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分的古詩,歡迎大家分享。
春分的古詩1
《春分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在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譯文
二月初四正逢春分節氣;春色恰好過了一半。
綠色的田野上,月兒彷徨徐行;晴明的天空中,云兒斷續飄過。
燕子一只一只地飛過;花兒一片一片地凋落。
高樓上的思婦,望盡天涯路,天色漸晚;遠處飄來的歌聲,太過悲傷,不忍卒聽。
注釋
一、鉉(xuàn):古代舉鼎器具,狀如鉤,銅制,用以提鼎兩耳。
二、仲春:即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二月。因處春季之中,故稱仲春。仲春在二四個節氣中屬驚蟄、春分兩個節氣。
三、晴在:雨止也,晴明也。
四、徘徊:彷徨、徐行貌。
五、斷續:時而中斷,時而繼續,一會兒停下,一會兒繼續。
六、個個:逐個;一個一個。
賞析
春分甫至,整個大地,花團錦簇,格外明媚。對詩人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美學分界點。之前,百花盛開,以賞春為主;之后百花凋零,以傷春為主。萬事萬物,個人國家,由盛而衰,都是自然規律。正因美到極致,來去匆匆,才讓人心生眷戀。
滿目青山空念遠,不如惜取眼前人。句中展現的,正是詞人對于春分的一份頓悟。春分日,花開得正盛,正濃,理應“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女人如花,容顏易逝,這是“春思”亙古不變的愛情主題。
多少文人墨客,借助“春思”主題,上升為“不遇”主題,把自己比喻香草,而君王則是美人。這從我國第一位抒情詩人屈原《離騷》那,就開始了。
如此,女子“春思”,男子“不遇”,這樣的春日,注定隱約透著一絲惆悵。每位詩人都想留住這絢爛至極的春日,只可惜它從來不會為誰停留。最后,只能訴諸筆端,譜成了一首首哀怨的詞曲,變成了一幅幅唯美的書畫,以及一聲聲輕輕地嘆息。
辛棄疾曾有詞感嘆道:“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
春天,當然不會聽詩人“且住”。時光匆匆熘走,催老了詩人年華,空等了君王承諾。
有個人“不遇”,就有王朝“興替”。一看到落花時節,亡國之君李煜的詞則更加沉郁: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從平民到君王,面對繁花凋落,都會生出別樣愁緒。徐鉉,作為李煜的'重臣——吏部尚書,文臣,他是不可能不在落花時節,想起南唐,想起家鄉揚州,想起他日思夜想的詩意江南,以及故主李煜和其絕命之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因而,讀徐鉉的《春分日》,更應了解其個人感懷之外的貳臣之悲。那位高樓上的女子,不正如南唐的那些歌聲,引得詩人愁腸百結。
首聯,詩人開心直言,今天是二月初四,翻開日歷一看,恰好是春分節氣。春天至此,剛好走過一半。《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pī)發緩形,以使志生。詩人深知,春分養身,一年之最。故而,廣步于庭,以使志氣生發。
頷聯,講詩人對春分的珍惜。你看他,晚上,看綠色的田野上,月兒彷徨徐行;白天,看晴明的天空中,云兒斷續飄過。詩人日夜守護、珍惜春光,感受春分天地變幻,融入春光之中。
頸聯,堪稱佳句,可與其“井泉生地脈,砧杵共秋聲”(《喜李少保卜鄰詩》)媲美,思致閑遠,意味深長。尤其是對仗,用“個個”對“紛紛”,奇思高妙,出人意料,不落窠臼,別有深意。燕子是春分三候之一。古詩多言雙燕,以雌雄頡頏,飛則相隨,遂為愛情使者,如“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燕爾新婚,如兄如弟”(《詩經·谷風》),“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詩經·燕燕》)。而其后北宋詞人晏幾道《臨江仙》“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更是將雙燕的美名,名揚天下。
可詩人卻反其道而行之,言“個個”,即一只一只,孤單地飛。其言之下,意象自闊。首先“個個”一詞,為思婦形象作了絕妙鋪墊。無數分離的情人,不都是這一個中的一個,孤單地活著么。其次,為他的“自悼”,埋下伏筆。國破家亡,他不也是動亂中的受傷者,誰愿意做一個降臣。
“花落已紛紛”一句,則道出大江東去,南唐國滅,樹倒猢猻散之深意。詞中無意透露出愛情之外命定的悲涼。
在后世詩人中,晏殊詞《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正是由此脫胎,點石成金。其“花落”、“燕”、“徘徊”,可謂一字不差。意境也大抵相似。后人的點化,恰恰證明了這首詩的精妙之處。
尾聯,為全詩高潮,也是詩人隱喻表達的主旨。表面看,這是一首“愛情”詩,往深處看則是一首“自悼”詩。
這高樓上的思婦,何曾不是被囚的小周后,她再也等不到為她提鞋的情郎歸來了。至此,徐鉉通過一首愛情詩,含蓄表達了其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亦可謂用心良苦,感人至深。
最后,將一首南唐詞人馮延巳的詞送給大家,愿你,和你的他(她),終成眷屬,歲歲長相見:“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作者簡介:嚴勇,文學碩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學員。現任泰州晚報副刊編輯,《稻河》編輯。已出版散文集《讀書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話:運鹽河邊的城市》,隨筆集《風韻泰州》。
春分的古詩2
1、春分
唐·劉長卿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2、七絕·蘇醒
宋·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3、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宋·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4、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懷簡所思者
唐·權德輿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
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
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
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
5、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寶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6、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宋·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春分的古詩3
《癸丑春分后雪》
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少年游·小樓歸燕又黃昏》
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菩薩蠻·春雨》
蕭漢杰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畫堂春》
