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軾詩詞1
山色橫侵蘸云霞。湘川風靜吐寒花。遠林屋散尚啼鴉。
夢到故園多少路,酒醒難忘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上闕寫景。云霞橫亙天邊,遮罩大地,如胭脂般血紅。落日余暉中,山色披上一層迷蒙凄然的柔光,像是剛從云霞里沾染出來。一個“蘸”字,想象奇特,形象而巧妙地描繪出云霞之艷濃如水和在其籠罩下的蒼山暮色。“吐寒花”,說明已是深秋,又在“風靜”之時,更添蕭涼之意。接著視角一變,由物而人,遠望前方,林子深深,散落的農屋星星點點,偶爾傳來幾聲昏鴉啼叫,更顯山村的寂靜和落寞。上片從不同的角度寫景,由上而下,由山川及景物,由景物襯托出人的生存氣息。層層推進,營造出一個深遠闊大而又寂寥的的意境,很有美感。
下闕典型的抒情。據薛瑞生考證,本詞寫于蘇軾二十五歲(實際周歲二十三),在回家奔母喪完后回京師的路上。蘇軾的.母親很偉大,深明大義,從小對兩個兒子“教以學問,畏其無聞”,不料就在蘇軾父子奔赴京城高中禮部省試,名聞天下之時卻突然病逝,這對蘇軾來說,“無疑是在一舉成名的喜樂得意之際,遽然聽到喪鐘的敲響,領略到生命的本然的悲劇底蘊”。(王水照語)一路上雖然有最好的兄弟和父親作伴,吟詩賞美景,然而心態難免低沉,路途遙遠,于是目之所遇皆為哀景,天生多愁善感的詩人,又如何不夢到故園呢!夢到故園,卻無法計算“多少路”,借酒澆愁,企盼酒醉忘鄉,但總有醒來之時,偏偏酒醒以后還是“難忘隔天涯”!想想多少游子與魂牽夢縈的家鄉永遠隔著一座心的天涯,念念不忘,至死方休!多少無奈,只有那清冷的月光靜靜灑照千里平沙,替我去撫慰那夢中的故園了。結句以景作結,意蘊深長,寄托了作者深深的無奈與對家鄉深沉的思念。
蘇軾詩詞2
《鷓鴣天》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曰涼。
《望江南》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入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江城子》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入,和淚折殘紅。
為問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
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菩薩蠻·有寄》
城隅靜女何入見。
先生曰夜歌彤管。
誰識蔡姬賢。
江南顧彥先。
先生那久困。
湯沐須名郡。
惟有謝夫入。
從來見擬倫。
《清平樂·秋詞》
清淮濁汴。更在江西岸。
紅旆到時黃葉亂。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處攜壺。停驂訪古踟躕。
雙廟遺風尚在,漆園傲吏應無。
《南鄉子》
千騎試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
能使江東歸老客,遲留。白酒無聲滑瀉油。
飛火亂星球,淺黛橫波翠欲流。
不似白云鄉外冷,溫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少年游》
銀塘朱檻麹塵波。圓綠卷新荷。
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
好將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
獄草煙深,訟庭入悄,無吝宴游過。
《荷華媚·荷花》
霞苞電荷碧。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
重重青蓋下,千嬌照水,好紅紅白白。
每悵望、明月清風夜,甚低迷不語,嬌邪無力。
終須放、船兒去,清香深處住,看伊顏色。
《華清引·感舊》
平時十月幸蘭湯。玉甃瓊梁。
五家車馬如水,珠璣滿路旁。
翠華一去掩方床。獨留煙樹蒼蒼。
至今清夜月,依前過繚墻。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昭君怨》
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減字木蘭花·春月》
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輕云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浣溪沙》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歸家說與采桑姑。
《浣溪沙》
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茜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
《浣溪沙》
麻葉層層苘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麥少]軟饑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浣溪沙》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浣溪沙》
山色橫侵蘸暈霞,湘川風靜吐寒花。遠林屋散尚啼鴉。
夢到故園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浣溪沙·寓意》
炙手無人傍屋頭,蕭蕭晚雨脫梧楸。誰憐季子敝貂裘。
顧我已無當世望,似君須向古人求。歲寒松柏肯驚秋。
