
盡日勸春春不語。
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剩看走筆揮風雨。
謁金門·春半
宋·朱淑真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
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
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點絳唇
宋·趙長卿
輕暖輕寒,賞花天氣春將半。
柳搖金線。求友鶯相喚。
玉腕蛾眉,意眼頻頻眄。
歌喉軟。玉卮受勸。一醉應相拚。
春半與群公同游元處士別業
唐·岑參
郭南處士宅,門外羅群峰。
勝概忽相引,春華今正濃。
山廚竹里爨,野碓藤間舂。
對酒云數片,卷簾花萬重。
巖泉嗟到晚,州縣欲歸慵。
草色帶朝雨,灘聲兼夜鐘。
愛茲清俗慮,何事老塵容。
況有林下約,轉懷方外蹤。
阮郎歸
宋·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江城子·春思
清·尤侗
花朝去了又春分。草如茵,柳煙新。
油壁青驄,爭踏武陵春。
繡暮羅衣香過處,人不見,插紅裙。
紗窗寒雨最難聞。冷爐薰,淡芳樽。
閑病閑愁,獨對舊東君。
日暮捲簾南北望,魂欲化,楚山云。
春寒連日不出
宋·陸游
海棠花入燕泥干,梅子枝頭已帶酸。
老去懶尋年少夢,春分不減社前寒。
著書敢望垂千載,嗜酒猶須隱一官。
正是閑時無客過,小庭斜日倚闌干。
柳梢青·花朝春分
清·顧貞觀
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
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
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
春分的古詩3
《春風》
【唐】白居易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薺花榆莢深村里,亦道春風為我來。
《詠春風》
【唐】崔涯
動地經天物不傷,高情逸韻住何方。
扶持燕雀連天去,斷送楊花盡日狂。
繞桂月明過萬戶,弄帆晴晚渡三湘。
孤云雖是無心物,借便吹教到帝鄉。
《春日田家》
【清代】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踏莎行》
宋·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江上雨寄崔碣》
唐·杜牧
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
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
暗澹遮山遠,空濛著柳多。
此時懷舊恨,相望意如何。
《畫堂春·即席》
宋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賀知章《詠柳》
吹面不寒楊柳風,二月春風似剪刀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風
【唐】羅鄴
每歲東來助發生,舞空悠飏遍寰瀛。
暗添芳草池塘色,遠遞高樓簫管聲。
簾透驪宮偏帶恨,花催上苑剩多情。
如何一瑞車書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春分的古詩4
1、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李白《春思》
2、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入行》
3、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4、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李白《南軒松》
5、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春日》
6、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王安石《北陂杏花》
7、酒熟還成飲,花香忽過墻。近燈人影大,斜月樹身長。陰洞龍藏雨,春苗麝養香。閒吟誰與語,醉倚一胡床。
8、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9、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古詩出處——張可久《塞鴻秋·春情》
10、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春興》
11、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查慎行《曉過鴛湖》
12、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汪藻《春日·一春略無十日晴》
13、粉蝶雙雙穿檻舞,簾卷晚天疏雨。古詩出處——毛熙震《清平樂·春光欲暮》
14、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裊爐熏。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仲并《畫堂春》
15、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與燕作泥蜂釀蜜,才吹小雨又須晴。――《春思》
16、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
17、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宋王禹稱
18、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19、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巳《謁金門·風乍起》
20、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21、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唐?徐鉉《春分日》
22、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23、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與燕作泥蜂釀蜜,才吹小雨又須晴。——《春思》
24、二月江南盡落梅,春光曾不到春來。誰憐桃李花都盡,猶領春風向我開。
25、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王勃《秋日別王長史》
26、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27、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宋王禹稱
