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河的古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黃河的古詩1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3、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4、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5、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fēng)雨雪恨難裁。
6、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7、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8、一支黃濁貫中州。吹沙走浪幾千里,轉(zhuǎn)側(cè)屋閭無處求。
9、平地起波濤,洶涌瀉沙磧。
10、潤可資農(nóng)畝,清能表帝恩。雨吟堪極目,風(fēng)度想驚魂。
11、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1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13、黃河水繞漢宮墻,河上秋風(fēng)雁幾行。
14、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15、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16、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17、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18、東來萬里還西去,路上黃河幾時回。
19、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20、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21、活活何人見混茫,昆侖氣脈本來黃。
2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23、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
24、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25、愿驅(qū)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26、濁河之水,渙如輕絮。
27、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霧繁。誰堪逝川上,日暮不歸魂。
28、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9、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shù),胡人高鼻動成群。
30、雖然清冷盡,終不改其色。
31、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32、吹沙走浪幾千里,轉(zhuǎn)側(cè)屋閭無處求。
33、不度玉門關(guān)。
34、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35、鼻動成群。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36、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7、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
38、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39、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40、采石磯頭白,盡是黃河水。
41、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42、顯瑞龜曾出,陰靈伯固存。盤渦寒漸急,淺瀨暑微溫。
43、岸裂新沖勢,灘余舊落痕。橫溝通海上,遠(yuǎn)色盡山根。
44、濁流若解污清濟(jì),驚浪應(yīng)須動太行。
45、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46、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47、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8、東過隴右,流入海。
49、帝假一源神禹跡,世流三患梗堯鄉(xiāng)。
50、靈槎果有仙家事,試問青天路短長。
黃河的古詩2
1、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戲?yàn)榱^句其二》
2、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劉禹錫《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3、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陳子昂《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4、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fēng)雨雪恨難裁。李白《北風(fēng)行》
5、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杜甫《石壕吏》
6、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李白《贈崔侍郎其一》
7、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還。李白《將進(jìn)酒》
8、路出大梁城,關(guān)河開曉晴。謝榛《渡黃河》
9、關(guān)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陸游《訴衷情當(dāng)年萬里覓封侯》
10、黃河直北千余里,冤氣蒼茫成黑云。常建《塞下曲四首》
11、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zhuǎn)秦地雷。李白《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12、蕃州部落能結(jié)束,朝暮馳獵黃河曲。李益《塞下曲》
13、博望沉埋不復(fù)旋,黃河依舊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胡曾《詠史詩黃河》
14、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其一》
15、蕭蕭遠(yuǎn)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寇準(zhǔn)《書河上亭壁》
16、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shù),胡人高鼻動成群。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愿驅(qū)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杜甫《黃河二首》
17、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王之渙《涼州詞》
18、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的古詩3
1、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庾信《重別周尚書》
2、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yuǎn)嵯峨。——于謙《岳忠武王祠》
3、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渙《宴詞》
4、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5、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dāng)澄?。——范云《渡黃河》
6、雁聚河流濁,羊群磧草膻。——齊己《送人游塞》
7、人間更有風(fēng)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宋琬《渡黃河》