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沉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寶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春分自淮北》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春雪》
春分時節忽飄雪,驚煞小兒回問爺。
不是已然春天到,何故還降好大雪?
《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少年游》
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熏。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癸丑春分后雪》
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花月惜春分》
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
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云。
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
《春分天氣》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春分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賓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癸丑春分后雪》
宋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踏莎行》
宋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宋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蝶戀花》
宋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
繞梁馀韻歸何處。
盡日勸春春不語。
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
剩看走筆揮風雨。
《畫堂春》
宋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春分偶飲成醉兀兀坐睡覺而殘月在窗矣》
宋舒岳祥
酒熟還成飲,花香忽過墻。
近燈人影大,斜月樹身長。
陰洞龍藏雨,春苗麝養香。
閒吟誰與語,醉倚一胡床。
《少年游》
宋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同子隆次公小飲》
宋袁說友
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門外艷陽天。
奚為有客攜壺至,又以閑人到酒邊。
山路試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煙。
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覺心情勝去年。
《春日田家》
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踏莎行·雨霽風光》
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七絕》
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菩薩蠻·春雨》
蕭漢杰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畫堂春》
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沉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隋堤柳》
翁承贊
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
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蒨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元稹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顧貞觀
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
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
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
《春日田家》
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七絕》
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春分的古詩4
壹
《七絕》
【五代】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賞析:春分時節春雨洋洋灑灑落下來,萬物復蘇,楊柳扶岸。反而春分過后的清明時節,也將在外的親人紛紛招回來。這個時令在北國有點偏晚,氣候的回暖也慢于南方,卻不知道這個時候南方早已是草長鶯飛,萬物復舒,春暖花開的季節。
貳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賞析:夜半喂牛,道出了農家的辛苦。不過總的說來,全詩情調曠達,令人有羨慕之情。
叁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唐】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賞析:道出了一個游子的'思鄉情懷,春分時節,詩人遙思的仍然是故園田間小路兩旁的芬芳桃李。
肆
《癸丑春分后雪》
【宋】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賞析:春分后的雪讓剛剛綻蕊的桃杏和剛剛脫下寒衣的人們都禁受不起,從而啟迪人們,造物主操縱的陰晴冷暖,變幻莫測,不可預料。即便在已經很暖和的時候,大家也必須準備著御寒的衣物。
伍
《踏莎行·雨霽風光》
【宋代】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賞析:春分時節的新燕、百花躍然紙上,哪知青樓的歌聲引得詞人愁,可惜了這美好的“春分天氣”,詞人由景到情,由情到景,借節氣道盡了難言的心境。
春分的古詩5
《 春分日》五代·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春日田家》清·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唐·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癸丑春分后雪》宋·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少年游·小樓歸燕又黃昏》宋·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蝶戀花·已過春分春欲去》宋·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繞梁余韻歸何處。
盡日勸春春不語。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剩看走筆揮風雨。
《踏莎行·雨霽風光》宋·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菩薩蠻·春雨》【宋代】蕭漢杰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唾壺敲欲破。
