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閱讀>詩詞>讀書的詩詞
讀書的詩詞
更新時間:2024-07-26 09:02:17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1

  《勸學(xué)》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朱熹是位的理學(xué)家。他認(rèn)為詩歌是“感于物而動,而發(fā)于咨嗟詠嘆之余者”,因此,他的詩常常從偶然閑適的生活中悟出一種做人治學(xué)的大道理來,帶有很強(qiáng)的警策性、勸誡性的理趣特征,但又不墮理障,富于情趣。《勸學(xué)》便是一首感慨光陰易逝,勸誡青少年不虛度年華,奮發(fā)進(jìn)取的作品。

  前兩句直接點(diǎn)明題旨,突出了“勸”的內(nèi)涵。“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是從光陰荏苒、易逝的角度來“勸學(xué)”。“少年易老”是指少年郎的韶華轉(zhuǎn)瞬即逝,錯過了寶貴時光就很難成才了。詩中的“老”字帶有夸張的'成分,突出了光陰易逝的特征。“一寸光陰不可輕”是從珍惜光陰的角度來“勸學(xué)”。“一寸光陰”是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使人們從可感可觸的體察、認(rèn)識中來理解光陰的重要性。這兩句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從不同的角度強(qiáng)調(diào)了珍惜光陰的重要意義。

  后兩句則改直接勸誡為間接勸誡。詩人選取了兩個富于典型意義的比喻進(jìn)一步寫出了光陰的迅捷、易逝,渲染了珍惜時光的重要意義。未覺句是用謝靈運(yùn)詩“池塘生春草”的典故。“秋聲”語出自歐陽修的《秋聲賦》,指黯淡、蕭條、凄涼的景色和悲愁的情緒。春夢未覺而秋聲已到,階前已是一種秋風(fēng)颯颯,樹葉飄零,“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的蕭索景象。作者以“秋聲”為喻,形象地揭示了光陰蹉跎的后果,從反面間接地啟示人們:光陰易逝,蹉跎日老,“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這首詩前兩句明理,理寓于情,后兩句抒情,情寓于景。在情、景、理的交融中,情愈顯,理愈彰,情致蘊(yùn)藉,理趣盎然。詩中巧用比喻,形象飛動,頗為高致。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2

  延邊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語文教育專家顧振彪主編的《唐詩三百首》是教育部語文課標(biāo)準(zhǔn)編寫,青少年必讀的100部中外名著。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唐詩三百首》作為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總集,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黃金時代的縮影和見證。唐詩取材豐富,體式多樣,格調(diào)高雅,所以我很喜歡讀唐詩。

  《唐詩三百首》有幾首詩令我念念不忘。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意思是說“慈母用干枯的手拿著針線,顫抖地為將遠(yuǎn)行的兒子縫補(bǔ)著冬衣。母親一針一線仔細(xì)地縫補(bǔ)著,心想著孩兒這次遠(yuǎn)行將遲遲不會回來。正像小草難以報答陽光一樣,兒子又怎能報答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

  《游子吟》是一首歌頌?zāi)笎鄣脑姡娭姓媲械刭澝懒藗ゴ蟮哪笎邸T娖_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然而卻點(diǎn)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的牽掛不舍之情。雖無言語,雖無淚水,卻表現(xiàn)出濃濃的母子情深,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后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內(nèi)心對母愛的感激。全詩語言樸實(shí)無華,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其外,諷喻詩《古從軍行》、送別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田園風(fēng)光詩《過故人莊》也是我愛讀的詩篇。

  《唐詩三百首》真是一本好書。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3

  01、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02、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辛棄疾《送湖南部曲》

  03、力成文學(xué):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dú)W陽修《畫地學(xué)書》

  04、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陸游《讀書》

  05、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王禹偁《清明》

  06、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黃庭堅(jiān)《送王郎》

  07、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08、獻(xiàn)賦今未售,讀書凡幾秋。——岑參《送薛弁歸河?xùn)|》

  09、關(guān)于讀書的詩句:人學(xué)始知道,不學(xué)非自然。——孟郊《勸學(xué)》

  10、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柏學(xué)士茅屋》

  11、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黃庭堅(jiān)《寄黃幾復(fù)》

  1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3、驛亭幽絕堪垂釣,巖石虛明可讀書。——?dú)W陽修《詠零陵》

