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二十四節氣古詩詞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
更新時間:2024-06-27 18:42:44
  • 相關推薦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精選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十四節氣古詩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1

  《大雪》

  陸游(宋代)

  大雪江南見未曾,今年方始是嚴凝。

  巧穿簾罅如相覓,重壓林梢欲不勝。

  氈幄擲盧忘夜睡,金羈立馬怯晨興。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黃河徹底冰。

  《詠廿四氣詩大雪十一月節》

  元稹(唐代)

  積陰成大雪,看處亂霏霏。玉管鳴寒夜,披書曉絳帷。

  黃鐘隨氣改,鴳鳥不鳴時。何限蒼生類,依依惜暮暉。

  《塞下曲》

  盧綸(唐代)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青松》

  陳毅(近現代)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題游俠圖》

  鄭燮(清)

  大雪滿天地,胡為仗劍游?

  欲談心里事,同上酒家樓。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向子諲(宋)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同云深處望三關,斷腸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難。頻聞遣使問平安,幾時鸞輅還?

  《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夜雪》

  白居易(唐)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終南望余雪》

  祖詠(唐)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對雪》

  高駢(唐)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2

  1、《立春》——宋:范成大

  彩勝金旛夢里,茶槽藥杵聲中。

  索莫兩年春事,小窗臥聽東風。

  2、《立春》——宋:方岳

  冰絲玉縷簇青紅,已逗花梢一信風。

  夢到謝池新雪盡,暖煙含雨綠匆匆。

  3、《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

  兩人攜手語,十里看山歸。

  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風光向晚好,車馬近南稀。

  機盡笑相顧,不驚鷗鷺飛。

  4、《立春詩》——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全盛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5、《立春》——宋: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塵,生菜挑來葉葉春。

  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

  6、《立春日晨起對積雪》——唐:張九齡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7、《立春內出彩花應制》——唐:崔湜

  澹蕩春光滿曉空,逍遙御輦入離宮。

  山河眺望云天外,臺榭參差煙霧中。

  庭際花飛錦繡合,枝間鳥囀管弦同。

  即此歡娛齊鎬宴,唯應率舞樂薰風。

  8、《立春》——唐:韋莊

  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吹。

  罽袍公子樽前覺,錦帳佳人夢里知。

  雪圃乍開紅菜甲,彩幡新翦綠楊絲。

  殷勤為作宜春曲,題向花箋帖繡楣。

  9、《人日立春》——唐:盧仝

  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

  從今克己應猶及,顏與梅花俱自新。

  10、《奉和立春日侍宴內出剪彩花應制》

  ——唐:宋之問

  金閣妝新杏,瓊筵弄綺梅。

  人間都未識,天上忽先開。

  蝶繞香絲住,蜂憐艷粉回。

  今年春色早,應為剪刀催。

  11、《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唐:張九齡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12、《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