28、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29、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歐陽修《戲答元珍》
30、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
31、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張先《青門引·春思》
32、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33、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
34、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李清照《訴衷情·夜來沉醉卸妝遲》
35、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王灣《次北固山下》
36、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37、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38、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39、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40、尚覺梅花發,元知柳絮飛。舞回風蕩激,灑急雨霏微。解凍群芳盛,馀寒百卉稀。小窗還附火,買酒典春衣。
41、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42、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蘇軾《蝶戀花·春景》
43、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44、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近春分。晴風吹放天全露,吹盡江南江北云。
45、普洱山前東風云,龍潭虎穴泉水叮。春分一半雄雞鳴,茶馬古道早茶甜。
46、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47、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48、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岑參《暮秋山行》
49、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蘇軾《贈劉景文/冬景》
50、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51、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捫蘿盤磴險,疊石渡溪危。松夾莓苔徑,花藏薜荔籬。臥云情自逸,名姓厭人知。
52、江橫渡闊煙波晚,潮過金陵落葉秋。——李紳《宿揚州》
53、雪壓庭春,香浮花月,攬衣還怯單保。——朱淑真《月華清·梨花》
54、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55、惟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楊巨源《和練袖才楊柳》
56、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春景》
57、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二首》
58、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59、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孟浩然《秦中感秋寄遠上人/秦中寄遠上人》
60、雪人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宋?蘇軾《癸丑春分後雪》
61、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葉紹翁《夜書所見》
62、風雷送暖入中春,桃柳著裝日日新。赤道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
63、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64、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65、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66、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武則天《臘日宣詔幸上苑》
春分的古詩5
壹
《七絕》
【五代】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賞析:春分時節春雨洋洋灑灑落下來,萬物復蘇,楊柳扶岸。反而春分過后的清明時節,也將在外的親人紛紛招回來。這個時令在北國有點偏晚,氣候的回暖也慢于南方,卻不知道這個時候南方早已是草長鶯飛,萬物復舒,春暖花開的季節。
貳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賞析:夜半喂牛,道出了農家的辛苦。不過總的說來,全詩情調曠達,令人有羨慕之情。
叁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唐】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賞析:道出了一個游子的思鄉情懷,春分時節,詩人遙思的仍然是故園田間小路兩旁的芬芳桃李。
肆
《癸丑春分后雪》
【宋】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賞析:春分后的雪讓剛剛綻蕊的桃杏和剛剛脫下寒衣的人們都禁受不起,從而啟迪人們,造物主操縱的`陰晴冷暖,變幻莫測,不可預料。即便在已經很暖和的時候,大家也必須準備著御寒的衣物。
伍
《踏莎行·雨霽風光》
【宋代】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賞析:春分時節的新燕、百花躍然紙上,哪知青樓的歌聲引得詞人愁,可惜了這美好的“春分天氣”,詞人由景到情,由情到景,借節氣道盡了難言的心境。
春分的古詩6
1、《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3、《詠春風》
【唐】崔涯
動地經天物不傷,高情逸韻住何方。
扶持燕雀連天去,斷送楊花盡日狂。
繞桂月明過萬戶,弄帆晴晚渡三湘。
孤云雖是無心物,借便吹教到帝鄉。
4、《春風》
