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古詩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古詩
更新時間:2024-04-04 08:04:41
  • 相關推薦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古詩兩首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古詩兩首,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古詩兩首1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說出詩的大意,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兩首古詩。

  重難點

  1.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2.通過朗讀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樂學善思辦法

  組內賽讀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鞏固對詩詞的'理解。

  教學流程

  一、借助情境,聽讀賞詩

  1.播放課件。

  2.師聲借助情情并茂地誦讀詩文。

  3.學生自由讀詩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古詩讀準確。

  1.同桌互讀,看讀音是否準確,詩句是否通順。

  2.指名讀,全班評議。

  二、誦讀詩文,把握詩意

  (一)學習古詩《雪》

  1.指導讀詩,感知詩意

  (1)簡介作者尤袤

  (2)自由讀古詩,結合詩文的插圖,從字面上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

  (3)圖文結合,多種方式反復誦讀。

  (4)同桌、小組、全班合作交流深入理解全詩內容。

  (5)匯報學習情況。

  2.由畫入境,想象感悟。

  (1)指名讀.全班齊讀.練習背誦

  (2)結合背誦,啟發學生展開,引導學生說說作者描寫的是什么樣的景象?

  (二)學習古詩《江雪》

  1.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2.誦讀詩文,把握詩意

  (1)讀一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自讀、同桌互讀、指名讀)

  (2)自由讀古詩,結合插圖,從字面上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嘗試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3)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學生初步感知詩意。

  3.細讀古詩,感悟詩情

  (1)自由讀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2)指名帶動作、表情讀,從中感悟是人的情感。

  (3)想一想、說一說

  通讀兩首古詩,邊讀邊結合插圖想象每首詩所描寫的畫面是什么樣子的?(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

  三、延伸拓展,升華情感

  1.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完成書后的“自選佳句”。

  2.課下搜集關于雪的名句、名言,體會詩人的感情。

  3.搜集有關寫景的故事讀一讀。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古詩兩首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首詩的意思。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

  能正確書寫7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對詩句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背誦課文。

  2、難點:體會詩的意境。

  三、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敕勒歌》。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領會遼闊壯美的草原風光。

  教學重難點:

  1、背誦課文。

  2、能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理解詩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談話引出課題。

  語文版S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案設計-荷語無聲-荷語無聲

  2、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詩句,糾正字音,再把課文讀通順。

  3、開火車認讀生字。

  4、指名讀課文。提醒“見”的讀音。

  三、熟讀課文,理解詞語。

  1、自學詩文。

  2、小組交流。

  3、指名讀。說說詩中寫了哪些景物。(藍藍的天空,遼闊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壯的牛羊。)

  4、學生對讀懂的詞語和不明白的詞語進行交流,針對學生不明白的詞語

  教師解疑。

  四、賞讀討論,背誦詩文。

  1、學了這首古詩,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句,為什么?

  讓學生有感情地讀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然后說說為什么喜歡。

  ①小組討論。

  ②集體匯報,教師隨機點撥

  2、背誦詩文。

  這首詩就像一幅鮮活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再想象一下詩中

  壯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誦一遍。

  五、憶生字,指導書寫。

  1、讀要求會寫的字:首、川、似。

  2、按結構記憶字形。

  獨體字:首、川。

  左右結構的字:似。

  3、指導書寫:讓學生觀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寫。

  重點指導:首、似

  六、總結。

  1、背誦古詩。

  2、教育學生學習作者,熱愛大自然。

  七、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生字各寫一行。

  教學反思:這是一首經典詩歌,是北朝時期的北方少數民族的民歌,詩篇熱情地贊美了敕勒草原的遼闊、水草的豐茂和牛羊的繁盛。意境高遠,風格渾樸蒼茫有著豐富的審美內涵。作品用及其洗練的.語言,準確的描繪出敕勒草原的蒼茫景象,歌頌了山川風物,贊美了牧民安居樂業的生活。本著與學生一起欣賞經典之美的目的,我充滿激情地上完了這節課。

  第二課時

  望廬山瀑布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廬山瀑布的壯美。

  教學重難點:背誦古詩,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時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詩題。