《浣溪沙·即事》
畫隼橫江喜再游,老魚跳檻識青謳。流年未肯付東流。
黃菊籬邊無悵望,白云鄉里有溫柔。挽回霜鬢莫教休。
《西江月·重九》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南鄉子·自述》
涼簟碧紗廚,一枕清風晝睡馀。
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讀盡床頭幾卷書。
搔首賦歸歟,自覺功名懶更疏。
若問使君才與術,何如?占得人間一味愚。
《醉落魄·離京口作》
輕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
孤城回望蒼煙合。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
巾偏扇墜藤床滑,覺來幽夢無人說。
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
《鷓鴣天》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南鄉子·送述古》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
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
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
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
《惠崇春江曉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灑豚欲上時。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詩詞3
《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望湖樓醉其一》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夜泛西湖》
蘇軾
菰蒲無邊水茫茫,
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
更待月黑看湖光。
《開西湖》
蘇軾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蘇軾詩詞4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宋蘇軾《阮郎歸·初夏》
農歷四月下旬立夏,在長江中游或者以南地區尤其明顯。此時氣溫明顯升高,高溫高濕,氣溫往往在20度以上,東邊日出西邊雨,陣雨連晴,雖然不是百花盛放的春天,但初夏有另一種清美,那就是綠深紅明,有對照的夏美和舒爽。
此時冬春衣裳換成輕薄單衣,人體更為舒展自由,心情和心靈更加上揚明麗。
47歲的蘇東坡,在黃州已經住了4年。4年前的烏臺詩案,應該算是中國最早的文字獄,因為對王安石變法表示了個人的強烈的不理解,他的作品被成為絆倒他自己的一個石頭,被對手利用攻擊,蘇東坡經歷了103天的牢獄之災,險些性命不保。出獄后被貶放到黃州做一個團練副使,這也是在官僚體系內最大的懲罰,仿佛唐朝的劉禹錫。
蘇東坡在經歷這次劫難之后,也深知自己的仕途不會有太大的起色,反而放開了,注重生活的本來。他在黃州拿著微薄的俸祿,自己開荒,這樣的經歷,讓他在政治上消沉,卻誕生了另一種接地氣的明快的文風。他更注重生活的細節,享受四季的變化,并從中間尋找生命的歡喜和動力。
47歲的這年四月,他從黃州調往河南。反正是一次小小的升職,過慣了苦日子的蘇軾,也覺得是個好事。在黃州逗留期間,倒也放松,寫下了這首清新夏詞。
“綠槐高柳咽新蟬,熏風初入弦。碧玉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
蘇東坡在黃州的時候自己開荒,有小小的園舍。在開荒種菜的過程中,充分領略了四季的變化和農民的辛苦。但蘇東坡到底是一個文學家和詩人,那一種詩懷并不會被苦難磨滅。
此時正是槐樹成陰,柳樹蓬勃的初夏,可以聽到夏天的.蟬聲。這正是東南風和暖的日子,南風帶來了夏天。這首詩是從聽覺視覺上入手,每一句詩都是一種立體的色彩和音樂。
第一句是槐蔭樹里,蟬聲初鳴,甚至聽得見微風吹過槐樹和柳的聲響。
第二句,則是那槐蔭樹下,碧紗窗里,聽得見下棋的聲音,看到的是裊裊的香煙。
蘇軾此時并不是住在高門大戶,相反,這應該是一處簡單但不失溫暖和閑情的小家園。綠紗窗,并非是紅樓夢那么講究,相反綠窗在唐宋都代表著平民家庭,和朱樓繡戶相對。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這同樣是有色彩有聲音。所謂的聲音,那是細雨打初荷,這里用小荷葉分明點出了剛剛立夏,荷葉剛剛出水,還來不及打花朵。但是明快的陣雨過來,小荷葉已經翻了面,但這時雨后的五月花榴花,正火紅開放。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有人說這是一位有著纖纖玉手的姑娘在水邊戲水,水花四濺。蘇東坡此時倒是有一個侍妾叫朝云,但是她陪蘇東坡是來吃苦,并非秀美麗的,而且這個時候她和蘇東坡有了一個兒子,作為母親,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大約也不再會有少女的天真爛漫,反而是一個主婦操持貧寒的家。
實際上這一句話寫的是荷花,而且是寫的雨后的荷葉。你看那天上的雨打在小荷葉上,小荷葉不是翻了嗎?那是老天在戲弄小荷葉,那些晃蕩在荷葉間的水珠,被風吹碎滑落,但留下來的,卻是動態的瓊珠,又成了一個個小圓珠子。
用“碎卻圓”,已經寫出了風雨中的小荷葉,種種動態和清晰。而這正是初夏時節最容易看到的景色啊!
