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詩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詩句以強(qiáng)烈的節(jié)奏、美妙的韻律、精煉的語言、奇特的想象,豐富的感情展現(xiàn)其語言的藝術(shù)。詩句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泰山的詩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泰山的詩句1
1、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fēng)來。
2、朝欽王母池,暝投天門關(guān)。
3、山光空蒙不可寫,正要云氣相縈紆。
4、兜羅天近云煙濕,婆律風(fēng)清草木香。
5、元?dú)饬眩瑑蓛x具。五岳峙,真形露。
6、石洞荒涼樹影孤,洲人相語是酆都。
7、石徑俯云壑,竹林開幽境。寺古僧徒稀,山深嵐氣冷。
8、泰山天壤間,屹如郁蕭臺。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9、江右書生枉白頭,杖藜始得此山游。手摩紅日登三觀,袖佛黃埃看九州。
10、風(fēng)云一舉到天關(guān),快意平生有此觀。萬古齊州煙九點(diǎn),五更滄海日三竿。
11、九十行年發(fā)未華,道人風(fēng)骨飽煙霞。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閭第一家。
12、三峰突兀與天齊,天門未到勞攀躋。層層石磴出林杪,縈回百折青云梯。
13、靈巖突兀方山曲,古殿般舟枕巖腹。石磴層盤林莽中,鞭蓉面面羅青峰。
14、泰山天門,無室宇尚矣,布山張煉師為之經(jīng)構(gòu);累歲乃成,可謂破天荒者也。
15、日觀卜先征,時(shí)巡順物情。風(fēng)行未備禮,云密遽飄英。委樹寒花發(fā),縈空落絮輕。
16、雞鳴日觀望,遠(yuǎn)與扶桑對。滄海似熔金,眾山如點(diǎn)黛。遙知碧峰首,獨(dú)立煙嵐內(nèi)。北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泰山的詩句2
1、泰山有不見,得獸夸足捷。——方回《送劉都事五十韻》
2、望公聊比泰山云,歲歲年年天下雨。——毛滂《玉樓春·我公兩器兼文武》
3、誰言伯牙絕弦鍾期死,泰山峨峨水湯湯。——黃庭堅(jiān)《西禪聽戴道士彈琴》
4、一峰高聳隘乾坤,宇內(nèi)名山此獨(dú)尊。曙色凌晨開日觀,嵐光經(jīng)歲鎖天門。遠(yuǎn)疑云霧人難到,近若星辰手可捫。七十二君封禪處,空馀遺址蝕苔痕。——王?《游泰山》
5、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6、有背如泰山,未覺毛羽輕。——晁補(bǔ)之《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一》
7、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間。——李白《送范山人歸泰山》
8、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李白《送范山人歸泰山》
9、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李夢陽《泰山》
10、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李白《游泰山六首》
11、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李白《游泰山六首》
12、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間。高臥今何在,東山似此山。——張志純《泰山喜雨》
13、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復(fù)非匠,云構(gòu)發(fā)自然。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謝道韞《泰山吟》
14、泰山夜半見紅日,政要人生著腳高。——方回《七十翁吟七言十絕·膾炎鯨鵬吾不佞》
15、獨(dú)佩一壺游,秋毫泰山小。——杜牧《獨(dú)酌》
16、魚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李白《贈別從甥高五》
17、山半舊招提,捫蘿躡石梯。佳名標(biāo)四絕,勝境出三齊。殿古煙霞窟,庭深檜柏蹊。岳靈分地界,云險(xiǎn)接天倪。香篆清風(fēng)褭,松廊翠巘低。飛塵無路入,幽鳥隔巖啼。破夢泉聲急,飄涼竹韻凄。微陽生頂上,殘?jiān)侣浞逦鳌旱姜q塵慮,長居信覺迷。致君功業(yè)就,向此卜幽棲。——滕涉《游泰山靈巖寺》
18、泰山不要欺毫末,顏?zhàn)訜o心羨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19、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20、吾碑敢學(xué)泰山碑,不謂溪翁謂似之。天地深恩明主詔,春秋巨筆傅之詞。石鐘追動蒲牢角,風(fēng)榭馨香柏樹枝。山鬼自今須斂避,文星五夜照南離。——邵寶《少傅王公書來謂貞節(jié)碑制有泰山之遺不勝愧嘆》
21、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22、名漏泰山錄,鬼伯無迫驅(qū)。——王廷陳《詠懷·夸名非己有》
23、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李夢陽《泰山》
24、除授得其人,國勢維泰山。——程公許《感情中建除體二首·建大將旗鼓》
25、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阮籍《詠懷八十二首》
26、或謂且天為質(zhì)暗,示珍符固不可辭;若然辭之,是泰山靡記而梁父靡?guī)滓病!抉R相如《封禪文》
27、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金熔。——梅堯臣《登泰山日觀峰》
28、凌高一覽知天遠(yuǎn),迂曲千蹊覺洞深。——汪元量《泰山》
29、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貲。——岑參《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
30、傾蓋意氣竭漳水,平生交結(jié)輕泰山。——劉黃裳《贈鄴下王大刀揮使維藩歌》
31、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fēng)來。——李白《游泰山六首》
32、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33、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李白《游泰山六首》
34、城中咆哮竟夕聞,吾將訴汝泰山君。——徐禎卿《猛虎行》
35、吾碑敢學(xué)泰山碑,不謂溪翁謂似之。——邵寶《少傅王公書來謂貞節(jié)碑制有泰山之遺不勝愧嘆》
36、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guān)。——李白《游泰山六首》
37、然猶躡梁父,登泰山,建顯號,施尊名。——司馬相如《封禪文》
38、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fēng)歇。——李白《游泰山六首》
39、龍蟄滄溟蛟舞壑,梟橫碧落鳳歸林。——汪元量《泰山》
40、巫咸可使詛楚否,泰山曾不如放乎。——劉克莊《再和·陌頭俠少行歌呼》
41、敕使聯(lián)鑣上翠岑,飛泉躍澗吼雷音。——汪元量《泰山》
42、冉冉孤生竹,結(jié)根泰山阿。——《冉冉孤生竹》
43、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李白《游泰山六首》
44、九十行年發(fā)未華,道人風(fēng)骨飽煙霞。洞天福地二千里,神府仙閭第一家。牛膝藥靈斟美醞,兔豪盞凈啜芳芽。隱居自愛陶弘景,莫作山中宰相誇。——徐世隆《送天倪子還泰山》
45、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6、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杜甫《望岳》
47、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李德裕《泰山石》
48、穩(wěn)似泰山共攜手,陶然一笑友情深。——毛澤東《七律·雷電》
49、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李白《游泰山六首》
50、君恩泰山重,爾命鴻毛輕。一意懼千古,敢懷妻子榮。——范仲淹《出守桐廬道中十絕·君恩泰山重》
51、魯客抱白鶴,別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間。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時(shí)還。——李白《送范山人歸泰山》
52、泰山不要欺毫末,顏?zhàn)訜o心羨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
53、山靈護(hù)得神祠在,苔蝕秦碑古樹陰。——汪元量《泰山》
54、泰山沉寇六十年,旅祭不享生愁煙。——劉禹錫《平齊行二首》
55、天門高處一躋攀,兩袖牛龍石霧班。曉渡三溪?dú)v三觀,已參青帝非人間。——盧寧《登泰山·天門高處一躋攀》
56、孝敬中發(fā),和容外彰。騰華照宇,如升太陽。貞璧就奠,玄靈垂光。禮樂具舉,濟(jì)濟(jì)洋洋。——張說《唐封泰山樂章·太和》
57、今世儒宗一泰山,暫乘紫氣下函關(guān)。主盟道學(xué)周程上,伯仲詩名李杜間。少府暫分膚使節(jié),甘泉合在侍臣班。春江一碧平於掌,好趣牙檣待賜環(huán)。——李曾伯《壽遂寧李漕·今世儒宗一泰山》
58、行四海外,東到泰山。——曹操《氣出唱其一》
59、長松入霄漢,遠(yuǎn)望不盈尺。——李白《游泰山六首》