8、魚澤灘頭嘶獵馬,省嵬城畔看黃河。——石茂華《九月九日登長城關(guān)》
9、河山北枕秦關(guān)險,驛樹西連漢畤平。——崔顥《行經(jīng)華陰》
10、造天關(guān),聞天語,屯云河車載玉女。——李白《飛龍引二首·其二》
11、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guān)踏雪事清游》
12、路出大梁城,關(guān)河開曉晴。——謝榛《渡黃河》
13、數(shù)點(diǎn)漁舟歌欸乃,詩情恍在白蘋洲。——羅元琦《黃河泛舟》
14、隋堤柳,汴河旁,夾岸綠陰千里。——毛文錫《柳含煙·隋堤柳》
15、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李流芳《黃河夜泊》
16、汾水碧依依,黃云落葉初飛。——孫光憲《河瀆神·汾水碧依依》
17、軍書發(fā)上郡,春色度河陽。——李頎《古塞下曲》
18、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19、曾經(jīng)滄海,又來沙漠,四千里外關(guān)河。——譚嗣同《望海潮·自題小影》
20、其害乃去,茫然風(fēng)沙。——李白《公無渡河》
2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22、蕃州部落能結(jié)束,朝暮馳獵黃河曲。——李益《塞下曲·其一》
23、箜篌所悲竟不還。——李白《公無渡河》
24、四壁陰森排古畫,依舊瓊輪羽駕。——孫光憲《河瀆神·汾水碧依依》
25、河朔氈廬千里迥,涇原旌節(jié)隔年留。——王瓊《九日登花馬池城》
26、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許有壬《水龍吟·過黃河》
27、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許渾《早秋三首·其一》
28、翠娥一去不言歸,廟門空掩斜暉。——孫光憲《河瀆神·汾水碧依依》
29、波滔天,堯咨嗟。——李白《公無渡河》
30、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fēng)湍。——王守仁《登大伾山詩》
31、旦別河橋楊柳風(fēng),夕臥伊川桃李月。——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yè)》
32、朝驅(qū)東道塵恒滅,暮到河源日未闌。——萬楚《驄馬》
33、吳會書難達(dá),燕臺路正長。——李流芳《黃河夜泊》
34、檜楫難為榜,松舟才自勝。——范云《渡黃河》
35、自河南經(jīng)亂,關(guān)內(nèi)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白居易《望月有感》
36、凝云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許渾《汴河亭》
37、過去光陰箭離弦,河清易俟鬢難玄。——劉克莊《戊午元日二首》
38、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zhàn)場。——李流芳《黃河夜泊》
39、關(guān)河離合、南北依舊照清愁。——范成大《水調(diào)歌頭·細(xì)數(shù)十年事》
40、空余舊跡郁蒼蒼,霧沈半壘。——周邦彥《西河·大石金陵》
41、關(guān)河無限清愁,不堪臨鑒。——岳珂《祝英臺近·北固亭》
42、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樓。——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43、竹帛煙銷帝業(yè)虛,關(guān)河空鎖祖龍居。——章碣《焚書坑》
4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陳子昂《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45、獨(dú)樹臨關(guān)門,黃河向天外。——王維《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46、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戲?yàn)榱^句·其二》
47、洪波艤楫泛中流,鳧淑鷗汀攬勝游。——羅元琦《黃河泛舟》
48、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張說《鄴都引》
49、關(guān)門臨白狄,城影入黃河。——庾信《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50、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李白《公無渡河》
51、神浪狂飆,奔騰觸裂,轟雷沃日。——許有壬《水龍吟·過黃河》
52、主人杯酒留連意,倦客關(guān)河去住情。——趙彥端《瑞鷓鴣·榴花五月眼邊明》
53、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54、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高觀國《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55、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56、花貌年年溺水濱,俗傳河伯娶生人。——汪遵《西河》
57、天河夜轉(zhuǎn)漂回星,銀浦流云學(xué)水聲。——李賀《天上謠》
58、根繞黃河曲,影落清渭隈。——惟鳳《姑射山詩題曾山人壁》
59、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從?遠(yuǎn)別隔兩河,云山杳千重。——李白《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60、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陽。——吳澄《渡江云·揭浩齋送春和韻》
61、想關(guān)河,雁門西,青海際。——陸游《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
6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其一》
63、醉眠小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蘇庠《鷓鴣天·楓落河梁野水秋》
64、神椎鑿石塞神潭,白馬參覃赤塵起。——溫庭筠《拂舞詞》
65、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66、淡煙衰草接郊丘。——蘇庠《鷓鴣天·楓落河梁野水秋》
黃河的古詩4
1、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2、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李白《將進(jìn)酒》
4、愿銜眾禽翼,一向黃河飛。李白《古風(fēng)五十九首之一》
5、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劉禹錫《浪淘沙》
6、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
7、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李白《將進(jìn)酒》
8、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張養(yǎng)浩《潼關(guān)懷古》
9、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zhuǎn)秦地雷。李白《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10、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11、已孤蒼生望,空見黃河流。崔曙《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
12、博望沉埋不復(fù)旋,黃河依舊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胡曾《詠史詩黃河》
黃河的古詩5
古詩原文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yīng)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譯文翻譯
不要把阿膠向黃河里傾倒,這里上天的意思難以明了。