  ——唐:韋元旦

  灞涘長安恒近日,殷正臘月早迎新。

  池魚戲葉仍含凍,宮女裁花已作春。

  向苑云疑承翠幄,入林風若起青蘋。

  年年斗柄東無限,愿挹瓊觴壽北辰。

  13、《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唐:李適

  金輿翠輦迎嘉節,御苑仙宮待獻春。

  淑氣初銜梅色淺,條風半拂柳墻新。

  天杯慶壽齊南岳,圣藻光輝動北辰。

  稍覺披香歌吹近,龍驂日暮下城闉。

  14、《次韻沖卿除日立春》

  宋王安石

  猶殘一日臘,并見兩年春。

  物以終為始,人從故得新。

  迎陽朝翦彩,守歲夜傾銀。

  恩賜隨嘉節,無功只自塵。

  15、《立春偶成》

  宋張軾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16、《賣花聲立春》

  清黃景仁

  獨飲對辛盤,愁上眉彎。

  樓窗今夜且休關。

  前度落紅流到海,燕子銜還。

  書貼更簪歡,舊例都刪。

  到時風雪滿千山。

  年去年來常不老,春比人頑。

  17、《立春》

  宋·廖行之

  隨意旛花剪綴新,杯盤草草簇芳辛。

  還欣好景平生事,贏得旬余分外春。

  18、次韻文潛立春日三絕句

  宋:黃庭堅

  誰憐舊日青錢選,不立春風玉筍班。

  傳得黃州新句法,老夫端欲把降幡。

  江山也似隨春動,花柳真成觸眼新。

  清濁盡須歸甕蟻,吉兇更莫問波臣。

  眇然今日望歐梅,已發黃州首更回。

  試問淮南風月生,新年桃李為誰開。

  19、立春日

  宋:陸游

  日出風和宿醉醒,山家樂事滿余齡。

  年豐臘雪經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

  菜細簇花宜薄餅,酒香浮螘瀉長瓶。

  湖村好景吟難盡,乞與侯家作畫屏。

  20、立春致語口號

  宋:陳師道

  霏微臘雪不沾塵,收拾陽和作早春。

  一坐盡傾歸盛德,四時難得是佳辰。

  鬢邊彩勝年年好,樽下歌聲日日新。

  一笑難逢時易失,杯行到手莫辭頻。

  21、立春后二首

  宋:戴復古

  夕望春風至,還經閏月遲。

  梅花丈人行,柳色少年時。

  愛酒常無伴,吟詩近得師。

  離騷變風雅,當效楚臣為。

  東風吹竹屋,無數落梅花。

  凍雀棲檐角,饑烏啄草芽。

  家鄉勞夜夢,客路又春華。

  莫訝狂夫醉,西樓酒可賒。

  22、次韻沖卿除日立春

  宋:王安石

  猶殘一日臘,并見兩年春。

  物以終為始,人從故得新。

  迎陽朝翦彩,守歲夜傾銀。

  恩賜隨嘉節,無功只自塵。

  23、代門生作立春書門貼子詩四首

  宋:范成大

  日朋添收帙,湖山引杖藜。

  剩周花甲子,多醉玉東西。

  草木沾云露,峰巒近壁奎。

  新春行樂處,南北共花溪。

  有喜何須藥,無塵即是仙。

  壺中春日月,聊數八千年。

  暖日黃金柳,光風白玉梅。

  門闌開壽域,人物滿春臺。

  24、清江引·立春

  元代:貫云石

  金釵影搖春燕斜,木杪生春葉。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熱。土牛兒載將春到也。

  25、賣花聲·立春

  清代:黃景仁

  獨飲對辛盤,愁上眉彎。樓窗今夜且休關。前度落紅流到海,燕子銜還。

  書貼更簪歡,舊例都刪。到時風雪滿千山。年去年來常不老,春比人頑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3

  【立春】

  輕風拂面惱殘梅,蔬葉難夸小菜苔。

  今日雪消冰已化,桃芽柳髻競相開。

  【雨水】

  紅梅已老笑東風,節氣重逢雨水中。

  陣陣驚雷催柳色,半青桃李對梧桐!

  【春分】

  桃花爛漫柳成蔭,夜夜驚雷怯鳥音。

  沉醉香濃花事早,渾渾不覺已春分。

  【清明】

  寒食東風細雨飛,分明聽得子規啼。

  年年只見清明柳,未聽人言介子推。

  【谷雨】

  江南布谷又相逢,啄噪之間露笑容。

  一載農耕今播種,蓑衣斗笠雨濃濃。

  【立夏】

  綠水青山畫卷移,春窮日暮恨無詩。

  蓮莖化藕和泥臥,入夏誰爭第一枝。

  【小滿】

  蟬蟲夜醒漸輕吟,慣聽黃鸝囀柳林。

  花瓣已隨流水去,澀青桃李趁光陰。

  【芒種】

  又是飛觴淺試唇,瓊漿玉液假欺真。

  如今美酒無須煮,枝上青梅也笑人。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4

  1、《詠廿四氣詩·芒種五月節》——唐·元稹

  芒種看今日,螳螂應節生。

  彤云高下影,鴳鳥往來聲。

  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

  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2、《時雨》——宋·陸游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永日付竹床。