【唐】白居易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薺花榆莢深村里,亦道春風為我來。
5、《春風四首》
【唐】唐彥謙
春風吹愁端,散漫不可收。不如古溪水,只望鄉江流。
新花紅爍爍,舊花滿山白。昔日金張門,狼藉余廢宅。
回頭語春風,莫向新花叢。我見朱顏人,多金亦成翁。
多金不足惜,丹砂亦何益。更種明年花,春風自相識。
6、《嘲春風》
【唐】溫庭筠
春風何處好,別殿饒芳草。苒裊轉鸞旗,萎蕤吹雉葆。
揚芳歷九門,澹蕩入蘭蓀。爭奈白團扇,時時偷主恩。
7、《畫堂春》
【宋】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8、《春風》
【唐】羅隱
也知有意吹噓切,爭奈人間善惡分。
但是秕糠微細物,等閑抬舉到青云。
9、《春風曲》
【唐】齊己
春風有何情,旦暮來林園。不問桃李主,吹落紅無言。
10、《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1、《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12、《春風》
【唐】李咸用
青帝使和氣,吹噓萬國中。發生寧有異,先后自難同。
輦草不消力,巖花應費功。年年三十騎,飄入玉蟾宮。
春分的古詩7
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癸丑春分后雪
宋·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解佩令·人行花塢
宋史達祖
人行花塢。衣沾香霧。
有新詞、逢春分付。
屢欲傳情,奈燕子、不曾飛去。
倚珠簾、詠郎秀句。
相思一度。秾愁一度。
最難忘、遮燈私語。
淡月梨花,借夢來、花邊廊廡。
指春衫、淚曾濺處。
同子隆次公小飲
宋袁說友
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門外艷陽天。
奚為有客攜壺至,又以閑人到酒邊。
山路試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煙。
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覺心情勝去年。
踏莎行·雨霽風光
宋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畫堂春·溪邊風物已春分
宋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沉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少年游·小樓歸燕又黃昏
宋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余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桃源憶故人·人間只解春留住
宋汪莘
人間只解春留住。不管秋歸去。
一陣西窗風雨。秋也歸何處。
柴扉半掩閑庭戶。黃葉青苔無數。
猶把小春分付。梅蕊前村路。
《柳梢青·花朝春分》
清代:顧貞觀
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
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
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
《七絕·蘇醒》
宋代: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村行》
唐代: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春分的古詩8
1、《春日田家》
清代: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春分正是耕種的大好季節,諺語有云: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在這首詩里,作者寫農人夜半起來喂牛時,趕緊把妻子叫醒,要早點起來,明天是春分,要種樹了。
讀罷此詩,一種田園情愫油然而生。春分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美好的景色,更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2 、《踏莎(suō)行》
宋代: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春分時節,雨過天晴。花兒爭艷,一雙雙的燕子從南方歸來,鸚鵡一個人孤獨的睡著。野草爬上墻邊,莓苔滿地,青樓上的人在歌唱。這樣的美景的,本是十分愜意,可詩人筆鋒一轉,突然舊事爬上心頭,對著眼前美景也只能皺眉了。
3、《七絕》
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這個時候,南方早已是草長鶯飛,一片綠意盎然,春暖花開的樣子。
4、《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在古時,春分是一個重要的節氣,作者在寒食這天渡過江南,卻思念起了故鄉。作者懷才不遇,境遇堪憂。在這個時候,他想起故鄉,家鄉的桃李應該開得正好吧!
5、《癸丑春分后雪》
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春分下雪是奇景,桃李半開都有點禁受不住了。現在天氣難料,為了保暖,我們還是要留著臘月的冬衣才行呀!
6、《少年游·小樓歸燕又黃昏》
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燕子又過去了,高門依舊緊緊鎖著。輕風細雨,花兒相惜著過了春分。時光就這樣一點一滴的`過去了,可我依然獨獨坐在繡樓里。遠行的人真是太無情了,對我這樣薄幸。春天,也是閨怨的季節呀!
7、《菩薩蠻·春雨》
蕭漢杰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詩人說,春愁來了沒有影子,人似醉還醒。詩人描述了一段春天的景象,只有末句讓人心傷,今夜沒有添加衣裳,那個時常囑咐我添衣的人知道嗎?
8、《畫堂春》
宋代: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
畫堂煙雨黃昏。
水沉一縷裊爐薰。
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
丞相休嗔。
煙雨黃昏,溪邊醉酒,婉轉歌舞,清香襲人。這樣悠閑清雅的時光,怎能不令人沉醉呢?
9、《隋堤柳》
翁承贊
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
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
春柳如煙。有一半的春天,都在等待柳樹發芽!
10、《村行》
唐代: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清風拂楊柳,細雨濯池塘。愿你心中也有一處桃花源,那里風景如畫,人心向暖,時光溫柔,歲月安然!