在這句詩里也有聲音,那就是從荷葉滴落到水塘的水聲,仿佛清泉一樣斷續可愛。
這首詩節奏明快清新,也證明蘇東坡此時,保有良好的心情。貶謫,李白,白居易,屈原,劉禹錫歷代先賢都有過同樣的命運,蘇東坡想得開,這也成就了他曠達的心胸,明快灑脫的文風。
雖然不久以后,更多的磨難,仕途的起伏,接踵而來,小兒子去世,貶放海南島,從表面看,蘇東坡都是逆來順受,但實際上,他從來都沒有浪費過自己的光陰,在每一個地方都盡力擁抱生活和人生。比如在海南島當時屬于蠻荒之地,蘇軾就努力教書育人。
有人常說蘇東坡是坡仙,因為他詩詞中的那種灑脫大氣少有人及,但我更想說他不是神仙,他是一個珍惜生命,擁抱現實的偉大文學家和官僚,雖然坎坷已經成為命運,他也不負此生。
蘇軾詩詞5
西江月·梅花
詞牌名:西江月|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面翻(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定風波·紅梅
詞牌名:定風波|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閑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閑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
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詞牌名:南鄉子|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花盡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南鄉子·寒雀滿疏籬
詞牌名:南鄉子|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和秦太虛梅花
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西湖處士骨應槁,只有此詩君壓倒。
東坡先生心已灰,為愛君詩被花惱。
多情立馬待黃昏,殘雪消遲月出早。
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處,點綴裙腰紛不掃。
萬里春隨逐客來,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開我已病,今年對花還草草。
不如風雨卷春歸,收拾余香還畀昊。
梅花二首
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春來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間。
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渡關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
鷓鴣天·笑捻紅梅亸翠翹
詞牌名:鷓鴣天|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笑捻紅梅亸翠翹。揚州十里最嬌饒。夜來綺席親曾見,撮得精神滴滴嬌。
嬌后眼,舞時腰。劉郎幾度欲魂消。明朝酒醒知何處,腸斷云間紫玉簫。
西江月·詠梅
詞牌名:西江月|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清徹映妍華。倒綠枝寒鳳掛。
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渡斜煙淡月籠沙。遠路微香趁馬。
梅花
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南行渡關山,沙水清練練。
行人已愁絕,日暮集微霰。
殷勤小梅花,仿佛吳姬面。
暗香隨我去,回首驚千片。
至今開畫圖,老眼凄欲泫。
幽懷不可寫,歸夢君家倩。
蘇軾詩詞6
卜算子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
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
約他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
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蘇軾詩詞7
《后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讒①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石鐘山記》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蘇軾詩詞8
1、陂塘水落荷將盡,城市人歸虎欲行——宋·蘇軾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宋·蘇軾
3、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宋·蘇軾
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
5、筆禿千管,墨磨萬錠——宋·蘇軾
6、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
7、江山如畫,一時多豪杰——宋·蘇軾
8、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9、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10、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11、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
12、末不可以強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宋·蘇軾
13、報國之心死而后已——宋·蘇軾
14、似花還似飛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愛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宋·蘇軾
15、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蘇軾
16、至言不繁——宋·蘇軾
17、退一步安樂法,說三個好喜歡緣——宋·蘇軾
18、筆所未到氣已吞——宋·蘇軾
19、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
20、志量恢弘納百川,邀游四海結英賢——宋·蘇軾
2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堅忍不撥之志——宋·蘇軾