  今天老師再帶你們到風光秀麗的廬山看看。(出示掛圖)廬山秀麗的風

  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許多文人來觀賞,并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詩篇。今天我

  們來學習贊美廬山瀑布的古詩《望廬山瀑布》。板書:望廬山瀑布

  二、初讀詩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詩句,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小組合作讀詩句,互相糾正字音,把詩句讀正確。

  3、開火車認讀生字。

  4、指導名讀全詩。

  三、再讀詩文,理解詞語。

  1、自學詩文,邊讀邊想讀懂了哪些詞,還有哪些詞不明白。

  2、小組交流,互相解答。

  3、全班交流,教師解答學生未解決的詞語。

  4、出示掛圖,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5、想象意境,背誦詩文。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會寫的字:尺、掛、流、煙

  2、記憶生字。

  按結構記字。獨體字:尺

  左右結構的字:掛、流、煙。

  3、指導書寫。

  五、總結談話,課后拓展。

  1、這節課,我們和詩人一起領略了廬山瀑布的磅礴氣勢,體會到詩人對

  大自然無限熱愛的感情。

  2、請同學們課后收集你喜歡的古詩。在古詩朗誦會上讀給大家聽。

  六: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生字各寫一行。

  板書設計:

  3古詩兩首

  天

  勒樂歌野廣闊、美麗

  牛羊

  望廬山瀑布

  飛三千尺

  壯觀夸張

  疑落九天

  教學反思:體會詩的意境是學習古詩的非常重要的方法,這種意境有時靠人們的言傳,就破壞了個人對詩境的理解個性,而作為教師又不能不講,不講學生就很難理解,就如“飛流直下三千尺,這樣以夸張手法表現的意境,學生是不容易體會的,因此,教學中就要想辦法縮短學生現有關知識與詩的意境的距離,以便,更好地體會。如前面對“望”的理解就是從直觀的觀察到實景的觀察再到句子的描寫,層層遞進,而對“望”字的理解,又成為學生理解全詩的一座橋梁,這樣對“望”字的品讀,理解就應當是有效果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如能抓住關鍵詞、句,以達到對詩的理解,應當是我們作為語文教師的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古詩兩首3

  教學內容:人教社課標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

  課前透視:

  本課中的兩首古詩都是描寫秋景的。讀了之后,俺們會被詩中所描繪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贈劉景文》寫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敗,橙黃,橘綠,色彩鮮明,突出了秋天的特點。其中描寫菊花傲寒斗霜的氣慨,間接表達了對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秋色圖。內容形象生動,色彩明麗,尤其“霜葉紅于二月花”給了使俺們以美的享受。兩首詩都配有插圖,便于對詩意的理解。

  二年級的同學雖小但對于古詩的了解并不少,這兩首詩有不少同學早已會吟誦。教學時要充沛了解同學的實際經驗,創設特定的情境,在反復誦讀中,引導同學感悟詩的意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同學交流其他古詩,激發同學對優秀保守文化的熱愛,豐富同學的積累。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信息資料 1、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2、收集作者資料以及其它相關的詩句。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誦詩導入。同學們,古詩是俺國的文化精華。誰能背幾首給大家聽呀?(同學背誦古詩)古詩為俺們出現出美的意境,讓俺們獲得美的感受。今天俺們學習《古詩兩首》看看詩中寫了哪些內容?

  (給同學展示的機會,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欣賞他人的學習勞動效果,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激發了學習古詩的興趣。)

  2、看圖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同學觀察,說說圖中都畫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詩中所寫的內容與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樣嗎?今天俺們就來學習《古詩兩首》(板題)

  (借助美妙的圖畫吸引住同學,在感受畫面后,啟發考慮,激發同學學習的興趣。)

  對話平臺

  初讀

  1、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把字音讀正確。

  2、同桌互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合作學習,輪讀交流自身的理解。

  (整體感知,了解古詩的大意,與他人交流字詞的理解,相互促進,提高學習古詩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

  研讀

  1、教師范讀,引導同學體會情感,想像畫面。

  2、出示多課件展示詩中描繪畫面,重點引導同學弄清“擎雨蓋、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讀,邊讀邊看插圖,理解詩意。

