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詞是古代人們抒發內心情感的出口,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富有中華文明特有的美感。它們或是鏗鏘,或是婉轉,風格各異,皆耐人尋味。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毛澤東詩詞《七律二首·送瘟神》注釋和鑒賞。歡迎閱讀參考!
毛澤東詩詞《七律二首·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譯文
其一
祖國大地上白白有這么多的綠水青山,連神醫華佗拿小小的血吸蟲也沒有根治的辦法。
許多村莊荒草叢生,杳無人跡,瘟疫無情蔓延,千門萬戶家破人亡,聽到的只是鬼在唱歌。
坐在地球上每天行走八萬里的路程,沿著天路遙遙地看過浩渺的銀河。
牛郎如問起血吸蟲病的事,一切悲歡離合都已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成為過去。
其二
春風吹拂楊柳新綠,新中國一片春意盎然,六億人民意氣風發,個個都像古代的堯舜一樣。
落花隨著自己的心意翻波逐浪,青山有意化崎嶇險阻為康莊大道。
人民群眾揮動銀光閃閃的鐵鋤,揮舞著堅實的臂膀,興修水利,整治山河,使大地都為之顫動。
試問瘟神啊,你要往哪里去?人們焚化紙錢,點起明燭,火光明亮,照耀天空,以此來送走瘟神。
【注釋】
①送,遣送、驅逐。瘟神,古人迷信,以為人間瘟疫的散播,有鬼神在主宰著。元無名氏《三教搜神大全》卷四載,隋文帝時,有五位力士現身于空中,身披五色袍,每人各執一物,一人執杓、罐,一人執皮袋和劍,一人執扇,一人執錘,一人執火壺。帝問太史張居仁:這是些什么神祇?主管什么樣的災禍與福祉?張居仁回答說:這是五方力士,在天為五鬼,在地為五瘟,即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鐘仕貴,總管中瘟史文業。按我國早在東漢時就有年終逐疫的風俗,張衡《東京賦》曰:“爾乃卒歲大儺,毆除群厲。……煌火馳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晉司馬彪《續漢書》志五《禮儀》中曰:“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持炬火,送疫出端門。……五營騎士傳火棄洛水中。”可見送瘟神之事,由來已久。
②余江縣,在江西省東北部。血吸蟲,指生存在我國南方的日本血吸蟲。雌雄異體,線狀。寄生在人、畜門靜脈系統的小血管內。雌蟲在人、畜體內產卵。卵隨糞便排出,在水中孵化成毛蚴,進入中間宿主釘螺體內,增殖成尾蚴后逸出螺體,遇人、畜下水,便侵入其身體,發育為成蟲。能引起血吸蟲病。人患上這種疾病,急性期則發燒、咳嗽、肝腫大、肝區疼痛;慢性期則腹瀉、肝脾腫大;晚期則肝硬化。腦型血吸蟲病可導致癥狀性癲癇。兒童感染此病,可嚴重影響生長發育,形成侏儒癥。在過去,這種病的死亡率很高。
③枉自多,空有許多。杜甫《征夫》詩曰:“十室幾人在?千山空自多。”
④華佗(?—208),字元化,漢末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他是當時著名的醫學家,精通內、外、婦、兒等各科,外科尤所擅長。行醫各地,聲譽卓然。創用麻沸散,將患者麻醉后施行腹部手術。又創為五禽戲,教人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后來因為不服從曹操的征召,被殺害。事跡詳見《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
⑤千村薜荔,謂大批村落田園破敗荒涼。五代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詩曰:“暮雨千家薜荔村。”薜荔,一名木蓮,桑科木本植物,莖蔓生。這里借以形容草木叢雜。遺矢,《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曰:“頃之三遺矢矣。”唐司馬貞《索隱》曰:“謂數起便也。矢,一作‘屎’。”按,血吸蟲病的癥狀之一便是腹瀉,故云。
