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詞中的色彩美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古詩詞中的色彩美閱讀答案1
【原文】
古詩詞中的色彩美
①“詩中有畫”,詩歌雖然不能像繪畫那樣直觀地再現色彩,卻可以通過語言的描寫表情達意,喚起讀者相應的聯想和體驗,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畫卷。
②許多詩人寫詩在運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復色搭配之莢。用色時,或組合,或對比,方法多樣。
③詩人通過多種色彩的組合給詩歌帶來了濃郁的畫意。“兩個黃鸝嗚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垠的空間延伸。這里,明麗的色彩組合,繪出了詩人舒展開闊的心境。
④詩人愛用鮮明的色彩對比,來增加感情的濃度。白居易回憶江南春色之莢:“日出江花紅勝火,春采江水綠如藍。”楊萬里贊美西湖荷花風韻:“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些佳句都是用鮮明的對比色,使畫面顯得十分絢麗,使情感表現得明朗而熱烈。這種“著色的情感”,具有繪畫的鮮明性和直觀感,增強了詩歌意境的感染力,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完美境界。
⑤詩人還善用色彩的暗地對比,初看似不覺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畫意莢。杜甫的“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李賀的“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都是先用大塊黑色,用暗色調作底色,又用亮光點染,色調明暗差別很大,構成一幅色調分明的畫面。
⑥詩人用色有時還不局限于一句一聯,所寫詩詞全篇用色,色彩更加豐富,詩的境界更為開閱。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開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潔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樹上的積雪,生動地勾畫出塞外八月飛雪的奇景。接著又以空曠荒涼的塞外、烏云沉沉的天空、紛紛揚揚的白雪構成了送別的背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在一片銀白的世界中,詩人特弗1描繪了那面鮮艷的紅旗。在整個背景和個別事物的映襯上,在色彩的調配上,是那么美麗而又和諧,真是“獨樹一幟”。全詩展現出一幅色彩鮮明、奇異壯偉的邊塞圖景。.
⑦有時詩人不用復色搭配,而是追求單一色調深淺濃淡的變化之莢。這樣也能浸潤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黃深黃相互對襯,蝴蝶和花融為一體,表達了詩人的喜愛之情。
⑧還有的詩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詞語,各種景物巧妙組合,形成色調之莢。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蒼天、草原、牛羊,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構成了一幅蒼茫的.畫面。
⑨詩歌中的色彩飽蘸著感情,在詩人筆下可以產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經超越了客觀的寫景效果,而成為獨特的抒情手段。從色彩莢的角度來欣賞詩歌,我們對詩歌的莢便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問題】
13.閱讀全文,根據文章內容填寫下表。(3分)
14.說說④小節中“著色的情感”的含義。(2分)
答:
15.④、⑤兩小節都是介紹運用色彩的對比表現畫意美,能否調換它們的順序?為什么?(3分)
答:
16.結合本文,請你也從色彩美的角度,對下面的詩句作一點賞析。(3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答:
17.不僅詩歌講究色彩的畫意美,園林設計常常也著眼于此。下面《蘇州園林》中的一段文字,與本文在巧用色彩創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分)
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墻壁白色。有些室內墻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村。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花開時節,更顯得各種花明艷照限。
答:
【參考答案】
13.(3分)(1)單一色調的變化之美(2)全篇用色(3)多色組合
14.(2分)詩歌中表達色彩的詞語寄托了詩人的情感。(意思對即可)
15.(3分)不能。因為前者明顯,直觀,后者需稍加玩味。這樣的順序符合人們的認知習慣。(意思對即可)
16.(3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詞語,各種景物巧妙組合,形成色調之美。廣闊無垠的大漠黃沙漫漫,橘紅色的夕陽輝映著閃著白光的河水,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高空。雄渾寥廓的邊塞風光如在眼前。(意思對即可)
17.(3分)①追求單一色調深淺濃淡的變化之美②運用多種色彩的組合③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意思對即可)
古詩詞中的色彩美閱讀答案2