  14、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yè),嘗試與君謀。——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舟次揚(yáng)州和人韻》

  15、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16、讀書復(fù)騎謝,帶劍游淮陰。——王維《送從弟蕃游淮南》

  17、力成文學(xué):又是今年憶去年。——呂本中《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

  18、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19、因依老宿發(fā)心初,半學(xué)修心半讀書。——王建《寄舊山僧》

  20、早知逢世亂,少小謾讀書。——岑參《行軍詩二首(時扈從在鳳翔)》

  21、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劉昚虛《闕題》

  22、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xiàng)元來不讀書。——章碣《焚書坑》

  23、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xué)詩》

  24、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25、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縮?讀書小窗前,不見青矗矗。——環(huán)山樵《薛寶釵·雪竹》

  26、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xué)詩》

  27、謗書盈篋不復(fù)辯,脫身來看江南山。——謝逸《送董元達(dá)》

  28、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guān)。——謝逸《送董元達(dá)》

  29、讀書三十年,腰間無尺組。——王維《偶然作六首》

  30、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于鵠《題鄰居》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4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____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2、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____顏真卿《勸學(xué)詩》

  3、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____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____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5、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____顏真卿《勸學(xué)詩》

  6、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____趙恒《勸學(xué)詩》

  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____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8、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____杜甫《柏學(xué)士茅屋》

  9、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____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10、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11、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____陳師道《絕句·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

  12、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____陸游《讀書》

  13、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____陶淵明《移居二首》

  14、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____左思《詠史八首·其一》

  15、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xiàng)原來不讀書。____章碣《焚書坑》

  16、人學(xué)始知道,不學(xué)非自然。____孟郊《勸學(xué)》

  17、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guān)。____謝逸《送董元達(dá)》

  18、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____陸游《讀書》

  19、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____王禹偁《清明》

  20、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____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5

  1、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

  【唐】韓愈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患足已不學(xué),既學(xué)患不行。

  2、勸學(xué)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3、白鹿洞詩

  【唐】王貞白

  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部分)

  4、【唐】杜甫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5、書齋即事

  【唐】杜荀鶴

  時清只合力為儒,不可家貧與善疏。

  賣卻屋邊三畝地,添成窗下一床書。

  沿溪摘果霜晴后,出竹吟詩月上初。

  鄉(xiāng)里老農(nóng)多見笑,不知稽古勝耕鋤。

  6、靈巖寺

  【唐】薛令之

  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讀詩書向燈燭。

  柴門半掩寂無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符讀書城南(部分)

  7、【唐】韓愈

  木之就規(guī)矩,在梓匠輪輿。

  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欲知學(xué)之力,賢愚同一初。

  8、寄吳沖卿(部分)

  【宋】王安石

  物變極萬殊,心通才一曲。

  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

  和董傳留別

  9、【宋】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qiáng)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10、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1、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2、勸學(xué)詩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13、觀書

  【明】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diǎn)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fēng)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14、讀書有所見作

  【清】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茲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15、讀書

  【清】法式善

  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

  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

  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6

  1)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dú)W陽修《畫地學(xué)書》

  2) 賣卻屋邊三畝地,添成窗下一床書。——杜荀鶴《書齋即事》

  3) 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吳沖卿》

  4) 人讀等身書,如將兵十萬。——彭兆蓀《讀書》

  5)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6) 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辛棄疾《送湖南部曲》

  7)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韓愈《符讀書城南》

  8)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柏學(xué)士茅屋》

  9) 讀書不放一字過,閉戶忽驚雙鬢秋。——陸游《寄題吳斗南玩芳亭》

  10)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

  11) 讀書貧里樂,搜句靜中忙。——裴說《句》

  12) 讀書復(fù)騎謝,帶劍游淮陰。——王維《送從弟蕃游淮南》

  13) 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黃庭堅(jiān)《送王郎》

  14) 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15) 詩非易作須勤讀,琴亦難精莫廢彈。——劉克莊《贈玉隆劉道士》