⑥蕭疏,稀稀落落,謂人丁甚少。鬼唱歌,《宋書》卷一九《樂志》一曰:“晉孝武太元中,瑯邪王軻之家有鬼哥(按:同‘歌’)《子夜》。”唐代李賀《秋來》詩曰:“秋墳鬼唱鮑家詩。”本篇借以形容病死者甚多,疫區幾乎成了鬼的世界。《第一面紅旗》一文中舉例說:余江蘭田坂方圓五十里,近五十年內有三千多人患血吸蟲病死亡,二十多個村莊完全毀滅,一萬四千多畝田地變成荒野。又說:倪桂鄉建頭村在五十年前有五百多戶,一千五百多口人;五十年內,或被血吸蟲病折磨致死,或被迫外逃,到解放時,只剩下八戶、二十四口人。以上二句,即指此類情況而言。與首聯二句合起來串解,是說大名醫也奈何不得小小的血吸蟲,瘟神肆虐,民生凋敝,南方的青山綠水再多也是枉然。
⑦日行八萬里,唐李商隱《瑤池》詩曰:“八駿日行三萬里。”
⑧巡天,巡行于太空。
⑨牛郎,明馮應京《月令廣義》卷一四《七月令》引(南朝梁代殷蕓)《小說》,謂天河之東有織女,為天帝之女,年年勞役,織作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作。天帝大怒,責令她回歸河東,只許他們一年一度相會。關于以上三句,毛澤東在1958年12月25日寫給周世釗的信中說:“坐地日行八萬里……是有數據的。地球直徑約一萬二千五百公里,以圓周率三點一四一六乘之,得約四萬公里,即八萬華里。這是地球的自轉(即一天時間)里程。坐火車、輪船、汽車,要付代價,叫做旅行。坐地球,不付代價(即不買車票),日行八萬華里。問人這是旅行么,答曰不是,我動也沒有動。真是豈有此理!囿于習俗,迷信未除。完全的日常生活,許多人卻以為怪。巡天,即謂我們這個太陽系(地球在內)每日每時都在銀河系里穿來穿去。銀河一河也,河則無限,‘一千’言其多而已。我們人類只是‘巡’在一條河中,‘看’則可以無數。牛郎晉人。血吸蟲病,蠱病,俗名鼓脹病,周秦漢累見書傳。牛郎自然關心他的鄉人,要問瘟神情況如何了。”
⑩逐逝波,五代歐陽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詞曰:“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謂追隨流光逝水,一去而不復返。
逝波,參見前《水調歌頭·游泳》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二句注文。 春風楊柳萬千條,以春天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象喻新中國的欣欣向榮。唐白居易《楊柳枝》詞曰:“一樹春風千萬枝。” 六億神州盡舜堯,謂新中國人民個個都是圣賢。這是對人民的尊敬和贊美。六億神州,“神州六億”的倒裝。神州,參見前《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篇“長夜難明赤縣天”句注文。六億,1954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當時全國人口總數為六億零一百九十三萬余。盡舜堯,《孟子·告子下》曰:“人皆可以為堯舜。”堯,陶唐氏,名放勛,史稱唐堯。舜,姚姓,有虞氏,名重華,史稱虞舜。兩人都是上古傳說中的圣人賢君,相繼為中國父系氏族社會后期的部落聯盟的領袖。這里為了押韻的緣故,倒置作“舜堯”。 紅雨,可指春天的雨露,如唐代孟郊《同年春宴》詩曰:“紅雨花上滴。”又可喻指落花,如唐劉禹錫《百舌吟》詩曰:“搖落繁英墜紅雨。”李賀《將進酒》詩曰:“桃花亂落如紅雨。”本篇似有取于后一義。 著意,加意、特意。以上二句,歌頌新中國的爛漫春光。平野飛花既翻作奔騰之浪,則高處的青山即有似凌波之橋。但寫壯美之景,而其中自有一片興盛的氣象。 五嶺,見前《七律·長征》篇“五嶺逶迤騰細浪”句注文。銀鋤,銀光閃亮的鋤頭。 這句倒裝,正常語序是“鐵臂搖動三河地”。鐵臂,指勞動者像鋼鐵一般壯實有力的臂膀。三河,漢代稱河東、河內、河南三郡之地為“三河”,約相當于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一帶。以上二句歌頌勞動人民戰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壯舉。天地山河尚且可以治理,則小小的血吸蟲更不在話下。按當時消滅血吸蟲的工作,是結合著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一并進行的。“五嶺”、“三河”,既概括了南方和北方,又涵蓋了山區與水域。 借問,設問之辭,猶言“試問”。瘟君,對瘟神的謔稱。欲何往,打算到哪里去? 紙船,先用竹篾扎成骨架,再蒙上紙糊制而成的舟船模型。民間風俗,送神送鬼時每每燒化這類紙船、紙車、紙馬等物,作為向鬼神提供的交通工具。明燭,祭祀鬼神時燃用的蠟燭。參見上面第一條注文中所引用的張衡賦和司馬彪書。這里的“明燭”和上述引文中的“煌火”、“炬火”作用相類似。
