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春日古詩鑒賞
春日古詩鑒賞
更新時間:2024-03-31 09:34:44
  • 相關推薦
春日古詩鑒賞(通用)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日古詩鑒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等閑識得東風面下一句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日》這首七言詩是宋·朱熹所作,其中“萬紫千紅總是春”一句為名句。詩的大意是:風和日麗來到泗水邊賞景,一望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很容易認識到東風的面容,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芳春。.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翻譯: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賞析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詠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訪”即是指求圣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2]

  ——“萬紫千紅總是春。”

  首句點明出游的時令、地點,下三句寫“尋芳”的所見所識。春回大地,詩人耳目一新。正是這新鮮的感受,使詩人認識了東風。仿佛是一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而百花爭艷的景象,不正是生機勃勃的春光嗎?詩人由“尋”而“識”,步步深化,統率全詩的則是一個“新”字。但泗水在山東,孔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傳道;而南宋時那地方早已淪陷于金國,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來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求圣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

【春日古詩鑒賞】相關文章:

春日古詩鑒賞01-28

春日古詩詞鑒賞02-22

古詩鑒賞作文11-16

《田家》古詩鑒賞03-05

古詩《石榴》鑒賞04-02

梅花 古詩鑒賞06-24

江南古詩鑒賞11-22

詠柳古詩鑒賞01-27

《江上吟》古詩鑒賞04-0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精品黄AV人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屌 |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在线看 | 亚洲国产精品二区三区 | 中文а∨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