11、《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元稹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春雨下起來的時候,可以看到閃電的影子,烏云過處,雷聲響徹。而梁間的燕子呢喃細語,似乎能讀懂人心一般。
12、《蝶戀花》
宋代: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
繞梁余韻歸何處。
盡日勸春春不語。
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
剩看走筆揮風雨。
從來詩人們都想留住春天,這首詩也不例外。首句“已過春分春欲去”說明對春的不舍,盛開的花叢都留不住春天。下片首句“盡日勁春春不語”則體現詩人將春擬人化,他勸春留下,可春天默然不語。作者愛春惜春的感情躍然紙上。
春分的古詩9
1、 連夜深山雨,春風應未多。——惲格《曉起》
2、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
3、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
4、 東風便試新刀尺,萬葉千花一手裁。——宋·黃庶《探春》
5、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6、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憶山中》
7、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宋·姜夔《揚州慢》
8、 紫恨紅愁千萬種,春風吹入此中來。——沈固《折花仕女》
9、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10、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于謙《除夜宿太原寒甚》
11、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12、 惟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楊巨源《和練袖才楊柳》
13、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14、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宋·錢惟演《木蘭花》
15、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唐杜牧《悵詩》
16、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17、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春興》
18、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舟》
春分的古詩10
1、《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2、《玉樓春·春半》
宋·趙長卿
江村百六春強半,拍拍池塘春水滿。
風團柳絮舞如狂,雨壓橘花香不散。
陰陰巷陌閑庭院,小立危欄羞燕燕。
不知何事未還鄉,除卻青春誰作伴。
3、《江城子·春思》
清·尤侗
花朝去了又春分。草如茵,柳煙新。
油壁青驄,爭踏武陵春。
繡暮羅衣香過處,人不見,插紅裙。
紗窗寒雨最難聞。冷爐薰,淡芳樽。
閑病閑愁,獨對舊東君。
日暮捲簾南北望,魂欲化,楚山云。
4、《蝶戀花》——宋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
繞梁馀韻歸何處。
盡日勸春春不語。
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
剩看走筆揮風雨。
5、《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唐·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春天,自然免不了和友人們宴飲游樂。
有春風,有知己好友,這樣的美好時光,真該盡興在這春日的酒杯中。
6、《春寒連日不出》
陸游
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頭已帶酸。
老去嬾尋年少夢,春分不減社前寒。
著書敢望垂千載,嗜酒猶須隱一官。
正是閑時無客過,小庭斜日倚闌干。
春分的.古詩11
《春分日》
宋代: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唐代:元稹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癸丑春分后雪》
宋代: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春分后一日雪》
宋代:韓淲
尚覺梅花發,元知柳絮飛。舞回風蕩激,灑急雨霏微。
解凍群芳盛,馀寒百卉稀。小窗還附火,買酒典春衣。
《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代: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寶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春分古詩
《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懷簡所思者》
唐代:權德輿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
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
《中和后一日吳門阻雪距春分才三日》
宋代:曹彥約
梅容慘不競,烏語噤無聲。二月朔已告,三日春當分。
寒馀凌暖律,雪后更同云。但恐嚴凝誤,陽和欲奏勛。
《西江月·春半》
宋·朱淑真
辦取舞裙歌扇,賞春只怕春寒。
卷簾無語對南山,已覺綠肥紅淺。
去去惜花心懶,踏青閑步江干。
恰如飛鳥倦知還,淡蕩梨花深院。
《春分》
五代·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春分詩詞
《阮郎歸》
宋·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歸。
《隋堤柳》
唐·翁承贊
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
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
《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癸丑春分后雪》
宋 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春分》
長卿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春日雜書十首·其七》
宋·朱淑真
月篩窗幌好風生,病眼傷風淚欲傾。
寫字彈琴無意緒,踏青跳菜沒心情。
春分的古詩12
詠二十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元稹 〔唐代〕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譯文
陰陽二氣不要交相爭斗了;不如在春分時節,多向春雨深處行走。
春雨來的時候,可以看天空中閃電忽明忽暗;烏云來的'時候,可以聽天空中轟隆作響的雷聲。
山色青翠,與天空連成一片,碧空如洗;林間的花與日光連成一片,格外明艷。
梁間的燕子,竊竊私語;似乎想要讀懂人們內心的復雜情感。
注釋
春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春季第四個節氣。斗指壬,太陽黃經達0°,于每年公歷3月1922日交節。
電影:閃電的身影。
玄鳥:燕子。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春分的古詩13
1、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2、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4、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初春小雨/早春》
5、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秦觀《春日》
6、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杜甫《春日憶李白》
7、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宋王禹稱
8、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古詩出處——張可久《塞鴻秋·春情》
9、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杜甫《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10、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11、雪壓庭春,香浮花月,攬衣還怯單保。——朱淑真《月華清·梨花》
12、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13、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14、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岑參《山房春事二首》
15、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6、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春怨》
17、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秦觀《好事近·夢中作》
18、秋陰細細壓茅堂,吟蟲啾啾昨夜涼。——黃庭堅《秋懷之秋陰細細壓茅堂》
