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閱讀>詩詞>端午屈原的詩詞
端午屈原的詩詞
更新時間:2024-06-25 18:14:52
  • 相關推薦
端午屈原的詩詞

端午屈原的詩詞 1

  1競渡詩/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盧肇〔唐代〕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競渡詩》描繪了端午時節(jié)龍舟賽上,鼙鼓初擊,獸頭吐威,萬人助喊,多船競發(fā)的動人場景。

  2午日觀競渡

  邊貢〔明代〕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觀競渡》是明代邊貢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從端午節(jié)期間戲水,賽龍舟的風俗開始寫起,觸景生情,表明了對屈原的思念,對異鄉(xiāng)的'端午風俗的贊同,在閑暇的日子里總會有一絲絲閑愁。

  3澡蘭香·淮安重午

  吳文英〔宋代〕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蒻。

  莫唱江南古調(diào),怨抑難招,楚江沉魄。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

  詞寫于端午節(jié),所以詞中以端午的天氣、習俗作為線索貫穿所敘之事和所抒之情。

端午屈原的詩詞 2

  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2、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辭》

  3、悲莫悲兮生離別,樂莫樂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4、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屈原《楚辭》

  5、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離騷》

  6、魂兮歸來!去君之恒干,何為四方兮?舍君之樂處,而離彼不祥兮。——屈原《招魂》

  7、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屈原《楚辭·漁父》

  8、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離騷》

  9、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屈原《離騷》

  10、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九歌·國殤》

  11、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去歸來兮,哀江南。——屈原《招魂》

  12、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屈原

  13、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是以見放。——屈原《楚辭·漁父》

  14、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1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楚辭》

  16、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辭》

  17、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

  18、少司命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蓀何以兮愁苦;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云旗;悲莫愁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帶,修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云之際;與女沐兮咸池,希女發(fā)兮陽之阿;望美人兮未來,臨風祝兮好歌;孔蓋兮翠旌,登九天兮撫慧星;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屈原《九歌》

  19、云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謇將澹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靈皇皇兮既降,飆遠舉兮云中;覽冀洲兮有余,橫四海兮焉窮;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屈原《九歌》

  20、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楚辭》

  2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22、山中人兮芳杜若。——屈原《九歌》

  23、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

  24、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25、樂莫樂兮新相知。——屈原

  26、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湘夫人》

  27、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屈原

  28、后皇嘉樹,桔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從,更壹志兮——屈原

  29、雖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遺則——屈原

  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31、愿歲并謝,與長友兮。——屈原《楚辭》

  32、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屈原《楚辭》

  33、桂棹兮蘭槳,擊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屈原《離騷》

  34、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楚辭》

  35、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九章·懷沙》

  36、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屈原《漁父》

  37、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屈原《楚辭》

  38、鳥飛反故鄉(xiāng),孤死必首丘——屈原

  39、約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離騷》

  40、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誰能極之?馮翼惟像,何以識之?明明闇闇,惟時何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惟茲何功,孰初作之?斡維焉系,天極焉加?八柱何當,東南何虧?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shù)?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屈原《天問》

  41、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撫長劍兮玉珥,謬鏘鳴兮琳瑯;瑤席兮玉縝,盍將把兮瓊芳;蕙肴蒸兮蘭藉,莫桂酒兮椒漿;揚包兮拊鼓,疏緩節(jié)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屈原《九歌》

  42、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屈原《離騷》

  43、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屈原《楚辭》

  44、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屈原《漁夫》

  45、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屈原《九歌》

  46、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47、哀莫哀兮生別離,樂莫樂兮心相惜。——屈原

  48、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辭》

  49、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云旗。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50、"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屈原《九歌》"

端午屈原的詩詞 3

  1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

  黃庭堅〔宋代〕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這首詩是北宋詩人黃庭堅的一首詩,在端午節(jié)這個特別的日子,送別友人,或是還鄉(xiāng),或是感慨于時光的流逝,總是別樣的日子別樣的情啊。

  整首詩運用了對仗,比喻的手法。表現(xiàn)了對友人離別時的.勸慰,同時也對自己的一種安慰。

  2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顯祖〔明代〕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午日處州禁競渡》,主要是面對賽龍舟的情景,而生出對屈原的懷念。

  湯顯祖此詩寫禁止競渡,別具一格。但是,需要強調(diào),湯顯祖對屈原不是不尊敬。湯顯祖歌詠屈原的詩句很多,其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3摸魚兒·午日雨眺

  納蘭性德〔清代〕

  漲痕添、半篙柔綠,蒲梢荇葉無數(shù)。臺榭空蒙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紅橋路,正一派、畫船蕭鼓中流住。嘔啞柔櫓,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轉(zhuǎn),沖破翠錢雨。