【賞析】
這兩首詩的題目《送瘟神》,是有所仿效的。韓愈有《送窮文》,是送窮鬼的。“送瘟神”與“送窮鬼”相似。送瘟神用“紙船”,送窮鬼“結草為船”,也用仿制的船,亦相似。不過結果不同:韓愈從個人的得失考慮,要送走窮鬼,結果被窮鬼說服,把他留下來。作者則從人民的利益著眼,堅決送走瘟神,這是不同的。這里把危害江南很多地方廣大人民的血吸蟲稱為瘟神。血吸蟲,雌雄異體,雌蟲纖細如絲,寄生在人的小血管內,在腸壁附近產卵,卵可穿透腸壁,隨糞排出,在水中孵出毛蚴,進入中間宿主釘螺體內,發育增殖成許多尾蚴,逸出螺體,遇入水的人、畜,即由皮膚侵入體內,成血吸蟲病。血吸蟲病曾經廣泛流行于我國南方各省。患者到了晚期,面黃肌瘦,腹部嚴重積水,俗稱大肚子病,會造成大量死亡。1955年冬,毛澤東主席發出“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第二年,成立中央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1957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刊登一篇通訊,題為“第一面紅旗——記江西余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報道說:“江西余江縣在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戰線上插上了第一面紅旗——首先根除了血吸蟲病,給祖國血吸蟲科學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頁。”
《人民日報》刊登這條振奮人心的消息時,毛澤東正在杭州視察。當天,他仔細閱讀了這篇通訊,高興地對工作人員說:好!好!全國都這樣那該多好!這個喜訊,使毛澤東感受到人民群眾的創造力,高興得一夜不能入睡,“浮想聯翩”。晉朝陸機在《文賦》里比擬文思的涌起,稱“浮藻連翩”。作者的“浮想”,就成為這兩首詩的構思。血吸蟲蔓延在江南各地,所以作者“遙望南天”,在和煦的風吹拂著,紅日當窗時,寫下了這兩首著名的詩篇。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血吸蟲在江南蔓延,江南正是“綠水青山”的好地方。“枉自多”,“枉”,徒然。徒然有很多好地方,都給血吸蟲糟蹋了。即使有像三國時華佗那樣的名醫,也對血吸蟲無可奈何,沒法對付。“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薜荔,野生常綠藤本植物。千村薜荔,形容村落荒蕪了。矢,同“屎”。“人遺矢”,借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說趙國名將廉頗被廢,到了楚國。趙王想再起用他,派使者到楚國去看廉頗,使者拿了反對廉頗的人的金錢,回來誑報道:“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說他一會兒就拉了三次屎。這里指患血吸蟲病的人下瀉不止,瀕于死亡。成千成萬戶人家變得蕭條冷落,大片田地都荒蕪了。“鬼唱歌”,本于李賀《秋來》詩:“秋墳鬼唱鮑家詩。”成了鬼的世界,即多少個村莊完全毀滅了。以上四句寫舊社會里的人民受到血吸蟲病的毒害,是那樣使人觸目驚心。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作者利用詩歌技巧可以跳躍的特點,讓我們從舊社會的苦難里,一下子跳到光明美好的新社會。郭沫若在《坐地、巡天及其他》(1959年3月4日《人民日報》)里,指出這兩句“是說的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這點是可以肯定的。”八萬里,指地球自轉一周,地球的赤道全長四萬公里,正合八萬里。地球在自轉時,同時也在公轉,所以作者想象飛騰,遙看天上的無數星河,即“遙看一千河”。這樣的想象飛騰,使我們想起范縝《答曹思文難神滅論》:“明宵結想,坐周天海。”晝夜想象,坐著可以想象到繞天和海一周。“坐地”、“巡天”,正如作者的想象飛騰,想到跟著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可以看到天空中無數的星河。蕭滌非先生指出:“從全詩的結構來說,這兩句是一個轉折點,一個關鍵,同時也是一個飛躍。