60、俯首元齊魯,東瞻海似杯。——李夢陽《泰山》
泰山的詩句3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唐·李賀《雁門太守行》
積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唐·杜甫《垂老別》
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家人。南宋·戴復(fù)古《淮村兵后》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北朝民歌《木蘭詩》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宋·范仲淹《漁家傲》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唐·白居易《自河南經(jīng)亂》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唐·杜甫《石壕吏》
戰(zhàn)士軍前半生死,美人悵下猶歌舞。唐·高適《燕歌行》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diǎn)兵。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diǎn)兵。北朝民歌《木蘭詩》
泰山的詩句4
1、泰山不要欺毫末,顏?zhàn)訜o心羨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2、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3、岱頂凌霄十八盤,中原蕭瑟思漫漫。振衣日觀三秋曙,依劍天門六月寒。風(fēng)雨黃河通瀚海,星辰紫極近長安。小臣愿獻(xiàn)蓬萊頌,閭闔高懸謁帝難。——徐文通《岱宗》
4、昔年留字識曾來,事滿華夷遍九垓。無賴蚊虬知我字。——呂洞賓《再書王母池》
5、風(fēng)云一舉到天關(guān),快意平生有此觀。——張養(yǎng)浩《登岳》
6、對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亂峰相倚。——黃庭堅(jiān)《醉蓬萊》
7、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轉(zhuǎn)關(guān)山月。——張瓊英《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8、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蘇軾《念奴嬌·中秋》
9、天門倒瀉銀河水,日觀翻懸碧海流。——王世貞《登岱》
10、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11、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間。——張志純《泰山喜雨》
12、雞鳴日觀望,遠(yuǎn)與扶桑樹。滄海似镕金,眾山如點(diǎn)黛。遙知碧峰首,獨(dú)立煙嵐內(nèi)。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李德裕《泰山石》
13、海色動遠(yuǎn)山,天雞已先鳴。——李白《游泰山》
14、愿登太華山,上與松子游。——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15、深秋訪農(nóng)事,東馳岱宗途。——張士明《呈靈巖方丈》
16、泰山天壤間,屹如郁蕭臺。——元好問《登岱》
17、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李白《從軍行》
18、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錦,疏松掛綠絲。高僧拂玉柄,童子獻(xiàn)雙梨。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shí)。——李白《題靈巖寺泉池》
19、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20、齊景升丘山,涕泗紛交流。——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21、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22、對山河百二,淚痕沾血。——張瓊英《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23、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李白《游泰山》其三
24、萬里江山知何處。——張?jiān)伞顿R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25、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杜甫《望岳》
26、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李白《游泰山》
27、清代施閏章?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冰泉懸眾壑,云路郁千盤。——《雪中望岱宗》
28、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yuǎn)山。——李白《游泰山》
29、萬古齊州煙九點(diǎn),五更滄海日上竿。——張養(yǎng)浩《登泰山》
30、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fēng)歇。——李白《游泰山》其六
31、高而可登,雄而可親。松石為骨,清泉為心。呼吸宇宙,吐納風(fēng)云。海天之懷,華夏之魂。——楊辛《泰山頌》
32、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
33、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34、手摩紅日登三觀,袖佛黃埃看九州。——王奕《和元遺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張真人》
35、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陸機(jī)《泰山吟》
36、縈回綠水遶春山,蝶舞鶯啼白晝閑。——康淵《贈靈巖西堂堅(jiān)公禪師》
37、山映斜陽天接水。——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38、我夢天倪子,同登日觀峰。——元·徐世隆《紀(jì)夢》
39、天門倒瀉銀河水,日觀翻懸碧海流。——《登岱》明代王世貞
40、深秋訪農(nóng)事,東馳岱宗途。——元·張士明《呈靈巖方丈》
41、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fēng)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42、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43、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44、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泰山》李夢陽
45、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晉·陸機(jī)《泰山吟》
46、縈回綠水遶春山,蝶舞鶯啼白晝閑。——元·康淵《贈靈巖西堂堅(jiān)公禪師》
47、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48、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張岱《泰山》
49、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銀臺。——李白《游泰山》
50、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李夢陽《泰山》
51、綠野風(fēng)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52、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李白《游泰山》其五
53、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李白《游泰山》其二
54、石徑俯云壑,竹林開幽境。——王旭《游竹林寺》
55、峨峨東岳高,秀極沖蒼天。——謝道韞《泰山詠》晉代
56、盤石暫憩舒清眺,洞壑風(fēng)來號萬竅。——李簡《登岳》
57、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賈魯《登泰山》
58、泰山天門,無室宇尚矣,布山張煉師為之經(jīng)構(gòu);累歲乃成,可謂破天荒者也。——杜仁杰《天門銘》
59、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冰泉懸眾壑,云路郁千盤。——施閏章《雪中望岱宗》
60、岱頂凌霄十八盤,中原蕭瑟思漫漫。——徐文通《岱宗》
泰山的詩句5
1、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yuǎn)山。——李白《游泰山》
2、萬里江山知何處。——張?jiān)伞顿R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3、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李白《游泰山》
4、昨汝登東岳,何峰是絕峰有無丈人臺,幾許大夫松。——《鄭生至自泰山》明代詩人李夢陽