黃河能曲曲彎彎上通銀河,剛從昆侖發(fā)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平定天下時宣誓好聽,嚴(yán)君平占卜張騫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黃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著急報告好消息。
注釋解釋
莫把阿膠向此傾:語出庾信《哀江南賦》。阿膠,藥名,據(jù)說將其投入濁水,可使?jié)崴兦濉?/p>
解(jiě):能。
通銀漢:古人說黃河的上游叫通天河,與天上的銀河相通連。銀漢,銀河。
應(yīng)須曲:雙關(guān)語,既是說黃河的曲曲彎彎上通天河,也是說人們只有逢迎拍馬不走正道,才能混進(jìn)朝廷,謀取高位。漢代民謠有“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侖:先秦人以為黃河發(fā)源于昆侖山,至張騫上考河源才知不是。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帶小:典出《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漢高祖平定天下,分封群臣時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意思是無論今后出現(xiàn)什么事情,你們的領(lǐng)地也將世世代代傳下去。與漢樂府中的所謂“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權(quán)貴把持朝政。占斗,指嚴(yán)君平觀測星象。
客槎(chá):指張騫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舊說黃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現(xiàn)、天下太平的征兆。
創(chuàng)作背景
羅隱出生于一個沒落的中小地主家庭,在講求出身門第、奧援引托、賄賂趨奉的科舉制度下,他擺脫不了“十試不第”的命運(yùn),故而其詩歌頗多感時傷事、諷刺怒張之作,《黃河》即為其抒泄心中憤懣不平之氣的'杰作。
詩文賞析
羅隱的這首《黃河》,表面上借用黃河的特點(diǎn)和典故來對其施以賦詠之辭,實(shí)則為借事寓意,對唐末昏暗的社會現(xiàn)實(shí)作了真實(shí)寫照,尤其是大力抨擊和諷刺了唐代腐敗的科舉制度,令士心為之一振。
首聯(lián)“莫把阿膠向此傾”借意于庾信《哀江南賦》:“阿膠不能止黃河之濁。”其意云,即使用再多阿膠也無法將黃河之渾濁澄清,純?yōu)橥絼跓o功之舉,以此為喻,暗示當(dāng)時科舉取士之虛偽;“此中天意固難明”,當(dāng)時奸邪當(dāng)?shù)溃郧笸ㄖ屡e不勝舉,誰能真正明了天意。將諷喻之矛頭直指最高統(tǒng)治者,言論大膽而尖銳。
頷聯(lián)“解通銀漢應(yīng)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以具體描述黃河之“曲”與“濁”來進(jìn)一步描畫科場黑暗之現(xiàn)實(shí)狀況。黃河自古即有“九曲”之說,酈道元《水經(jīng)注》曰:“黃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劉禹錫《浪淘沙》詞有“九曲黃河萬里沙”,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九一高適《九曲詞》解題:“《河圖》曰:‘河水九曲。’”這里以黃河之“曲”通“銀漢”為題,一語雙關(guān),所謂“曲”,表面上指黃河河道的蜿蜒曲折,實(shí)際上指科舉考試中各種見不得人的不正當(dāng)手段與途徑,而“銀漢”在古代詩詞中常指人主或朝廷,這樣看來,一般士人渴望投身仕途之途可謂難于登天,官場科舉之腐朽不堪于此更可見一斑。后句中的“昆侖”是古人誤解的黃河發(fā)源之地,“才出昆侖便不清”,從源頭上就是“濁”,此中寓意顯而易見,是對最高統(tǒng)治者的批判,也是對不公正社會的鞭笞。
頸聯(lián)“高祖誓功衣帶小, 仙人占斗客槎輕”,其間包含了兩個典故,從具體層面上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前者是漢高祖平定天下、分封群臣時的誓詞,意為保王公貴族之爵位永存;后者是張騫尋黃河源頭遇仙之事。兩句合意,可知一般的寒門士子想要出將入相是比登天還難的。此句從另一個側(cè)面再次抨擊了社會的不公,懷才不遇之感也暗含其中。加上尾聯(lián)的“三千年后知誰在, 何必勞君報太平”一聲無奈的感嘆,憤意難平,是對上天的控訴,是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是對整個社會的失望。
這首詩切定黃河,而又別有所指,寓言寫物,巧妙貼切,新警深刻,構(gòu)思獨(dú)特。詩人對于晚唐混亂黑暗的現(xiàn)實(shí)作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鞭笞,在此類詩作中很具有代表性。
黃河的古詩6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黃河二首》「唐」杜甫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shù),胡人高鼻動成群。
《詠史詩黃河》「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復(fù)旋,黃河依舊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江上漁者——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fēng)波里。
惠崇春江曉景——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黃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吹沙走浪幾千里,轉(zhuǎn)側(cè)屋閭無處求。
江上——王安石
江北秋陰一半開,曉云含雨卻低徊。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黃河的古詩7
1、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2、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yùn)時
3、黃河清,圣人出
4、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墻不回頭
5、九曲黃河十八彎
6、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xì)w來不看山
7、圣人出,黃河清
8、孤柏嘴著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
9、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zhàn)走四方
10、不到黃河心不甘
11、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12、孤柏嘴著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不到黃河心不死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13、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14、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15、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16、黃河面惡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17、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18、九曲黃河十八灣
19、鯉魚跳龍門
20、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dāng)輪船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guān),萬里風(fēng)光誰第一?還數(shù)磧口金銀山。
21、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22、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黃河決于口而心不驚慌
23、九曲黃河十八灣,一碗河水半碗沙
24、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25、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26、跳進(jìn)黃河洗不清
27、天下黃河富寧夏
28、說盡黃河只為水(.)