因為它并沒有明白地、直接地說出消滅血吸蟲的過程,而是通過描寫血吸蟲被消滅后的喜悅來透露。但這層意思還是很明白的。”這兩句話,就想象說,雖跟“坐周天海”相似,但這里更含有從黑暗的舊社會的鬼世界,一下子跳入光明的新世界,像“坐地、巡天”的想象飛騰。在舊社會的鬼世界內,所能看到聽到的只有“鬼唱歌”,而在新社會里,卻能具有“坐地、巡天”的想象飛騰。在“日行八萬里”、“遙看一千河”里,還含有對舊社會改造的飛速前進的意味。《人民日報》的報道里說,當時“某些科學技術人員”“散布悲觀論調。他們說:‘國民黨統治時期搞了20多年沒有搞出什么名堂,日本搞了幾十年,也沒有把它消滅’,‘難道共產黨能赤手空拳把血吸蟲病消滅掉?’”“有人斷言:‘要把建頭村的舊溝填平,消滅釘螺,不等胡子白也得幾十年。’可是合作社建立后,這個論調徹底破產了。建頭村的人民運用集體力量,在幾個月內就填平了全部舊溝,并且修成了一個新的灌溉網。”同一天的《人民日報》社論里說:“余江縣的同志說得好:‘苦戰二年勝千古。’”這是一個多么神速的飛躍啊!不正像“坐地、巡天”的飛躍嗎?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從巡天遙看無數的星河中間,自然看到銀河邊的牛郎。牛郎雖在天上,也關心人間。牛郎要問起血吸蟲病的事,過去人民的悲苦與瘟神的歡樂,都像逝水那樣一去不復返了。只有消滅了血吸蟲病,才能使人民的悲苦和瘟神的歡樂像逝水一樣地消逝。這詩的后四句,正寫出作者無限喜悅的心情。
第二首:“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這是描寫全國人民欣欣向榮的氣象,好像在春風吹拂中,楊柳長得非常茂盛。全國人民都成了道德高尚的人。神州,指中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里騶衍稱中國為“赤縣神州”。儒家稱堯舜為圣君。《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這里即指六億中國人都成了圣人。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紅雨”指桃花,李賀《將進酒》:“桃花亂落如紅雨。”看到桃花亂落像紅雨,作者認為這是隨著人們的心意翻成紅色的波浪,這是象征手法,象征在千百萬群眾的要求下,到處掀起紅色的高潮。這里只是借“紅雨”來寫出這種形勢。“隨心”,隨著千百萬群眾的心意。“翻作浪”,轉變成為紅色高潮。青山不再成為交通的阻礙。“著意”,特意。“化為橋”,化作通向社會主義的橋梁。青山怎么會化為通向社會主義的橋梁呢?“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從青山聯想到高大的五嶺山脈,高到像跟天連接,可是勞動人民在那樣的高山上揮動雪亮如銀的鋤頭,在建設山區。這里是借五嶺來概括全國所有的山區,在山區進行建設。經過建設,山區也成為通向社會主義的橋梁了。從山聯系到水,“三河”,舊指黃河、淮河、洛河,這里概括全國所有的河流。勞動人民揮動鐵臂來搞水利建設,它的聲勢之大使大地振動。這樣寫山區建設和水利建設,雖然沒有提到消滅血吸蟲病,實際上把消滅血吸蟲病也包括在內了。
“春風楊柳”,正指消滅了血吸蟲病,全國有無數的村莊獲得了新生,具有蓬勃生氣。在黨的領導下,人民提高了覺悟,組織起來消滅血吸蟲病,這就是“盡舜堯”。這種覺悟,正指掀起紅色高潮,即“紅雨隨心”一聯。“銀鋤落”、“鐵臂搖”也和消滅血吸蟲有關。6月30日的《人民日報》社論里說到湖北各城縣人民“要‘削山填河,移石補河’,徹底消滅釘螺,根除血吸蟲。”“銀鋤落”、“鐵臂搖”的描寫,不正可以概括“削山填河,移石補河”嗎?在這樣的群眾運動中,瘟君真的沒有立足之地了。“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用燒紙船、點蠟燭來送走瘟神。
這首送瘟神的詩,聯系“春風楊柳”,聯系“盡舜堯”,聯系“銀鋤落”、“鐵臂搖”來看,意在指出,像血吸蟲那樣丑惡的害人的東西,它們在舊社會可以為害甚烈,但在社會主義國家里,在黨的領導下,人民提高了覺悟,團結起來,發揮智慧和干勁,不論什么丑惡害人的東西都可以消除掉。這是《送瘟神》二首中所具有的深刻的含義。
