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鳥古詩詞鑒賞
鳥古詩詞鑒賞
更新時間:2024-02-22 09:44:20
  • 相關推薦
鳥古詩詞鑒賞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鳥古詩詞鑒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鳥古詩詞鑒賞1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

  《詠烏》譯文

  白天,烏鴉要在太陽里把光輝和溫暖普照大地,夜晚還要伴著琴聲啼叫。

  多么好的烏鴉啊,上林苑里那么多的樹木,卻沒有它可托身的枝條。

  《詠烏》注釋

  飏:字通“揚”,展揚、發揚。

  上林:上林苑,是漢武帝劉徹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個舊苑址上擴建而成的宮苑,此處泛指帝王的園囿。

  《詠烏》賞析

  這是借寫烏鴉的詩,說自己懷才不遇,在偌大的朝廷里(上林多許樹),沒有有一席之地(不借一枝棲)。

  初唐太宗時期沒有甚么年輕的大詩人,卻有一批老詩人,而李義府就是這一批老詩人之一。在史仲義主編的《中國隋唐五代文學史》里,十八位老詩人中李義府位居第四,僅次于名滿天下的“秦門十八學士”之首杜如晦、房玄齡。可見李義府在當時也入大唐一流詩人之列,其名氣之大、大得來有人競抄襲,剽竊他的詩來裝點自己的門面。歷史是一面鏡子,大唐的歷史是一面由皇家所鑄的鏡子,它既照古人也照當時已故的.唐人。史官們在皇權的威懾下對李義府評價既不客觀、也不真實,還有丑化或貶斥之嫌,新唐書直接就將李義府列入奸臣傳中。所以李義府一生的所言所行,及其作品因此受到限制或流失殆盡。

  這是歷史對李義府的不公正待遇。

  《全唐詩》僅載李義府七首詩,其詩為:《和邊城秋氣早》、《詔諭有懷贈同行人》、《宣正殿芝草》、《吟鸚鵡》、《在州遙封禪》、《堂堂詞》二首、《詠烏》;全唐詩外載有一首詩《憶伊川有賦》。

  這八首詩作中《詠烏》在李義府的仕途上起了決定性作用。

  這首詩,成詩的時間各史書記載不一樣。有的史書記載,李義府八歲時唐太宗去上林苑打獵,到童子科挑選了幾位童子作陪,其中就有李義府,《詠烏》詩就是此時而作。如明朝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薈》卷四就將此列入神童之作,然而據《新唐書?李義府傳》記載李義府生于隋煬帝大業九年(公元613年),而李義府八歲時是高祖武德四年,并非太宗時期,因此李義府這首詩作不是八歲時的作品。《舊唐書?李義府傳》道:“貞觀八年,劍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以義府善屬文,表薦之。對策擢第,補門下省典儀。黃門侍郎劉洎、持書御史馬周皆稱薦之,尋除監御史,召見,試令詠烏”。

  所以筆者認為,從該詩的內容來看八歲的孩童也沒有這樣隱喻著要官的心智。此詩應該是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正值弱冠年華的李義府,勃發英姿,才華橫溢,又剛剛被劍南巡道大使李大亮推薦封為年輕的門下省典儀之作為妥。

  該詩為五言絕句,押擠韻。詠烏,就是詠烏鴉。在唐代烏鴉被稱為神鳥,而且是給人們帶來好運的神鳥。與現代人認為烏鴉是不祥之鳥有著完全不同的概念。當時一位陪獵的武官,為了在太宗面前顯示他的箭術誤射落一只烏鴉。太宗非常惋惜這只烏鴉,命眾大臣以“詠烏”為題作詩,以示紀念。李義府第一個援筆立就:在詩中李義府隱晦地責備這個武官不該傷害神鳥。詩的首聯“日里揚朝彩,琴中聞夜啼。”寫烏鴉白天迎著美麗的朝陽飛翔,晚上唱的歌像琴聲一樣優美。次聯“上林如許樹,不惜一枝棲。”是感慨。感慨這堂堂的皇家園林這么多好樹子,不肯借一棵樹子,來讓烏鴉靜靜地棲息。

  有關次聯,史書上記載不一。《唐語林》記載:“上林多許樹,不借一枝棲”,《隋唐嘉話》也是這樣記載;《太平御覽》卷920則記載:“上林多少樹,不借一枝棲”,而《冊府元龜》卷則記載:“何惜鄧林樹,不借一棲枝”,又卷840則記載:“上林無限樹,不借一枝棲”;《大唐新語》卷16則記載:“上林許多樹,不借一枝棲”。從此詩的意義上來看應是“多少”或“許多”的意思較為合適。

  唐太宗聽后大喜,慷慨說道:“贈汝全樹,豈唯一枝”。隨后,超拜李義府為監察御史詔侍晉王王為太子除春升宮舍人,崇賢館直學士。從此,李義府在仕途上一路直上,官至同中書門下三品。

鳥古詩詞鑒賞2

  鳥

  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譯文/注釋

  譯文

  誰說這群小鳥兒的生命微不足道?宇宙萬物都有血有肉的皮,是一樣的生命,沒有孰輕孰重的道理。

  我勸你們不要打枝頭上的鳥兒,幼鳥還在巢中等待母親的歸來,弄不好一石數命啊!

  注釋

  道:說。

  莫:不要。

  子:小鳥。

  望:盼望。

  全文賞析

  詩人在詩中發出勸戒之聲,勸導人們愛惜鳥類,表現出詩人的善良、仁愛之心。

  白居易深受儒、道、佛的影響,與儒者論理,與居士論道,與佛家論經。如果說李白是世間的精靈,隨性而為;白居易就是入世的苦行僧,兼濟天下,仁義無邊,又在知足中尋求解脫。

  據說洛陽紙貴,據說長安居不易,白詩人曾是高傲的才子,后來與得道高僧相交,長期感其心理其情,白居易逐漸明白世間的生靈都有同樣的生命,本沒有貴賤之分。一首簡單易懂的《鳥》,把鳥兒的生命看得與人的生命一樣,人不可以為自己強,而任意決定小鳥的生死。

  如果說自然界的'定義是生靈皆平等,那么人類社會的規則強化萬物為三六九等。白詩人聽高僧說,惡雖小不可為,善雖小必為。他曾經以為生命的不平等,終于轉化為自然界的萬物平等。說的是鳥,其實喻義著現實社會,皇家貴族性命高嗎?貧窮百姓生命微乎?都是一樣的皮肉,都有母子情深,詩人希望社會充滿愛和歡樂,那是烏托邦還是桃花源?朱門桃李雙爭艷,貧家薄衫難遮寒。勸君莫有窮富論,一般骨肉一般情。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一本久久亚洲综合久久 | 在线观看国产不卡秒播AV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专区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产精品V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