5、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6、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錦,疏松掛綠絲。高僧拂玉柄,童子獻(xiàn)雙梨。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shí)。——《題靈巖寺泉池》[唐]李白
7、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泰山》李夢陽
8、況有文章山斗。——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9、齊景升丘山,涕泗紛交流。——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二》
10、泰山不讓微塵,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成其深。
11、萬古齊州煙九點(diǎn),五更滄海日上竿。——元曲《登泰山》張養(yǎng)浩
12、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13、泰山天壤間,屹如郁蕭臺。——元好問《登岱》
14、雞鳴日觀望,遠(yuǎn)與扶桑樹。滄海似镕金,眾山如點(diǎn)黛。遙知碧峰首,獨(dú)立煙嵐內(nèi)。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泰山石》[唐]李德裕
15、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泰山詠》晉代謝道韞
16、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
17、對山河百二,淚痕沾血。——張瓊英《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18、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銀臺。——李白《游泰山》
19、扶搖九萬里,未可誣齊諧。——賈魯《登泰山》
20、岱頂凌霄十八盤,中原蕭瑟思漫漫。振衣日觀三秋曙,依劍天門六月寒。風(fēng)雨黃河通瀚海,星辰紫極近長安。小臣愿獻(xiàn)蓬萊頌,閭闔高懸謁帝難。——《岱宗》明代徐文通
21、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杜甫
22、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李白《游泰山》
23、泰山不要欺毫末,顏?zhàn)訜o心羨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24、高而可登,雄而可親。松石為骨,清泉為心。呼吸宇宙,吐納風(fēng)云。海天之懷,華夏之魂。——《泰山頌》楊辛
25、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李白《游泰山》
26、對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亂峰相倚。——黃庭堅(jiān)《醉蓬萊》
27、山映斜陽天接水。——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28、愿登太華山,上與松子游。——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二》
29、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轉(zhuǎn)關(guān)山月。——張瓊英《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30、海色動遠(yuǎn)山,天雞已先鳴。——李白《游泰山》
31、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冰泉懸眾壑,云路郁千盤。——《雪中望岱宗》清代施閏章
32、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33、綠野風(fēng)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34、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許渾《金陵懷古》
35、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蘇軾《念奴嬌·中秋》
36、天門倒瀉銀河水,日觀翻懸碧海流。——《登岱》明代王世貞
37、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李白《從軍行》
38、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賈魯《登泰山》
39、泰山何其大,萬物都?xì)w納,泰山何尊嚴(yán),萬象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現(xiàn)。
40、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泰山的詩句6
1、松風(fēng)振巖谷,石泉溜皰廚。--元·張士明《呈靈巖方丈》
2、六峰危似冠,晴樓百尺獨(dú)登看。高凌鳥外青冥窄,翠落人間白晝寒。不覺衡陽遮雁過,如何鐘阜斗龍盤。始知萬歲聲長在,只待東巡動玉鸞。《望嵩山》吳融
3、獨(dú)背焦桐訪洞天,暫攀靈跡棄塵緣。深逢野草皆疑藥,靜見樵人恐是仙。翠木入云空自老,古碑橫水莫知年。可憐幽景堪長往,一任人間歲月遷。《游嵩山》熊皎
4、洪壚作高山,元?dú)夤钠溟摇6砣簧窆停卧诹壤l`跡露指爪,殺氣見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來托。天資帝王宅,以我為關(guān)鑰。能令下國人,一見換神骨。高山固無限,如此方為岳。丈夫無特達(dá),雖貴猶碌碌。《華山歌》劉禹錫
5、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6、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明末清初·張岱《泰山》
7、二室峰峰昔愿游,從云從鶴思悠悠。丹梯石路君先去,為上青冥最上頭。《送聞上人游嵩山》歐陽詹
8、獨(dú)上上方上,立高聊稱心。氣沖云易黑,影落縣多陰。有云草不死,無風(fēng)松自吟。會當(dāng)求大藥,他日復(fù)追尋。《華山上方》裴說
9、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guān)。--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10、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間。--元·張志純《泰山喜雨》
11、深秋訪農(nóng)事,東馳岱宗途。--元·張士明《呈靈巖方丈》
12、七十二峰秀芙蓉,煙云飄渺罩祝融。方廣寺深翠竹密,回雁峰前飛雁鳴。
13、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guān)。獨(dú)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fēng)歇。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fā)。寂靜娛清暉,玉真連翠微。想像鸞鳳舞,飄飖龍虎衣。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jī)。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游泰山》其六李白
14、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洞門閉石扇,地底興云雷。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銀臺。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fēng)來;玉女四五人,飄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游泰山》其一李白
15、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衡山》李白
16、盤石暫憩舒清眺,洞壑風(fēng)來號萬竅。--元·李簡《登岳》
17、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元·賈魯《登泰山》
18、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guān)。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游泰山》其二李白
19、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zhuǎn)秦地雷。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白帝金精運(yùn)元?dú)猓魃徎ㄔ谱髋_。云臺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復(fù)西歸。玉漿倘惠故人飲,騎二茅龍上天飛。《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李白
20、我夢天倪子,同登日觀峰。--元·徐世隆《紀(jì)夢》
21、峻極位何崇,方知造化功。降靈逢圣主,望幸表維嵩。隱映連青壁,嵯峨向碧空。象車因葉瑞,龍駕愿升中。萬歲聲長在,千巖氣轉(zhuǎn)雄。東都歌盛事,西笑佇皇風(fēng)。《嵩山望幸》王邕
22、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閭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還泰山》