  4、匯報交流詩意。

  5、多種方式朗讀。

  (想像古詩的畫面,加上課件的直觀效果,使同學感悟古詩的意境,理解古詩的意思,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誦讀

  1、出示圖畫,指名配樂朗讀。

  2、同學自由練讀。

  3、賽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4、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背誦。

  (同學的閱讀古詩的實踐,切不可用復雜的分析來替代,要讓同學在反復的誦讀中,初步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煉、優美。)

  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同學認讀。

  2、同學觀察字形,交流怎樣書寫。

  3、教師示范,同學評價。

  4、同學練習。小組展示,欣賞評價。

  (寫字訓練要給同學展示的機會,體驗勝利的快樂,促進同學樂于寫字。)

  拓展

  你喜歡哪個季節,說說為什么?

  (不使同學的思路受到束縛,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發同學熱愛生活。)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復習

  1、多種方式認讀古詩(一)中的生字。

  2、挑戰背誦古詩(一)。

  (活潑多樣的復習方式,使同學積極參與,進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自學

  1、出示《山行》,引導同學說說用什么方法來學習。

  2、按自身的喜歡的'方法來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說說學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師生合作解決問題。

  (“同學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為同學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嘗試讓同學自學,培養同學自主學習的意識,有助于同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細讀

  1、同學自由練讀,想像畫面。

  2、指名讀,讀后評價。

  3、教師有感情地范讀,同學評點。

  4、同學找學習伙伴一起練讀。

  (朗讀與評價相結合,提高閱讀的質量。)

  誦讀

  1、出示課件,讓同學感受楓葉滿山的美麗情景。

  2、挑戰讀。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3、觀看插圖,練習背誦。

  4、背誦展示。

  (多種形式的誦讀,促進同學積累,形成個性的體驗,進一步培養了語感。)

  寫字

  1、出示生字:楓、于。同學認讀,

  2、觀察字形,說說怎樣識記和書寫。

  3、教師示范,提示重點筆畫。如“楓”字的“木”字旁的捺變成點等。

  4、同學練習。小組點評。

  (觀察、交流能協助同學掌握寫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同學的寫字能力。)

  練習與拓展

  1、出示課后“俺會填”,引導同學填寫。

  2、誦詩會。學習伙伴還會背別的古詩,你們也一定行!把自身積累的古詩有感情地背給同學們聽。

  (將積累的效果展示出來,體驗學習的快樂,對他人也是個促進。)

  伴教錦囊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放,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示上獨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績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描寫秋景詩兩首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書河上亭壁(寇凖)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欄思何長。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古詩兩首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過程與方法

  在反復誦讀中啟發想象,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

  1、喜歡背誦古詩

  2、激發學生熱愛秋天、贊美秋天的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突破方法:采取范讀、挑戰讀、齊讀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熟讀成誦。

  難點:在反復誦讀中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法與學法

  師:創設情境、示范朗讀、參與討論。

  生:自讀、討論、想象、誦讀相結合。

  教學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讀懂第一首詩,想象詩中所描寫的畫面。

  3、朗讀背誦《贈劉景文》。

  一、導入第一首古詩

  我國宋朝有個大詩人叫蘇軾,號東坡居士,又叫蘇東坡。一天,他和朋友聚會,其中一個叫劉景文的,學問淵博,詩又寫得奧,蘇軾可欣賞他了。蘇軾喝著酒,非常高興,就提筆寫了一首詩送給劉景文。大家想知道他寫了什么嗎?(板書試題:贈劉景文)

  二、師配樂泛讀古詩,生初步感受詩歌內容。

  三、自學古詩

  1、自由讀,讀準每個字的音。

  2、指名朗讀。

  3、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指名朗讀。

  劉菊殘君橙橘

  4、小組討論,理解詞義。

  荷盡:荷花凋謝。擎雨蓋:指荷葉。(課件展現畫面)猶:還傲霜枝:指菊花的花枝挺立在寒風中。(課件展現畫面)

  四、再讀感悟,啟發想象

  1、學生再讀,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并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的菊花的花枝還傲霜斗寒冷。一年的景致你要記住,那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深秋時節。

  2、師再次配樂范讀,生閉眼想象畫面。

  3、說說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CAI出示相關秋景圖,學生欣賞。

  五、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1、這么美得景色,你能美美地讀出來嗎?自由練讀--挑戰讀--齊讀

  2、熟讀成誦。

  六、學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學生邊認讀邊觀察。

  2、說說識記方法。

  3、重點指導書寫“首”字。

  筆順:

  4、學生書寫,師巡回指導。

  七、課堂總結

  1、指名背誦《贈劉景文》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秋天的詩嗎?