最后,說點這兩首詩的寫作手法。一開頭,提出美好的“綠水青山”,跟下文的“千村薜荔”、“萬戶蕭疏”的苦難構成映襯,襯出“小蟲”的毒害來。這里引用“華佗無奈”,既是引用格,也是比喻格,比當時的名醫,也無能為力。“人遺矢”也是引用格,引用得極為貼切。“鬼唱歌”同樣是引用格,引用李賀的詩句而加以變化,變得符合韻律的需要,把“鬼唱詩”變作“鬼唱歌”,是為了押韻。“坐地”一聯,運用詩歌的跳躍式,從舊社會一下子跳到新社會,想象飛騰。這里的“八萬里”是記實數,“一千河”是夸張格,一實一虛正好作對偶。“春風楊柳”句是模狀格,描寫楊柳的茂盛。這句又是起興,來引起下文。這個起興又是有含義的,用來指蓬勃生機,就這個意義說,又是婉曲格。“盡舜堯”是變化的引用格,引用“人皆可以為堯舜”而加以變化。作“舜堯”是倒裝格,這個倒裝是為了押韻。“紅雨”是引用格,引用李賀的詩句,又是比喻格,用紅雨來比桃花,把“紅雨”說成“隨心翻作浪”,即把紅雨變成紅浪,是一種變化的比喻。像“青山”“化為橋”,也是一種變化的比喻,因為“紅雨”不能比“浪”,“青山”不能比“橋”,只有經過了變化才可以相比。“天連”一聯是互文,即鐵臂握銀鋤,因為鐵臂握了銀鋤才能銀鋤落、鐵臂搖,兩者是分不開的。“天連五嶺”是夸張格,夸張山的高可接天。“地動”“三河”也是夸張格,夸張鐵臂的力量使大地振動。“銀鋤”用銀的白來比鋤頭的磨得雪亮,“鐵臂”用鐵的堅固來比臂的堅強,都是比喻格。再看這兩首詩的中間兩聯,前一首的第一聯寫舊社會的苦難,寫到“千村”、“萬戶”的情況;后一聯寫在新社會時的巨變,從“坐地”、“巡天”兩種動作來寫,寫法不同,所以顯得生動而不呆板。一聯是現實描繪,一聯是主觀想象,寫法完全不同。第二首的中間兩聯,前一聯“紅雨”、“青山”寫人民群眾對它們的想象,想象它們“翻作浪”、“化為橋”,后一聯具體地寫到在治山的“銀鋤落”,在治水的鐵臂搖,是具體描繪,寫法也不同,也顯得生動。
再看尾聯,引出牛郎,從一千河的銀河,來想象牛郎的關心人間的事。稱牛郎是引用格,引用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逐逝波”是比喻,把過去的悲歡如逝水的流去。第二首的“紙船”是仿擬格,模仿韓愈的《送窮文》的“結草為船”。這樣運用多種手法,才使得這兩首詩寫得形象生動,可供品味。
創作背景
血吸蟲病在中國流行了2000多年,對人民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共中央非常重視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1953年前后就派出100多名醫務人員進駐重疫區余江縣除滅血吸蟲病,治好千余人。1956年2月27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強調“全黨動員,全民動員,消滅血吸蟲病”,并且把消滅血吸蟲病寫進了《農業發展綱要40條》。同年,中共中央成立了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派出大批醫療隊到疫區進行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工作取得明顯的效果,疫區余江縣人們提出了“半年準備,一年戰斗,半年掃尾”的口號,發揮沖天干勁,與瘟神作戰,并大力興修水利,填平溝壑,根絕血吸蟲的滋生地,僅用了兩年時間,就根絕了血吸蟲病。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報道了這個消息,刊載了通訊《第一面紅旗——記江西余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毛澤東讀后十分欣慰,徹夜未眠,第二天早晨便寫了這兩首詩,并在詩題下用一段優美的文字描述了作詩時的喜悅心情。這兩首詩最早發表于《詩刊》1958年10月號和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報》第一版,同日《人民日報》第八版發表毛澤東這兩首詩手稿。發表時,題為《送瘟神二首》。收入1963年版《毛主席詩詞》時,改作《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澤東詩詞《七律二首·送瘟神》注釋和鑒賞】相關文章:
毛澤東詩詞《五律·看山》注釋和鑒賞12-20
毛澤東詩詞鑒賞08-16
送兄古詩詞鑒賞01-08
毛澤東最經典詩詞03-26
毛澤東著名詩詞09-27
毛澤東著名詩詞全集06-30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詞鑒賞02-01
詩詞鑒賞05-27
讀《毛澤東詩詞鑒賞》有感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