  衰發短不櫛,愛此一雨涼。

  庭木集奇聲,架藤發幽香。

  鶯衣濕不去,勸我持一觴。

  即今幸無事,際海皆農桑;

  野老固不窮,擊壤歌虞唐。

  3、《耕圖二十一首·拔秧》——宋·樓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齊。

  清晨且拔擢,父子爭提攜。

  既沐青滿握,再櫛根無泥。

  及時趁芒種,散著畦東西。

  4、《芒種后經旬無日不雨偶得長句》——宋·陸游

  芒種初過雨及時,紗廚睡起角巾欹。

  癡云不散常遮塔,野水無聲自入池。

  綠樹晚涼鳩語鬧,畫梁晝寂燕歸遲。

  閑身自喜渾無事,衣覆熏籠獨誦詩。

  5、《伊犁記事詩》——清·洪亮吉

  芒種才過雪不霽,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駒步步行難穩,恐有蛇從鼻觀飛。

  6、《約客》——宋代·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7、《北固晚眺》——唐·竇常

  水國芒種后,梅天風雨涼。

  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

  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

  年年此登眺,人事幾銷亡。

  8、《梅雨五絕》——宋·范成大

  梅雨暫收斜照明,去年無此一日晴。

  忽思城東黃篾舫,臥聽打鼓踏車聲。

  9、田間雜詠(六首)

  【作者:樊阜】

  新水漲荒陂,蕓蕓稻盈畝。

  東家及西鄰,世世結親友。

  夏至熟黃瓜,秋來釀白酒。

  新婦笑嘻嘻,小兒扶壁走。

  門口沙溪清,垂垂幾株柳。

  醉臥夢羲皇,涼風入虛牖。

  近說明府清,征徭曾減否?棗花落靡靡,一犬護柴關。

  節序屆芒種,何人得幽閑。

  蛙鳴池水滿,細草生階間。

  刈麥欲終畝,風吹雨過山。

  大兒早未飯,嘆息農事艱。

  豪貴本天命,悠悠不可攀。

  10、龍華山寺寓居十首

  【作者:王之望】

  水鄉經月雨,潮海暮春天。

  芒種嗟無日,來牟失有年。

  人多蓬菜色,村或斷炊煙。

  誰謂山中樂,憂來百慮煎。

  11、梅雨五絕

  【作者: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驚,乘除卻賀芒種晴。

  插秧先插蚤秈稻,少忍數旬蒸米成。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5

  1、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唐代〕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傍晚從終南山上走下來,山月一直跟隨著我歸來。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回頭望下山的'山間小路,山林蒼蒼茫茫一片青翠。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偶遇遇斛斯山人,攜手同去其家,孩童急忙出來打開柴門。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走進竹林中的幽深小徑,樹枝上下垂的藤蔓拂著行人衣裳。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歡言笑談得到放松休息,暢飲美酒賓主頻頻舉杯。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放聲高歌,歌聲隨風而入松林,一曲唱罷已是星光稀微。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興,歡欣愉悅忘了世俗奸詐心機。

  2、致酒行

  李賀〔唐代〕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我潦倒窮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勸,相祝身體健康。

  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當年主父偃向西入關,資用困乏滯留異鄉,家人思念折斷了門前楊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哎,我聽說馬周客居新豐之時,天荒地老無人賞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只憑紙上幾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我是個執迷不悟的人,但聽君一席話我茅塞頓開,猶如雄雞一聲啼叫,天下大亮。

  少年心事當拏云,誰念幽寒坐嗚呃。

  少年人應當有凌云壯志,誰會憐惜你困頓獨處,唉聲嘆氣呢?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6