絕叫憑誰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春風四首》
【唐】唐彥謙
春風吹愁端,散漫不可收。不如古溪水,只望鄉江流。
新花紅爍爍,舊花滿山白。昔日金張門,狼藉余廢宅。
回頭語春風,莫向新花叢。我見朱顏人,多金亦成翁。
多金不足惜,丹砂亦何益。更種明年花,春風自相識。
《春風》
【唐】羅隱
也知有意吹噓切,爭奈人間善惡分。
但是秕糠微細物,等閑抬舉到青云。
《春分日》
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唐·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癸丑春分后雪》
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畫堂春》
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踏莎行》
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薜荔依墻,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南鄉子·春分》
風雨半春長,龍抬頭日日麗光。
鄰塘睡蓮預驚萍,漣漪。
踏春不見臥盼蘺。
春分艷陽天,齒兒戲發發更藏。
宜蘭伴窗翠正好,笑揚。
牽纖菜花青徑香。
《同子隆次公小飲》
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門外艷陽天。
奚為有客攜壺至,又以閑人到酒邊。
山路試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煙。
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覺心情勝去年。
《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節選)》
唐·元稹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老惜光陰甚,慵牽興緒孤。
偶成投秘簡,聊得泛平湖。
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畫圖。
旌旗遮嶼浦,士女滿闉闍。
似木吳兒勁,如花越女姝。
牛儂驚力直,蠶妾笑睢盱。
《郡中春宴,因贈諸客(節選)》
唐·白居易
是時歲二月,玉歷布春分。
頒條示皇澤,命宴及良辰。
冉冉趨府吏,蚩蚩聚州民。
有如蟄蟲鳥,亦應天地春。
薰草席鋪坐,藤枝酒注樽。
中庭無平地,高下隨所陳。
蠻鼓聲坎坎,巴女舞蹲蹲。
《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賓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社日兼春分端居有懷》
唐·權德輿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
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
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
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蒨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江上雨寄崔碣》
唐·杜牧
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
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
暗澹遮山遠,空濛著柳多。
此時懷舊恨,相望意如何。
《上陽宮》
唐·羅鄴
春半上陽花滿樓,太平天子昔巡游。
千門雖對嵩山在,一笑還隨洛水流。
深鎖笙歌巢燕聽,遙瞻金碧路人愁。
翠華卻自登仙去,腸斷宮娥望不休。
《春風曲》
【唐】齊己
春風有何情,旦暮來林園。不問桃李主,吹落紅無言。
春分的古詩6
1、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李白《春思》
2、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入行》
3、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4、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李白《南軒松》
5、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春日》
6、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王安石《北陂杏花》
7、酒熟還成飲,花香忽過墻。近燈人影大,斜月樹身長。陰洞龍藏雨,春苗麝養香。閒吟誰與語,醉倚一胡床。
8、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9、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古詩出處——張可久《塞鴻秋·春情》
10、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春興》
11、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查慎行《曉過鴛湖》
12、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汪藻《春日·一春略無十日晴》
13、粉蝶雙雙穿檻舞,簾卷晚天疏雨。古詩出處——毛熙震《清平樂·春光欲暮》
14、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裊爐熏。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仲并《畫堂春》
15、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與燕作泥蜂釀蜜,才吹小雨又須晴。――《春思》
16、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
17、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宋王禹稱
18、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19、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巳《謁金門·風乍起》
20、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21、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唐?徐鉉《春分日》
22、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23、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與燕作泥蜂釀蜜,才吹小雨又須晴。——《春思》
24、二月江南盡落梅,春光曾不到春來。誰憐桃李花都盡,猶領春風向我開。
25、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王勃《秋日別王長史》
26、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27、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宋王禹稱