29、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跛至天涯
30、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31、不到黃河心不死
32、跳進(jìn)黃河也洗不清
黃河的古詩8
黃河
羅隱①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②應(yīng)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③,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注:①羅隱:晚唐詩人,十多次科舉考試不第,史稱“十上不第”。②銀漢:本指上天,這里指皇室、朝廷。③高祖誓功衣帶小:漢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時的誓詞,誓詞里說:“使河如帶,泰山若礪”。這句話是說功臣的爵位永不失去。
8.本詩前兩聯(lián)所寫的`“黃河”有何特點(diǎn)?請概括并分析。(5分)
答:
▲
9.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這首詩的“諷喻”特點(diǎn),并簡要概括詩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6分)
答:
▲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8.(5分)①彎曲、渾濁(不清)(1分)②黃河之水即使把用來澄清濁水的阿膠都傾進(jìn)去,也不清澈,它從源頭起就渾濁。(2分)③黃河之所以能夠通到天上去,是因?yàn)樗拥狼郏唬?分)(意思對即可)
9.(6分)①詩中看似句句寫黃河,實(shí)則句句別有所指,即諷喻科舉制度,批判科舉制度的黑暗。(2分)黃河彎彎曲曲,實(shí)際上是說科舉制度是求取功名的一種“曲”的手段,即不公正的手段;(1分)黃河水渾濁不堪,諷喻科舉考試制度的黑暗與虛偽;(1分)②全詩流露出了詩人對科舉的絕望(失落)與懷才不遇的激憤之情。(2分)(意思對即可)
黃河的古詩9
古詩原文
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
人間更有風(fēng)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
譯文翻譯
常聽說銀河倒瀉,這事真假難辨,如今見到的黃河,一下子濁浪掀天。
人世間的風(fēng)波,不知比這險惡多少,可人們反說,險途只在這黃河中間。
注釋解釋
倒瀉銀河:銀河里的水傾倒下來。
須臾:一下子。
翻說:反而說。
創(chuàng)作背景
宋琬曾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因?yàn)樽迦苏_告他與起義軍首領(lǐng)于七有聯(lián)系,被滿門抄系,檻車押赴北京。三年后才出獄,又放廢了八年。在這期間,他對于人情的反復(fù),世途的險惡,有深刻的體會。此詩即寫于宋琬釋歸之后,他晚年遭到人生大挫折,故亦借渡黃河而慷慨悲歌。
詩文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將黃河的濁浪排天,以天上盼銀河倒瀉陪襯,極力描寫它的險惡。說人們一旦來到那一瀉千里、氣勢磅礴的黃河岸邊時,就不免被它那“倒瀉銀河”的神秘傳說嚇住。對這種瞻前顧后、畏首畏尾的人,詩人是非常蔑視的。自然,橫渡黃河是有一定危險的,但也只不過是承受“須臾”的“掀天濁浪”而已。在永恒的時間和空同里,人的生命也正如激流險峰中的.一葉小舟:當(dāng)生活的巨浪鋪天蓋地砸下來時,沒人能夠事先預(yù)見,也沒人能知道這災(zāi)難會延續(xù)到何時。宋琬曾是位少有方名的詩人,早年便高中進(jìn)士,為官時也頗多惠政,深得人民愛戴。卻不想被人誣陷,以至于“立逮下獄”,“并系妻子”,在拘囚的三年中,又險遭不測之禍。這就難怪他會借“渡黃河”之題,發(fā)出“人間更有風(fēng)濤險”的沉重嘆息了。
后兩句寫黃河洶涌奔騰,古人不知其發(fā)源地,認(rèn)為是天上的銀河倒翻下來的,故有“黃河之水天上來”之說。它有掀天的浪濤,但是要渡過去也用不了多長時間,驚濤駭浪的風(fēng)險很短暫,一般都能渡過。真正的風(fēng)險卻是在人間。一般人在險惡的人間,習(xí)慣了爾虞我詐、勾心斗角、豺狼橫行、暗無天日、傷天害理、良心滅絕的生活,還不曾覺察到它的險惡,反而說黃河的險風(fēng)惡浪才是最可怕的,不敢渡過。
宋琬認(rèn)為詩人處窮困之境,心懷“幽憂”之情,自易“悲歌慷慨”。(《董閬石詩序》)黃河本是自然界之險途,但無論其“倒瀉銀河”也好,“掀天濁浪”也罷,在詩人眼中,與人生道路之充滿爾虞我詐,相互傾軋相比,都微不足道。詩人以反襯的手法極寫其對社會人生的認(rèn)識,十分深刻,含感時傷世之情,發(fā)窮愁孤憤之音,詩格老成,筆力勁健,可見其詩風(fēng)之一個側(cè)面。
黃河的古詩10
王昌齡的.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
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guī)兹哲镙切隆?/p>
杜甫《黃河二首》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shù),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愿驅(qū)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賀敬之《三門峽——梳妝臺》:
望三門,三門開,黃河?xùn)|去不回來、責(zé)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
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