  16)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陸九淵《讀書》

  17)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觀書》

  18) 有書堆數(shù)仞,不如讀盈寸。——劉巖《雜詩》

  19) 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法式善《讀書》

  20) 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姚合《別賈島》

  21)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楊繼盛《言志詩》

  22)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宋安淳秀才失解西歸》

  23) 奚童悄向輿夫語,莫典春衣又買書?——潘際云《廠橋》

  24) 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鶴《閑居書事》

  25) 人學(xué)始知道,不學(xué)非自然。——孟郊《勸學(xué)》

  26)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劉過《書院》

  27)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劉昚虛《闕題》

  28) 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燼爐無煙。——袁枚《寒夜》

  29)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xiàng)元來不讀書。——章碣《焚書坑》

  30) 書味在胸中,甘于飲陳酒。——袁枚《遣懷雜詩》

  31) 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xué)詩》

  32) 常日好讀書,晚年學(xué)垂綸。——高適《答侯少府》

  33)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34)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xué)詩》

  35) 當(dāng)怒讀則喜,當(dāng)病讀則痊。——楊循吉《題書櫥》

  36) 驛亭幽絕堪垂釣,巖石虛明可讀書。——?dú)W陽修《詠零陵》

  37)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黃庭堅(jiān)《寄黃幾復(fù)》

  38)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和董傳留別》

  39) 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讀詩書向燈燭。——薛令之《草堂吟》

  40) 一個渾身有幾何,學(xué)書不就學(xué)兵戈。——宋應(yīng)星《憐思詩》

  41) 窗間白發(fā)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湯顯祖《正覺寺示弟儒祖》

  42) 讀書三十年,腰間無尺組。——王維《偶然作六首》

  43) 宅從栽竹貴,家為買書貧。——許渾《寄殷堯藩》

  44) 謗書盈篋不復(fù)辯,脫身來看江南山。——謝逸《送董元達(dá)》

  45) 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46)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于鵠《題鄰居》

  47)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雜詩》

  48)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王禹偁《清明》

  49) 嗜書如嗜酒,知味乃篤好。——范成大《寄題王仲顯讀書樓》

  50) 寂歷彈琴地,幽流讀書堂。——劉希夷《蜀城懷古》

  51)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52)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53) 獻(xiàn)賦今未售,讀書凡幾秋。——岑參《送薛弁歸河?xùn)|》

  54) 早知逢世亂,少小謾讀書。——岑參《行軍詩二首(時扈從在鳳翔》

  55) 讀書能養(yǎng)氣,乃為善讀書。——汪瑩《示兒》

  56) 憐君白面一書生,讀書千卷未成名。——岑參《與獨(dú)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yán)八侍御》

  57)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縮?讀書小窗前,不見青矗矗。——環(huán)山樵《薛寶釵·雪竹》

  58) 別來十年學(xué)不厭,讀破萬卷詩愈美。——蘇軾《送任極通判黃州兼寄其兄孜》

  59)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60) 蕭索空宇中,了無一可悅!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yuǎn)》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7

  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宋詩紀(jì)要》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jìn)先讀書。——李苦禪

  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增廣賢文》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鬃?/p>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孔子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孔子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jìn),熟讀而精思。——朱熹

  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宋詩紀(jì)要》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jìn)先讀書。——李苦禪

  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增廣賢文》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鬃?/p>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孔子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孔子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jìn),熟讀而精思。——朱熹

  百學(xué)須先立志。——朱熹

  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朱熹

  學(xué)固不在乎讀書,然不讀書則義理無由明。——朱熹

  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xué)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

  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fù)詳玩,為有功耳。――朱熹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jìn)。——朱熹

  為學(xué)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 ——朱熹

  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 ——朱熹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jìn)。 ——朱熹

  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xué)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立身以立學(xué)為先,立學(xué)以讀書為本。——?dú)W陽修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退筆如山起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xué)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軾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袁牧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諸葛亮

  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徐洪鈞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陳壽

  路漫漫其修道遠(yuǎn),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鄭板橋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jì)事。――鄭板橋

  貧寒更須讀書,富貴不忘稼穡。——王永彬

  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

  年少從他愛梨粟,長成須讀五車書。——王安石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人能不食十二日,惟書安可一日無。——陸游

