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詞三首》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三首古詩詞可以按先后順序分別進行教學,也可以把三首詩詞進行比較教學。教學的程序可按照運用插圖和教師的導語帶入詩的意境—理解詞句、想象畫面—吟誦詩詞、體驗詩情來進行。
2.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時,可先放手讓學生憑借課文中的注釋,聯系上下文進行嘗試學習,讓學生說說詞語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是難點,教學時可要求學生把初步理解的詞語放進句子去試著講講句子的意思。在學生講述的過程中教師要作如下點撥:
《獨坐敬亭山》中的“閑”,是“悠閑”的意思,在說句子的意思時,要作詞序的調整。即“一片白云悠閑地飄去”!皡挕钡淖⑨屖恰皾M足”。在說句的時候要進行適當的變通,如:我看著山,山也看著我,互相都看不夠!锻赐ァ分械摹扮R未磨”。要讓學生知道古代的鏡子是用銅制做的,鏡表面需要經過打磨!稇浗稀分械摹芭f曾諳”要交待詩人的生活背景和再引導學生查字詞典幫助理解。
在理解詞句意思時,應鼓勵學生質疑,形成師生之間互相對話的氛圍。
3.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通過創設情境,說說全詩的大意。如用第一人稱來說,用角色對話的形式說,根據提供的畫面來說,形成寬松的、相互交流環境。在學生說的過程中,要關注他們的語言質量,看是否把詩意理解正確,語言是不是連貫等。
4.重視詩詞的朗讀指導。采用多種形式訓練學生誦讀。避免單純的朗讀技巧指導,要緊密聯系詩詞的內容和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啟發學生思考。把握每首詩的感情基調。如《獨坐敬亭山》,圍繞著“靜”來寫,朗讀時注意語調輕緩,節奏要緩慢;通過朗讀,表達詩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種輕松感!稇浗稀罚燥柡钋榈幕貞浿槔收b。
5.在理解詩意時,要引導學生運用形象思維,根據詩句的意思,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以往學過的有關課文,開展合理的想象,或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或通過畫畫等活動方式,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意境,不要停留在簡單的意譯層面上。
6.鼓勵學生在課外搜集有關山水風光的古詩詞或名句,并啟發學生在說話和習作時加以引用,提高語言表達的品位。
7.如采用三首詩詞比較教學,可以在基本疏通詞句意思的基礎上,抓住詩人不同時間所見景物和景物的特點,以及詩人當時思想情感等方面作相互比較;對詩和詞的形式上作些對比。還可以運用不同的音樂作配音朗誦,借以體會詩人當時的不同心境。
8.教學本組生字,要引導學生自學生字,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字的意思,然后教師在班上檢查。注意“諳”讀ān,不要讀成yīn;“亭”字下面不要寫成“子”;“庭”字中“壬”下面的一橫要短。
《古詩詞三首》A、B案
學習目標
、賹W會詩詞中出現的生字,能結合注釋理解詞義。
、谀芙Y合插圖,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
、郾痴b這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
、苷b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韻律美。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A案
第一課時獨坐敬亭山
●激趣導入
①導語:我們先進行課外知識搶答,唐朝是我國古詩創作最旺盛的時期,在眾多詩人中有兩個最有名的詩人,他們是誰?
(根據學生課堂反應,教師提示:一個稱“詩仙”,一個稱“詩圣”)
、诮翌}。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
。ㄉ诳赡軙骋獙W習的這首,應該表揚,且可順勢揭題)
●釋題,簡介背景
①讀題,看注釋,結合插圖,教師介紹背景。
、谝Z:“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學生自學,初步理解
、僖髮W生圍繞問題,自由讀詩,并根據注釋,結合插圖,逐句說說詩意。
(盡:完。獨去閑:可以交換詞序解釋,悠閑地獨自離去了)
②指名回答,評議交流。
●吟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僮杂梢髯x。
、谟懻摚涸娋浔砻髁嗽娙嗽鯓拥男木?你最欣賞哪一句?