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
唐代劉禹錫寫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
王維的獨(dú)樹臨關(guān)門,黃河向天外。
李商隱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白居易的黃河水白黃云秋,行人河邊相對愁。
宋代丘崈《黃河清》
鼓角清雄占云祲。
喜邊塵、今度還靜。
一線乍添,長覺皇州日永。
樓外崇牙影轉(zhuǎn),擁千騎、歡聲萬井。
太平官府人初見,夢熊三占佳景。
皇恩夜出天闈,云章粲、鳳鸞飛動相映。
寶帶萬釘,與作今朝佳慶。
勛業(yè)如斯得也,況整頓、江淮大定。
這回恰好,歸朝去、共調(diào)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歲歲金河復(fù)玉關(guān),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黃河的古詩11
《渡黃河》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楫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
不睹人行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dāng)澄。
[作者]范云,字彥龍,南朝舞陽(今河南泌陽)人。初仕齊,為尚書殿中郎;入梁為吏部尚書,與徐勉并稱梁之賢相,與蕭子良等為“竟陵八友”。
[注釋]●湯湯句:寫黃河水勢浩大,浪大流急,無法駕馭。湯湯,大水疾流貌。《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陵,同凌,凌駕、駕馭的意思。●檜楫二句:說堅硬的檜木都難以作黃河上航船的槳,只有質(zhì)輕的松木船才能在黃河上行舟。楫、榜,均是船槳的意思。●空庭二句:空蕩的庭院里,倒塌的房木躺在地上,荒蕪的原野上殘存著昔日的田埂。●寄言二句:詩人問老船工,這河水什么時候才能澄清。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作者]王之渙,字季凌,初唐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人,性格豪放,不愿應(yīng)進(jìn)士試,生平僅作過文安縣尉的小官。王之渙詩風(fēng)健壯雄闊,深為時人所喜愛,每一首作品出來,樂工即為之譜曲歌唱。可惜傳下來的不多,《全唐詩》僅存6首。
[注釋]●鸛雀樓: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濟(jì)縣)城上的一座樓,有3層,站在上面,“前瞻中條(山),下瞰大河(黃河)。”在唐代,是的登高觀賞河景的地方。此詩寫出了詩人的'胸襟,最膾炙人口。●白日句、黃河句:白日照耀著中條山,依山而盡,黃河向著大海奔騰而去。十個字就勾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雄偉。●欲窮句、更上句:要想千里遠(yuǎn)景盡收眼底,就要站得更高,再登上一層樓去。詩人總結(jié)了一種發(fā)人深省的客觀真理,和高瞻遠(yuǎn)矚的精神。
《黃河》
河源發(fā)昆侖,連乾復(fù)浸坤。
波渾經(jīng)雁塞,聲振自龍門。
岸裂新沖勢,灘余舊落痕。
橫溝通海上,遠(yuǎn)色盡山根。
勇逗三峰折,雄標(biāo)四瀆尊。
潤可資農(nóng)畝,清能表帝恩。
人間無博望,誰復(fù)到窮源。
[作者]李世民,唐朝第二代君主——唐太宗。他聰明英武,兼通文學(xué),隋末佐其父李淵起兵,平定四方,統(tǒng)一天下。高祖即位后封為秦王、天策上將。嗣位后,用房玄齡、魏徵等賢臣,輕刑薄賦,海內(nèi)升平,世稱貞觀之治。
[注釋]●昆侖:黃河發(fā)源于巴顏喀喇山,而后者是昆侖山脈的一部分,自古稱“源發(fā)昆侖”。●連乾句:乾坤,古指天地。此句意思是黃河上連蒼天,下浸華夏大地,說明黃河之雄偉,源遠(yuǎn)流長及對人民土地的作用。●雁塞:雁,是山西與陜西北部山區(qū)代稱,也稱雁北。雁塞,既可指雁門關(guān),也可指這一帶的關(guān)塞,黃河經(jīng)河曲自北向南流入山西與陜西之間。●龍門:山名,在山西省河津縣西北,陜西省韓城縣東北,分跨黃河兩岸。黃河自北向南,盤束在山峽之間,至龍門而山盡,兩岸石壁峭立,至此山開峰闊,豁然奔放,河水沖出龍門,聲如轟雷。故詩句稱“聲振自龍門”。●岸裂句:岸上出現(xiàn)新的波濤沖擊的裂痕,說黃河水流湍急,河岸受沖刷。●灘余句:河灘留下舊日黃河水落后的痕跡,說明是黃河改道后留下的舊灘。●三峰:舊日黃河在三門峽處有砥柱及三個石島,河流至此分流為三股,由三島隔成三個“門”,三島稱鬼島、神島、人島;門也分鬼門、神門、人門。唯有人門可以行船,鬼門最險。在修建三門峽水庫時均被炸毀。此處三峰即指三島。●四瀆:秦漢以前稱江、淮、河、濟(jì)為四瀆,而河(即黃河)為四瀆之宗(首)。瀆,指有獨(dú)自源頭,并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清能表帝恩:古時認(rèn)為黃河變“清”了,表示皇帝政治英明,恩澤惠及天下。●博望:指漢代張騫。張騫出使西域,歸途中曾探尋黃河源頭,漢武帝后來封張騫為博望侯。
黃河的古詩12
1.《寄遠(yuǎn)十一首》李白
三鳥別王母,銜書來見過。腸斷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遙知玉窗里,纖手弄云和。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蘿。
寫水山井中,同泉豈殊波。秦心與楚恨,皎皎為誰多。
青樓何所在,乃在碧云中。寶鏡掛秋水,羅衣輕春風(fēng)。
新妝坐落日,悵望金屏空。念此送短書,愿因雙飛鴻。
本作一行書,殷勤道相憶。一行復(fù)一行,滿紙情何極。
瑤臺有黃鶴,為報青樓人。朱顏凋落盡,白發(fā)一何新。
