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鴻雁的古詩詞
鴻雁的古詩詞
更新時間:2024-07-25 14:57:25
  • 相關推薦
鴻雁的古詩詞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鴻雁的古詩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鴻雁的古詩詞1

  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2、《歸雁》唐.錢起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3、《鴻雁》先秦.詩經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

  之子于征,劬勞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鴻雁于飛,集于中澤。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于飛,哀鳴嗷嗷。

  維此哲人,謂我劬勞。

  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亂為群。

  且休悵望看春水,更恐歸飛隔暮云。

  青春欲盡急還鄉,紫塞寧論尚有霜。

  翅在云天終不遠,力微矰繳絕須防。

  5、《鳴雁行》唐.李白

  胡雁鳴,辭燕山,昨發委羽朝度關。

  一一銜蘆枝,南飛散落天地間,連行接翼往復還。

  客居煙波寄湘吳,凌霜觸雪毛體枯。

  畏逢矰繳驚相呼,聞弦虛墜良可吁。君更彈射何為乎。

  6、《揚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過故宮。

  可憐江上月,偏照斷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亂為群。

  且休悵望看春水,更恐歸飛隔暮云。

  青春欲盡急還鄉,紫塞寧論尚有霜。

  翅在云天終不遠,力微矰繳絕須防。

  8、《雜曲歌辭·鳴雁行》唐.韓愈

  嗷嗷鳴雁鳴且飛,窮秋南去春北歸。去寒就暖識所處,天長地闊棲息稀。風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顧群侶違,哀鳴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闊朝云多,草長沙軟無網羅,閑飛靜集鳴相和。違憂懷息性匪他,凌風一舉君謂何。

  9、《二弟宰邑南海,見群雁南飛,因成詠以寄》唐.張九齡

  鴻雁自北來,嗷嗷度煙景。常懷稻粱惠,豈憚江山永。

  小大每相從,羽毛當自整。雙鳧侶晨泛,獨鶴參宵警。

  為我更南飛,因書至梅嶺。

  10、《歸雁》唐.杜甫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

  是物關兵氣,何時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鴻雁的古詩詞2

  《小雅·鴻雁之什·無羊》

  先秦:佚名

  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

  或降于阿,或飲于池,或寢或訛。爾牧來思,何蓑何笠,或負其餱。三十維物,爾牲則具。

  爾牧來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麾之以肱,畢來既升。

  牧人乃夢,眾維魚矣,旐維旟矣,大人占之;眾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溱溱。

  《小雅·鴻雁之什·無羊》譯文

  誰說你們沒有羊?一群就有三百只。誰說你們沒有牛?七尺高的有九十。你的羊群到來時,只見羊角齊簇集。你的牛群到來時,只見牛耳擺動急。

  有的奔跑下高丘,有的池邊把水喝,有的睡著有的醒。你到這里來放牧,披戴蓑衣與斗笠,有時背著干糧餅。牛羊毛色三十種,犧牲足夠祀神靈。

  你到這里來放牧,邊伐細柴與粗薪,邊獵雌雄天上禽。你的羊群到來時,羊兒小心緊隨行,不走失也不散群。只要輕輕一揮手,全都躍登滿坡頂。

  牧人悠悠做個夢,夢里蝗蟲化作魚,旗畫龜蛇變為鷹。請來太卜占此夢:蝗蟲化魚是吉兆,預示來年豐收慶;龜蛇變鷹是佳征,預示家庭添人丁。

  《小雅·鴻雁之什·無羊》注釋

  爾:指放牧牛羊者。

  三百:與下文“九十”均為虛指,形容牛羊眾多。維:為。

  犉(rún):大牛,牛生七尺曰“犉”。

  思:語助詞。

  濈(jí)濈:一作“戢戢”,群角聚集貌。

  濕濕:搖動的樣子。

  阿(ē):丘陵。

  訛(é):同“吪”,動,醒。

  牧:放牧。

  何:同“荷”,負,戴。蓑(suō):草制雨衣。

  餱(hóu):干糧。

  物:毛色。

  牲:犧牲,用以祭祀的牲畜。具:備。

  以:取。薪:粗柴。蒸:細柴。

  雌雄:“飛曰雌雄”,此句言獵取飛禽。

  矜(jīn)矜:小心翼翼。兢(jīng)兢:謹慎緊隨貌,指羊怕失群。

  騫(qiān):損失,此指走失。崩:散亂。

  麾(huī):揮。肱(ɡōnɡ):手臂。

  畢:全。既:盡。升:登。

  眾:蝗蟲。古人以為蝗蟲可化為魚,旱則為蝗,風調雨順則化魚。

  旐(zhào):畫有龜蛇的旗,人口少的郊縣所建。旟(yǔ):畫有鷹隼的旗,人口眾多的州所建。

  大人:太卜之類官。占:占夢,解說夢之吉兇。

  溱(zhēn)溱:同“蓁蓁”,眾盛貌。

  《小雅·鴻雁之什·無羊》鑒賞

  第一章描述所牧牛羊之眾多,開章劈空兩問,問得突兀。前人常指“爾”為“牛羊的所有者”,不妥:“所有者”既有牛羊,竟還會有“誰”疑其“無羊”,那是怪事。倘指為奴隸主放牧的奴隸,則問得不僅合理,還帶有了詼諧的調侃意味。奴隸只管放牧,牛羊原本就不屬于他。但詩人一眼看到那么多牛羊,就情不自禁高興地與牧人扯趣:“誰說你沒有羊哪?看看,這一群就是三百!”極為自然。劈空兩問,問得突兀,卻又詼諧有情,將詩人乍一見到眾多牛羊的驚奇、贊賞之情,表現得極為傳神。