28、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29、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歐陽修《戲答元珍》
30、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
31、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張先《青門引·春思》
32、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33、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
34、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李清照《訴衷情·夜來沉醉卸妝遲》
35、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王灣《次北固山下》
36、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37、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38、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39、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40、尚覺梅花發,元知柳絮飛。舞回風蕩激,灑急雨霏微。解凍群芳盛,馀寒百卉稀。小窗還附火,買酒典春衣。
41、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42、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蘇軾《蝶戀花·春景》
43、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44、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近春分。晴風吹放天全露,吹盡江南江北云。
45、普洱山前東風云,龍潭虎穴泉水叮。春分一半雄雞鳴,茶馬古道早茶甜。
46、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47、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48、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岑參《暮秋山行》
49、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蘇軾《贈劉景文/冬景》
50、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51、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捫蘿盤磴險,疊石渡溪危。松夾莓苔徑,花藏薜荔籬。臥云情自逸,名姓厭人知。
52、江橫渡闊煙波晚,潮過金陵落葉秋。——李紳《宿揚州》
53、雪壓庭春,香浮花月,攬衣還怯單保。——朱淑真《月華清·梨花》
54、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55、惟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楊巨源《和練袖才楊柳》
56、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春景》
57、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二首》
58、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59、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孟浩然《秦中感秋寄遠上人/秦中寄遠上人》
60、雪人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宋?蘇軾《癸丑春分後雪》
61、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葉紹翁《夜書所見》
62、風雷送暖入中春,桃柳著裝日日新。赤道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
63、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64、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65、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66、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武則天《臘日宣詔幸上苑》
春分的古詩7
春分
五代·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唐·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謁金門
宋·沈端節
真個憶,花下雨聲初息。
猛記烏衣曾舊識,丁寧教去覓。
春半峭寒猶力,淚滴兩襟成跡。
獨倚危闌清晝寂,草長流翠碧。
祝英臺近
宋·李彭老
杏花初,梅花過,時節又春半。
簾影飛梭,輕陰小庭院。
舊時月底秋千,吟香醉玉,
曾細聽、歌珠一串。
忍重見,描金小字題情,生綃合歡扇。
老了劉郎,天遠玉簫伴。
幾番鶯外斜陽,闌干倚遍,
恨楊柳、遮愁不斷。
賦得巢燕送客
唐·錢起
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
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云。
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
江上雨寄崔碣
唐·杜牧
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
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
暗澹遮山遠,空濛著柳多。
此時懷舊恨,相望意如何。
阮郎歸
宋·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秋千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歸。
春寒連日不出
陸游
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頭已帶酸。
老去嬾尋年少夢,春分不減社前寒。
著書敢望垂千載,嗜酒猶須隱一官。
正是閑時無客過,小庭斜日倚闌干。
江城子·春思
清·尤侗
花朝去了又春分。草如茵,柳煙新。
油壁青驄,爭踏武陵春。
繡暮羅衣香過處,人不見,插紅裙。
紗窗寒雨最難聞。冷爐薰,淡芳樽。
閑病閑愁,獨對舊東君。
日暮捲簾南北望,魂欲化,楚山云。
春分的古詩8
1、幽懷常怕負芳辰,又見花飛一半春。醉病支離慵把酒,交情疏落不如人。黃鶯繞樹聲猶澀,翠柳含山色漸勻。風日晴和天氣好,馬蹄踏遍隴頭塵。——方仁淵《春分日有感》
2、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翁承贊《隋堤柳》
3、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頭已帶酸。老去嬾尋年少夢,春分不減社前寒。著書敢望垂千載,嗜酒猶須隱一官。正是閑時無客過,小庭斜日倚闌干。——陸游《春寒連日不出》
4、四時唯愛春,春更愛春分。有暖溫存物,無寒著莫人。好花方蓓蕾,美酒正輕醇。安樂窩中客,如何不半醺。——邵雍《樂春吟》
5、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顧貞觀《柳梢青·花朝春分》