  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朱用純

  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dú)W陽修

  強(qiáng)學(xué)博覽,足以通古今。——?dú)W陽修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顏之推

  人有坎,失于盛年;猶當(dāng)晚學(xué),不可自棄。——顏之推

  學(xué)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其專精。——章學(xué)誠

  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學(xué)誠

  讀書不尋思,如迅風(fēng)飛鳥之過前,響絕影滅,亦不知圣賢所言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讀之以為肉,寒讀之以當(dāng)裘,孤寂讀之以友朋,幽憂讀之以當(dāng)金石琴瑟。——尤袤

  靈魂欲化莊周蝶,只愛書香不愛花。——童銓

  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顧憲成

  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黃庭堅(jiān)

  但患不讀書,不患讀書無所用。——朱舜水

  刻苦讀書,積累資料,這是治學(xué)的基礎(chǔ)。――秦牧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劉知幾

  讀書數(shù)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列子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已傳。――袁枚

  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dāng)求所以入,終當(dāng)求所以出。——陳善

  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頤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示曉不妨權(quán)放過,切身需要急思量。——陸九淵

  讀書務(wù)在循序漸進(jìn);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鹵莽躐等,雖多無益。——胡居仁

  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袁牧

  或作或輟,一暴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吳夢祥

  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凡欲顯勛績揚(yáng)光烈者,莫良于學(xué)矣。——王符

  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

  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 《清詩鐸·讀書》

  當(dāng)以讀書通世事。——倪元璐

  開卷有益。——趙光義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程端禮

  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朱舜水《答野節(jié)問》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素食則氣不濁;獨(dú)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曾國藩

  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許名奎

  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 《清詩鐸·趁早歌》

  百學(xué)須先立志。——朱熹

  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朱熹

  學(xué)固不在乎讀書,然不讀書則義理無由明。——朱熹

  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xué)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

  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fù)詳玩,為有功耳。――朱熹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jìn)。——朱熹

  為學(xué)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 ——朱熹

  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 ——朱熹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jìn)。 ——朱熹

  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xué)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立身以立學(xué)為先,立學(xué)以讀書為本。——?dú)W陽修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退筆如山起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xué)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軾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袁牧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諸葛亮

  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徐洪鈞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陳壽

  路漫漫其修道遠(yuǎn),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鄭板橋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jì)事。――鄭板橋

  貧寒更須讀書,富貴不忘稼穡。——王永彬

  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

  年少從他愛梨粟,長成須讀五車書。——王安石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人能不食十二日,惟書安可一日無。——陸游

  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朱用純

  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dú)W陽修

  強(qiáng)學(xué)博覽,足以通古今。——?dú)W陽修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顏之推

  人有坎,失于盛年;猶當(dāng)晚學(xué),不可自棄。——顏之推

  學(xué)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其專精。——章學(xué)誠

  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學(xué)誠

  讀書不尋思,如迅風(fēng)飛鳥之過前,響絕影滅,亦不知圣賢所言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讀之以為肉,寒讀之以當(dāng)裘,孤寂讀之以友朋,幽憂讀之以當(dāng)金石琴瑟。——尤袤

  靈魂欲化莊周蝶,只愛書香不愛花。——童銓

  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顧憲成

  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黃庭堅(jiān)

  但患不讀書,不患讀書無所用。——朱舜水

  刻苦讀書,積累資料,這是治學(xué)的基礎(chǔ)。――秦牧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劉知幾

  讀書數(shù)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列子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已傳。――袁枚

  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dāng)求所以入,終當(dāng)求所以出。——陳善

  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頤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示曉不妨權(quán)放過,切身需要急思量。——陸九淵

  讀書務(wù)在循序漸進(jìn);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鹵莽躐等,雖多無益。——胡居仁

  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袁牧

  或作或輟,一暴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吳夢祥

  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凡欲顯勛績揚(yáng)光烈者,莫良于學(xué)矣。——王符

  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

  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 《清詩鐸·讀書》

  當(dāng)以讀書通世事。——倪元璐

  開卷有益。——趙光義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程端禮

  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朱舜水《答野節(jié)問》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素食則氣不濁;獨(dú)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曾國藩