  1、驚蟄

  《觀田家》唐代:韋應物

  原文: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譯文:一場微細的春雨百草充滿生機,一聲隆隆的春雷驚蟄節令來臨。種田人家一年能有幾天空閑,田中勞作從驚蟄便開始忙碌起來。年輕力壯的都去田野耕地,場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來了。

  從田中歸來常是太陽落山以后,還要牽上牛犢到西邊山澗去飲水。挨餓辛勞農夫們從不叫苦,一場貴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們充滿了喜悅。

  糧倉中早已沒了往日的存糧,但官府的派差卻還無盡無休。看到農民這樣,我這不耕者深感慚愧,我所得的俸祿可都出自這些種田百姓。

  2、清明

  《清明》唐代:杜牧

  原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3、雨水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

  原文: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春天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落下,無聲的`滋潤著春天萬物。

  雨夜中田間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燈火獨自閃爍。天剛亮時看著那雨水潤濕的花叢,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4、夏至

  《竹枝詞二首·其一》唐代:劉禹錫

  原文: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譯文: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5、立夏

  《幽居初夏》宋代:陸游

  原文: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譯文: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樹陰下小徑幽幽。湖水滿溢時白鷺翩翩飛舞,湖畔草長鳴蛙處處。新茬的竹筍早已成熟,木筆花卻剛剛開始綻放。當年相識不見,午時夢回茶前,誰人共話當年?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7

  男: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女:華夏源遠流長的經典詩文,是文化藝苑中經久不衰的.瑰寶。男:春暖花開,我們從桃紅柳綠中走來;女:夏日炎炎,我們在揮汗如雨中堅強;男:秋日金黃,我們在碩果累累中開顏;女:冬日凜冽,我們在銀妝素裹中成長。

  男:二十四節氣是勞動人民經驗的積累、智慧的結晶;女:二十四節氣成為華夏民族特有的社會風俗和節慶。男:二十四節氣科學地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律;

  女:二十四節氣將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實現了完美的結合。男:早在20xx年5月,農歷二十四節氣就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女:20xx年4月,中國文化部正式啟動將“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工作。合:我們期待二十四節氣申請世界“非遺”早日成功,期待東方智慧之花的再次綻放。

  男:今天,讓我們走進二十四節氣,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女:今天,讓我們吟誦古詩詞,讀千古美文,與經典相伴;合:南程小學20xx年慶國慶二十四節氣古詩詞朗誦會現在開始!男:納百川之流成大海,通千古之典顯文才,女: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

  男:讓我們共讀經典詩詞,在書海中凈化我們的心靈;女:讓校園走進二十四節氣,在學習中傳承中華文化血脈。

  合:南程小學20xx年慶國慶二十四節氣古詩詞朗誦會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精彩表演和老師的辛勤付出。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8

  1、《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2、《新秋》

  唐·齊己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露彩朝還冷,云峰晚更奇。

  壟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謾起悲。

  3、《城中晚夏思山》

  唐·齊己

  葛衣沾汗功雖健,紙扇搖風力甚卑。

  苦熱恨無行腳處,微涼喜到立秋時。

  竹軒靜看蜘蛛掛,莎徑閑聽蟋蟀移。

  天外有山歸即是,豈同游子暮何之。

  4、《立秋夕有懷夢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風扇蒲葵輕。

  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

  是夕涼飚起,閑境入幽情。

  回燈見棲鶴,隔竹聞吹笙。

  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

  所思渺千里,云外長洲城。

  5、《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風似雨馀。

  卷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

  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6、《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7、《立秋》

