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古詩有哪幾種分類古詩分類
古詩有哪幾種分類古詩分類
更新時間:2024-07-06 08:36:19
  • 相關推薦
古詩有哪幾種分類古詩分類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有哪幾種分類古詩分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詩的分類按內容分類可分為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送別詩、行旅詩、閨怨詩(宮怨詩)等。

  懷古詩

  1.概念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

  2.常用意象:投筆、長城、明月、樓蘭、柳營、請纓、羌笛、古地、吳鉤等。

  3.表達感情: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喪的痛苦、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等。

  【案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茍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實;劉禹錫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詠物詩

  1.概念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2.常用意象:植物有歲寒三友:松、竹、梅(高潔);菊花(隱逸、高潔、脫俗);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潔);蘭花(高潔、君子之德);楊柳(離情別恨;搖擺不定;春天的美好);動物有雁(思鄉懷親、羈旅傷感);蟬(悲涼;高潔);杜鵑(哀怨、凄惻、思歸);其它有風(自由、奉獻);莎衣(脫俗、高潔)等。

  3.表達情感:在詩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作者的生活情趣。

  【案例】六年級于謙《石灰吟》以石灰作比喻,抒發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污的原則;六年級鄭燮《竹石》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執著、堅韌不拔的品質。

  山水田園詩

  1.概念

  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2.常見意象:人物形象有漁夫、樵夫、農夫、隱士、牧人、浣女;常見的景物有空山、明月、溪水、蘆花、清泉、茅屋、柴門、桑麻、菊花、炊煙、蓮蓬、幕鐘、漁舟、鶴、鷺、白鳥、鴛鴦、酒、青蛙、雞犬、蓑衣、燕子、黃鸝等。

  3.表達情感:可以是熱愛自然、向往自由、厭惡官場、憎惡黑暗、渴望歸隱、閑適淡泊、悠然自得等幾方面的情感。

  【案例】六年級王維《鳥鳴澗》描繪山間春夜中幽靜而美麗的景色,側重于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在王維這首詩中,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迷人環境,表達了作者對山中春景的喜愛。

  【案例】七年級孟浩然《過故人莊》描寫農家恬靜閑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向往。

  【案例】八年級陶淵明《歸園田居》抒發了作者辭官歸隱后的愉快心情和鄉居樂趣,從而表現了他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表現出勞動者的喜悅。

  邊塞詩

  1.概念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于戰爭仍頻,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于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2.常用意象:自然景觀多是黃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區域多是塞外、雁門、漠北、玉關、黃河,異域風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戰馬,人物多是戍卒、將帥、胡人,用典多是投筆、長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濟)、樓蘭,樂曲多是與邊塞軍旅生活有關的《梅花落》、《折楊柳》、《關山月》、《行路難》等。

  3.表達情感:抒寫將士殺敵衛國建功立業的豪情;表現與親人的離情別緒,表現思鄉思親的主題;描繪戍守戰斗的場面,揭露官兵之間的矛盾,表達反戰主題;描繪邊塞的奇異風光與邊陲人民的生活狀況。

  【案例】九年級王昌齡《從軍行》詩描繪了邊塞等士在漫長而嚴酷的戰斗生活中誓死殺敵“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強意志和決心。

  【案例】高三高適《燕歌行》揭露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致使戰事失利,全詩氣勢暢達,筆力矯健,氣氛悲壯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行旅詩

  1.概念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征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2.常用意向:月亮、秋風、秋霜、衰草、梧桐、猿啼、沙鷗、西樓、高樓、小樓、危樓、危欄、鴻雁、浮云、寒山、煙、宿鳥、日暮等。

  3.表達情感:反映客居異鄉的艱難、漂泊無定的辛苦并引發對親人的思念,對故鄉的思歸,對自我人生如寄處境的感慨等。

  【案例】五年級王安石《泊船瓜洲》,從字面上看,該詩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愿望,其實在字里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

  【案例】七年級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后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

  閨怨詩(宮怨詩)

  1.概念

  以女子為詩歌的主要描寫對象,以女子的身份表達作者內心的感嘆、哀怨等情感的詩歌。閨怨詩以女性心態為描寫對象,濃重的感傷色調,細膩的心理描寫,恰切的比興寄托,由淺入深的藝術風格。從創作特色上說,閨怨詩從整體而言,都呈現出一種婉約纏綿幽怨感傷之美,悠長含蓄無盡之味。

  2.常用意象:月、夢、淚、雁、寒蟬、更漏、笛聲等言愁意象;織布、搗衣、縫衣、登高、憑欄等行為類意象;燈、燭、簾、被、團扇、床枕、帷幕、幃、鏡等室內用具類意象;高樓、宮殿、玉階、窗等庭院建筑類意象。

  3.表達情感:表現閨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現對游子的思念、牽掛;表現了一種渴望與丈夫團聚,怨戰、厭戰的情緒;表現閨中人的寂寞哀怨、無聊冷清(宮怨詩);對青春易逝的哀怨,對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抒發王朝盛衰之感(通過宮女的變化來反映);控訴封建社會嬪妃制度的罪惡。

  【案例】高三李清照《一剪梅》,此詞作于詞人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

  【案例】高三溫庭筠《菩薩蠻》,此詞寫女子起床梳洗時的嬌慵姿態,以及妝成后的情態,暗示了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

  送別詩

  1.概念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恒的主題。因各人的情況不同,故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容及思想傾向往往有別。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2.常用意象:長亭飲酒、古道相送、折柳贈別、夕陽揮手、芳草離情,都是千百年來送別詩中常用的意象;送別詩常用意象植物有柳、浮萍、孤蓬;動物有杜鵑、鴻雁;送別場所有南浦、長亭、灞陵;送別環境有酒、流水、夕陽、月、春草等。

  3.表達情感:送別詩主要是表達了詩人對他人依依惜別之情,在表達的同時,又寫下詩歌來以表達詩人對友人真摯的情感和留念往返之情。

  【案例】四年級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得知好友孟浩然要乘船東下,親自送到江邊,并作此詩文。

  【案例】四年級王維《送二元使安西》是王維非常著名的一首送別詩,曾被譜曲傳唱,稱為“陽關三疊”,其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所表現的真摯友情令我們贊嘆不已。

  【案例】六年級高適《別董大》是唐代詩人高適在送別友人董庭蘭時創作的兩首七絕,其中第一首堪稱千古絕唱,是送別詩中的典范之作。

【古詩有哪幾種分類古詩分類】相關文章:

小學生古詩分類03-30

小學生古詩分類5篇03-30

關于讀書的古詩有哪些關于讀書的詩句古詩02-04

垃圾分類的主題口號有哪些02-11

送別朋友古詩有哪些03-31

描寫冬天的古詩有哪些02-02

關于驚蟄的古詩有哪些11-28

秋分的古詩有哪些通用01-13

贊美水的古詩有哪些03-31

有立春的古詩詞02-0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不卡二区亚洲 |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永久有效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 色久国产综合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