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古詩鳳凰語文教學設計
古詩鳳凰語文教學設計
更新時間:2024-04-08 17:06:15
  • 相關推薦
古詩兩首鳳凰語文教學設計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兩首鳳凰語文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詩兩首鳳凰語文教學設計1

  一、揭題

  1、板書課題:尋隱者不遇 所見

  2、指名讀題,齊讀

  3、解題:“尋”,尋訪 “隱者”,古代隱居山林的人,一般都是有學問的賢士。“遇”,遇到,碰到。 “所見”,親眼看見的情景。

  4、簡介作者:

  賈島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詩人,提起他,我們自然會想到他的名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為了是用“推門”好,還是“敲門”好,他費盡心機。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賈島煉字上的工夫。然而這首詩卻句句明白如話,字字平淡無奇,似乎并沒有什么可以值得我們推敲、玩味的。

  袁枚:清代詩人。他的作品多寫日常生活的感受,風格靈巧清新,語言明白流暢。

  二、讀詩

  1、這兩首都是五言絕句。指名讀詩,要求:讀正確、讀出節奏

  2、齊讀

  三、解意

  1、指名說字詞義

  2、連起來說詩歌大意

  四、品境悟情

  1、過渡:兩首古詩簡單明了,一讀就懂。這樣還不夠,我們還應該細細品味它們的妙處,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教你一招:讓我們穿越時空,把自己想象成詩人,親自去走一走,看一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3、(投影出示畫面)想象你現在就已經成為了苦吟詩人賈島,你一直想去尋訪自己的一位隱居山林的好友。在一個深秋的早晨,你騎上心愛的毛驢,悠然行走在曲折蜿蜒的山間小路上,此時此景,讓你情不自禁地吟詠起杜牧的詩句來:(誰接下去?)

  4、你邊走邊欣賞沿途的風景,你看到了什么?還聽到了什么?心里又會想些什么?想象說話。

  5、不知不覺,你來到了一棵參天古松下,迎面走來一個童子,你趕緊上前詢問。(投影出示三問三答的填空)

  同桌分角色進行對話。(三問三答,詩人的情緒也隨之幾起幾落。)

  指名表演

  6、師講解:

  全詩只有區區20字,卻涉及到三個人物:詩人、童子、隱者。從題目可以看出,詩中的主角應該是隱者,因為他是“尋”的對象,是詩歌主要描述的`人物。可四句詩對隱者沒有一絲一毫的明確交待,我們不知道他的具體身份、氣質、品格等。但細心品味,深入一想,又感覺每一句都與他有著密切的關系。他身居云山,遠離塵世,與青松做伴,與童子相依,采藥為生,濟世救人,他真正的隱者身份,超凡脫俗的氣質,閑適高雅的品格,都隱隱約約地暗藏在每句詩的背后,在畫境深處時隱時現。詩人寫人不見人,卻又在字里行間飄忽閃現,給我們讀者以無窮的想象,這正是它的妙處所在。

  7、再讀全詩,說說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8、練習背誦。

  五、小結

  告別隱居深山的賢士,下節課,讓我們跟隨詩人袁枚一起,去感受田園風光的恬靜,鄉村生活的閑適。

古詩兩首鳳凰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學會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古詩的意思,能準確說出詩句中部分詞語的意思。

  4、體會《訪隱者不遇》一詩描繪的情景,并能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背誦課文,理解古詩意思。能體會《訪隱者不遇》描繪的情景,寫一段話。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

  1、讀題。

  2、釋題。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

  訪:尋找,尋訪。隱者:獨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見,遇上。

  這首詩說的是詩人去訪問隱者卻沒有遇見。

  3、質疑:讀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導學生圍繞“尋”思考。如,詩人為什么沒遇上?有沒有問問其他人?為什么不在那等一會兒?)

  二、自學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

  2、畫出本課要求學會和認識的生字,讀一讀。

  3、看插圖想想:圖上畫的是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三、讀詩句,認生字

  1、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注意讀準平、翹舌音的字:松、采;師、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讀第三聲。

  2、提問:(1)圖上畫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順地回答問題。) (2)圖上誰是詩人,誰是童子?詩人要找的隱者是童子的什么人?

  (3)詩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沒遇上他師父呢?

  (4)朗讀課文。

  四、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偏假想自己是詩人在松下遇上童子,體會向童子詢問時的心情,把這種心情讀出來。教師范讀,同學再練習朗讀。

  松下/問/童子,(滿懷期望)言師/采藥/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云深/不知/處。(無可奈何)

  五、看圖理解詩意,練習背誦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怎樣的情景。

  2、結合詩句說說整首詩的大意,教師相機指導。

  3、練習背誦,指名試背。

  4、指導完成課后練習3第(1)題。

  六、指導寫話

  看圖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先分小組說一說,再寫下來。

  全班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個別、集體等多形式朗讀。

  2、指名背誦。指導:詩從問了童子后,童子先后告訴他師父采藥,接著告訴詩人,師父就在這座山里,不過山高云深,我不知他在何處。

  二、學習古詩《所見》

  1、揭題,釋題。

  齊讀課題。“所見”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指名說說)

  小結:所見——所看見的事物(東西)

  2、觀察課文插圖

  《所見》這首詩,寫的就是詩人所看到的圖上的景物。讓我們也來看看圖,你能用幾句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嗎?

  指名簡單說說,鼓勵指導。

  3、出示小黑板:古詩“三讀”法:

  一讀:讀準讀通課文。(大聲朗讀)

  二讀:劃出生字,記住字形(不出聲音默讀)

  三讀:讀懂句子,學會提問。(輕聲讀)

  4、請同學們用我們學古詩的“三讀法”來自學一下課文。把不懂的字、詞、句子用橫線加上“?”劃下來。

  5、學習生字。

  (1)預習好了,你能把古詩中的生字讀出來嗎?(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自己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自己練讀、指名讀、齊讀。

  (3)同桌對讀,檢查。

  6、你能把這首詩流利地讀出來嗎?指名讀。播放音樂,教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聽,初次感悟、體會詩句的意思。

  7、學生練讀全詩。(4人組內合作朗讀)

  8、在4人組內交流:古詩寫了畫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師相機解決問題)

  預設問題:什么叫“振林樾”?(傳遍了樹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9、理解詩意。

  (1)觀察課文插圖。

  A、師指“牛與牧童”圖問:這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牧童騎黃牛)

  B、想象:牧童高興地唱起了歌,他的歌聲怎么樣?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出示詩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C、齊讀詩句。

  (2)演示“牧童捕蟬”的動作及“蟬叫聲”。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

  心想捕捉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出示詩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齊讀詩句。

  (3)你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小組合作完成)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心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

  (4)挑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讀一讀。(指名讀)

  (5)多美的一首詩啊!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齊讀——指名讀10、讀詩想畫面。

  (1)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畫面背誦。(引背同桌對背齊背)

  (3)從“林樾”、“蟬鳴”可以看出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字形。(指名說說)

  2、說說你認為最好記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呢?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騎、振

  四、編故事

  學完了這首詩,你覺得牧童捕到蟬了嗎?小小組里討論一下,試著編一個故事。

  五、課后作業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抄寫古詩;完成課后第3題。

  3、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古詩鳳凰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詩教學設計04-03

小學語文古詩兩首教學設計04-04

古詩《清明》教學設計03-30

古詩教學設計《春曉》04-03

小學古詩教學設計04-03

古詩《所見》教學設計04-04

古詩《春曉》教學設計04-04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12-06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04-05

小學語文古詩兩首教學設計9篇04-04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一区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午夜福利片 | 尤物yw193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 色婷婷AⅤ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