自知未應(yīng)還,離居經(jīng)三春。桃李今若為,當(dāng)窗發(fā)光彩。
莫使香風(fēng)飄,留與紅芳待。玉箸落春鏡,坐愁湖陽水。
聞與陰麗華,風(fēng)煙接鄰里。青春已復(fù)過,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相思不惜夢,日夜向陽臺。
遠(yuǎn)憶巫山陽,花明綠江暖。躊躇未得往,淚向南云滿。
春風(fēng)復(fù)無情,吹我夢魂斷。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短。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相思無日夜,浩蕩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欲見終無因。遙將一點(diǎn)淚,遠(yuǎn)寄如花人。
2.《黃河二首》杜甫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shù),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愿驅(qū)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3.《詠史詩·黃河》胡曾
博望沉埋不復(fù)旋,黃河依舊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4.《北風(fēng)行》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fēng)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jié)網(wǎng)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fù)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fēng)雨雪恨難裁。
5.《與永樂諸公夜泛黃河作》閻防
煙深載酒入,但覺暮川虛。
映水見山火,鳴榔聞夜?jié)O。
愛茲山水趣,忽與人世疏。
無暇然官燭,中流有望舒。
6.《雜曲歌辭·浪淘沙》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幾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沙。
無端陌上狂風(fēng)急,驚起鴛鴦出浪花。
汴水東流虎眼文,清淮曉色鴨頭春。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鸚鵡洲頭浪飐沙,青樓春望日將斜。
銜泥燕子爭歸舍,獨(dú)自狂夫不憶家。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fēng)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
令人忽憶瀟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
7.《公無渡河》李白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
波滔天,堯咨嗟。
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
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
其害乃去,茫然風(fēng)沙。
被發(fā)之叟狂而癡,清晨臨流欲奚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于其間。
箜篌所悲竟不還。
8.《泛黃河》孟郊
誰開昆侖源,流出混沌河。
積雨飛作風(fēng),驚龍噴為波。
湘瑟颼飗弦,越賓嗚咽歌。
有恨不可洗,虛此來經(jīng)過。
9.《將進(jìn)酒》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jìn)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10.《同薛侍御登黎陽縣樓眺黃河》楊巨源
倚檻恣流目,高城臨大川。
九回紆白浪,一半在青天。
氣肅晴空外,光翻曉日邊。
開襟值佳景,懷抱更悠然。
11.《黃河夜泊》李流芳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zhàn)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dá),燕臺路正長。
男兒久為客,不辨是他鄉(xiāng)。
12.《渡黃河》謝榛
路出大梁城,關(guān)河開曉晴。
日翻龍窟動,風(fēng)掃雁沙平。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13.《飲馬長城窟行》李世民
塞外悲風(fēng)切,交河冰已結(jié)。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jié)。
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
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yáng)麾氛霧靜,紀(jì)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靈臺凱歌入。
14.《渡黃河》范云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楫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
不睹行人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dāng)澄?