  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許名奎

  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 《清詩鐸·趁早歌》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8

  《四時讀書樂.春》

  【元】翁森

  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fēng)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書在左右,或信手閑翻,或傾心細(xì)讀,或一笑看過,或反復(fù)品賞,芬芳盈口,滿心余香。

  從春花讀到秋月,從夜雪初雯讀到朝輝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歲月寂然運(yùn)行中。心靈因書,時而大慟,時而微喜,時而寒霜徹骨,時而微風(fēng)拂面……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一波三折,百轉(zhuǎn)千回,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嘆人世蒼涼,都不失人生之快事。

  讀書,是智慧的行為,而這種行為本身,卻可以引領(lǐng)一個人走向更大的智慧。

  《移居二首·其一》

  【晉】陶淵明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shù)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弊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一個人在自我精神世界里,能夠始終恬淡愉悅,一定是一本本的書,為他的心靈,打開了明燈,保持時時清醒,步步睿智,最終走出完美人生。

  讀書,可以培養(yǎng)人儒雅的氣度。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書博采百家之靈氣,薈萃文化之精髓,古今中外,萬千氣象,云集其中。

  《讀書》

  【宋】陸九淵

  讀書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quán)放過,切身須要細(xì)商量。

  書足以陶冶人的情操,歷練人的性情,厚實(shí)人的底蘊(yùn),純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靈魂。

  常讀書的人,錦心繡口,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受書的熏陶浸染。

  《勵學(xué)篇》

  宋·趙恒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jīng)勤向窗前讀。

  所謂“是真名士自風(fēng)流”,其實(shí)就是指書的靈透、書的.雅致、書的睿智,穿透歲月的塵煙,浸潤到讀書人的心底里。

  由內(nèi)及外,附著于舉手投足做人處世之中,從而形成一種翩然風(fēng)度,一種迷離氣質(zhì),超凡脫俗,卓爾不群。

  讀書的人不會孤獨(dú)。這個世界上,尋求熱鬧的人常常會覺得孤單,精神貧乏的人常常會覺得孤獨(dú)。

  《觀書》

  明·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diǎn)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fēng)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一本書,就是一個知心的朋友,在獨(dú)酌的時候,它會與你同飲;在孤寂的時候,它會靜坐在你的對面。

  就像一位平淡的朋友,不喧嘩,不招搖。

  《讀書有所見作》

  清·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它以自己的簡單,成就著你的豐富;它以自己的開放與接納,完善著你的精神世界。

  時光流逝,歲月不言,生命一天天在書香的濡染中,會變的愈加醇厚耐品,一種靈魂的香味,自然就會生發(fā)出來,飄逸四散。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游

  古人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老想告訴我們做學(xué)問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shí)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xué)問的人。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9

  這首古詩主要寫了陸游對收復(fù)失地、洗雪國恥、重新統(tǒng)一祖國的無比渴望。全詩28個字,字字珠璣,發(fā)自詩人肺腑,真摯感人。“家祭無忘告乃翁”寫出了陸游在彌留之際,卻還依然為祖國的安危、建設(shè)著想,表現(xiàn)出他執(zhí)著而強(qiáng)烈的愛國熱忱,“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可以看出詩人豁達(dá)的生死觀,他并不怕死,只是為不能看到支離破碎的國家重新統(tǒng)一而悲傷,可見陸游是一個十分愛國的.詩人。 古往今來,像陸游這樣的愛國人士還有很多。明朝鄭和七下西洋,為我國航海事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xiàn),同時也促進(jìn)我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經(jīng)濟(jì)來往;宋代岳飛,兒時母親就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字,他牢記心頭,最后為抗擊金兵作出了巨大貢獻(xiàn);解放戰(zhàn)爭時代,黃繼光在十分危險的情況下,舍身炸碉堡,劉胡蘭不怕犧牲、英勇就義。

  俗話說得好:“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先人們都這么愛國,何況我們這些后來人呢?如果沒有這些愛國人士,哪來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牢記他們的豐功偉績,因?yàn)樗麄兊拇嬖冢鎳抛兊梅睒s富強(qiáng)。