23、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fēng)來。--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24、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25、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監(jiān)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guān)。《歸嵩山作》王維
26、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緬彼鶴上仙,去無云中跡;長松入云漢,遠(yuǎn)望不盈尺;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終當(dāng)遇安期,于此煉玉液。《游泰山》其五李白
27、層層石磴出林杪,縈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簡《登岳》
28、嵩山歸路繞天壇,雪影松聲滿谷寒。君見九龍?zhí)渡显拢o清夜訪袁安。《送友人游嵩山》陳羽
29、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晉·陸機(jī)《泰山吟》
30、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唐·李白《游泰山》
31、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32、石徑俯云壑,竹林開幽境。--元·王旭《游竹林寺》
33、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34、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盤。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dú)g。《泰山》張岱
35、泰宗秀維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謝靈運(yùn)《泰山吟》
36、五峰并雄入云端,五花并蒂帝都畔。奇山奇石奇蒼松,險(xiǎn)峰險(xiǎn)路險(xiǎn)登攀。
37、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guān)。精神四飛揚(yáng),如出天地間。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yuǎn)山。憑崖攬八極,目盡長空閑。偶然值青童,綠發(fā)雙云鬟。笑我晚學(xué)仙,蹉跎凋朱顏。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游泰山》其三李白
38、旄頭彗紫微,無復(fù)俎豆事。金甲相排蕩,青衿一憔悴。嗚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征夫不遑息,學(xué)者淪素志。我行洞庭野,欻得文翁肆。侁侁胄子行,若舞風(fēng)雩至。周室宜中興,孔門未應(yīng)棄。是以資雅才,渙然立新意。衡山雖小邑,首唱恢大義。因見縣尹心,根源舊宮閟。講堂非曩構(gòu),大屋加涂墍。下可容百人,墻隅亦深邃。何必三千徒,始壓戎馬氣。林木在庭戶,密干疊蒼翠。有井朱夏時(shí),轆轤凍階戺。耳聞讀書聲,殺伐災(zāi)仿佛。故國延歸望,衰顏減愁思。南紀(jì)改波瀾,西河共風(fēng)味。采倦跋涉,載筆尚可記。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墜。《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xué)堂,呈陸宰》杜甫
39、東南倚蓋卑,維岳資柱石。前當(dāng)祝融居,上拂朱鳥翮。青冥結(jié)精氣,磅礴宣地脈。還聞膚寸陰,能致彌天澤。《望衡山》劉禹錫
40、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41、君吟十二載,辛苦必能官。造化猶難隱,生靈豈易謾。猿跳高岳靜,魚擺大江寬。與我為同道,相留夜話闌。《贈衡山令》裴說
42、鐘山英秀草堂靈,林下相逢話愈清。--元·王珩《巡按謁靈巖名剎·禮佛焚香漫繼嚴(yán)韻》
43、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44、草堂者,蓋因自然之溪阜,前當(dāng)墉洫;資人力之締構(gòu),后加茅茨。將以避燥濕,成棟宇之用;昭簡易,葉乾坤之德,道可容膝休閑。谷神同道,此其所貴也。及靡者居之,則妄為剪飾,失天理矣。詞曰:山為宅兮草為堂,芝蘭兮藥房。羅蘼蕪兮拍薜荔,荃壁兮蘭砌。蘼蕪薜荔兮成草堂,陰陰邃兮馥馥香,中有人兮信宜常。讀金書兮飲玉漿,童顏幽操兮不易長。《嵩山十志十首·草堂》盧鴻
45、群峰郁初霽,潑黛若鬟沐。失風(fēng)鼓唅呀,搖撼千灌木。木葉微墮黃,石泉凈停綠。危磴蘿薜牽,迥步入幽谷。我心寄青霞,世事慚蒼鹿。遂令巢許輩,于焉謝塵俗。想是悠悠云,可契去留躅。《華山西岡游贈隱玄叟》顧況
46、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47、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晉·謝道韞《泰山吟》
48、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杜甫
49、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50、華岳獨(dú)靈異,草木恒新鮮。山盡五色石,水無一色泉。仙酒不醉人,仙芝皆延年。夜聞明星館,時(shí)韻女蘿弦。敬茲不能寐,焚柏吟道篇。《游華山云臺觀》孟郊
51、誰將倚天劍,削出倚天峰。眾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樹黏青靄合,崖夾白云濃。一夜盆傾雨,前湫起毒龍。《華山》張喬
52、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guān)。--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53、手摩紅日登三觀,袖佛黃埃看九州。--元·王奕《和元遺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張真人》
54、三峰突兀與天齊,天門未到勞攀躋。--元·李簡《登岳》
55、最喜健步十八盤,玉皇頂上眾山攬。自然文化雙遺產(chǎn),五岳獨(dú)尊雄泰山。
56、玉女洗頭盆,孤高不可言。瀑流蓮岳頂,河注華山根。絕雀林藏鶻,無人境有猿。秋蟾才過雨,石上古松門。《馬戴居華山因寄》賈島
57、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fēng)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58、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59、云行信長風(fēng),颯若羽翼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60、雙峰對峙水中流,綠樹松濤古寺幽。更有峭壁懸空寺,千古一絕傳九州。
泰山的詩句7
(一)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間。——李白《送范山人歸泰山》
(二)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李夢陽《泰山》
(三)有背如泰山,未覺毛羽輕。——晁補(bǔ)之《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一》
(四)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間。高臥今何在,東山似此山。——張志純《泰山喜雨》
(五)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貲。——岑參《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
(六)九十行年發(fā)未華,道人風(fēng)骨飽煙霞。洞天福地二千里,神府仙閭第一家。牛膝藥靈斟美醞,兔豪盞凈啜芳芽。隱居自愛陶弘景,莫作山中宰相誇。——徐世隆《送天倪子還泰山》
(七)穩(wěn)似泰山共攜手,陶然一笑友情深。——毛澤東《七律·雷電》
(八)泰山不要欺毫末,顏?zhàn)訜o心羨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
(九)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李白《游泰山六首》
(十)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李白《送范山人歸泰山》
(十一)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十二)君恩泰山重,爾命鴻毛輕。一意懼千古,敢懷妻子榮。——范仲淹《出守桐廬道中十絕·君恩泰山重》
(十三)或謂且天為質(zhì)暗,示珍符固不可辭;若然辭之,是泰山靡記而梁父靡?guī)滓病!抉R相如《封禪文》
(十四)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阮籍《詠懷八十二首》
(十五)長松入霄漢,遠(yuǎn)望不盈尺。——李白《游泰山六首》
(十六)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李德裕《泰山石》
(十七)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李白《游泰山六首》
(十八)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李夢陽《泰山》
(十九)誰言伯牙絕弦鍾期死,泰山峨峨水湯湯。——黃庭堅(jiān)《西禪聽戴道士彈琴》