22、夕陽無語燕歸愁——宋·蘇軾
23、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藥中——宋·蘇軾
24、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宋·蘇軾
25、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宋·蘇軾
26、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宋·蘇軾
27、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宋·蘇軾
28、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宋·蘇軾
29、一片西風作楚聲,臥聞落葉打窗鳴——宋·蘇軾
30、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宋·蘇軾
31、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宋·蘇軾
32、一片西風作楚聲,臥聞落葉打窗鳴——宋·蘇軾
33、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宋·蘇軾
34、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宋·蘇軾
35、君子不重則不威——宋·蘇軾
36、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宋·蘇軾
37、有酒膛肉多弟兄,急難何見一人——宋·蘇軾
38、浮云時事改,孤月此心明——宋·蘇軾
39、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宋·蘇軾
40、故人應在千山外,不寄梅花遠信來——宋·蘇軾
4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
42、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宋·蘇軾
43、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宋·蘇軾
44、浮云時事改,孤月此心明——宋·蘇軾
45、天下大治,千載一時——宋·蘇軾
46、江山如畫,一時多豪杰——宋·蘇軾
47、治身莫先于孝,治國莫先于公——宋·蘇軾
48、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宋·蘇軾
49、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宋·蘇軾
50、小惡不容于鄉,大惡不容于國——宋·蘇軾
51、紀綱一廢,何事不生?——宋·蘇軾
5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
53、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蘇軾
54、小惡不容于鄉,大惡不容于國——宋·蘇軾
55、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宋·蘇軾
56、志量恢弘納百川,邀游四海結英賢——宋·蘇軾
57、成書在理不在勢,服人以誠不以言——宋·蘇軾
58、孰知鷹的特性,才能讓鷹抓住獵物——宋·蘇軾
蘇軾詩詞9
水龍吟·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
朝代:宋代|作者:蘇軾
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作棲霞樓,為郡中勝絕。元豐五年,余謫居黃。正月十七日,夢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樓中歌樂雜作。舟中人言:公顯方會客也。覺而異之,乃作此詞。公顯時已致仕在蘇州。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云間笑語,使君高會,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艷歌余響,繞云縈水。念故人老大,風流未減,獨回首、煙波里。推枕惘然不見,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聞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云夢南州,武昌東岸,昔游應記。料多情夢里,端來見我,也參差是。
譯文
楚山長長的蘄竹如云彩遍布,特異的竹子清秀,高出眾多樹木之天外。笛竹如長細的龍須一半在揮動,如鳳凰的胸脯微微突起,如美人的肌體勻稱滿布。笛音如江南樹木稀疏,如云夢雨后開晴,如月明星稀,微風吹拂。自從蔡邕離世,桓伊仙逝,誰知空自寂寞,辜負了多少歲月。
聽說嶺南太守后堂深院,吹笛歌女非常嬌美靈巧,在花飾窗下演奏,《梁州》曲剛剛奏完,《霓裳羽衣曲》余音未了。笛聲包含著徵調和宮調,流蕩著商調和羽調,最后一聲飄入云彩、樹梢間。為了趙使君洗凈污濁之氣,我送你一曲《霜天曉角》。
注釋
水龍吟:詞牌名,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韻。
趙晦之:名昶,南雄州人,作此詞時,趙知藤州(今廣西藤縣)。
楚山修竹:古代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出高竹。《廣群芳譜·竹譜》:“蘄州竹:出黃州府蔪州,以色勻者為,節疏者為笛,帶須者為杖。”修,長。
異材:優異之材。表:外。
龍須:指首頸處節間所留纖枝。
鳳膺(yīng):鳳凰的胸脯,指節以下若膺處。
玉肌:美玉一般的肌膚,指竹子外表光潔。
淮南:淮河以南,指蘄州。
云夢:即古代云夢澤。在今湖北省天門縣西。
裊(niǎo):柔和。
中郎:東漢末的蔡邕。曾為中郎將,古代音樂家。干寶《搜神記》:“蔡邕曾至柯亭,以竹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為笛,發聲嘹亮。”
桓伊:晉人,喜音樂,善吹笛。《晉書·桓伊傳》:桓伊“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嶺南太守:指趙晦之。
綠珠:西晉石崇歌妓,善吹笛。《晉書·石崇傳》載:“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秀怒,矯詔收崇。崇正宴于樓上,介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樓下而死。”綠珠死后,石崇一家被殺。這里借西晉“綠珠墜樓”典故,贊頌竹的氣節。
綺窗:張掛有花紋的絲織品窗簾的窗。《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交疏結綺窗。”弄:演奏。