  八、課時作業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讀懂《山行》這首古詩,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導入新課詩

  1、指名背誦《贈劉景文》

  2、齊背

  3、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的古詩。板書:《山行》釋題并簡介作者。

  二、指導看圖,初步感知

  1、圖上畫了什么景物。

  2、師范讀古詩,生初步感受詩歌內容。

  三、師生合作,解決疑難

  1、小組合作學習,讀準讀通古詩,相互交流讀懂的內容,提出不懂得問題大家討論。

  2、每組提出解決不了的問題。

  3、討論點撥。

  山行:在山中行走。寒山:深秋時節的山。白云深處:山中白云飄起的地方。

  坐:因為晚:指深秋霜葉:指楓葉。

  四、再讀感悟詩意

  1、生邊看圖邊朗讀,從圖中感悟詩意。

  2、師范讀,生邊聽邊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3、師描述詩意,生邊聽邊想象。

  抬頭遠望,有一條石頭小路盤旋而上,順著這條路再一直向上看去,還能看見一縷縷白云后面隱隱約約住著幾戶人家。因為喜愛這深秋楓葉的黃昏景色,我不由得停下車來,仔細的欣賞。啊,經過霜打的楓葉樹葉,紅的比早春二月的花兒還要鮮艷呀。

  4、組織各種形式的朗讀、吟誦。

  5、一齊背誦這首詩。

  五、知道寫字

  1、出示生字卡片:楓、于,讓學生認讀。

  2、講講識記方法。

  3、師范寫,生臨寫。

  六、拓展活動

  請分別背誦一首寫春、夏、秋、冬景物的詩。

  板書設計(略)

  七、課時作業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古詩兩首5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8個生字,正確書寫“訝、折、獨、梅、暗、寒”6個生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引導學生大致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和夜雪的美。

  二、內容分析

  本課所選的兩首古詩,寫的都是寒冬季節的景色。“色”、“香”、“味”三方面突出梅花的特點,刻畫出梅花的潔白、傲雪的品性。《夜雪》通過對雪夜情景和詩人感受的描寫,可感不可見的特點。重點:認識8個漢字,會寫“訝、折、獨、梅、暗、含”6個生字。難點: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體會夜雪可感不可見的美。

  三、學生分析

  古代詩歌,讀起來音韻和諧,瑯瑯上口,是孩子們學習啟蒙的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也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學習古詩,可以讓孩子們背誦一定的古代詩詞,又可以學習漢字、提高審美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對落實新課標很有意義。

  四、設計思路

  通過豐富多樣的學習活動,融讀詩、看景、想象、品味為一體,使學生知其景、入其境、悟其情。

  教學過程: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梅花》

  一、出示課件,導入新課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的課件或圖片)

  同學們認識這些嗎?它們在什么季節開放?

  說說你在什么地方看過梅花?你還了解梅花的哪些知識?

  2、出示課件,學生欣賞雪花飛舞、梅花盛開的情景。

  雪花紛飛,銀裝素裹,幾枝紅梅迎雪綻放。這美妙、飄香的世界,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贊嘆。讓我們與詩人一起走近梅花,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領略它的品性!

  3、板書課題。教師邊畫梅花,邊背誦古詩,讓學生初步感知詩意。

  二、自讀古詩,了解大意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圈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教師巡視并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并糾正讀音。

  墻:qiáng數shù凌:líng雪:xué為:wéi

  3、師范讀,學生跟著讀。注意停頓和重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4、以組為單位,學生練習朗讀。小組內互相討論,提出疑難問題并嘗試解答。

  5、師生共同交流,理解重點詞語。

  墻角數枝梅:數枝,許多枝。

  凌寒獨自開:凌寒,冒著嚴寒。

  遙知不是雪:遙,從很遠的地方看。

  為有暗香來:為,因為。暗香,淡淡的花香。

  6、學生互相提問,先說說詞語的意思,再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7、反復練習朗讀,想像梅花在嚴寒中傲然怒放的畫面。