(二十)山半舊招提,捫蘿躡石梯。佳名標(biāo)四絕,勝境出三齊。殿古煙霞窟,庭深檜柏蹊。岳靈分地界,云險(xiǎn)接天倪。香篆清風(fēng)褭,松廊翠巘低。飛塵無路入,幽鳥隔巖啼。破夢泉聲急,飄涼竹韻凄。微陽生頂上,殘?jiān)侣浞逦鳌旱姜q塵慮,長居信覺迷。致君功業(yè)就,向此卜幽棲。——滕涉《游泰山靈巖寺》
(二十一)龍蟄滄溟蛟舞壑,梟橫碧落鳳歸林。——汪元量《泰山》
(二十二)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杜甫《望岳》
(二十三)魯客抱白鶴,別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間。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時(shí)還。——李白《送范山人歸泰山》
(二十四)俯首元齊魯,東瞻海似杯。——李夢陽《泰山》
(二十五)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二十六)魚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李白《贈別從甥高五》
(二十七)泰山沉寇六十年,旅祭不享生愁煙。——劉禹錫《平齊行二首》
(二十八)凌高一覽知天遠(yuǎn),迂曲千蹊覺洞深。——汪元量《泰山》
(二十九)山靈護(hù)得神祠在,苔蝕秦碑古樹陰。——汪元量《泰山》
(三十)望公聊比泰山云,歲歲年年天下雨。——毛滂《玉樓春·我公兩器兼文武》
(三十一)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復(fù)非匠,云構(gòu)發(fā)自然。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謝道韞《泰山吟》
(三十二)泰山有不見,得獸夸足捷。——方回《送劉都事五十韻》
(三十三)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guān)。——李白《游泰山六首》
(三十四)除授得其人,國勢維泰山。——程公許《感情中建除體二首·建大將旗鼓》
(三十五)孝敬中發(fā),和容外彰。騰華照宇,如升太陽。貞璧就奠,玄靈垂光。禮樂具舉,濟(jì)濟(jì)洋洋。——張說《唐封泰山樂章·太和》
(三十六)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三十七)巫咸可使詛楚否,泰山曾不如放乎。——劉克莊《再和·陌頭俠少行歌呼》
(三十八)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李白《游泰山六首》
(三十九)吾碑敢學(xué)泰山碑,不謂溪翁謂似之。——邵寶《少傅王公書來謂貞節(jié)碑制有泰山之遺不勝愧嘆》
(四十)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四十一)天門高處一躋攀,兩袖牛龍石霧班。曉渡三溪?dú)v三觀,已參青帝非人間。——盧寧《登泰山·天門高處一躋攀》
(四十二)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金熔。——梅堯臣《登泰山日觀峰》
(四十三)冉冉孤生竹,結(jié)根泰山阿。——《冉冉孤生竹》
(四十四)泰山夜半見紅日,政要人生著腳高。——方回《七十翁吟七言十絕·膾炎鯨鵬吾不佞》
(四十五)一峰高聳隘乾坤,宇內(nèi)名山此獨(dú)尊。曙色凌晨開日觀,嵐光經(jīng)歲鎖天門。遠(yuǎn)疑云霧人難到,近若星辰手可捫。七十二君封禪處,空馀遺址蝕苔痕。——王?《游泰山》
(四十六)行四海外,東到泰山。——曹操《氣出唱其一》
(四十七)吾碑敢學(xué)泰山碑,不謂溪翁謂似之。天地深恩明主詔,春秋巨筆傅之詞。石鐘追動蒲牢角,風(fēng)榭馨香柏樹枝。山鬼自今須斂避,文星五夜照南離。——邵寶《少傅王公書來謂貞節(jié)碑制有泰山之遺不勝愧嘆》
(四十八)名漏泰山錄,鬼伯無迫驅(qū)。——王廷陳《詠懷·夸名非己有》
(四十九)然猶躡梁父,登泰山,建顯號,施尊名。——司馬相如《封禪文》
(五十)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五十一)敕使聯(lián)鑣上翠岑,飛泉躍澗吼雷音。——汪元量《泰山》
(五十二)城中咆哮竟夕聞,吾將訴汝泰山君。——徐禎卿《猛虎行》
(五十三)傾蓋意氣竭漳水,平生交結(jié)輕泰山。——劉黃裳《贈鄴下王大刀揮使維藩歌》
(五十四)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fēng)來。——李白《游泰山六首》
(五十五)泰山不要欺毫末,顏?zhàn)訜o心羨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五十六)今世儒宗一泰山,暫乘紫氣下函關(guān)。主盟道學(xué)周程上,伯仲詩名李杜間。少府暫分膚使節(jié),甘泉合在侍臣班。春江一碧平於掌,好趣牙檣待賜環(huán)。——李曾伯《壽遂寧李漕·今世儒宗一泰山》
(五十七)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李白《游泰山六首》
(五十八)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fēng)歇。——李白《游泰山六首》
(五十九)獨(dú)佩一壺游,秋毫泰山小。——杜牧《獨(dú)酌》
(六十)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李白《游泰山六首》
泰山的詩句8
1、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李夢陽《泰山》
2、山映斜陽天接水。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3、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李白《游泰山》
4、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李白《游泰山》
5、扶搖九萬里,未可誣齊諧。賈魯《登泰山》
6、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謝道韞《泰山吟》
7、泰宗秀維岳,崔崒刺云天。謝靈運(yùn)《泰山吟》
8、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guān)。李白《游泰山》其三
9、云行信長風(fēng),颯若羽翼生。李白《游泰山》其四
10、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李白《游泰山》其五
11、盤石暫憩舒清眺,洞壑風(fēng)來號萬竅。李簡《登岳》
12、天門倒瀉銀河水,日觀翻懸碧海流。王世貞《登岱》
13、萬古齊州煙九點(diǎn),五更滄海日上竿。張養(yǎng)浩《登泰山》
14、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許渾《金陵懷古》
15、萬里江山知何處。張?jiān)伞顿R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16、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泰山的詩句9
1、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蘇軾《念奴嬌·中秋》
2、泰山不要欺毫末,顏?zhàn)訜o心羨老彭。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3、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杜甫《望岳》
4、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李白《游泰山》
5、山映斜陽天接水。 ——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6、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李白《游泰山》
7、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杜甫《望岳》
8、愿登太華山,上與松子游。 ——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9、岱頂凌霄十八盤,中原蕭瑟思漫漫。 ——徐文通《岱宗》
10、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杜甫《望岳》
11、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12、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 ——李白《從軍行》
13、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14、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15、扶搖九萬里,未可誣齊諧。 ——賈魯《登泰山》
16、萬里江山知何處。 ——張?jiān)伞顿R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17、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18、海色動遠(yuǎn)山,天雞已先鳴。 ——李白《游泰山》
19、泰山不要欺毫末,顏?zhàn)訜o心羨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20、對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亂峰相倚。 ——黃庭堅(jiān)《醉蓬萊》
21、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李白《游泰山六首》
22、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 ——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23、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轉(zhuǎn)關(guān)山月。 ——張瓊英《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泰山的詩句10