15.《秋望》李夢陽
黃河水繞漢宮墻,河上秋風(fēng)雁幾行。
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韜箭射天狼。
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月橫空冷戰(zhàn)場。
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
16.《渡黃河》宋琬
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
人間更有風(fēng)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
黃河的古詩13
1、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行路難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2、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jìn)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jìn)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3、歲歲金河復(fù)玉關(guān),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唐柳中庸《征人怨》)
4、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寄遠(yuǎn)》唐李白
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6、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7、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唐李白
8、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9、出自盛唐詩人李白的'《北風(fēng)行》: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fēng)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jié)網(wǎng)生塵埃。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fù)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fēng)雨雪恨難裁。
10、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唐李白
11、歲歲金河復(fù)玉關(guān),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征人怨》唐柳中庸
12、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黃河》唐杜甫
13、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唐杜甫《黃河》)
14、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吹沙走浪幾千里,轉(zhuǎn)側(cè)屋閭無處求。——《黃河》宋王安石
15、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唐李白《寄遠(yuǎn)》)
16、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古風(fēng)》唐李白
17、出自中唐詩人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結(jié)束,朝暮馳獵黃河曲。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18、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shù),胡人高鼻動成群。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愿驅(qū)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黃河二首》唐杜甫
19、出自中唐詩人劉采春的《啰唝曲六首》: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jīng)歲又經(jīng)年。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自無枝葉分,莫恐太陽偏。莫作商人婦,金釵當(dāng)卜錢。朝朝江口望,錯認(rèn)幾人船。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黃河清有日,白發(fā)黑無緣。昨日北風(fēng)寒,牽船浦里安。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20、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zhuǎn)秦地雷。——《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唐李白
2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2、出自唐朝詩人劉禹錫的《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23、亙地黃河出,天開此一門。——明末清初顧炎武
2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還。——《將進(jìn)酒》唐李白
25、“一條飛龍出昆侖,搖頭擺尾過三門。吼聲震裂邙山頭,驚濤駭浪把船行。”
26、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古風(fēng)五十九首之一》:羽族稟萬化,小大各有依。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揮。愿銜眾禽翼,一向黃河飛。飛者莫我顧,嘆息將安歸?
27、博望沉埋不復(fù)旋,黃河依舊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詠史詩黃河》唐胡曾
28、出自盛唐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29、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的《聞夜啼贈劉正元》:寄泣須寄黃河泉,此中怨聲流徹天。愁人獨(dú)有夜燈見,一紙鄉(xiāng)書淚滴穿。
30、出自盛唐詩人李白的《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其一》:月蝕西方破敵時,及瓜歸日未應(yīng)遲。斬胡血變黃河水,梟首當(dāng)懸白鵲旗。
3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32、出自唐代詩人柳中庸的《征人怨》:歲歲金河復(fù)玉關(guān),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33、出自明代詩人謝榛的《渡黃河》:路出大梁城,關(guān)河開曉晴。日翻龍窟動,風(fēng)掃雁沙平。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34、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贈崔侍郎其一》唐李白
35、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hù)在燕然。——《使至塞上》唐王維
36、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37、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唐李白《古風(fēng)》)
38、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浪淘沙》唐劉禹錫
39、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40、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guān)。長風(fēng)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水調(diào)歌頭》宋元好問
41、“三氣周瑜在江東,諸葛亮將臺祭東風(fēng)。祭起東風(fēng)連三陣,火燒曹營百萬兵。”
4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唐李白
43、出自明代詩人李流芳的《黃河夜泊》: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zhàn)場。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吳會書難達(dá),燕臺路正長。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xiāng)。
44、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涼州詞》唐王之渙
45、出自盛唐詩人李白的《贈裴十四》:朝見裴叔則,朗如行玉山。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云且西去!