  許許多多牛羊集聚在一起,氣象很壯觀。倘若運用“羊來如云”“牛聚如潮”來比擬,當也算得形象了。但此詩作者不滿足于此類平庸的比喻,他巧妙地選擇了牛羊身上最富特征的耳、角,以“濈濈”“濕濕”稍一勾勒,那(羊)眾角簇立、(牛)群耳聳動的奇妙景象,便逼真地展現在了讀者眼前。這樣一種全不借助比興,而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梅堯臣語)的直賦筆墨,確是很高超的。

  第二、三章集中描摹放牧中牛羊的動靜之態和牧人的嫻熟技藝,堪稱全詩寫得最精工的篇章。“或降”四句寫散布四近的牛羊何其自得:有的在山坡緩緩“散步”,有的下水澗俯首飲水,有的躺臥草間似乎睡著了,但那耳朵的陡然聳動、嘴角的細咀慢嚼,說明它們正醒著。此刻的牧人正肩披蓑衣、頭頂斗笠,或砍伐著柴薪,或獵取著飛禽。一時間藍天、青樹、綠草、白云,山上、池邊、羊牛、牧人,織成了一幅無比清麗的放牧圖景。圖景是色彩繽紛的,詩中用的卻純是白描,而且運筆變化無端:先分寫牛羊、牧人,節奏舒徐,輕筆點染,表現著一種悠長的.抒情韻味。方玉潤《詩經原始》嘆其“人物并處,兩相習自不覺兩相忘”,正真切領略了詩境之幽靜和諧。待到“麾之以肱,畢來既升”兩句,筆走墨移間,披蓑戴笠的牧人和悠然在野的牛羊,霎時匯合在了一起。畫面由靜變動,節奏由緩而驟,牧人的臂肘一揮,滿野滿坡的牛羊,便全都爭先恐后奔聚身邊,緊隨著牧人升登高處。真是物隨人欲、揮斥自如,放牧者那嫻熟的牧技和畜群的訓習有素,只以“麾之”二語盡收筆底。

  全詩至此,已將放牧中的詩情畫意寫盡,收尾就很難。若還是從牛羊身上落筆,則不見好處。此詩收尾之奇,正在于全然撇開牛羊,而為放牧者安排了一個出人意外的“夢”境:在眾多牛羊的“哞”“哶(即咩)”之中,牧人忽然夢見,數不清的蝗子,恍惚間全化作了歡蹦亂跳的魚群;而飄揚于遠處城頭的“龜蛇”之旗(“旐”旗),又轉眼間變成了“鳥隼”飛舞的“旟”旗——詩人寫夢,筆下正是這樣迷離恍惚,令人讀去,果真是個飄忽、斷續的“夢”。接著的“大人占之”幾句,讀者無妨將它讀作畫外音:“眾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溱溱!”隨著占夢者欣喜的解說,充塞畫面的魚群和旟旗,即又幻化成漫山遍野的牛羊(這正是放牧者的“豐收”年景);村村落落,到處傳來嬰兒降生的呱呱喜訊(這正是“室家”添丁的興旺氣象)。詩境由實變虛、由近而遠,終于在占夢之語中淡出、定格,只留下牧人夢臥時仰對的空闊藍天,而引發讀者的無限遐想。這由實化虛的夢境收束,又正有梅堯臣所說“含不盡之意于言外”之妙。

  綜觀全詩,可以看出:作詩不借比興而全用賦法,只要體物入微、逼真傳神,一樣能創造高妙的詩境。此詩不僅描摹精妙,而且筆底蘊情,在展現放牧牛羊的動人景象時,又強烈地透露著詩人的驚異、贊美之情,表現著美好的展望和祈愿。一位美學家說:“使情趣與意象融化到恰到好處,便是達到最高理想的藝術。”不必說《小雅·無羊》就一定達到了這種“理想”境界,但也已與此境界相去不遠。

  《小雅·鴻雁之什·無羊》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歌詠牛羊蕃盛的詩,舊說似無異議。至于《毛詩序》指實其當“宣王”中興之時的“考牧”之作,則又未必。詩之作者大抵為熟悉放牧生活的文士,詩中的“爾”,則是為貴族放牧牛羊的勞動者。

【鴻雁的古詩詞】相關文章:

夢到鴻雁是04-17

夢見很多鴻雁08-13

古詩詞06-09

經典古詩詞03-05

古詩詞好句01-07

立冬古詩詞06-23

橋的古詩詞06-25

秋的古詩詞06-25

古詩詞原文06-27

[優]經典古詩詞06-28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精品在线911 | 亚洲欧美日本一本二本三本 |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 | 日韩动漫在线一区二区观看中文字幕 |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 一区二区不卡不卡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