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 篇1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第六場如約而至,在節目開始前十分鐘,我就早早地坐到電視機前等候節目的開始。
比賽開始前,點評老師都會用詩詞對選手加以問候,這次,王立群老師說的是“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蒙曼老師說的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詩句告訴我們,正因為有詩人的匠心融入到里面去,才成為優秀的經典得以代代流傳。
激動人心的比賽開始了,首先出場的是正在讀博士的向芝誼,她順利答完前四題,但在回答第五題與毛澤東的《七絕。觀潮》“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描寫同一風景的詩句時出現錯誤,因為前面已用過絕地反擊,所以最后以38分的成績去了待定區。當看到這個問題時,我的大腦一片空白,以前不理解這幾首詩,不知道該選哪一個選項,但經過王立群老師的講解后,我知道了《七絕。觀潮》是寫觀錢塘江潮的.雄偉氣勢的詩,“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是寫杭州的詩;“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寫黃州的詩,“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是寫廬山的詩。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選手是來自家庭團的郭曉澄,光前兩題她就擊敗了百人團的37人,我不禁對她有些崇拜了。
第三題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古代的馬車,這可不是普通的馬車,他對于文物修復的意義特別重要,是文物修復者用八年的時間修復完成的。當時剛剛被發現時,它是碎成了1685片,斷口是有2244個,破洞有300多處,裂縫有50多處,但經過文物修復員的修復,修復的熠熠生輝,非常完美,我們應該向考古工作者和文物修復者致敬!
在五道題全部答完后,郭曉澄以105分的成績從個人追逐賽中脫穎而出。通過她答題時的表現,我感覺她的知識面很廣,答題時沉著冷靜,心里不由對她產生了羨慕之情,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向她學習。
每看完一場詩詞大會,我都會學到許多關于詩詞的知識,詩詞的積累也越來越廣泛。它是一檔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好節目。現在的我詩詞積累比較少,從現在開始,我要多背,多積累詩詞,從中感受詩詞帶給我們的獨特魅力!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 篇2
《中國詩詞大會》聚集了各個年齡段,各個領域的詩詞愛好者。在他們比拼時,我們可以與他們共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
詩詞的海洋是廣闊的,是深厚的,是長久的。縱觀千古,各路的英雄豪杰,文人雅士數不盡,他們往往通過作詩寫詞來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從而流傳下許多不朽的名作,造就了今日的詩詞海洋。每當我們背誦,學習一首詩或詞,我們都能從中感受到作者的心境,無數作者表達的思想。總有一些詩詞讀起來,眼前浮現出一幅詩詞所描繪的`圖畫,這些詩詞就像是賦予了靈魂,擁有靈動性。《中國詩詞大會》便能帶著我們在詩詞的海洋中遨游,讓我們對詩詞有更多的了解。
在看《中國詩詞大會》時,我總會不由自主的參與進去。每次看到自己學過的詩詞,心中都會有種激動感,答錯了,就會懊悔自己當初沒有用心記下它,答對了,心中就有點小雀躍。很多時候,我總會在屏幕上將它讀幾遍,盡力記下。
眾多環節中,我最喜歡的是“飛花令”。我第一次接觸飛花令是在考試中,以“月”為題,讓我們寫下詩詞。剛開始,我覺得好容易,寫出幾句后,腦子突然短路了,想不起有什么詩詞帶“月”的了。而《中國詩詞大會》中的飛花令更精彩、有趣,兩個人輪番說出詩詞,一方卡住,全場就會沸騰起來。
《中國詩詞大會》不僅體現了詩詞的博大精深,也暗含了一些人生哲理。在我看飛花令的時候,不禁聯想到了自己,要是有一天,在我志在必得的一件事上,出現一個大敵,他讓我緊張,害怕,受到干擾,而亂了分寸。事情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我該怎么辦呢?逃避?放棄?這都不是最好的結果。最好的方法是敢于挑戰,敢于勝利,敢于自信,做到心中無敵,便沒有什么可害怕的,不畏大敵,心態半穩才能完勝。這是飛花令所告訴我的。