1、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李夢陽《泰山》
2、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李夢陽《泰山》
3、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李白《游泰山》
4、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李白《從軍行》
5、岞崿既崄巘,觸石輒遷綿。謝靈運(yùn)《泰山吟》
6、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間。張志純《泰山喜雨》
7、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李白《游泰山》其五
8、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fā)。李白《游泰山》其六
9、盤石暫憩舒清眺,洞壑風(fēng)來號萬竅。李簡《登岳》
10、風(fēng)云一舉到天關(guān),快意平生有此觀。張養(yǎng)浩《登岳》
11、況有文章山斗。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12、愿登太華山,上與松子游。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13、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14、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轉(zhuǎn)關(guān)山月。張瓊英《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泰山的詩句11
1、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間。——元·張志純《泰山喜雨》
2、泰宗秀維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謝靈運(yùn)《泰山吟》
3、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4、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唐·李白《游泰山》
5、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fēng)來。——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6、天門倒瀉銀河水,日觀翻懸碧海流。——明代·王世貞《登岱》
7、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8、我夢天倪子,同登日觀峰。——元·徐世隆《紀(jì)夢》
9、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明末清初·張岱《泰山》
10、層層石磴出林杪,縈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簡《登岳》
11、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12、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guān)。——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13、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明末清初·張岱《泰山》
14、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15、云行信長風(fēng),颯若羽翼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16、三峰突兀與天齊,天門未到勞攀躋。——元·李簡《登岳》
17、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18、林巒類拱抱,澗壑如交趨。——元·張士明《呈靈巖方丈》
19、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fā)。——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20、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21、縈回綠水遶春山,蝶舞鶯啼白晝閑。——元·康淵《贈靈巖西堂堅(jiān)公禪師》
22、石徑俯云壑,竹林開幽境。——元·王旭《游竹林寺》
23、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24、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明末清初·張岱《泰山》
25、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晉·陸機(jī)《泰山吟》
26、風(fēng)云一舉到天關(guān),快意平生有此觀。——元·張養(yǎng)浩《登岳》
27、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28、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元·賈魯《登泰山》
29、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30、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閭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還泰山》
31、松風(fēng)振巖谷,石泉溜皰廚。——元·張士明《呈靈巖方丈》
32、峨峨東岳高,秀極沖蒼天。——晉代·謝道韞《泰山詠》
33、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fēng)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34、盤石暫憩舒清眺,洞壑風(fēng)來號萬竅。——元·李簡《登岳》
35、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36、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guān)。——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37、深秋訪農(nóng)事,東馳岱宗途。——元·張士明《呈靈巖方丈》
泰山的詩句12
風(fēng)云一舉到天關(guān),快意平生有此觀。萬古齊州煙九點(diǎn),五更滄海日三竿。
春云乍出山有無,春色已去春山孤。山光空蒙不可寫,正要云氣相縈紆。
放開塵眼頓超凡,便覺棲真悟泐潭。碧嶂排空千仞矗,清泉漱頰十分甘。
朝覲當(dāng)年筑此壇,旌旗影里簇仙班。只今惟有青山在,日暮孤云自往還。
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使者久塵囂,望之不勝喜。無緣凌絕頂,詣祠聊致讄。
朝欽王母池,暝投天門關(guān)。獨(dú)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fēng)歇。
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間。高臥今何在,東山似此山。
雞鳴日觀望,遠(yuǎn)與扶桑對。滄海似熔金,眾山如點(diǎn)黛。遙知碧峰首,獨(dú)立煙嵐內(nèi)。北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江右書生枉白頭,杖藜始得此山游。手摩紅日登三觀,袖佛黃埃看九州。
九十行年發(fā)未華,道人風(fēng)骨飽煙霞。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閭第一家。
靈巖突兀方山曲,古殿般舟枕巖腹。石磴層盤林莽中,鞭蓉面面羅青峰。
流水來天洞,人間一脈通。桃源知不遠(yuǎn),浮出落花紅。
路人藤陰石徑?jīng)觯R頭遙認(rèn)贊公房。兜羅天近云煙濕,婆律風(fēng)清草木香。
盤石暫憩舒清眺,洞壑風(fēng)來號萬竅。
清亭忝民牧,倏爾兩月余。懇側(cè)理辭訟,倉皇行簡書。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jīng)。吟誦有所得,眾神護(hù)我形。云行信長風(fēng),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
泰山的詩句13
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元]賈魯
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
使者久塵囂,望之不勝喜。
無緣凌絕頂,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間暴遺圮。
人言遭劫火,金源亂兵里。
感此廢昔年,傷今未能理。
飛奏入彤庭,經(jīng)營良在邇。
奈何齊魯饑,百姓食糟秕。
神兮愿效靈,穰穰多樂祀。
行當(dāng)復(fù)故宮,金碧蕩瞻視。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
天門一長嘯 萬里清風(fēng)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云關(guān)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云關(guān)