19、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蘇曼殊《本事詩十首·選二》
20、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21、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二首》
22、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杜甫《曲江二首》
2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4、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唐·張籍《春別曲》
25、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26、惜春更把殘紅折。——張先《千秋歲·數聲鶗鴂》
27、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28、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29、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30、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關漢卿《雙調·碧玉簫》
31、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
32、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雍陶《天津橋望春》
33、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嚴維《丹陽送韋參軍》
34、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岑參《暮秋山行》
35、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3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37、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雍陶《天津橋望春》
38、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半山春晚即事》
39、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
40、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宋·姜夔《揚州慢》
41、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陸游《沈園二首》
42、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楊巨源《城東早春》
43、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杜牧《贈別》
44、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牛希濟《生查子·春山煙欲收》
45、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絕句二首》
46、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47、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蘇軾《蝶戀花·春景》
48、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王昌齡《送狄宗亨》
49、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查慎行《曉過鴛湖》
50、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蘇軾《贈劉景文/冬景》
51、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春日》
52、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王安石《北陂杏花》
53、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李冠《蝶戀花·春暮》
54、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元日》
55、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韓愈《晚春》
春分的古詩14
1、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韓愈《感春五首》
2、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3、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唐丘為《題農父廬舍》
4、 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5、 午睡漸多濃似酒,韶華已入東君手。——宋·周邦彥《蝶戀花》
6、 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宋·辛棄疾《浣溪沙》
7、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唐·杜甫《曲江對雨》
8、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
9、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白居易《春秋》
10、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11、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宋王禹稱
12、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3、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憶山中》
14、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
15、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
16、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17、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
18、 卷簾亭館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風。——《南溪早春》
春分的古詩15
一.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裊爐熏。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二.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薛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歐陽修《踏莎行》
三. 四時唯愛春,春更愛春分。有暖溫存物,無寒著莫人。好花方蓓蕾,美酒正輕醇。安樂窩中客,如何不半醺。
四.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五. 春分春意化春風,南北平衡善始終。日月遵規均晝夜,陰陽守法復西東。無仁冷暖天須正,有德乾坤道自公。大地知時催季節,乘機造勢順年豐。
六. 驚雷震宇報春分,雨露陽光草木勻。最美田園無限景,詩家做墨賦句新。
七.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八.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元稹《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九. 酒熟還成飲,花香忽過墻。近燈人影大,斜月樹身長。陰洞龍藏雨,春苗麝養香。閒吟誰與語,醉倚一胡床。
十. 春分晝夜一般長,夜間睡覺溫心房,長眠一覺日照窗,出門偶見花開放!
十一. 辦取舞裙歌扇,賞春只怕春寒。卷簾無語對南山,已覺綠肥紅淺。去去惜花心懶,踏青閑步江干。恰如飛鳥倦知還,淡蕩梨花深院。——朱淑真《西江月·春半》
十二. 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頭已帶酸。老去嬾尋年少夢,春分不減社前寒。著書敢望垂千載,嗜酒猶須隱一官。正是閑時無客過,小庭斜日倚闌干。——陸游《春寒連日不出》
十三.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歸。——歐陽修《阮郎歸》
十四.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崔融《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十五. 風雷送暖入中春,桃柳著裝日日新。赤道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
十六.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十七. 青青葉中蘭,庭幽有馀芳。新葩明輕莖,知我春晝長。安得滋九畹,命騷與爭光。風泛不須紉,深林宜永藏。
十八.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十九. 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
二十. 風雨半春長,龍抬頭日日麗光。鄰塘睡蓮預驚萍,漣漪。踏春不見臥盼蘺。
二十一. 仲春仲春氣象新,天地到處有綠蔭,仲春春色好光陰,一年之季在春勤!