人的一生很短,何不多學一些詩詞來充實自己呢?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 篇3
朋友,你們看過《中國詩詞大會》嗎?這是一個極具詩情畫意的比賽類節目,里面高手如云。今天,老師就有幸讓我們目睹一下他們風采。
一開始出場的小男孩叫馮子一,他只有8歲,當他邁著短小而自信的步伐走到臺上時,同學們的臉上都流出不以為然的神情,就連我也不禁想:“只有8歲,剛剛上學的小朋友能背幾句古詩啊!”可是,當他熟練地答對了一道又一道題后,我又對他刮目相看,真是英雄出少年。馮子一就像一塊翡翠,雖然渺小,卻吸收天地之精華,光彩奪目。
下一個出場的是一位藏族少年,他生活在遙遠的邊疆地區,本來是可以騎在馬背上馳騁,領略一望無際大草原的美麗風景的,卻放棄了玩耍的時間,用來學習漢語,接觸古詩詞。雖然他的漢語說得還不怎么標準,但是他那一心渴望學習,渴望去古詩詞的海洋深處探險的精神,讓我銘記、使人贊揚。
不過最讓我敬佩的,還是第三個出場的那位姑娘。她雖然天生殘疾,雖一度陷入痛苦和絕望之中,卻始終不向困難屈服,越困難的事,她越要去試一試、闖一闖。她琴棋書畫樣樣都會,樣樣都精,當有些同學得知她看過的書可以鋪滿籃球場時,甚至驚訝得張大了嘴巴。雖然這位姑娘最終還是以失敗淘汰告終,但是她敢于迎難而上,用努力奮斗來彌補自己天生的缺陷與不足,那么認真勤奮,像歌詞中所說的那樣擁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她已經是我們心目中的'冠軍了。
這一回觀看《中國詩詞大會》,不僅讓我認識到了中國古詩詞文化的淵源流長,還讓我懂得了學習知識的道理,那便是“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點評]作者開篇引入簡練、直奔主題,后文中運用了三個具體的例子,使得文章在內容上十分豐滿。并且對每一個例子的描寫都是細致而生動的,結合自己的感悟使得文字立體鮮活起來。并且作者三個例子的主題統一,都歌頌了求知若饑、孜孜不倦的當代少年品格。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 篇4
4月4日是《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最后一場——第10場冠軍總決賽的時候,期待仿佛正午陽光下單位墻角盛開的紅花——但終抵不過七絕、七律、如夢令的敷衍,在熱浪和寒流中無所適從,就像彭敏一樣。
一個急于得到結果,一個樂于享受過程——這是彭敏與雷海為冠軍之爭的心境分野。
欲速則不達,欲求則不得。
任何競技,除卻技術,實為心態角逐。賽者如此,觀者亦然。
網民對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頗有微詞,譬如:選手只會背詩,不會作詩啦;飛花令重復啦,題目難度不大啦;等等。
平心而論,這些問題伴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的產生與發展。尤其是第一個問題,直點命門:《中國詩詞大會》實質上就是背詩、誦詞、吟曲的大會。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之后,我在博文述及此事——相形之下,《香港詩詞大會》以作詩為主,《中國詩詞大會》以背詩為主,背詩難,作詩更難。從背詩到作詩,戛戛乎其難哉。有一點是肯定的,作詩與背詩沒有必然聯系。
本季賽事,規避了詩學、詞學、曲學的基本知識,或是汲取了上季康老師口占七絕之禍,未可知否。
競賽題目中,常有“五(七)言唐詩”之類表述,語焉不詳。
唐朝,猶如詩歌風景線上的分水嶺,又像詩歌坐標軸上的原點——在負半軸上,有古體詩(古風),或五言,或七言,或雜言;在正半軸上,有近體詩(今體詩),或五言,或七言。
一、詩詞知識傳播很少,詩詞背景還原很多。如:《春曉》《江雪》是五言古體唐詩,簡稱五古,不是絕句。
二、詩(詞)人身份界定不能一概而論。如:李白不僅僅是詩人,他填的`詞也非同凡響;李煜、蘇軾、李清照、納蘭容若豈止詞填的好,他們的詩更是風華絕代;賀知章不僅僅是詩人,更是書法家,他的章草《孝經》與孫過庭的《書譜》合稱“草書雙璧”。
三、曲與詞不能混為一談。詞,發于唐;曲,發于宋,存在繼承與發展(創新)問題。詞牌有別于曲牌。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 篇5
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美,鮮花之美、蒼柏之美、彩虹之美、海洋之美、颶風之美、沙漠之美、草原之美……美不勝收!
