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使至塞上》《黃鶴樓》原文譯文及課堂練習
《使至塞上》《黃鶴樓》原文譯文及課堂練習
更新時間:2024-03-20 11:30:25
  • 相關推薦
《使至塞上》《黃鶴樓》原文譯文及課堂練習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

  我奉命到邊防慰問,輕車簡從,行進在居延地區。隨風而去的枯蓬飄出塞外,秋天歸來的大雁已飛入北方少數民族居住地的上空。

  烽火臺上燃起的一道孤煙在廣闊的沙漠上升起又高又直,蜿蜒曲折的黃河邊遠望一輪落日大而渾圓。在蕭關巧遇偵察騎兵,告知我都護正在遙遠的前線(大破敵軍)。

  【賞析】

  1.首聯敘事——出使邊塞。“單車”,寫其輕車簡從,表明慰問使團規模不大。開頭緊扣“使至塞上”,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經過的地點。

  2.頷聯寫景——塞上秋景。緊承前句,既實寫塞上秋景,也是以征蓬、歸雁自比,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苦悶、抑郁。

  3.頸聯繪景——塞外風光。頸聯以十分工整的對仗,描繪出塞外雄奇壯觀的獨特風光。“直”狀寫孤煙之高,“圓”狀寫落日之低。這兩個詞突出了大漠、長河地區的平曠。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

  4.尾聯敘事——途中得知軍情。顯示出一位使臣對邊疆戰事的關心。

  5.主題:作者通過敘述出使邊塞的經歷,描寫沿途風光,體現了作者內心的激憤、苦悶和抑郁,對邊疆戰事的關心。

  6.全詩善于捕捉典型景物作精心刻畫,畫面奇麗壯美。以大漠、秋天為背景,用征蓬、歸雁、孤煙、長河、落日組成一幅塞外風光圖,意境奇特,氣象博大。

  【原文】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

  仙人已經騎著黃鶴離去,只留下一棟黃鶴樓在這個地方。

  黃鶴離去之后再也沒有回來過,而白云千年以來依然飄浮在空中(不因黃鶴的離去而有所改變)

  天氣晴好,遠遠望去,江北漢陽的樹木清晰分明,鸚鵡洲上的草長得繁茂濃綠。

  傍晚時分在暮色中眺望遠處,看不清故鄉在什么地方。看著遠方煙霧籠罩的江面,使人忍不住心生憂愁。

  【賞析】

  1.首聯以傳說寫起,給黃鶴樓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詩人借今昔變化之大,抒發了寂寞、惆悵之感。

  2.頸聯描寫了登樓所見實景。(漢陽與黃鶴樓隔江相望,所以景物歷歷在目,鸚鵡洲在漢陽西南長江之中)這兩句不是單純的寫景,而是為下文抒發思鄉之情作鋪墊。

  3.尾聯用煙波浩渺的長江烘托愁思,抒發了詩人強烈的思鄉情懷。

  4.主題:詩人描寫了登黃鶴樓的所見所感,抒發了詩人懷念家鄉的愁思。

  【當堂訓練】

  一、閱讀《使至塞上》,回答下列問題。

  1、詩人奉命出使邊塞慰軍,為什么寫“征蓬”、“歸雁”?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被王國維稱為千古奇觀,請自選角度,進行賞析。

  3、尾聯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業的心情。這個典故隱含在哪兩個字中?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5、全詩善于捕捉典型景物作精心刻畫,畫面奇麗壯美。以XX為背景,用XX組成一幅,意境奇特,氣象博大。

  二、閱讀《黃鶴樓》,回答下列問題。

  1、開端以傳說寫起,作用。詩人借今昔變化之大,抒發了之感。

  2、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所展現的景象。

  3、末句烘托,抒發了詩人。

  4、“此地空余黃鶴樓”和“白云千載空悠悠”中都有一個“空”字,試比較這兩個“空”字的意義作用有何不同。

【《使至塞上》《黃鶴樓》原文譯文及課堂練習】相關文章:

《使至塞上》教學反思12-25

使至塞上古詩詞鑒賞02-22

古詩原文、譯文及鑒賞03-09

登黃鶴樓古詩的原文01-22

七年級古詩《使至塞上》教學設計12-06

[精華]七年級古詩《使至塞上》教學設計02-04

《塞上曲》詩詞鑒賞01-20

黃鶴樓作文04-25

黃鶴樓詩句01-0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成黄在线观看 |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原创 | 日本亚洲另类专区 | 亚洲资源站中文在线丝袜 | 日本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 中文有码亚洲自拍偷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