望洞庭
●形象感知,揭示詩題
出示教學掛圖。你知道洞庭湖嗎?誰來介紹一下?我們來欣賞詩人劉禹錫是怎么描寫的。(板書詩題)
●自由吟讀
、賹W生邊讀邊參閱課文注解,試著理解詩句意思,不懂的隨時發問。
②教師根據學生提出問題的普遍性與否,或個別講解或引導集體理解。
●指名朗讀,同桌間逐句說說意思
①點撥理解“兩相和”,可以讓學生結合看圖吟誦體會。
②在交流體會描寫月夜洞庭的美景時,隨機指導學生誦讀,體會比喻的巧妙。
。ㄓ苗R子比喻水面的明凈光亮,似乎并沒有奇特之處,同學的作文中也常常這樣描寫,這里讓人感到新穎的是用“未磨”的鏡子來比喻月光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帶水霧,在月光映照下,呈現一種別有情致的朦朧的美,所以詩人不說它像明鏡,而說它像“未磨”的鏡,真是別出心裁。)
。ň绞且倭⒃诙赐ズ凶钣忻囊蛔,如此壯闊的山水,只因是遙看,所以才像“白銀盤里一青螺”。這個比喻用得非常妙,單從一只白銀盤里安放一顆青螺來看,就是一件設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藝術品了,再用它來比喻洞庭湖中屹立著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設的大自然景象縮小成陳設在幾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
●引導賞析
你覺得哪一句詩寫得好,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詩人的心情。
與上一首比較,體會不同的景致及古詩的借景抒情手法。
背誦《獨坐敬亭山》、《望洞亭》。
●交流課外積累
①說說你知道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诓贾谜n外作業,繼續去搜集。
③下節課(或者語文活動課)上進行交流。
●練習
任選一首,想象景致,根據自己的理解作畫,并配上詩句。
第二課時憶江南
●復習導入
背誦前兩首以及課外搜集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稇浗稀肥且皇自~,又描寫了怎樣的景致,怎樣的心情呢?
●讀課文,理解內容
、賻е厦娴膯栴}自由讀,邊讀邊看圖,理解意思。
、谥该x,讀準生字,結合注釋理解意思。
、壑该磮D說出意思。誦讀領悟詞義,教師做如下點撥:
“憶江南”是詞牌名,詞都有一個牌名。詞的內容也是回憶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經當過杭州刺史。詞中回憶的,就是美麗的江南風光。
舊:從前。曾:曾經。諳:熟悉。勝:超過,勝過。
、芨鶕峁┑脑~語解釋,讓學生自己說說詞句的意思,然后連起來說整首詞的意思。
●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教師小結
詩一開頭,詩人先說:“河南好”,這是詩人對江南春天的贊美。那么,說江南好,是聽別人說,還是自己親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經,我對江南的風景是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風景好在哪里?可先讓學生來回答。教師最后歸納:春回大地的時候,百花盛開,每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陽光普照,遍地開放的鮮花更加艷麗,春暖水碧,綠波粼粼。由于紅日的映照,紅花更紅,像燃燒的火焰;由于江花紅,所以更顯出江水碧綠。“藍”字形容春水深碧。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詩人的記憶里,所以詞的結尾說──江南風景這樣好,能不讓人回憶嗎?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朗讀的感情基調:飽含深情的回憶之情。
語調處理:一、二句要有昂揚的激情,再轉入舒緩回憶,“日出”句聲調高昂,“春來”句聲調柔和平緩,最后一句聲調稍抬高,仿佛是自問,又像是問他人,“能不”語氣要果斷、堅定。
在熟讀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抄寫或默寫
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B案
第一課時
●啟發談話
古代詩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寫景抒情的詩詞,今天來學習其中三首。
●學習詩句
①提示學習方法和要求。
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b.看注解理解詞義;c.連起來說說每句話的意思中;d.反復朗讀,體會詩人當時的情感。
、趯W生自學,再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啟發,然后在班上集體交流,逐首理解。
●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惑
●教師小結(閱讀古詩的基本方法)
第二課時
●指名分別朗讀三首詩詞
●比較學習
、僖龑П容^異同。師:三首詩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不同之處又是什么?
、趯W生按上述要求進行自學思考,做好發言的準備。
、坌〗M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引導歸納
相同點:詩人都在描寫一處景物,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著自己的情感。
不同點:從詩人所在的地點、時間、觀察到的景物的特點,當時的心境等方面進行比較;對詩與詞的不同形式加以區別。
●指導感情朗讀
體會三首詩詞中詩人的不同心境,用恰當的語調加以表達。
●背誦,默寫
【《古詩詞》教案】相關文章:
古詩詞教案05-15
小學古詩詞教案05-15
小學古詩詞教案(合集)05-27
小學古詩詞教案(精品)05-28
古詩詞教案[匯編15篇]05-15
小學古詩詞教案經典[15篇]05-28
(推薦)古詩詞教案15篇05-15
小學古詩詞教案優秀15篇05-27
經典古詩詞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