精神四飛揚(yáng)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yuǎn)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fā)雙云鬟
笑我晚學(xué)仙 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泰山的詩句14
1、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杜甫《望岳》
2、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 杜甫《望岳》
3、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 —— 賈魯《登泰山》
4、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yuǎn)山。 —— 李白《游泰山》
5、山映斜陽天接水。 —— 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6、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 許渾《金陵懷古》
7、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 —— 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
8、扶搖九萬里,未可誣齊諧。 —— 賈魯《登泰山》
9、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 李白《游泰山》
10、對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亂峰相倚。 —— 黃庭堅(jiān)《醉蓬萊》
11、萬里江山知何處。 —— 張?jiān)伞顿R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12、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 蘇軾《念奴嬌中秋》
13、泰山不要欺毫末,顏?zhàn)訜o心羨老彭。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14、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 李白《游泰山》
15、況有文章山斗。 —— 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16、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 李白《游泰山》
17、泰山天壤間,屹如郁蕭臺。 —— 元好問《登岱》
18、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 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19、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 —— 李白《從軍行》
20、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銀臺。 —— 李白《游泰山》
21、對山河百二,淚痕沾血。 —— 張瓊英《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22、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轉(zhuǎn)關(guān)山月。 —— 張瓊英《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23、齊景升丘山,涕泗紛交流。 —— 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24、岱頂凌霄十八盤,中原蕭瑟思漫漫。 —— 徐文通《岱宗》
25、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 —— 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26、愿登太華山,上與松子游。 —— 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27、海色動遠(yuǎn)山,天雞已先鳴。 —— 李白《游泰山》
28、綠野風(fēng)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 —— 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29、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 杜甫《望岳》
30、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 杜甫《望岳》
泰山的詩句15
1、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冰泉懸眾壑,云路郁千盤。——《雪中望岱宗》清代施閏章
2、層層石磴出林杪,縈回百折青云梯。
3、岱頂凌霄十八盤,中原蕭瑟思漫漫。振衣日觀三秋曙,依劍天門六月寒。風(fēng)雨黃河通瀚海,星辰紫極近長安。小臣愿獻(xiàn)蓬萊頌,閭闔高懸謁帝難。——《岱宗》明代徐文通
4、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5、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
6、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間。
7、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閭第一家。
8、峨峨東岳高,秀極沖蒼天。——《泰山詠》晉代謝道韞
9、風(fēng)云一舉到天關(guān),快意平生有此觀。
10、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
11、高而可登,雄而可親。松石為骨,清泉為心。呼吸宇宙,吐納風(fēng)云。海天之懷,華夏之魂。
12、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3、雞鳴日觀望,遠(yuǎn)與扶桑樹。滄海似镕金,眾山如點(diǎn)黛。遙知碧峰首,獨(dú)立煙嵐內(nèi)。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14、晉代謝道韞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15、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錦,疏松掛綠絲。高僧拂玉柄,童子獻(xiàn)雙梨。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shí)。
16、林巒類拱抱,澗壑如交趨。
17、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18、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guān)。
19、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
20、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
21、盤石暫憩舒清眺,洞壑風(fēng)來號萬竅。
22、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guān)。
23、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
24、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
25、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26、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27、三峰突兀與天齊,天門未到勞攀躋。
28、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29、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fēng)歇。
30、深秋訪農(nóng)事,東馳岱宗途。
31、石徑俯云壑,竹林開幽境。
32、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33、松風(fēng)振巖谷,石泉溜皰廚。
34、泰山天門,無室宇尚矣,布山張煉師為之經(jīng)構(gòu);累歲乃成,可謂破天荒者也。
35、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晉
36、泰宗秀維岳,崔崒刺云天。——南朝
37、萬古齊州煙九點(diǎn),五更滄海日上竿。
38、我夢天倪子,同登日觀峰。
39、昔年留字識曾來,事滿華夷遍九垓。無賴蚊虬知我字。
40、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fā)。
41、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明末清初
42、縈回綠水遶春山,蝶舞鶯啼白晝閑。
43、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44、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
45、見善明,則重名節(jié)如泰山;用心剛,則輕生死如鴻毛
46、氣概如喬岳泰山清
47、為學(xué)直如涉泰山,一毫怠忽莫躋攀明
48、且將同夢生華筆,來寫千秋泰岳銘。民國