人類也有各式各樣的美,苗條的美、恬靜的美、溫柔的美、睿智的美、知性的美、優雅的美、潑辣的美……在我看來,人類最美的是智慧,而承載人類智慧的是知識,比如詩詞歌賦。
從古人留下來的詩詞里,我們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鄉村之美“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祖國山水之美“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友誼之美“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從“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中可以感受到“詩圣”杜甫的`憂國憂民之情。從孟郊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中看到母親深摯的愛。而“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表達了主人公對愛情海枯石爛、堅貞不變的誓言。詩詞教我們要惜時“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要謙虛“謙受益,滿招損”、要積極樂觀、懷抱希望“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詩詞之美,還在于它能改變一個人的容顏、氣質、談吐。瞧董卿在舞臺上舉止落落大方、光彩照人,面對強大的百人團和學富五車的點評嘉賓從容不迫,優美的詞句、詩篇信手拈來;她一會兒替能背誦四千多首古詩卻“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人民警察惋惜,一會兒對身殘志堅的“無臂少年”彭超贊賞和勉勵;她時而俏皮,時而睿智,時而感性……她用實際行動對美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就連“毒舌姐”金星都忍不住給董卿這樣的評價:“真正的美人,有聞過書香的鼻,吟過唐詩的嘴,看過字畫的眼,董卿的再度走紅,讓我們看到了不顯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讓我們一起學習,做個“美”人吧!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 篇6
《中國詩詞大會 》第二季又開播啦!我看得非常認真。
今天是第一場比賽!一開場,評委老師給予選手鼓勵,都用了兩句詩,第一句是宋代詩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第二句是《沁園春·雪》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第一場馮子一、扎西才讓、張超凡、劉澤宇,來自上海的馮子一記憶力超群,8歲已經上四年級了,在答王維的《山居秋暝》時答錯了!遺憾下場。其中提到了王維買了宋之問的“別業”親手栽下銀杏樹 。
熱愛詩詞的藏族小伙扎西才讓,答對四道題。獨臂姑娘張超凡是一名國畫老師,最終她答對五題,超過了扎西才讓,暫時勝出。來自陜西的劉澤宇在高考落榜后,在工地時也沒有放棄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他過關斬將,成功答對所有題,獲得當前最高分。劉澤宇打敗其他三位選手,成為擂主,而攻擂者是百人團中答題最多且最快的彭敏,彭敏表現精彩,反應迅速,以4比1的比分攻擂成功,成為《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一期的擂主。
其中,雖然馮子一年齡最小,但是他記憶力超群,他有愛國情懷,跟姥姥、姥爺住在上海,媽媽、爸爸卻在北京工作,雖然他答錯了題,但是他那種永不磨滅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扎西才讓從小生活在大草原,但是他喜歡詩詞,熱愛詩詞,其中《敕勒歌》是他喜愛的一首詩。獨臂的張超凡,喜愛詩詞,她堅強,答對了五道題。劉澤宇雖然高考落榜,但是他熱愛學習,熱愛詩詞,成功答對所有題,可見他博覽群書,雖然最后百人團的彭敏勝出,但是,他們熱愛詩詞的心是一致的'!
看了詩詞大會,我受到了感染,看到了詩詞的魅力,從而得知無論是什么人他都有學習詩詞的權利,都有品味詩詞的機會,只要你堅持,就可以感受到詩詞的魅力,我也要向選手們學習,熱愛詩詞,將我們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 篇7
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唯有詩詞久經千年不朽。詩詞是平平仄仄詞語中的凝練,詩人寫詩能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一方面描寫了美麗的大好河山,一方面也體現了詩人命運及國家的興衰。然而中央廣播電視臺有這樣一檔節目,以廣泛的題目,激烈的比拼,精彩的解讀等等形式將詩詞呈現在觀眾面前,這就是“中國詩詞大會”。
“中國詩詞大會”從20xx年到20xx年共播出了五季,春節期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這個節目以打擂臺賽的.方式進行,選手則是從全國各地不分年齡、不分職業、不分種族的選擇100人組成百人團,然后又從中分成少兒團、青年團、百行團和家庭團參加比賽。現場在百人團中選擇四位答題最快的選手參賽,參賽選手要參加個人追逐賽、飛花令中來選出一位最優秀的選手和擂主進行比拼。這檔節目的出題也是多樣化的,如:嘉賓現場作畫,根據圖片猜詩句,以出土文物的圖片,讓你判斷其朝代和相關的詩句等等,一系列不只是靠你對詩詞的死記硬背來答題,而是要理解詩句了解詩人的朝代背景等才能對答如流……