  蒹葭渚,不減瀟湘深處。霏霏漠漠如霧,滴成一片鮫人淚,也似汨羅投賦。愁難譜,只彩線、香菰脈脈成千古。傷心莫語,記那日旗亭,水嬉散盡,中酒阻風去。

  詞人對屈原的憑吊語其實隱含了詞人自己的今昔之慨和身世之感。同時這首詞的亮點是,前面描繪的景色并非顯得哀怨凄清,而后面抒情則細膩委婉哀怨,前后形成較大的對比,如此大的轉(zhuǎn)折,更使這首詞所抒之情深厚郁勃,沉致幽婉了。全詞通過運用典故,寓情于景,將詞人的愁緒與對戀人的思念之情表達地淋漓盡致。

端午屈原的詩詞 4

  屈原塔

  作者: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jié)。

端午屈原的詩詞 5

  1賀新郎·端午

  劉克莊〔宋代〕

  深院榴花吐。畫簾開、綀衣紈扇,午風清暑。兒女紛紛夸結(jié)束,新樣釵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觀渡。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標致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醑。誰信騷魂千載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說是、蛟饞龍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聊一笑,吊千古。本詞為端午節(jié)吊古之作,詠端午節(jié)的風俗人情,提起端午節(jié)自然聯(lián)想到屈原。詞人托屈原之事,抒自己的怨憤之情。上片寫端午節(jié)時當?shù)氐氖挛镲L光,少年們身穿盛裝,爭渡看龍舟,而詞人卻因年紀大,疏懶于此,這是情懷的不同。開頭寫石榴花開,點明季節(jié)。接下寫自己的輕閑自在,實質(zhì)卻有“閑愁最苦”的意味,要從反面見意。“任陌頭”幾句描繪年輕人爭渡的場面,動態(tài)感很強。下片贊頌屈原的品格,對端午節(jié)民眾投粽的民俗予以批評,認為是對屈原的愚弄,有舉世皆濁我獨醒之慨。思致超妙而文筆詼諧,已開元曲先聲。“把似”兩句憂憤尤深,設想屈原今日覺醒,真不知作何感想。與其清醒而苦惱,還不如“醉死差無苦”。作者是個熱血男兒,但在當時文恬武嬉,統(tǒng)治者茍且偷安而不思振作的世風中,只能長歌當哭而已。黃蓼園深深理解詞人的意思,他說:“非為靈均雪恥,實為無識者下一針砭。思理超超,意在筆墨之外”(《蓼園詞選》)。此乃深中肯綮之言,可謂先獲我心。

  2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蘇軾〔宋代〕

  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

  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

  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澤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曠蕩亦所便。

  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

  歸來記所歷,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這首紀游詩,作者在寫景上沒有固定的'觀察點,而是用中國傳統(tǒng)畫的散點透視之法,不斷轉(zhuǎn)換觀察點,因此所攝取的景物,也是不斷變化的,體現(xiàn)出“遇勝輒流連”的漫游特點,詩人的一日游,是按時間順序而寫,顯得很自然,但又時見奇峰拔地而起,六句寫景佳句,便是奇崛之處,故能錯落有致,平中見奇。

端午屈原的詩詞 6

  1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顧太清〔清代〕

  薰風殿閣櫻桃節(jié),碧紗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詞作于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五月五日端午,太清三十九歲。

  這是一首詠花詞。菊在秋季開放,但這里所詠的盆中菊在端午開放,詞人在初夏欣賞到了秋季的花卉,自然格外欣喜。上片首先渲染盆中所菊所開放的'夏日氣候,“薰風殿閣櫻桃節(jié)”,說溫暖的南風吹滿殿閣,櫻桃也成熟了。“碧紗窗下沈檀爇”,屋內(nèi)燃著驅(qū)暑的熏香。再以“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凸寫菊花開放時節(jié)。下片以“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寫出因花開而洋溢欣喜之情。她在欣喜之余,唯有贊嘆栽培它的花匠:“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全詞最后才說出這一“菊”字,而驚嘆、欣喜之情靈動地展現(xiàn)在其中。

  2小重山·端午

  舒頔〔元代〕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zhuǎn)午陰涼。

  “空惆悵”慨嘆了世人忙于節(jié)日的喜慶,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節(jié)厚重的歷史內(nèi)涵:表達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無人解”抒發(fā)了作者不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懷,也表達了對屈原忠義氣節(jié)的崇敬。

  3南鄉(xiāng)子·端午

  李之儀〔宋代〕

  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空向梁間覓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無人載一樽。唯有鶯聲知此恨,殷勤。恰似當時枕上聞。

  《南鄉(xiāng)子·端午》是北宋詞人李之儀的一首詞,整首詞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在端午節(jié)的一種閑愁。

【端午屈原的詩詞 】相關文章:

有關端午節(jié)屈原句子10-01

有關端午的詩詞03-01

端午祝福詩詞12-08

關于端午的詩詞01-26

(優(yōu))關于端午的詩詞05-06

端午祝福詩詞大全02-05

端午古詩詞05-21

端午節(jié)的詩詞08-17

端午節(jié)詩詞10-25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手机版 | 亚洲激情在线视頻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1区2区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 亚洲中文不卡Dv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