  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8、《宣府逢立秋》

  清·計東

  秋氣吾所愛,邊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慣,擁被五更殘。

  風自長城落,天連大漠寬。

  摩霄羨鷹隼,健翮爾飛搏。

  9、《秋夜雨·和韻劉制幾》

  立秋夜觀月,喜雨

  宋·吳潛

  不嫌天上云遮月,雨來正是雙絕。

  雷公驅電母,盡收卷、十分袢熱。

  三更又報初秋了,少待他、西風凄冽。

  靈司話頭莫說,且唱飲、劉郎一闋。

  10、《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高觀國

  不肯樓邊著畫船,載將詩酒入風煙。

  浪花濺白疑飛鷺,荷芰藏紅似小蓮。

  醒醉夢,喚吟仙。先秋一葉莫驚蟬。

  白云鄉里溫柔遠,結得清涼世界緣。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9

  1、立春偶成

  宋代:張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譯文

  時近年終冰霜漸漸減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曉。眼前只覺一片生機盎然,東風吹來水面綠波蕩搖。

  2、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3、夏至避暑北池

  唐代:韋應物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譯文

  夏至這天,晝晷所測白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極限,從此以后,夜晚漏壺所計的時間漸漸加長。還沒來得及實施自己的計劃,就已經憂慮氣候的變化冷暖的交替了。

  4、立秋

  宋代: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譯文

  小烏鴉的'鳴叫鴰耳,待乳鴉聲散去時,只有玉色屏風空虛寂寞地立著。突然間起風了,秋風習習,噸覺枕邊清新涼爽,就像有人在床邊用絹扇在扇一樣。

  睡夢中朦朦朧朧地聽見外面秋風蕭蕭,可是醒來去找,卻什么也找不到,只見落滿臺階的梧桐葉,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5、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譯文

  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10

  1、立春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全盛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2、雨水

  《七絕·雨水》

  【宋】劉辰翁

  殆盡冬寒柳罩煙,熏風瑞氣滿山川。

  天將化雨舒清景,萌動生機待綠田。

  3、驚蟄

  《觀田家》

  【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物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4、春分

  《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五代】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5、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6、谷雨

  《七言詩》

  【清】鄭板橋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7、立夏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宋】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窮吟到云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

  8、小滿

  《小滿》

  【宋】歐陽修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9、芒種

  《梅雨五絕》

  【宋】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驚,乘除卻賀芒種晴。

  插秧先插蚤秈稻,少忍數旬蒸米成。

  10、夏至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韋應物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于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11

  山 房

  【宋】陳允平

  軒窗四面開,風送海云來。

  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

  蝸涎明石凳,蟻陣繞山臺。

  此際衣偏濕,熏籠著麝煤。

  春日雜興

  【宋】陳棣

  料峭寒猶薄,陰云帶晚煙。

  雨催驚蟄候,風作勒花開。

  日永消香篆,愁濃逼酒船。

  為君借余景,收拾賦新篇。

  驚蟄日雷

  【宋】仇遠

  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

  野闊風高吹燭滅,電明雨急打窗來。

  頓然草木精神別,自是寒暄氣候催。

  惟有石龜并木雁,守株不動任春回。

  有懷正仲還雁峰詩

  【宋】舒岳祥

  松聲夜半如傾瀑,憶坐西齋共不眠。

  一鼓輕雷驚蟄后,細篩微雨落梅天。

  臨流欲渡還休笑,送客歸來始惘然。

  掩卷有誰知此意,一窗新綠待啼鵑。

  西江月

  【清】陸求可

  半夜雷車驚蟄,初春雨腳穿江。

  梅花應已滿山香。急駕蘭橈畫槳。

  一帶青山如沐,半灣綠水停航。

  白云渺渺雪茫茫。明月天連紙帳。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12

  1、《詠廿四氣詩·立冬十月節

  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輕冰淥水漫。

  蟾將纖影出,雁帶幾行殘。

  田種收藏了,衣裘製造看。

  野雞投水日,化蜃不將難。

  2、《立冬》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

  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

  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3、《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見北人云大都是時亦無》