梁州:曲名。《文獻通考》:“天寶中,明皇命紅桃歌貴妃《梁州曲》,親御玉笛為之倚曲。”
霓(ní)裳:指霓裳羽衣舞。唐裴铏《傳奇·薛昭》:“妃甚愛惜,常令獨舞《霓裳》于繡嶺宮 。”
“嚼徵”二句:笛聲包含徵(zhǐ)調和宮調,又吹起緩和的商調和羽調。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說明這種音樂的高妙。嚼、含,指品味笛曲。泛、流,指笛聲優美流暢。
云杪:形容笛聲高亢入云。
使君:指趙晦之。
蠻風瘴(zhàng)雨:形容古代嶺南的惡劣天氣。
霜天曉:即《霜天曉角》,樂曲名。
全文賞析
這是一首記夢的`詞,寫于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也是在謫黃期間所作。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愿望。此詞寫了蘇軾一個浪漫奇瑰的夢,在夢中,故人風流自在,宴樂于“郡中勝絕”的棲霞樓。而當時蘇軾謫居黃州,正是孤獨寂寞,與親朋好友隔絕之時。這樣的夢境,實際反映出蘇軾在此等景況中,對自由、友情的向往之情。夢醒之后,只見煙波浩淼,空江月明,與美麗夢境兩相對比,孤寂之感更為強烈。而結尾想象故人此時一如既往的瀟灑生涯,懸想對方夢見自己,也是極度孤獨中的浪漫幻想。全詞于風流瀟灑中又有沉郁之致,即是蘇軾當時心境抑郁,而又努力以曠達之意自我排遣的反映。
此詞手筆、章法都得到評家稱賞,鄭文焯《大鶴山人詞話》云:“突兀而起,仙乎仙乎。‘翠壁’句嶄新,不露雕琢痕。上闋全寫夢境,空靈中雜以凄厲,過片始言情,有蒼波浩淼之致,真高格也。‘云夢’二句,妙能寫閑中情景,煞拍不說夢,偏說夢來見我,正是詞筆高渾,不猶人處。”
蘇軾詩詞10
【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蘇軾經典詩詞】
1、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做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 《臨江仙 送錢穆父》
2、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軾 《望江南》
3、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 《水調歌頭》
4、 "前塵往事斷腸詩,儂為君癡君不知。 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間多情癡. ——蘇軾 《無題》"
5、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 ——蘇軾 《雜說送張琥》"
6、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
7、 人間何處不巉巖。 ——蘇軾 《慧湖峽阻風》
8、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將來。 亭臺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 幾次叫童兒去打掃, 可是花影怎么掃走呢? 傍晚太陽下山時, 花影剛剛隱退, 可是月亮又升 起來了, 花影 又重重疊疊出現了。 ——蘇軾 《花影》
9、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
10、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蘇東坡
11、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 ——蘇軾 《臨江仙(送王緘)》
12、 修其本而末自應。 ——蘇軾
13、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 ——蘇軾
14、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則無務為自全之計。使錯自將而討吳楚,未必無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悅。奸臣得以乘其隙,錯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禍歟! ——蘇軾 《晁錯論》
15、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 《定風波》
16、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須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 《晁錯論》
17、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蘇軾 《東欄梨花》
18、 故人應在千山外,不寄梅花遠信來 ——蘇軾
19、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蘇軾 《 江城子·別徐州》
20、 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 ——蘇軾
21、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蘇軾 《琴詩》
22、 清溪淺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話;暑至臨溪濯足;雨后登樓看山;柳蔭堤畔閑行;花塢樽前微笑;隔江山寺聞鐘;月下東鄰吹簫;晨興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開甕勿逢陶謝;接客不著衣冠;乞得名花 盛開;飛 來家 禽自語;客至汲泉烹茶;撫琴聽者知音。 ——蘇東坡
23、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蘇軾 《赤壁賦》
24、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蘇軾
25、 冤者獲信,死者無憾。 ——蘇軾
26、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 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蘇軾 《水調歌頭》
27、 去年相送,余杭門外,飛雪似楊花。 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卷簾邀明月,風露透紗窗。 卻是姮娥憐雙燕,分明照、話梁斜 ——蘇軾 《少年游》
28、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
29、 臨大事而不亂。 ——蘇軾 《策略第四》
30、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蘇軾
