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送別的古詩
送別的古詩
更新時間:2024-03-06 16:41:09
  • 相關推薦
送別的古詩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送別的古詩,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送別的古詩1

  1、《送梓州李使君》

  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3、《留別妻》

  蘇武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4、《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5、《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6、《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7、《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8、《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9、《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10、《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送別的古詩2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芙蓉樓:遺址在潤州(今江蘇鎮江)。

  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寒冷的雨。

  連江:滿江。

  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簡稱這一帶為吳,與下文楚為互文。

  平明:清晨天剛亮。

  客:指辛漸。

  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

  孤:獨自,孤單一人。

  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黃河南岸。

  【譯文】

  昨天晚上,透著寒意的雨灑落大地,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

  清晨當我送別友人的時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樣孤獨寂寞。

  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就請轉告他們:

  我的心依然像一顆珍藏在玉壺中的冰一般晶瑩純潔。

  【賞析】

  據《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丹陽在今江蘇省西南部,東北濱長江,大運河斜貫,屬鎮江市。王昌齡大約于開元末年受任江寧丞,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江寧屬今南京市,東鄰鎮江。王昌齡由江寧至鎮江西北隅的芙蓉樓,餞別友人辛漸,寫了兩首贈行詩,這是第一首。

  此外,王昌齡還寫過一首《別辛漸》,其中有別館蕭條風雨寒句,別館即客館。庾信《哀江南賦序》云三年囚于別館。可見辛、王此別是在被貶滴或流落途中。芙蓉樓之別則是在一個陰雨的秋夜。寒雨連江夜入吳的吳,就是前文所說的江寧一帶,此地是三國孫吳故地。平明接上句,意謂次日清晨。楚山有的理解為友人經鎮江取道安徽入洛陽,安徽古屬楚國,故稱楚山。其實這里當是泛指南方的.山。楚字只是與上句的吳字相照應。因為安徽不僅屬楚國,也曾經屬孫吳,而孫吳占有今長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蘇等地。所以楚山與通常所說的楚天一樣,也是指遼闊的南方。第二句還值得一提的是孤字的用法,它在修辭上被賦予的擬人化性質,能夠更好地體現作者的感情色彩,突出特定的氛圍,收到物我渾一之效。

  《新唐書》王昌齡本傳稱其詩緒密而思清。他的絕句大都有這一特點,此首也不例外,特別是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二句,細致精密,給人以冰清玉潔之感,正如俞陛云在《詩境淺說續編》中所云:

  恬退之人,借送友以自寫胸臆。其詞自瀟灑可愛。玉壺本純潔之品,更置一片冰心,可謂纖塵不染。其對洛陽親友之意,乃自愿隱論,毋煩招致。洛陽雖好,寧動冰心。左太沖詩:峨峨高門內,藹藹皆王侯。自非攀龍客,何為欻來游,正與同意。但此詩自明高志,與送友無涉。故作第二首云: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寞寒江明月心。敘出芙蓉樓餞別之意。

  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所謂自明高志。其中冰心二字見于《宋書》卷九十二:冰心與貪流爭激,霜情與晚節彌茂。這是劉宋時代清平無私、為上民所愛詠的良吏陸徽的話,王呂齡取用冰心二字,當表示自己與厲志廉潔,歷任恪勤,奉公盡誠,克己無倦的陸徽志同。玉壺二字見于鮑照《代白頭吟》: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是高潔的象征。此外,陸機《漢高祖功臣頌》的周苛慷慨,心若懷冰、姚崇《冰壺誡序》的夫洞澈無瑕,澄空見底,當官明白者,有類是乎。故內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大致都是不牽于宦情之意。王昌齡的這一名句不僅包蘊了冰心、玉壺、心若懷冰、玉壺之德等語意,而且深情而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品格和德行。

  與此詩有關的還有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叫旗亭畫壁,見于唐代薛用弱《集異記·王之渙》條,其文曰:開元中,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齊名。時風塵未偶,而游處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詩人共詣旗亭,貰酒小飲。忽有梨園伶官十數人登樓會宴,三詩人因避席隈映,擁爐火以觀焉。俄有妙妓四輩。尋續而至,奢華艷曳,都冶頗極。旋則奏樂,皆當時之名部也。昌齡等私相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冷新謳,若詩入歌詞之多者,則為優矣。俄而一伶拊節而唱曰: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昌齡則引手畫壁曰:一絕句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從明代起就有人提出懷疑,這里只引以說明王昌齡的這首絕句與高適、王之渙的優秀作品一樣,流傳人口,備受喜愛。

  【作者簡介】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送別的古詩】相關文章:

有關送別的古詩01-28

表達對情人離別的古詩12-11

描寫送別的古詩200首03-17

關于畢業離別的古詩句12-26

古代傷心訣別的古詩句01-06

古詩送元二使安西01-27

送兄古詩詞鑒賞01-08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原文01-28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古詩04-04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午夜au在线网站 | 亚洲成综合人在线播放 | 自拍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日本中文一级网站 | 亚欧一区深夜福利视频 | 亚洲国产第一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