  是他們讓我們的國家從弱小走向強(qiáng)大、從貧窮走向富裕、從黑暗走向光明,讓中國成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強(qiáng)者。我們這一代孩子生長在這么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里,一定要向愛國志士們學(xué)習(xí),勤奮學(xué)好每一門功課,爭取長大后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社會多做貢獻(xiàn)!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10

  1、讀書補(bǔ)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yàn)又補(bǔ)讀書之不足。

  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3、人讀等身書,如將兵十萬。

  4、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5、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燼爐無煙。

  6、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

  7、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8、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0、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11、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jìn)先讀書。

  12、立身以立學(xué)為先,立學(xué)以讀書為本。

  13、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14、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guān)。

  15、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16、讀書貧里樂,搜句靜中忙。

  17、讀書不放一字過,閉戶忽驚雙鬢秋。

  18、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20、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1、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22、賣卻屋邊三畝地,添成窗下一床書。

  23、令伯支離晚讀書,豈知詞賦稱相如。

  24、早知逢世亂,少小謾讀書。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11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____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____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____顏真卿《勸學(xué)詩》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____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____顏真卿《勸學(xué)詩》

  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____趙恒《勸學(xué)詩》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____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____杜甫《柏學(xué)士茅屋》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____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____陳師道《絕句·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____陶淵明《移居二首》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guān)。____謝逸《送董元達(dá)》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xiàng)原來不讀書。____章碣《焚書坑》

  人學(xué)始知道,不學(xué)非自然。____孟郊《勸學(xué)》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____陸游《讀書》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____王禹偁《清明》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____左思《詠史八首·其一》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____陸游《讀書》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____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____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yè),嘗試與君謀。____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舟次揚(yáng)州和人韻》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____歐陽修《畫地學(xué)書》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____劉昚虛《闕題》

  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____黃庭堅(jiān)《送王郎》

  謗書盈篋不復(fù)辯,脫身來看江南山。____謝逸《送董元達(dá)》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____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yuǎn)》

  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因依老宿發(fā)心初,半學(xué)修心半讀書。____王建《寄舊山僧》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____陶淵明《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黃庭堅(jiān)《寄黃幾復(fù)》

  細(xì)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

  三冬暫就儒生學(xué),千耦還從父老耕。____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____于謙《觀書》

  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____李白《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____于鵠《題鄰居》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12

  一、 《讀書》

  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dú)共圣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二、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游

  古人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三、 《感皇恩·讀莊子聞朱晦庵即世》

  宋代:辛棄疾

  案上數(shù)編書,非莊即老。會說忘言始知道;萬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霽,青天好。

  一壑一丘,輕衫短帽。白發(fā)多時故人少。子云何在,應(yīng)有玄經(jīng)遺草。江河流日夜,何時了。

  四、《勸學(xué)》

  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xué)始知道,不學(xué)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yùn),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五、 《絕句·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

  宋代:陳師道

  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六、 《讀孟嘗君傳》

  宋代:王安石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qiáng),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七、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唐代:杜甫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yáng)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八、 《觀書有感·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九、 《讀山海經(jīng)·其一》

  魏晉: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fēng)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fù)何如!

  十、 《勸學(xué)詩》

  宋代:趙恒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jīng)勤向窗前讀。

  十一、 《讀韓杜集》

  唐代:杜牧

  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

  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合續(xù)弦膠。

  十二、 《勸學(xué)》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十三、 《菩薩蠻·送曹君之莊所》

  宋代:辛棄疾

  人間歲月堂堂去,勸君快上青云路。圣處一燈傳,工夫螢雪邊。

  麴生風(fēng)味惡,辜負(fù)西窗約。沙岸片帆開,寄書無雁來。

  十四、 《觀書有感·其一》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十五、《和董傳留別》

  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qiáng)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十六、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十七、 《勸學(xué)詩/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十八、 《讀陸放翁集》

  近現(xiàn)代:梁啟超

  詩界千年靡靡風(fēng),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十九、 《柏學(xué)士茅屋》

  唐代:杜甫

  碧山學(xué)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tuán)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二十、 《讀書有所見作》

  清代: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二十一、 《南園十三首·其六》

  唐代:李賀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dāng)簾掛玉弓。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fēng)。