通過“中國詩詞大會”,我也漸漸體會到了詩詞之美,詩人以詩抒情:高興得意之時會寫“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醉酒豪邁之時會寫“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詩人一心想殺敵報國之時會吟出“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詩人感嘆生命太短之時會寫,“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詩人在贊美大好河山之時會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我們在閱讀詩詞時會感同身受,從而深受啟發。
這一季中,選手們年齡上至90歲,下至6歲。他們千里迢迢來到北京參加比賽。在眾多選手當中,我最喜歡彭敏,他前幾季離冠軍只有一步之遙。為此,他懊惱了很長時間,但他憑借自己對詩詞的熱愛,從詩詞中真正感悟到鼓舞人心的力量,終于在總決賽他以大量的詩詞儲備量和對詩詞的深度理解,終于獲得了成功,成為第五季的冠軍。
讓我們通過中國詩詞大會,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長江后浪推前浪”讓我們把中華悠久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 篇8
最近,無意間看到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就被她那優美的畫面、選手的精彩表演及嘉賓老師淵博的知識深深的吸引了,我就成為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忠實粉絲,每天晚上到點必看。
中國詩詞大會旨在延續“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參賽的一百多名選手來自全國各地,各個行業,各個年齡階段,既有大學教師,也有普通農民,還有在中國學習工作的外國留學生。選手答題時場景隨著詩句而變換,讓人覺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之優美,使人覺得快哉。每答一道題,嘉賓老師會有所點評,點評詩句本身精妙之處、點評詩人性格、點評詩人寫詩時所想,仿佛把我們帶到那那個地點那個季節那個時代。飛花令環節是我最喜歡的,這個環節最能提現選手詩詞儲備量,聽著他們說著各個時代優美的詩句,讓人覺得心情愉悅。擂主爭霸賽是最扣人心弦的一個環節,兩位實力相當的選手,你追我趕,即是實力,又是心理素質的考驗。
每位上臺、立場的選手都會用一句詩來表達自己,讓人們看到他們平靜的外表下面一顆熾熱的`心。其中有幾個人讓我印象頗深,陳更、武亦姝是那種一直以來我都很羨慕的那種學霸,每一道題他們都能從容不迫的回答,讓人感覺他們無所不能、無所不會,一直都很淡定從容,對于他們沒有不會的詩詞竟然能從詩句的平仄聲中來判斷選出正確答案,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地下煤田火情勘探員彭紅賓是最讓我刮目相看的,本以為他上臺是去打醬油的,沒想到在飛花令環節憑借他強大的詩詞儲備量竟然打敗了過五關斬六將殺出來的羅墨軒,并以他的質樸、自信、慷慨激昂的詩句讓我們都為他豎起大拇指。最讓我佩服的要數農民出身的白茹云,沒有高學歷,甚至因為生病都不能正常說話的她,沖出了百人團,在個人追逐賽中淡定從容的答對了九道題;在臺上,她一直面帶微笑,絲毫看不到她身上被病魔一直折磨的痕跡,她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學習詩詞的那段經歷深深感染了我,也讓我自愧不如,年輕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堅持學習呢?
以前,詩詞給我的感覺是為了考試我必須學習它;現在,我越來越能體會詩詞的優美,詩人的可愛,也越來越喜歡它。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 篇9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又開播啦!我看得非常認真。
今天是第一場比賽!一開場,評委老師給予選手鼓勵,都用了兩句詩,第一句是宋代詩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第二句是《沁園春·雪》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第一場馮子一、扎西才讓、張超凡、劉澤宇,來自x的馮子一記憶力超群,8歲已經上四年級了,在答王維的《山居秋暝》時答錯了!遺憾下場。其中提到了王維買了宋之問的“別業”親手栽下銀杏樹。
熱愛詩詞的`藏族小伙扎西才讓,答對四道題。獨臂姑娘張超凡是一名國畫老師,最終她答對五題,超過了扎西才讓,暫時勝出。來自x的劉澤宇在高考落榜后,在工地時也沒有放棄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他過關斬將,成功答對所有題,獲得當前分。劉澤宇打敗其他三位選手,成為擂主,而攻擂者是百人團中答題最多且最快的彭敏,彭敏表現精彩,反應迅速,以4比1的比分攻擂成功,成為《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一期的擂主。
其中,雖然馮子一年齡最小,但是他記憶力超群,他有愛國情懷,跟姥姥、姥爺住在x,媽媽、爸爸卻在x工作,雖然他答錯了題,但是他那種永不磨滅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扎西才讓從小生活在大草原,但是他喜歡詩詞,熱愛詩詞,其中《敕勒歌》是他喜愛的一首詩。獨臂的張超凡,喜愛詩詞,她堅強,答對了五道題。劉澤宇雖然高考落榜,但是他熱愛學習,熱愛詩詞,成功答對所有題,可見他博覽群書,雖然最后百人團的彭敏勝出,但是,他們熱愛詩詞的心是一致的!