31、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軾 《定風波》
32、 人間有味是清歡。 ?? ——蘇軾 《浣溪沙·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33、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 《卜算子》
34、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 《水調歌頭》
35、 崇德而定勢,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蘇軾
36、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蘇軾 《江城子密州出獵》
37、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蘇軾
38、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 《定風波》
39、 天覆群生,海涵萬族。 ——蘇軾 《湖州謝上表》
40、 長淮忽過天遠近,青山久與船低昂。 ——蘇軾
41、 思其始而圍其終。 ——蘇軾 《思治論》
42、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43、 有名而無實,則其名不行;有實而無名,則其實不長。 ——蘇軾
44、 生、死、窮達,不易其操。 ——蘇軾
45、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
46、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蘇軾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47、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 《臨江仙》
48、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 求成大功 ;此 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茍以求名之所能也。 ——蘇軾 《晁錯論》
蘇軾詩詞11
生活,五彩斑斕地進行著;人生,鮮花燦爛般地生活著;挫折,每時每刻地出現著。是啊,無論怎樣明亮的陽光總會因黑暗而離開;無論如何活潑的鳥而會因天寒地凍而飛走;無論怎樣鮮嫩的花朵也會因轉季而凋零……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始終會遇到挫折的。
正所謂“陽光總在風雨后”,我們不能隨便被挫折而打倒。五年級第一學期的期末測試,很遺憾,年級前5名與我無緣,我落到了第6名。回到家,我用淚水來宣泄,用文筆來傾訴。我盡力了,窗前的燈光仍在閃亮,它似乎在昂空長笑。它是在譏笑我嗎?還是想激勵我?哎,也許吧!可是我沒有不爭氣,畢業時考上了珠江中學。
挫折讓我明白了:往往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挫折就可以改變你的前途,你戰勝了它你的前途是光明,你要是退縮了那你的前途就變得黑暗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想做一個永遠失敗的人,那就應該戰勝挫折繼續走向光明的道路去做一個成功的`人,必須要有勇氣和信心。
挫折是石,敲碎你的想象;挫折是火,燒凈你的心靈;挫折是水,洗濯你的思想。小草因挫折而更加嫩綠;小花因挫折而
蘇軾詩詞12
雨暗初疑夜,風回忽報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藍橋何處覓云英。只有多情似流水、伴人行。
評:本詞作于嘉佑八年癸卯,1063年。年25,在大理評事鳳翔府簽判任。是年二月,公以事至長安,三月過寶雞斯飛閣,重游終南。
前兩句傳神,將變幻莫測的天氣一筆勾出,始有“烏云壓城城欲摧”之勢,再而雨過天晴,天高地遠,云淡風輕。想必這應該是夏天時節。馬蹄踏過,“細草軟沙溪路”,皆為細軟之物,馬蹄聲自然輕微。三名詞連用,利用列錦手法,無一連詞或介詞,純名詞排列,卻與“枯藤老樹昏鴉”有異曲同工之妙,襯出旅者心情之輕快。
下闕基調卻一變,由輕快轉為低沉憂傷。卯,十二時之一,今五時至七時。卯酒即卯時所飲之酒。古時趕路之人一般五更天前動身,溫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即是最好注腳。征鐸,車行時懸掛在馬頸上的鈴鐺。月未下山,路上晨霜冷冷,可見起身之早。然而本詞旅者起身更早,因為卯酒都已喝到醉了又醒,“夢不成”,整晚又都難以入眠。至于是因為失眠而想借酒澆愁還是想醉酒而入眠,只能靠讀者去想象了。從上闕前兩句的描述中可知此時大概已是黃昏,也就是說旅者已經走了快一天了,身累心更累,何處是歸途仍遙遙無期。
“藍橋何處覓云英”,謂秀才裴航于藍橋會仙女云英事。唐裴铏《傳奇·裴航》云:長慶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漢。同行樊夫人,國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與詩曰:“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藍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后經藍橋驛側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漿而飲,會云英,以玉杵臼為禮,結為連理。方知云英為仙女、樊夫人則云英之姐也。藍橋,今陜西省藍田縣西南藍溪之上。喻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此處旅者的'情感是傷感的,美好的事物(我的心上人)無處尋,唯有多情空流水,伴隨這漫漫孤苦之旅。
整首詞散發著淡淡的憂傷與孤獨,還有一絲絲遺憾。作者運用列錦、比喻、擬人、用典、對比等手法,將一名旅者旅途中復雜的心情變化充分地展示了出來,但仍未脫前代詞舊的羈旅題材與表現形式之窠臼。
蘇軾詩詞13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詞牌名:水調歌頭|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序)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⑺,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江城子·密州出獵
詞牌名:江城子|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嬌赤壁懷古
詞牌名:念奴嬌|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蝶戀花·密州上元