6、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歐陽修《阮郎歸》
7、青梅如豆,斷送春歸去。小綠間長紅,看幾處、云歌柳舞。偎花識面,對月共論心。攜素手,采香游,踏遍西池路。水邊朱戶,曾記銷魂處。小立背秋千,空悵望、娉婷韻度。楊花撲面,香糝一簾風。情脈脈,酒厭厭,回首斜陽暮。——張震《驀山溪·春半》
8、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近春分。晴風吹放天全露,吹盡江南江北云。——劉子翚《登鵝湖妙峰亭次韻》
9、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老惜光陰甚,慵牽興緒孤。偶成投秘簡,聊得泛平湖。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畫圖。旌旗遮嶼浦,士女滿闉闍。似木吳兒勁,如花越女姝。牛儂驚力直,蠶妾笑睢盱。——元稹《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
10、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蓑唱牧牛兒,籬窺蒨裙女。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杜牧《村行》
11、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元稹《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12、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歸。——歐陽修《阮郎歸》
13、杏園村店酒旗新,度竹穿林踏好春。南浦舟中曾計日,西溪樓下又經旬。殘梅糝雪飄香粉,新柳含風養曲塵。最是花朝并春半,與君遙夜共芳辰。——錢謙益《二月十二春分日橫山晚歸作》
14、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門外艷陽天。奚為有客攜壺至,又以閑人到酒邊。山路試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煙。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覺心情勝去年。——袁說友《同子隆次公小飲》
15、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宋琬《春日田家》
16、村村社鼓隔溪聞,賽祀歸來客半醺。水緩山舒逢日暖,花明柳暗貌春分。平田白洫流新雨,絕壁青楓掛斷云。策杖提壺隨所適,野夫何不可同群。——方太古《社日出游》
17、郭南處士宅,門外羅群峰。勝概忽相引,春華今正濃。山廚竹里爨,野碓藤間舂。對酒云數片,卷簾花萬重。巖泉嗟到晚,州縣欲歸慵。草色帶朝雨,灘聲兼夜鐘。愛茲清俗慮,何事老塵容。況有林下約,轉懷方外蹤。——岑參《春半與群公同游元處士別業》
18、辦取舞裙歌扇,賞春只怕春寒。卷簾無語對南山,已覺綠肥紅淺。去去惜花心懶,踏青閑步江干。恰如飛鳥倦知還,淡蕩梨花深院。——朱淑真《西江月·春半》
19、青青葉中蘭,庭幽有馀芳。新葩明輕莖,知我春晝長。安得滋九畹,命騷與爭光。風泛不須紉,深林宜永藏。——韓淲《春分前一日·其二》
20、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仲并《畫堂春·即席》
21、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朱淑真《謁金門·春半》
22、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權德輿《社日兼春分端居有懷》
23、尚覺梅花發,元知柳絮飛。舞回風蕩激,灑急雨霏微。解凍群芳盛,馀寒百卉稀。小窗還附火,買酒典春衣。——韓淲《春分后一日雪》
24、月篩窗幌好風生,病眼傷風淚欲傾。寫字彈琴無意緒,踏青跳菜沒心情。——朱淑真《春日雜書十首·其七》
25、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徐鉉《春分日》
26、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崔融《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27、是平分春色,夢草池塘,暖風簾幕。昨夜三臺,燦天邊芝角。自是君家,慶流澤遠,降生申崧岳。厚德溫良,高才粹雅,淵源學博。何事丹墀,尚淹闊步,未許中原,少勤方略。且對笙歌,醉黃金錯落。蕊洞珠宮,媚人桃李,趁青春綽約。綠意紅情,成陰結子,五云樓閣。——趙長卿《醉蓬萊·春半》
28、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云。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錢起《賦得巢燕送客》
29、酒熟還成飲,花香忽過墻。近燈人影大,斜月樹身長。陰洞龍藏雨,春苗麝養香。閒吟誰與語,醉倚一胡床。——舒岳祥《春分偶飲成醉兀兀坐睡覺而殘月在窗矣》
30、草色老春薺,氣數戚已分。流光生鬢絲,日暮江東云。故交本不多,零落那忍聞。墻陰雨凄凄,夕陽何時熏。——韓淲《春分前一日·其五》
31、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賓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武元衡《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32、輕暖輕寒,賞花天氣春將半。柳搖金線,求友鶯相喚。玉腕蛾眉,意眼頻頻眄,歌喉軟。玉卮受勸,一醉應相拚。——趙長卿《點絳唇·春半》
33、何處難忘酒,朱門羨少年。春分花發后,寒食月明前。小院回羅琦,深房理管弦。此時無一盞,爭過艷陽天。——白居易《何處難忘酒》
34、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35、二月江南盡落梅,春光曾不到春來。誰憐桃李花都盡,猶領春風向我開。——李孫宸《春分日梅花一樹盛開》
36、杏花初,梅花過,時節又春半。簾影飛梭,輕陰小庭院。舊時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細聽、歌珠一串。忍重見,描金小字題情,生綃合歡扇。老了劉郎,天遠玉簫伴。幾番鶯外斜陽,闌干倚遍,恨楊柳、遮愁不斷。——李彭老《祝英臺近》
37、富貴功名不足夸,肯將一第博榮華。春分正欲均天下,何必長安看盡花。——姚勉《贈李樞干三首·其三》
38、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杜牧《村行》
39、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捫蘿盤磴險,疊石渡溪危。松夾莓苔徑,花藏薜荔籬。臥云情自逸,名姓厭人知。——楊夔《尋九華王山人》
40、真個憶,花下雨聲初息。猛記烏衣曾舊識,丁寧教去覓。春半峭寒猶力,淚滴兩襟成跡。獨倚危闌清晝寂,草長流翠碧。——沈端節《謁金門》
41、度曲猶存玉茗堂,釵頭妙語斗新妝。春分晝夜無長短,風送窗前九畹香。——吳藕汀《春分》
42、花朝去了又春分。草如茵,柳煙新。油壁青驄,爭踏武陵春。繡暮羅衣香過處,人不見,插紅裙。紗窗寒雨最難聞。冷爐薰,淡芳樽。閑病閑愁,獨對舊東君。日暮捲簾南北望,魂欲化,楚山云。——尤侗《江城子·春思》
43、江村百六春強半,拍拍池塘春水滿。風團柳絮舞如狂,雨壓橘花香不散。陰陰巷陌閑庭院,小立危欄羞燕燕。不知何事未還鄉,除卻青春誰作伴。——趙長卿《玉樓春·春半》
44、九十日春分一半,四千里路長風沙。寒衣欲變難為客,曉夢無憑數到家。關塞每憐新過雁,山城深護未開花。向陽剩有閒庭院,滿意東來吹帳紗。——陸深《春分日大風》
45、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徐鉉《春分日》