①詩中有畫,詩歌雖然不能像繪畫那樣直觀地再現色彩,卻可以通過語言的描寫表情達意,喚起讀者相應的聯想和體驗,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畫卷。
②許多詩人寫詩在運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復色搭配之美。用色時,或組合,或對比,方法多樣。
③詩人通過多種色彩的組合給詩歌帶來了濃郁的畫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垠的空間延伸。這里,明麗的色彩組合,繪出了詩人舒展開闊的心境。
④詩人愛用鮮明的色彩對比,來增加感情的濃度。白居易回憶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楊萬里贊美西湖荷花風韻: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些佳句都是用鮮明的對比色,使畫面顯得十分絢麗,使情感表現得明朗而熱烈。這種著色的情感,具有繪畫的鮮明性和直觀感,增強了詩歌意境的感染力,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完美境界。
⑤詩人還善用色彩的暗地對比,初看似不覺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畫意美。杜甫的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李賀的'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都是先用大塊黑色,用暗色調作底色,又用亮光點染,色調明暗差別很大,構成一幅色調分明的畫面。
⑥詩人用色有時還不局限于一句一聯,所寫詩詞全篇用色,色彩更加豐富,詩的境界更為開闊。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開始便出人意料地用潔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樹上的積雪,生動地勾畫出塞外八月飛雪的奇景。接著又以空曠荒涼的塞外、烏云沉沉的天空、紛紛揚揚的白雪構成了送別的背景。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在一片銀白的世界中,詩人特別描繪了那面鮮艷的紅旗。在整個背景和個別事物的映襯上,在色彩的調配上,是那么美麗而又和諧,真是獨樹一幟。全詩展現出一幅色彩鮮明、奇異壯偉的邊塞圖景。
⑦有時詩人不用復色搭配,而是追求單一色調深淺濃淡的變化之美。這樣也能浸潤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黃深黃相互對襯,蝴蝶和花融為一體,表達了詩人的喜愛之情。
⑧還有的詩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詞語,各種景物巧妙組合,形成色調之美。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蒼天、草原、牛羊,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構成一幅蒼茫的畫面。
⑨詩歌中的色彩飽蘸著感情,在詩人筆下可以產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經超越了客觀的寫景效果,而成為獨特的抒情手段。從色彩美的角度來欣賞詩歌,我們對詩歌的美便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1.閱讀全文,根據文章內容填寫下表。(3分)
2.說說第④小節中著色的情感的含義。(2分)
3.④、⑤兩小節都是介紹運用色彩的對比表現畫意美,能否調換它們的順序?為什么?(3分)
4.結合本文,請你也從色彩美的角度,對下面的詩句作一點賞析。(3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5.不僅詩歌講究色彩的畫意美,園林設計常常也著眼于此。下面《蘇州園林》中的一段文字,與本文在巧用色彩創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分)
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墻壁白色。有些室內墻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襯。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花開時節,更顯得各種花明艷照眼。
答案:
1.(3分)(1)單一色調的變化之美 (2)全篇用色(3)多色組合
2.(2分)
詩歌中表達色彩的詞語寄托了詩人的情感。(意思對即可)
3.(3分)
不能。因為前者明顯直觀,后者須稍加玩味。這樣的順序符合人們的認知習慣。(意思對即可)
4.(3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詞語,各種景物巧妙組合,形成色調之美。廣闊無垠的大漠黃沙漫漫,橘紅色的夕陽輝映著閃著白光的河水,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高空。雄渾寥廓的邊塞風光如在眼前。(意思對即可)
5.(3分)①追求單一色調深淺濃淡的變化之美 ②運用多種色彩的組合 ③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 (意思對即可)
【古詩詞中的色彩美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生活中的美03-14
古詩詞鑒賞答案09-28
語文古詩閱讀及答案11-07
美到心碎的優美古詩詞詩句02-06
平凡事物中的美04-01
古詩閱讀答案及賞析知識02-15
臨江仙閱讀答案05-24
在閱讀中成長作文02-18
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句子01-13
《方言和普通話的主題閱讀》閱讀答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