46、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47、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
48、出自盛唐詩人李白的《贈崔侍郎其一》: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diǎn)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故人東海客,一見借吹噓。風(fēng)濤倘相見,更欲凌昆墟。
49、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50、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51、出自盛唐詩人李白的《古風(fēng)其一》: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發(fā)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豈長在。吾當(dāng)乘云螭,吸景駐光彩。
黃河的古詩14
1、舒卷江山圖畫,應(yīng)答龍魚悲嘯,不暇顧詩愁。——楊炎正《水調(diào)歌頭·登多景樓》
2、惆悵南朝事,長江獨(dú)至今。——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yuǎn)眺》
3、八月長江萬里晴,千帆一道帶風(fēng)輕。——崔季卿《晴江秋望》
4、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吳潛《水調(diào)歌頭·焦山》
5、長江千里,煙淡水云闊。——李綱《六么令·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
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其一》
8、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劉禹錫《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9、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10、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11、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1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13、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李白《將進(jìn)酒》
14、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15、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李白《公無渡河》
16、人間更有風(fēng)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宋琬《渡黃河》
17、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zhuǎn)秦地雷。——李白《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18、黃河水,水闊無邊深無底,其來不知幾千里。——貢泰父《黃河行》
19、黃河水繞漢宮墻,河上秋風(fēng)雁幾行。——李夢陽《秋望》
20、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fēng)雨雪恨難裁。——李白《北風(fēng)行》
21、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張蠙《登單于臺》
22、發(fā)白馬,旌節(jié)度黃河。——李白《發(fā)白馬》
23、俯瞰黃河小,高懸白雪清。——胡秉正《詠賀蘭山》
24、魚澤灘頭嘶獵馬,省嵬城畔看黃河。——石茂華《九月九日登長城關(guān)》
25、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guān)。——元好問《水調(diào)歌頭·賦三門津》
26、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佚名《木蘭詩 / 木蘭辭》
27、歲歲金河復(fù)玉關(guān),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28、旌旆夾兩山,黃河當(dāng)中流。——李白《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29、黃河怒浪連天來,大響谹谹如殷雷。——溫庭筠《拂舞詞 / 公無渡河》
30、路出大梁城,關(guān)河開曉晴。——謝榛《渡黃河》
31、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zhàn)場。——李流芳《黃河夜泊》
3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33、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儲光羲《江南曲四首》
34、湛湛長江去,冥冥細(xì)雨來。——杜甫《梅雨》
35、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閣序》
36、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王勃《山中》
37、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張籍《春別曲》
黃河的古詩15
公無渡河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
波滔天,堯咨嗟。
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
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
其害乃去,茫然風(fēng)沙。
被發(fā)之叟狂而癡,清晨臨流欲奚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于其間。
箜篌所悲竟不還。
渡黃河
朝代:南北朝|作者:范云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楫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
不睹行人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dāng)澄?
東歸晚次潼關(guān)懷古
朝代:唐朝|作者:岑參
暮春別鄉(xiāng)樹,晚景低津樓。
伯夷在首陽,欲往無輕舟。
遂登關(guān)城望,下見洪河流。
自從巨靈開,流血千萬秋。
行行潘生賦,赫赫曹公謀。
川上多往事,凄涼滿空洲。
拂舞詞
朝代:唐朝|作者:溫庭筠
黃河怒浪連天來,大響谹谹如殷雷。
龍伯驅(qū)風(fēng)不敢上,百川噴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請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鋸為尾,裂帆截棹磨霜齒。
神椎鑿石塞神潭,白馬參覃赤塵起。
公乎躍馬揚(yáng)玉鞭,滅沒高蹄日千里。
渡黃河
朝代:明朝|作者:謝榛
路出大梁城,關(guān)河開曉晴。
日翻龍窟動,風(fēng)掃雁沙平。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書河上亭壁
朝代:宋朝|作者:寇準(zhǔn)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dú)憑危檻思何長。
蕭蕭遠(yuǎn)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渡黃河
朝代:清朝|作者:宋琬
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
人間更有風(fēng)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
渡河北
朝代:漢朝|作者:王褒
秋風(fēng)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常山臨代郡,亭障繞黃河。
心悲異方樂,腸斷隴頭歌。
薄暮臨征馬,失道北山阿。
黃河夜泊
朝代:明朝|作者:李流芳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zhàn)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dá),燕臺路正長。
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xiāng)。
黃河
朝代:唐朝|作者:羅隱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yīng)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黃河的古詩】相關(guān)文章:
黃河的古詩05-26
黃河的古詩【經(jīng)典】05-26
描寫黃河的古詩04-04
寫黃河的古詩03-27
關(guān)于描寫黃河的古詩12-06
黃河的古詩詞05-17
描寫黃河的詩句古詩12-22
贊美黃河的古詩詞02-06
《黃河》古詩詞鑒賞02-22
描寫黃河的古詩詞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