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作的詩。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賀知章《曉發》古詩原文意思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年代:唐
作者:賀知章
江皋聞曙鐘,輕枻理還舼。海潮夜約約,川露晨溶溶。
始見沙上鳥,猶埋云外峰。故鄉杳無際,明發懷朋從。
作品賞析
從題意中可知,這是賀知章早晨離別故鄉,出發去遠方之地的一首詩作。從賀知章的生平看,可能是年青時離開永興縣去長安趕考的一首詩。永興在越西的水網地帶,當年民間交通以小船為多,賀知章一早出發時坐的便是舟舡,先送到驛道上的一個渡頭,再轉入大道。從“江皋”、“海潮”兩句看,寫詩地應在海邊的浙江西陵渡一帶,對江便是杭州城的吳山和玉皇山。從晨露溶溶等描述看,賀知章故居到江皋的時間約行了一兩個小時,路程有二三十里,因中間隔著蕭然山,看不見故居,所以像似“故鄉杳無際”了。
由于賀知章青少年時離開了“思家橋村”,遷居至來蘇鄉潘水河邊,所以他是從來蘇鄉坐船出發,經官河或西城湖水道進入西陵驛的。全程約三十里。
首聯“江皋”是指錢塘江邊的西陵渡頭,賀知章及送行的親友們聽到了晨霧中傳來的鐘聲。上岸后,船工開始整理船艙,用小木槳把船里的積水拋向外面,并準備回去,所以叫做“輕枻理還舡”。第二聯寫早晨江邊的光景,夜色未盡下的海潮還隱隱約約的起伏,但正在退去。而吳山下的晨霧一陣一陣地涌動著。“川”指兩山間或山塢中的平地,山氣和地氣在這里大量交融,形成溶溶霧水。沙灘上已見到鳥兒在飛翔,尤其是北岸的諸多山峰,還像埋在云霧中一樣,縹緲難見。全詩表達了賀知章心向遠方求取功名的急切心情,也寫出了錢塘江畔的優美景色。
最后一句“故鄉杳無際,明發懷朋從。”著重表達了他對故鄉的留戀,對親友的深情。當時,他回頭去看了一眼故里坊宅,只見到了蕭然山的外貌,而家鄉似乎已在無邊無際的地方了,潘水邊的云門寺等更是全無蹤影。再說親友們已經回去了,這時懷鄉之情便油然而生。如果這次遠行是去長安應舉的話,那么賀知章五十年后寫《回鄉偶書》的意境正好與《曉發》相對應。
【賀知章《曉發》古詩原文意思賞析】相關文章:
賀知章古詩《詠柳》賞析【精選】01-21
賀知章古詩《詠柳》賞析11-22
古詩無衣意思原文、翻譯、賞析02-19
賀知章古詩01-21
賀知章的古詩11-23
古詩古歌意思原文翻譯-賞析-作者02-19
古詩梅花意思原文翻譯-賞析-作者王安石02-19
王維《宿鄭州》古詩原文意思賞析04-14
王之渙《宴詞》古詩原文意思賞析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