詞牌名:蝶戀花|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詞牌名:定風波|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永遇樂·明月如霜
詞牌名:永遇樂|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詞牌名:卜算子|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臨江仙·送錢穆父
詞牌名:臨江仙|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元祐六年(1091)·杭州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西江月·頃在黃州
詞牌名:西江月|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由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蘇軾詩詞14
出都來陳,所乘船上有題小詩八首,不知何人
[宋]蘇軾
舟人苦炎熱,宿此喬木灣。
清月未及上,黑云如頹山。
出都來陳,所乘船上有題小詩八首,不知何人
[宋]蘇軾
萬竅號地籟,沖風散天池。
喧豗瞬息間,還掛斗與箕。
出都來陳,所乘船上有題小詩八首,不知何人
[宋]蘇軾
潁水非漢水,亦作蒲萄綠。
恨無襄陽兒,令唱銅鞮曲。
出都來陳,所乘船上有題小詩八首,不知何人
[宋]蘇軾
我詩雖云拙,心平聲韻和。
年來煩惱盡,古井無由波。
待旦
[宋]蘇軾
夢破山骨冷,扶桑未放曉。
披衣坐虛堂,缺月猶皎皎。
揚泉漱寒冽,激齒冰雪繞。
百體喜堅壯,萬象覺情悄。
簪履事朝謁,神魂飛窅渺。
龕燈蚌珠剖,爐穗玉繩裊。
浮念恍已消,真庭諒非杳。
須臾霽霞起,赫奕射林表。
高樹引涼蟬,深枝啅棲鳥。
二蟲彼何為,逐動自紛擾。
悠悠天宇內,豈復論大小。
覆盎舞醯雞,濃昏恣飛繞。
定知達觀士,方寸常了了。
世無陶靖節,此樂知者少。
登州海市
[宋]蘇軾
東方云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
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
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
歲寒水冷天地閉,為我起蟄鞭魚龍。
重樓翠阜出霜曉,異事驚倒百歲翁。
人間所得容力取,世外無物誰為雄。
率然有請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窮。
潮陽太守南遷歸,喜見石廩堆祝融。
自言正直動山鬼,豈知造物哀龍鐘。
伸眉一笑豈易得,神之報汝亦已豐。
斜陽萬里孤鳥沒,但見碧海磨青銅。
新詩綺語亦安用,相與變滅隨東風。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開元寺山茶舊無花
[宋]蘇軾
長明燈下石欄干,長共松杉守歲寒。
葉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態鶴頭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對先生苜蓿盤。
雪里盛開知有意,明年開後更誰看。
和子由踏青
[宋]蘇軾
東風陌上驚微塵,游人初樂歲華新。
人閑正好路傍飲,麥短未怕游車輪。
城中居人厭城離,喧闐曉出空四鄰。
歌鼓驚山草木動,簞瓢散野烏鳶馴。
何人聚眾稱道人,遮道賣符色怒嗔。
宜蠶使汝繭如甕,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語,強為買服禳新春。
道人得錢徑沽酒,醉倒自謂吾符神。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宋]蘇軾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宋]蘇軾
烏菱白芡不論錢,亂擊青菰裹綠盤。
忽憶嘗新會靈觀,滯留江海得加餐。
蘇軾詩詞15
1、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3、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4、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5、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6、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惠崇春江晚景》
7、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
8、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贈劉景文》
9、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0、江南好,千鐘美酒,一曲滿庭芳。
11、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
1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春宵》
13、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
14、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15、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
16、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17、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9、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
20、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和董傳留別》
21、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2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詩詞】相關文章:
蘇軾經典的詩詞03-06
蘇軾的詩詞03-07
蘇軾的詩詞(精選)04-24
蘇軾詩詞05-25
有關蘇軾的詩詞11-02
描寫蘇軾的詩詞05-26
有關蘇軾經典的詩詞03-06
蘇軾經典著名的詩詞03-06
關于蘇軾的詩詞12-23
有關蘇軾的詩詞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