  方回

  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

  半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

  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

  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

  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

  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

  4、《立冬聞雷》

  宋·蘇轍

  陽淫不收斂,半歲苦常燠。

  禾黍飼蝗螟,粳稻委平陸。

  民饑強扶耒,秋晚麥當宿。

  閔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縮。

  薈蔚山朝隮,滂沱雨翻瀆。

  經旬勢益暴,方冬歲愈蹙。

  半夜發春雷,中天轉車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驚哭。

  平明視中庭,松菊半摧禿。

  潛發枯草萌,亂起蟄蟲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種不入土,春餉難滿腹。

  書生信古語,洪范有遺牘。

  時無中壘君,此意誰當告。

  5、《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6、《立冬

  元·陸文圭

  旱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黃花猶帶露,紅葉已隨風。

  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籬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

  7、《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釋文珦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8、《立冬日作

  宋·陸游

  室小才容膝,墻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9、《立冬后述情》

  宋·張侃

  山城并水寒較早,鴛瓦新霜寫花草。

  五朝三朝風蕭蕭,九日十日云飄飄。

  秋將歸去冬又至,寒色不遮萬山翠。

  小窗倚徙片時間,有美人兮隔江水。

  10、《立冬后作》

  宋·唐庚

  啖蔗入佳境,冬來幽興長。

  瘴鄉得好語,昨夜有飛霜。

  籬下重陽在,醅中小至香。

  西鄰蕉向熟,時致一梳黃。

  11、《立冬節齋宿竹宮悼姚高士

  宋·程公許

  竹宮冬孟嚴齋祀,深注爐香跋燭花。

  凋盡庭梧風摵,幽思也到羽人家。

  12、《和三兄立冬祠太乙二首

  宋·韓維

  樓外蘭班曉斗垂,霜晴宮瓦濕琉璃。

  珠幢羽節嚴仙杖,桂酒椒漿潔祠儀。

  寒氣導迎通律管,神光飛動屬壇壝。

  定聞賈傅開良對,天子齋居待受釐。

  13、《壬戌立冬十朋十一日陪路文周朋攜提祖同訪后

  宋·王洋

  倦緣閑景散閑情,人未歸庵戶不扃。

  試撥柴煙尋宿火,旋添泉水洗茶瓶。

  黃花采采盈衣袖,橡實離離傍生萍。

  何日一邱藏曲折,與君同伴劚青冥。

  14、《今年立冬後菊方盛開小飲

  宋·陸游

  胡床移就菊花畦,飲具酸寒手自攜。

  野實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復如齏。

  傳芳那解烹羊腳,破戒猶慚擘蟹臍。

  一醉又驅黃犢出,冬晴正要飽耕犁。

  15、《立冬道中

  宋·高登

  黃茅時節瘴煙深,人在山凹第幾重。

  梁竦負才徒感慨,嵇康賦性本疏慵。

  此生自斷天休問,吾道頻年世不容。

  會脫幘巾還自隱,鹿門妻子慣相從。

  16、《瑞鶴仙(壽東軒立冬前一日)》

  宋·蔣捷

  玉霜生穗也。渺洲云翠痕,雁繩低也。層簾四垂也。

  錦堂寒早近,開爐時也。香風遞也。是東籬、花深處也。料此花、伴我仙翁,未肯放秋歸也。

  嬉也。繒波穩舫,鏡月危樓,釂瓊酡也。籠鶯睡也。

  紅妝旋、舞衣也。待紗燈客散,紗窗日上,便是嚴凝序也。換青氈、小帳圍春,又還醉也。

  17、《立冬節齋宿竹宮悼姚高士》

  宋·程公許

  金鯽魚猶涵藻澗,玉蕤香未破梅花。

  人生轉眼皆泡幻,勘破須饒老作家。

  18、《煙雨館立冬前一日》

  宋·葛紹體

  已過重陽種菊花,留連秋色帶霜華。

  休言明日朔風起,腸斷天涯人懷家。

  19、《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増。

  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