46、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仲并《畫堂春·即席》
春分的古詩9
《春分日》
(五代·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少年游·小樓歸燕又黃昏》
(宋·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唐·元稹)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春分》
(佚名)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宋代·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春分的古詩10
1、七絕·蘇醒
徐鉉 〔宋代〕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2、春日田家
宋琬 〔清代〕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3、詠二十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元稹 〔唐代〕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4、癸丑春分后雪
蘇軾 〔宋代〕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5、踏莎行·雨霽風光
歐陽修 〔宋代〕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6、春分日有感
方仁淵 〔清代〕
幽懷常怕負芳辰,又見花飛一半春。醉病支離慵把酒,交情疏落不如人。
黃鶯繞樹聲猶澀,翠柳含山色漸勻。風日晴和天氣好,馬蹄踏遍隴頭塵。
春分的古詩11
1、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韓愈《感春五首》
2、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3、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唐丘為《題農父廬舍》
4、 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5、 午睡漸多濃似酒,韶華已入東君手。——宋·周邦彥《蝶戀花》
6、 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宋·辛棄疾《浣溪沙》
7、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唐·杜甫《曲江對雨》
8、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
9、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白居易《春秋》
10、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11、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宋王禹稱
12、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3、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憶山中》
14、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
15、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
16、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17、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
18、 卷簾亭館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風。——《南溪早春》
春分的古詩12
《春風》
【唐】白居易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薺花榆莢深村里,亦道春風為我來。
《詠春風》
【唐】崔涯
動地經天物不傷,高情逸韻住何方。
扶持燕雀連天去,斷送楊花盡日狂。
繞桂月明過萬戶,弄帆晴晚渡三湘。
孤云雖是無心物,借便吹教到帝鄉。
《春日田家》
【清代】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踏莎行》
宋·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江上雨寄崔碣》
唐·杜牧
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
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
暗澹遮山遠,空濛著柳多。
此時懷舊恨,相望意如何。
《畫堂春·即席》
宋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賀知章《詠柳》
吹面不寒楊柳風,二月春風似剪刀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風
【唐】羅鄴
每歲東來助發生,舞空悠飏遍寰瀛。
暗添芳草池塘色,遠遞高樓簫管聲。
簾透驪宮偏帶恨,花催上苑剩多情。
如何一瑞車書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春分的古詩13
春風
【唐】羅鄴
每歲東來助發生,舞空悠飏遍寰瀛。
暗添芳草池塘色,遠遞高樓簫管聲。
簾透驪宮偏帶恨,花催上苑剩多情。
如何一瑞車書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賞析:詩人夜宿田家,和山野老人聊了一些舊聞,半夜時老人喂了
牛,然后喊媳婦起來:“明天是春分了,咱們山上種樹去。”讀這首詩,一種田園情愫油然而生。
偷聲木蘭花
唐·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賞析:上闕寫春景,天要下雨時,風吹亂了枝頭花朵,舉目看去,春山籠罩在煙霧之中,像蒙上了一層薄紗。
《南鄉子春分》
相城寒雨客
風雨半春長,龍抬頭日日麗光。
鄰塘睡蓮預驚萍,漣漪。
踏春不見臥盼蘺。
春分艷陽天,齒兒戲發發更藏。
宜蘭伴窗翠正好,笑揚。
牽纖菜花青徑香。
《癸丑春分后雪》
宋 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
兩人攜手語,十里看山歸。
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風光向晚好,車馬近南稀。
春分的古詩14
《春日田家》
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春分正是耕種的大好季節,諺語有云: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踏莎行?雨霽風光》
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春分時節,雨過天晴。野草爬上墻邊,莓苔滿地,樓上的人在歌唱。這樣的美景,真是好不愜意啊。
《七絕》
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這個時候,南方早已是草長鶯飛,一片綠意盎然,春暖花開的樣子。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在古時,春分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在這個時候,詩人想起故鄉,家鄉的桃李應該開得正好吧!