看了詩詞大會,我受到了感染,看到了詩詞的魅力,從而得知無論是什么人他都有學習詩詞的權利,都有品味詩詞的機會,只要你堅持,就可以感受到詩詞的魅力,我也要向選手們學習,熱愛詩詞,將我們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 篇10
春節期間,《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又開播了,我覺得最好看印象最深的應該是第十期,這些選手都是前九期以來最強的選手,在這里面,我很看好陳更,因為她已經奪得過三次擂主席位。
個人追逐賽開始了!第一位上場的是張淼淼,有一句詩是“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這是選自唐代詩人張祜的《集靈臺二首》(其二)。她答對了。張淼淼錯在第八題上,曾經和葡萄一起帶回的舶來品是什么?應該選c——苜蓿。她得了216分。
第二位上場的是武亦姝,她第一題對了,是“不破樓蘭終不還”,而我還以為是”不識廬山真面目。”這是出自《從軍行》,65個人答錯了。“五嶺逶迤騰細浪”,要求填(迤)字,康震老師講了一下中央紅軍長征的故事,一共翻過了18座大山,5座山常年積雪,20多條大河,穿越了11個省,中途只休息了40多天。十幾天都在決戰。每前進1公里就死掉3到4個人,這簡直是人間奇跡,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這讓我又重溫了關于長征的`歷史。武亦姝9道題全部答對,總分是317分。
第三位上場的是新加坡華人李宜幸,她只答對了幾道題,然后就ouT了。
最后一位上場的是陳更,曾經當過3次擂主。她的第一題是賈島的《憶江上吳處士》第一題得了88分。真是開門紅呀。陳更在答對6題的情況下,得了307分她還有3道題沒答,我覺得她已經贏了。但是她錯在第7題上,真是可惜呀。
第一輪個人追逐賽獲勝者是武亦姝。
第二個環節,“飛花令”主題字是“酒”。從百人團里殺出來的是王子龍,兩人你來我往,針鋒相對。但是王子龍一時疏忽,沒答上來。
第三個環節是擂主爭霸賽,武亦姝與守擂者是彭敏對決,在答第三題的時候,彭敏誤判了,最后,武亦姝是總冠軍,彭敏是亞軍。
武亦姝真是太厲害了!今后,我也要向她學習,多背詩詞,豐富自己的詩詞積累!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 篇11
首先給老師和同學們以及各位家長朋友們拜個晚年,祝大家新春大吉,借用一首我喜歡詩送給大家也送給自己,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詩詞是傳承古今的歌唱,詩詞是感動天地的情懷,詩詞是勇擔使命的理想,詩詞是創造未來的力量,中國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傳承,每一位中華民族的后人,都能從中國古詩詞中體味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好。古詩詞是滲透在中華民族血脈里的文化基因。
之前和李禹辰在電視上看了詩書中華,體驗了詩詞的樂趣,在飛花令中出現字時,他也會跟著答出一些背過的'古詩,有些我都沒想到,我真是很感概,今天專門和他一起看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第十場和第一場,主持人董卿完美的詮釋了腹有詩書氣自華,點評的老師康震和蒙曼也非常有文化底蘊,很有正能量,點評既幽默也精彩。
在觀看第十場飛花令出現酒字時,他脫口而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第一場詩詞填字中,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也答對了,選擇題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是什么節日,他也能選擇重陽節。這都是在柯老師要求的古詩背誦中學會的,真的很感謝柯老師能為孩子們奠定詩詞文化基礎,讓他們認識到詩詞的魅力,可能現在不太能理解詩句意思,但詩讀百變其義自現,總有一天他們看到夕陽落霞,腦海自然浮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優美詩句。
上場的選手詩詞儲備都很厲害,百人團中喜愛詩詞的有各行各業各年齡段的,從快速閃過的鏡頭前,可以看見高齡老叟,也有蓬頭稚子,看到他們才體會到詩詞的魅力,特別是看到那些和李禹辰差不多大的孩子,有那么大的詩詞儲備,我深知我們自己的不足,老師布置的古詩還當做作業來完成,需要老師的督促,這些孩子大多從三四歲開始學詩,穩穩的臺風,說起詩詞娓娓道來,再看看自己的孩子,這差距還是太大了。
從現在開始,堅持讓他熟讀唐詩宋詞,我跟隨著他也重新學習了一遍這些古詩,遇見曾經熟悉的詩詞就像偶遇舊友一樣喜悅,此時讀來別有一番意味,他自己也喜歡對飛花令,我和他一起學習,讓生活更具詩意,讓他領略詩詞的美好,能在詩詞里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 篇12
《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致力于拉動全民古詩詞的文化氛圍的打造。希望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