  二十二、 《觀書》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diǎn)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fēng)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13

  1)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____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2)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____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____顏真卿《勸學(xué)詩》

  4)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____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5)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____顏真卿《勸學(xué)詩》

  6) 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____趙恒《勸學(xué)詩》

  7)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____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8)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____杜甫《柏學(xué)士茅屋》

  9)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____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10) 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____陳師道《絕句·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

  11)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____陶淵明《移居二首》

  12)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guān)。____謝逸《送董元達(dá)》

  13)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xiàng)原來不讀書。____章碣《焚書坑》

  14) 人學(xué)始知道,不學(xué)非自然。____孟郊《勸學(xué)》

  15)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____陸游《讀書》

  16)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____王禹偁《清明》

  17)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____左思《詠史八首·其一》

  18)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____陸游《讀書》

  19)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20)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____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21) 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____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22) 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yè),嘗試與君謀。____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舟次揚(yáng)州和人韻》

  23)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____歐陽修《畫地學(xué)書》

  24)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____劉昚虛《闕題》

  25) 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____黃庭堅(jiān)《送王郎》

  26) 謗書盈篋不復(fù)辯,脫身來看江南山。____謝逸《送董元達(dá)》

  27)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____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yuǎn)》

  28) 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29) 因依老宿發(fā)心初,半學(xué)修心半讀書。____王建《寄舊山僧》

  30)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____陶淵明《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

  31)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黃庭堅(jiān)《寄黃幾復(fù)》

  32) 細(xì)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

  33) 三冬暫就儒生學(xué),千耦還從父老耕。____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34)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____于謙《觀書》

  35) 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____李白《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6)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____于鵠《題鄰居》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14

  今天,無意間讀到一首古詩【游子吟】,讓我深深感動。

  這首詩主要寫一位無私的母親對兒子的愛。慈母的手在穿針引線,為將出門的兒子縫補(bǔ)身上的衣服。臨行時她又縫了縫,密密麻麻,結(jié)結(jié)實(shí)實(shí),只怕兒子遲遲不能歸來,在外鄉(xiāng)沒有人為他縫補(bǔ)。誰能說得清,小小的嫩草是怎樣報答春天陽光的恩情呢。

  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母親,媽媽養(yǎng)育我長大,每天風(fēng)雨無阻的送我上學(xué)下學(xué)。媽媽好比是一支蠟燭,照亮了我,使我一直前行。媽媽好比是明亮的太陽,溫暖著我,讓我茁壯成長。

  我在一天天長大,而媽媽在一天天衰老。我學(xué)到的知識越來越多,而媽媽的記憶力越來越糟糕。我知道媽媽哺育我長大很疲勞,很辛苦。 母愛是這么偉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是作者經(jīng)過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zhàn)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以地名為題,實(shí)則是懷古詠史之作。

  發(fā)生于漢獻(xiàn)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戰(zhàn),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zhàn)役。赤壁之戰(zhàn)的結(jié)果是孫、劉聯(lián)軍擊敗了曹軍,其三十四歲的孫吳軍事統(tǒng)帥周瑜,乃是這次戰(zhàn)役中的頭號風(fēng)云人物。

  詩篇開頭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慨嘆。在赤壁大戰(zhàn)中遺留下來的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經(jīng)過了六百多年,還沒有被時光銷蝕掉,現(xiàn)在被人發(fā)現(xiàn)了。經(jīng)過自己一番磨洗,鑒定了它的確是赤壁戰(zhàn)役的'遺物,不禁引起了“懷古之幽情”。由這件小小的東西,詩人想到了漢末那個分裂動亂的年代,想到那次重大意義的戰(zhàn)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