  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20、《立冬后作》

  宋·唐庚

  身外無馀念,殘年守舊書。

  窗先寒日補,園趁小春鋤。

  邊耗多疑信,郵傳久缺疏。

  往來南北客,時得問何如。

  21、《立冬日》

  清·劉繹

  萬木凋零感百憂,蕭條風景入雙眸。

  一年屈指余三月,四序驚心又九秋。

  霜雪有威應國恥,山川無色亦神羞。

  窮陰急望陽來復,消息梅花在嶺頭。

  22、《喜遷鶯·立冬》

  清·尤侗

  朝看月令。是律中應鐘,神司元冥。

  寒日模糊,陰風凜冽,一掃秋光無剩。

  誰遣倪迂妙手,寫出灰堆冬景。

  茅檐下,聽數聲鐵馬,冬冬相應。

  長安多肉陣,鳳碳檀爐,低唱羊羔飲。

  閉戶先生,擁書枯坐,只好敲冰煮茗。

  莫怪天公作惡,雅稱玉堂官冷。

  青鏡里,驚漫空霜雪,又添雙鬢。

  23、《秋盡夜作》

  現代·張采庵

  去盡秋光睡未濃,臥聞疏雨打芙蓉。

  寒衣尚待煩刀尺,又說明朝是立冬。

  24、《立冬客館病坐》

  明·李英

  羈旅立冬時,凄風擗面吹。

  病多絲發短,愁怯雪霜欺。

  人事頻如幻,縱橫一似棋。

  寒暄何足問,天地總無私。

  25、《立冬日有懷京師諸友》

  明·潘希曾

  東皇消息到江梅,鼓吹郊迎曉色開。

  五日新正渾醉里,百年殘夢又春來。

  他鄉綵燕隨緣看,何處云鴻寄劄回。

  料得故人多健在,尋芳聯轡滿金臺。

  26、《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宋代·錢時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27、《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28、《寒苦謠

  魏晉·夏侯湛

  惟立冬之初夜,天慘懔以降寒。

  霜皚皚怪被庭,冰溏瀩于井干。

  草槭槭以疏葉,木蕭蕭以零殘。

  松隕葉于翠條,竹摧柯于綠竿。

  29、《詠廿四氣詩 · 立冬十月節

  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輕冰淥水漫。

  蟾將纖影出,雁帶幾行殘。

  田種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雞投水日,化蜃不將難。

  30、《立冬后風雨

  宋·劉敞

  冷雨欲成雪,高風催過云。

  流光隨袞袞,吹萚共紛紛。

  此去天地閉,向來金石焚。

  敝貂寧獨恨,四序欲平分。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13

  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宋代〕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才能回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花兒總要凋落讓人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里徘徊。

  2、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張先〔宋代〕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

  手執酒杯細聽那《水調歌》聲聲,一覺醒來午間醉意雖消,愁卻未曾消減。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時再回來?臨近傍晚照鏡,感傷逝去的年景,如煙往事在日后空自讓人沉吟。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天黑后,鴛鴦在池邊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一重重簾幕密密地遮住燈光,風還沒有停止,人聲已安靜,明天落花應該會鋪滿園中小徑。

  3、酌酒與裴迪

  王維〔唐代〕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給你斟酒愿你喝完能自我寬慰,人心反復無常,如同起伏不定的波濤。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朋友即便相攜到白首還要按劍提防,要是你盼望先富貴的人來提拔你、幫助你,只不過惹得專他一番恥笑罷了。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草色青青,已經全被細雨打濕,花枝欲展卻遇春風正寒。

  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世事如浮云過眼不值一提,不如高臥山林,多多進食,保重身體。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14