看了比賽的一些集錦,一方面感嘆于像武亦姝這樣的優秀選手的才思敏捷,無數男女老少被圈粉,以罕見的魅力吸引老中青三代人到節目前,刷新收視率。比賽中,參賽者的沉著、如履薄冰,亦是挑戰者對生活態度的一種展現。比賽輸贏本身沒有那么的'重要,但參賽者對學習、對技能的學習態度和堅持的精神值得思考。其在熒幕內外自然掀起了一波波詩詞經典學習的熱潮,讓更多人領略詩詞歌賦博大精深的同時,另一方面,更多也感到自己詩詞文化知識底蘊的匱乏。
中國是詩詞的國度,作為國粹經典之一,不僅是“六藝之一,群經之始”,也是每一個中國文人必備的文化技能。“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度和底蘊便藏于此,更是中國文化百花園中的一塊瑰寶。
所以,作為未來主力青少年,更是非常有必要去學習中國古詩詞,應多去透過古人對于文字和意蘊的手法撰寫,體驗凝聚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志趣、意境、神韻、博大、精彩,學會用文字和思想去詮釋國民精神。
中國的國民啟蒙教育更應該從學詩詞、讀經典開始,讓孩子的成長環境更多自信、樂觀。從古詩詞中學習頑強執著的精神,途遇困難和逆境仍樂觀打拼的不屈不撓。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文化需要傳承,知識需要積累,讓我們努力用文化的堡壘去武裝自己的認知體系。嘗試和孩子一起去學習和揣摩,用中國文字之美,音律和意境之美,喚醒和浸潤潛藏在我們血脈中的傳統文化的基因,遠離低級趣味和惡俗,做一個有文化自信的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們并非什么都沒有,我們有努力改變持之以恒的心態,有愿意踮起腳尖接近陽光的執著信念。
感恩生活賦予我們一切,作為家長,讓我們陪伴孩子一起,抒寫出精彩和陽光!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 篇13
我熱愛詩歌,特別喜愛唐詩宋詞。每逢空閑之時,我都會躲在自己的書房中高聲吟誦,體會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思鄉之情,品味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的亡國之恨,領悟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放情感。在我看來,唐詩就像巍峨挺拔的泰山,而宋詞就像玲瓏如玉的桂林山水。
這個寒假,中央電視臺舉辦了“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主要以打擂臺的形式為主,節目組從各地選出了熱愛古詩詞的'達人共一百個,包括外國學子,古稀老人,他們組成百人團,挑戰選手和百人團同時聽題答題,最后以擊敗百人團的人數為選手分數,從而選出擂主。
這個節目中真是藏龍臥虎啊!百人團中高手如云,而挑戰者更是功底扎實。在第一期的節目中,第一位選手就是一個小女孩,叫李尚榮。她在前面的九題中連連告捷,擊敗了許多百人團的大人選手,而在最后一題中,因為不理解“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這句詩句中“商女”意思而失誤,不過也成功贏得了一百二十四分的好成績。后面的選手更是越來越厲害,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殘疾人彭超成為擂主。
在比賽中,評委老師的點評畫龍點睛,文采飛揚,讓我受益匪淺。我努力與臺上的選手同步答題,只能偶爾答對幾題,這讓自詡為“經典專家“的我汗顏。我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如詩詞功底還不夠扎實,有很多詩詞不能很好地理解,有的詩詞我還沒有背誦過等等,在他們面前我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學生”。
所以,我一定要多背古詩,多積累,就像臺上的一位大姐姐說:“喝水雖能解渴,但是喝茶更能品出它那獨特的幽香,用詩歌來熏陶生活,生活會更充滿詩意。”說的多好啊!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就讓我們以詩歌為生活的指航燈,讓它點亮我們的人生之路吧!加油!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經典詩詞大會中的孝道02-27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心得05-17
中國詩詞大會開場白12-12
《中國詩詞大會》心得體會06-01
《中國詩詞大會》的觀后感06-21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12-23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06-17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06-18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精選)07-05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