  詩的前兩句是寫其興感之由。后兩句是議論。在赤壁戰(zhàn)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戰(zhàn)勝了數(shù)量上遠(yuǎn)遠(yuǎn)超過己方的敵人,而其能用火攻則是因?yàn)樵跊Q戰(zhàn)的時刻,恰好刮起了強(qiáng)勁的東風(fēng),所以詩人評論這次戰(zhàn)爭成敗的原因,只選擇當(dāng)時的勝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勝的因素東風(fēng)――來寫,而且因?yàn)檫@次勝利的關(guān)鍵,最后不能不歸到東風(fēng),所以又將東風(fēng)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從正面來描摹東風(fēng)如何幫助周郎取得了勝利,卻從反面落筆:假使這次東風(fēng)不給周郎以方便,那么,勝敗雙方就要易位,歷史形勢將完全改觀。因此,接著就寫出假想中曹軍勝利,孫、劉失敗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鋪敘政治軍事情勢的變遷,而只間接地描繪兩個東吳著名美女將要承受的命運(yùn)。如果曹操成了勝利者,那么,大喬和小喬就必《游子吟》是一首歌頌?zāi)笎鄣脑姡娭姓媲械刭澝懒藗ゴ蟮哪笎邸T娖_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然而卻點(diǎn)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的牽掛不舍之情。雖無言語,雖無淚水,卻表現(xiàn)出濃濃的母子情深,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后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內(nèi)心對母愛的感激。全詩語言樸實(shí)無華,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其外,諷喻詩《古從軍行》、送別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田園風(fēng)光詩《過故人莊》也是我愛讀的詩篇。

關(guān)于讀書的詩詞15

  1、蘇軾認(rèn)為:“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xué)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2、而大思想家朱熹認(rèn)為是:“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yīng),擊其尾則首應(yīng),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

  3、到清朝,戴震有:“學(xué)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 ”《戴東原先生年譜》

  4、苦讀者成才苦學(xué)者成名。——世界藝術(shù)家協(xié)會主席:《吳國化名言》。

  5、“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jì)事。”是畫家鄭板橋的名句。

  6、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fù)詳玩,為有功耳。――朱熹

  7、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xué)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

  8、為學(xué)讀書,須是耐心,細(xì)意去理會,切不可粗心。為數(shù)重物,包裹在里面,無緣得見。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見得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朱熹

  9、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jìn)。―朱熹

  10、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朱熹

  11、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jì)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來應(yīng)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益也。――鄭板橋

  12、靈魂欲化莊周蝶,只愛書香不愛花。――清童銓

  13、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顧憲成(明代學(xué)者)

  14、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徐謂(明代)

  15、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16、立身以立學(xué)為先,立學(xué)以讀書為本——?dú)W陽修

  17、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

  18、但患不讀書,不患讀書無所用。――朱舜水

  19、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20、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2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2、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2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5、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26、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jìn)先讀書——李苦禪

  27、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

  29、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30、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31、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32、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3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4、路漫漫其修道遠(yuǎn),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5、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劉知幾

  36、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3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38、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已傳。――袁枚

  39、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韓愈(唐代思想家,文學(xué)家,政治家)

  40、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示曉不妨權(quán)放過,切身需要急思量。――陸九淵

  41、讀書務(wù)在循序漸進(jìn);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鹵莽躐等,雖多無益。——胡居仁[明]

  42、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袁牧[清]

  43、或作或輟,一暴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吳夢祥[明]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44、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宋]

  45、讀書有三到,謂眼到,口到,心到。——朱熹

  46、立身以立學(xué)為先,立學(xué)以讀書為本。——?dú)W陽修

  47、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48、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49、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50、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51、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宋]

  52、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jìn)先讀書。——李苦禪

  53、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5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宋]

  55、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56、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57、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58、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jìn),熟讀而精思。——朱熹

  5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60、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諸葛亮[三國]

  6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

  6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xì),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xùn)學(xué)齋規(guī)》

  63、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jì)事。——鄭板橋

  64、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里淘金”。——趙樹理

  65、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孔子

  66、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67、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孔子

  68、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鬃?/p>

  69、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讀書的詩詞】相關(guān)文章:

讀書的詩詞02-03

讀書的詩詞名句06-20

關(guān)于讀書的古詩詞02-02

經(jīng)典的詩詞10-23

關(guān)于兄弟的詩詞及賞析_兄弟詩詞03-03

古代的詩詞07-02

谷雨詩詞07-04

春分的詩詞07-06

母親的詩詞07-0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天堂a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人欧美中文字幕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伊人精品青青草原 | 亚洲人成在线俺来了 | 鸭子tv国产在线永久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