  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

  唐 杜甫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無行舟。

  千室但掃地,閉關人事休。

  老夫轉不樂,旅次兼百憂。

  蝮蛇暮偃蹇,空床難暗投。

  炎宵惡明燭,況乃懷舊丘。

  開襟仰內弟,執熱露白頭。

  束帶負芒刺,接居成阻修。

  何當清霜飛,會子臨江樓。

  載聞大易義,諷興詩家流。

  蘊藉異時輩,檢身非茍求。

  皇皇使臣體,信是德業優。

  楚材擇杞梓,漢苑歸驊騮。

  短章達我心,理為識者籌。

  銷 夏

  唐 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登殊亭作

  唐 元結

  時節方大暑,試來登殊亭。

  憑軒未及息,忽若秋氣生。

  主人既多閑,有酒共我傾。

  坐中不相異,豈恨醉與醒。

  漫歌無人聽,浪語無人驚。

  時復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誰能守纓佩,日與災患并。

  請君誦此意,令彼惑者聽。

  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宋 黃庭堅

  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

  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滿江紅 大暑

  宋 劉將孫

  南浦綠波,只斷送、行人行色。

  雖只是、鵬摶九萬,天池春碧。

  鸞侶鳳朋爭快睹,鷗盟鷺宿空曾識。

  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寧懷別。

  人感舊,情空切。

  但歲寒松柏,相期茂悅。

  好在莫償塵土債,風流寧可金門客。

  俯人間,大暑少清風,多炎熱。

  大暑留召伯埭

  宋 尤袤

  清風不肯來,烈日不肯暮。

  平生山林下,散發頗箕踞。

  一官走王事,三伏在道途。

  我非褦襶兒,亦爾困馳騖。

  居然戀俎豆,安得免羈馽。

  區區竟何營,汩汩此飄寓。

  淵明應笑人,有底不歸去。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 司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

  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乙未六月大暑

  宋 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須無欲,于斯患不能。

  又應當閔雨,誰識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實所憑。

  大 暑

  宋 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大暑戲贈希古

  宋 張耒

  去年揮汗對淮流,寒暑那知復一周。

  土潤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鬢須總白難相笑,觀廟俱閑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揮百盞不言休。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15

  再過王輅原居納涼

  [唐]周賀

  夏天多憶此,早晚得秋分。

  舊月來還見,新蟬坐忽聞。

  扇風調病葉,溝水隔殘云。

  別有微涼處,從容不似君。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云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馀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送僧歸金山寺

  [唐]馬戴

  金陵山色里,蟬急向秋分。

  迥寺橫洲島,歸僧渡水云。

  夕陽依岸盡,清磬隔潮聞。

  遙想禪林下,爐香帶月焚。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宋]強至

  金氣才分向此朝,天清林葉擬辭條。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來醖蟻消。

  候早初逢旬甫浹,月圓前距望非遙。

  如今晝夜均長短,占錄無勞史姓譙。

  懷潘鄮屋

  【宋】陳允平

  洛陽才解佩,過眼忽秋分。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

  雁煙迷曉樹,蟲露濕香芹。

  滿紙相思字,臨風欲寄君。

  八月四日晚霹靂碎大柳木

  【宋】樓鑰

  秋分雷自合收聲,白露明朝忽震霆。

  怪得坐中驚欲倒,鄰墻老柳碎中庭。

  借功明位

  【宋】釋正覺

  蘋末風休夜正央,水天虛碧共秋分。

  月船不犯東西岸,須信篙人用意良。

  次韻呈仲退見貽

  【宋】徐瑞

  天秋分袂后,擾擾似年時。

  竟負梅花約,空哦春樹詩。

  斷崖粘凍雪,碎石洋流嘶。

  悵望灣頭路,扁舟樂泳思。

  三用韻十首

  【宋】楊公遠

  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無云。

  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間。

  無言師還道院求詩

  【宋】趙師秀

  師已無言矣,今吾何所云。

  惟知佛照子,曾管雁山云。

  天下閑為寶,人間熱似焚。

  筠州郡齋近,安坐過秋分。

  秋分日憶用濟

  [清]紫靜儀

  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曛。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逆旅空彈鋏,生涯只賣文。

  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相關文章:

二十四節氣的古詩詞06-26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02-28

二十四節氣的古詩詞(經典)06-26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06-27

二十四節氣小暑古詩詞05-08

二十四節氣的古詩詞(通用)06-26

二十四節氣的古詩詞[必備]06-26

經典古詩詞07-29

古詩詞06-0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色中文字幕先锋 |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三级2019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