《癸丑春分后雪》
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春分下雪是奇景,桃李半開都有點禁受不住了。現在天氣難料,為了保暖,我們還是要留著臘月的冬衣才行呀!
《少年游?小樓歸燕又黃昏》
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輕風細雨,花兒相惜著過了春分。時光就這樣一點一滴的過去了,可詩人依然獨獨坐在繡樓里。春天,也是閨怨的季節呀!
《菩薩蠻?春雨》
蕭漢杰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春愁來了沒有影子,人似醉還醒。今夜沒有添加衣裳,那個時常囑咐我添衣的人知道嗎?
《畫堂春》
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沉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煙雨黃昏,溪邊賞春醉酒,看婉轉歌舞,聽鳥鳴花語,這樣悠閑清雅的時光,怎能不加倍珍重呢?
《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寶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桃李換上了新妝,不需特別的裝飾,我們將桌子擺在桃花下,再去折一枝梨花放在一旁,整個春天都在為我們捧場!
《隋堤柳》
翁承贊
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
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
春柳如煙。有一半的春天,都在等待柳樹發芽!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看慣了春光明媚,來一場春雨洗洗眼睛,也洗洗我們的心情。
《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元稹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春雨下起來的時候,可以看到閃電的影子,烏云過處,雷聲響徹。
而梁間的燕子呢喃細語,似乎能讀懂人心一般。
《春分》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在這個草長鶯飛,萬物復舒,春暖花開的'季節,微微細雨悄無聲息的落了下來,柳岸風斜,離家日久的歸人此時也緩緩歸家。
《柳梢青花朝春分》
顧貞觀
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
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
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
春分過后,春天還有一半,可要抓住機會,好好享受剩下的春天!
畢竟,冬天從我們這里奪去的色彩,我們要全部向春天討回來!
然后,春風得意地,度過一整年!
春分的古詩15
1、《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2、《玉樓春·春半》
宋·趙長卿
江村百六春強半,拍拍池塘春水滿。
風團柳絮舞如狂,雨壓橘花香不散。
陰陰巷陌閑庭院,小立危欄羞燕燕。
不知何事未還鄉,除卻青春誰作伴。
3、《江城子·春思》
清·尤侗
花朝去了又春分。草如茵,柳煙新。
油壁青驄,爭踏武陵春。
繡暮羅衣香過處,人不見,插紅裙。
紗窗寒雨最難聞。冷爐薰,淡芳樽。
閑病閑愁,獨對舊東君。
日暮捲簾南北望,魂欲化,楚山云。
4、《蝶戀花》——宋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
繞梁馀韻歸何處。
盡日勸春春不語。
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
剩看走筆揮風雨。
5、《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唐·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春天,自然免不了和友人們宴飲游樂。
有春風,有知己好友,這樣的美好時光,真該盡興在這春日的酒杯中。
6、《春寒連日不出》
陸游
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頭已帶酸。
老去嬾尋年少夢,春分不減社前寒。
著書敢望垂千載,嗜酒猶須隱一官。
正是閑時無客過,小庭斜日倚闌干。
【春分的古詩】相關文章:
春分的古詩04-16
(精選)春分的古詩07-25
關于春分的古詩11-01
春分日古詩06-01
春分古詩詞04-08
春分古詩(精選30首)03-18
關于春分的古詩詞03-29
春分的古詩15篇(熱)07-25
[集合]春分古詩(精選30首)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