49、只要人心齊,泰山也能移
50、只要擰成一股繩,泰山也能拽得動
51、生不上泰山,死也心不甘
52、陳毅《懷泰山》詩:
53、圣不過孔子,高不過泰山,老不過漢柏,少不過鮮花
54、圣賢不死天不老,岱岳與之同久長。清
55、有心雄泰華,無意巧玲瓏。宋
56、清
57、層層石磴出林杪,縈回百折青云梯。
58、岱頂凌霄十八盤,中原蕭瑟思漫漫。振衣日觀三秋曙,依劍天門六月寒。風(fēng)雨黃河通瀚海,星辰紫極近長安。小臣愿獻(xiàn)蓬萊頌,閭闔高懸謁帝難。——《岱宗》明代徐文通
59、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60、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
61、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間。
62、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閭第一家。
63、峨峨東岳高,秀極沖蒼天。——《泰山詠》晉代謝道韞
64、風(fēng)云一舉到天關(guān),快意平生有此觀。
65、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
66、高而可登,雄而可親。松石為骨,清泉為心。呼吸宇宙,吐納風(fēng)云。海天之懷,華夏之魂。
67、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68、雞鳴日觀望,遠(yuǎn)與扶桑樹。滄海似镕金,眾山如點(diǎn)黛。遙知碧峰首,獨(dú)立煙嵐內(nèi)。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69、晉代謝道韞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70、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錦,疏松掛綠絲。高僧拂玉柄,童子獻(xiàn)雙梨。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shí)。
71、林巒類拱抱,澗壑如交趨。
72、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73、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guān)。
74、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
75、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
76、盤石暫憩舒清眺,洞壑風(fēng)來號萬竅。
77、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guān)。
78、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
79、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
80、清代施閏章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冰泉懸眾壑,云路郁千盤。
81、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82、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83、三峰突兀與天齊,天門未到勞攀躋。
84、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85、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fēng)歇。
86、深秋訪農(nóng)事,東馳岱宗途。
87、石徑俯云壑,竹林開幽境。
88、手摩紅日登三觀,袖佛黃埃看九州。
89、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90、松風(fēng)振巖谷,石泉溜皰廚。
91、泰山天門,無室宇尚矣,布山張煉師為之經(jīng)構(gòu);累歲乃成,可謂破天荒者也。
92、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晉
93、泰宗秀維岳,崔崒刺云天。——南朝
94、天門倒瀉銀河水,日觀翻懸碧海流。——《登岱》明代王世貞
95、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fēng)來。
96、萬古齊州煙九點(diǎn),五更滄海日上竿。
97、我夢天倪子,同登日觀峰。
98、昔年留字識曾來,事滿華夷遍九垓。無賴蚊虬知我字。
99、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fā)。
100、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明末清初
101、縈回綠水遶春山,蝶舞鶯啼白晝閑。
102、岱頂凌霄十八盤,中原蕭瑟思漫漫。振衣日觀三秋曙,依劍天門六月寒。風(fēng)雨黃河通瀚海,星辰紫極近長安。小臣愿獻(xiàn)蓬萊頌,閭闔高懸謁帝難。——《岱宗》明代徐文通
103、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04、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
105、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間。
106、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閭第一家。
107、峨峨東岳高,秀極沖蒼天。——《泰山詠》晉代謝道韞
108、風(fēng)云一舉到天關(guān),快意平生有此觀。
109、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
110、高而可登,雄而可親。松石為骨,清泉為心。呼吸宇宙,吐納風(fēng)云。海天之懷,華夏之魂。
111、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12、雞鳴日觀望,遠(yuǎn)與扶桑樹。滄海似镕金,眾山如點(diǎn)黛。遙知碧峰首,獨(dú)立煙嵐內(nèi)。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113、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錦,疏松掛綠絲。高僧拂玉柄,童子獻(xiàn)雙梨。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shí)。
114、林巒類拱抱,澗壑如交趨。
115、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116、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guān)。
117、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
118、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
119、盤石暫憩舒清眺,洞壑風(fēng)來號萬竅。
120、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guān)。
121、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
122、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
123、清代施閏章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冰泉懸眾壑,云路郁千盤。
124、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125、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126、三峰突兀與天齊,天門未到勞攀躋。
127、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128、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fēng)歇。
129、深秋訪農(nóng)事,東馳岱宗途。
130、石徑俯云壑,竹林開幽境。
131、手摩紅日登三觀,袖佛黃埃看九州。
132、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133、松風(fēng)振巖谷,石泉溜皰廚。
134、泰山天門,無室宇尚矣,布山張煉師為之經(jīng)構(gòu);累歲乃成,可謂破天荒者也。
135、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晉
136、泰宗秀維岳,崔崒刺云天。——南朝
137、天門倒瀉銀河水,日觀翻懸碧海流。——《登岱》明代王世貞
138、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fēng)來。
139、萬古齊州煙九點(diǎn),五更滄海日上竿。
140、我夢天倪子,同登日觀峰。
141、昔年留字識曾來,事滿華夷遍九垓。無賴蚊虬知我字。
142、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fā)。
143、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明末清初
【泰山的詩句】相關(guān)文章:
泰山的作文06-11
描寫泰山的作文04-12
登泰山作文03-24
爬泰山作文03-23
介紹泰山的作文04-22
美麗的泰山作文03-08
美麗的泰山作文04-17
泰山的作文(熱)12-24
泰山之旅作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