  8、在讀、議、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潔白的特點。

  9、師小結:這首詩通過寫梅花不畏嚴寒,冒雪開放,贊揚了梅花堅強的品格。

  三、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生字

  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識字朋友吧!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進行認讀。

  2、小組合作,進行認讀、識記生字。

  梅:形聲字,左形右聲。

  暗、獨:采用舊字加部首的辦法記憶。

  遙:和形近、同音字"搖"進行區分記憶。

  寒:和形近字“賽”進行區分記憶。

  凌:可采用編寫謎或順口溜的辦法記憶。凌:兩點水做準備,土八折文排好隊。

  3、指導書寫。

  (1)指導學生觀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說一說怎樣寫才能端正、美觀。

  (2)學生試寫,教師重點提示:

  獨、梅、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書寫時要注意避讓。

  寒:要注意端正。下面兩點要寫在豎中線上,撇和捺要舒展,起出寶蓋頭,三條橫線間距要均勻。

  四、引導背誦

  1、學生根據課件提示背誦。

  2、播放音樂,學生伴隨著音樂,有感情地背誦。

  3、學生根據詩意,想象畫面背誦。

  第二課時《夜雪》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1、猜一猜:我是水,我會變。太陽一曬,就變成汽升到天空。到空中,變成極小極小的點,連成一片,我就成了云。冷風一來,我就會變成小花朵落下來。你們猜,我變成了什么?

  2、板書課題:夜雪

  3、根據詩題猜猜這首詩寫什么?(夜晚下的雪、夜晚的雪景,夜晚出雪……)

  4、試讀古詩引導質疑,學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

  二、帶種疑問,學習古詩,了解大意

  1、教師范讀古詩,學生聽讀識字。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并用鉛筆圈出認識的新字朋友。

  3、教師領讀生字卡片,并進行正音練習。

  衾:qīn枕:zhěn訝:yà復:fù折:zhé

  4、師領讀古詩,學生跟讀,注意停頓和重音。

  5、播放雪景課件,師配樂范讀。

  6、理解詩句大意,解釋重點詞語。

  已訝衾枕冷:衾枕,被子和枕頭。訝,驚訝。

  復見窗戶明:復,又。明,明亮。

  夜深知雪重:重,雪下得很大。

  時聞折竹聲:時,時常。聞,聽見。折竹聲,竹子被雪壓斷的聲音。

  7、指導學生反復練習朗讀,要讀出節奏、讀出韻律、讀出感情。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8、同桌互相說說詞語的意思,再連起來試說詩句的意思:

  我睡著睡著,感到很驚訝,怎么被子和枕頭越來越冷?這時候,我又看到窗戶外面的雪特別明亮。夜己經很深了,我知道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時常還能聽到大雪壓斷竹子的聲音。

  9、同桌互相說說你讀這首詩的感受,想像畫面,體會詩的意境。

  三、學習生字,記憶生字,指導書寫

  1、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生字。

  2、共同交流記憶方法和結果。

  訝:形聲字,左形右聲。

  枕:(編順口溜)木頭橫著放,倦腿人枕上。

  復:(編順口溜)人上,日中,折文下,不止一次還復雜。

  3、指導書寫。

  訝:訝的第四筆是豎折。

  折:第五筆撇,要寫在豎中線上。右邊是“斤”,不是“斥”。

  這兩個字的寫的時候,要注意左窄右寬才好看。

  四、想想畫畫

  把你喜歡的梅花或雪景畫下來。同桌互相講解、欣賞。

  教學反思:

  1、課的設計能夠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重視背誦朗讀的基礎上,把識字的要求在課堂上落實的比較好。

  3、重視聽說讀寫,還能讓學生把對詩歌的感知通過繪畫等方式表現出來,能較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古詩】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兩首教學反思通用10-25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教學設計04-04

二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01-13

語文古詩詞04-12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04-05

語文古詩閱讀及答案11-07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總結02-08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0-08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1-1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 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 | 婷婷的五月天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男人aⅴ第一网站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 在线观看亚洲午夜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