二十二.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蓑唱牧牛兒,籬窺蒨裙女。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杜牧《村行》
二十三. 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近春分。晴風吹放天全露,吹盡江南江北云。
二十四. 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
二十五. 尚覺梅花發,元知柳絮飛。舞回風蕩激,灑急雨霏微。解凍群芳盛,馀寒百卉稀。小窗還附火,買酒典春衣。
二十六. 度曲猶存玉茗堂,釵頭妙語斗新妝。春分晝夜無長短,風送窗前九畹香。
二十七.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徐鉉《春分》
二十八. 何處難忘酒,朱門羨少年。春分花發后,寒食月明前。小院回羅琦,深房理管弦。此時無一盞,爭過艷陽天。
二十九.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歐陽修《阮郎歸》
三十. 幽懷常怕負芳辰,又見花飛一半春。醉病支離慵把酒,交情疏落不如人。黃鶯繞樹聲猶澀,翠柳含山色漸勻。風日晴和天氣好,馬蹄踏遍隴頭塵。——方仁淵《春分日有感》
三十一.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蘇軾《癸丑春分后雪》
三十二.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宋琬《春日田家》
三十三.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朱淑真《謁金門·春半》
三十四.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賓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三十五. 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云。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錢起《賦得巢燕送客》
三十六.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蓑唱牧牛兒,籬窺蒨裙女。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三十七.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熏。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三十八. 普洱山前東風云,龍潭虎穴泉水叮。春分一半雄雞鳴,茶馬古道早茶甜。
三十九. 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近春分。晴風吹放天全露,吹盡江南江北云。——劉子翚《登鵝湖妙峰亭次韻》
四十. 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翁承贊《隋堤柳》
四十一. 村村社鼓隔溪聞,賽祀歸來客半醺。水緩山舒逢日暖,花明柳暗貌春分。平田白洫流新雨,絕壁青楓掛斷云。策杖提壺隨所適,野夫何不可同群。——方太古《社日出游》
四十二.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蘇軾《癸丑春分后雪》
四十三. 農歷二月又見底,春分半中綠色衣。雷驚夢醒萬物聚,暖暖風生千水滴。
四十四. 青梅如豆,斷送春歸去。小綠間長紅,看幾處、云歌柳舞。偎花識面,對月共論心。攜素手,采香游,踏遍西池路。水邊朱戶,曾記銷魂處。小立背秋千,空悵望、娉婷韻度。楊花撲面,香糝一簾風。情脈脈,酒厭厭,回首斜陽暮。——張震《驀山溪·春半》
四十五. 是平分春色,夢草池塘,暖風簾幕。昨夜三臺,燦天邊芝角。自是君家,慶流澤遠,降生申崧岳。厚德溫良,高才粹雅,淵源學博。何事丹墀,尚淹闊步,未許中原,少勤方略。且對笙歌,醉黃金錯落。蕊洞珠宮,媚人桃李,趁青春綽約。綠意紅情,成陰結子,五云樓閣。——趙長卿《醉蓬萊·春半》
四十六. 二月江南盡落梅,春光曾不到春來。誰憐桃李花都盡,猶領春風向我開。
四十七.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長卿《春分》
四十八. 月篩窗幌好風生,病眼傷風淚欲傾。寫字彈琴無意緒,踏青跳菜沒心情。——朱淑真《春日雜書十首·其七》
四十九. 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五十. 富貴功名不足夸,肯將一第博榮華。春分正欲均天下,何必長安看盡花。
五十一.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
五十二. 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徐鉉《春分日》
五十三. 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捫蘿盤磴險,疊石渡溪危。松夾莓苔徑,花藏薜荔籬。臥云情自逸,名姓厭人知。
五十四. 風雷送暖入中春,桃柳著裝日日新。赤道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
五十五.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五十六.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五十七.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五十八. 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顧貞觀《柳梢青·花朝春分》
五十九. 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云。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
六十.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六十一. 月篩窗幌好風生,病眼傷風淚欲傾。寫字彈琴無意緒,踏青跳菜沒心情。
六十二. 海棠花入燕泥干,梅子枝頭已帶酸。老去懶尋年少夢,春分不減社前寒。著書敢望垂千載,嗜酒猶須隱一官。正是閑時無客過,小庭斜日倚闌干。——陸游《春寒連日不出》
六十三.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六十四.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六十五. 青青葉中蘭,庭幽有馀芳。新葩明輕莖,知我春晝長。安得滋九畹,命騷與爭光。風泛不須紉,深林宜永藏。——韓淲《春分前一日·其二》
六十六.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權德輿《社日兼春分端居有懷》
六十七. 春風三月天天暖,四面青山一靜湖。堤岸垂飄五行柳,鳥鸞飛羽兩悠雛。
六十八.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六十九.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七十.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七十一.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七十二. 尚覺梅花發,元知柳絮飛。舞回風蕩激,灑急雨霏微。解凍群芳盛,馀寒百卉稀。小窗還附火,買酒典春衣。——韓淲《春分后一日雪》
七十三. 草色老春薺,氣數戚已分。流光生鬢絲,日暮江東云。故交本不多,零落那忍聞。墻陰雨凄凄,夕陽何時熏。
【春分的古詩】相關文章:
春分的古詩04-16
(精選)春分的古詩07-25
關于春分的古詩11-01
春分日古詩06-01
【必備】春分的古詩07-25
春分古詩詞04-08
春分古詩(精選30首)03-18
關于春分的古詩詞03-29
春分的古詩15篇(熱)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