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冬天的古詩
冬天的古詩
更新時間:2024-01-28 10:32:46
  • 相關推薦
冬天的古詩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天的古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天的古詩1

  七律《江南雪》

  (平水韻)

  寒宵塞北行云去,曉色江南雪景栽。

  但覺朱樓更舊貌,忽聞紫陌建瑤臺。

  飛檐點筆銀花現,望眼傾心玉魄開。

  落筆攜梅香一縷,詩風共綴雅頻來。

  五律《冬雪》

  (平水韻)

  臘月芳游盡,開軒羽翼飛。

  涼亭鋪錦被,玉粉疊羅幃。

  柳色身姿弱,農家巷陌稀。

  天工生妙筆,風雪故思歸。

  七律《詠雪》

  (平水韻)

  亭際嫣紅別玉臺,萬朵銀花一夜開。

  滿枝頻借寒風舞,小徑寒欺粉蝶來。

  緩緩峰前雕素景,茫茫陌上砌云腮。

  山陰絕地神飛筆,漏境尋幽醉欲徊。

  五律《雪仙子》

  (平水韻)

  道是天宮粉,人間水國鋪。

  疑春飛柳絮,醉意捧花奴。

  抱去嬌娘軟,飄來玉骨酥。

  窗開臨入寢,切切正相扶。

  五律《迎雪》

  (平水韻)

  梨花臨別院,入牖舞悠哉。

  落硯香池染,飛檐玉榻來。

  亭樓移畫棟,水國砌云腮。

  遠近茫茫白,夢傾詩泄臺。

  對雪獻從兄虞城宰

  唐—李白

  昨夜梁園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樹,腸斷憶連枝。

  對雪

  唐—子蘭

  密密無聲墜碧空,霏霏有韻舞微風。

  幽人吟望搜辭處,飄入窗來落硯中。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唐—王維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滁城對雪

  唐—韋應物

  晨起滿闈雪,憶朝閶闔時。

  玉座分曙早,金爐上煙遲。

  飄散云臺下,凌亂桂樹姿。

  廁跡鴛鷺末,蹈舞豐年期。

  今朝覆山郡,寂寞復何為。

  近臘對雪有懷林居

  唐—李德裕

  蓬門常晝掩,竹徑寂無人。

  鳥起飄松霰,麇行動谷榛。

  應知禽魚侶,合與薜蘿親。

  遙憶平皋望,溪煙已發(fā)春。

冬天的古詩2

  1.梅花大庾嶺頭發(fā),柳絮章臺街里飛。____李商隱《對雪二首》

  2.羅襟濕未干,又是凄涼雪。____張淑芳《滿路花·冬》

  3.將軍玉帳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飛。____劉基《北風行》

  4.三日柴門擁不開,階平庭滿白皚皚。____韓愈《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見寄》

  5.典盡客衣三尺雪,煉精詩句一頭霜。____王建《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6.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____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7.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____黃升《南鄉(xiāng)子·冬夜》

冬天的古詩3

  原文: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譯文

  作者:佚名

  大風夾雜著霜雪猛烈地肆虐在天地之間,溫泉火井(火井可能是炭爐)旁邊也了無生氣。

  河海中的龍蛇也凍得不得伸展(或者是,河海像龍蛇一樣凍得不得伸展),連四季常青的松柏都退去了綠色,顯得消瘦了許多。

  賞析

  人抒發(fā)的.寒冬下觸景生情,主旨就是表達了冷、冬季得嚴寒。若是還有深意,那就只能找下當時的時代環(huán)境了,岑參是唐代邊塞詩人,可能還存有戰(zhàn)士對歸家的向往吧,冬日思鄉(xiāng),更感冷冽。

  作者介紹

  岑參

  岑參(cénshēn)(約715年—770年),漢族,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去世之時56歲。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現存詩403首,七十多首邊塞詩,另有《感舊賦》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銘兩篇。...

  冬天,指冬季。北半球一年當中最寒冷的季節(jié)。描寫冬天夜晚的古詩《冬夕》,就是描寫了冬天最冷時候人內心的無助!

冬天的古詩4

  1、《夜雪》唐代·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2、《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3、《壽陽曲·江天暮雪》元代·馬致遠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4、《西江月·梅花》宋代·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5、《邯鄲冬至夜思家》唐代·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6、《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宋代·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7、《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清代·納蘭性德

  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

  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行。

  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

  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

  8、《李端公 / 送李端》唐代·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9、《大德歌·冬景》元代·關漢卿

  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

  密灑堪圖畫,看疏林噪晚鴉。

  黃蘆掩映清江下,斜纜著釣魚艖。

  10、《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唐代·岑參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軍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云屯,戰(zhàn)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11、《觀放白鷹二首》唐代·李白

  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

  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

  寒冬十二月,蒼鷹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萬里高。

  12、《賣炭翁》唐代·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冬天的古詩5

  1、《南秦雪》

  唐·元稹

  帝城寒盡臨寒食,駱谷春深未有春。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

  飛鳥不飛猿不動,青驄御史上南秦。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5、《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6、《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北風行》

  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8、《清平樂》

  唐·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9、《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10、《冬夕》

  唐·岑參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冬天的古詩6

  1、去冬初去國,逆旅等順境。——李昴英《酌別張子元二首·其一》

  2、懶能著眼看時事,相約梅花住過冬。——史彌寧《庵居》

  3、窮冬碩果何曾食,滄海明珠不再還。——方回《送紫陽王山長俊甫如武林五首·其一》

  4、大河冬合時,上可馳車馬。——梅堯臣《送李審言殿丞歸河陽》

  5、羊裘御冬溫,袞繡未云益。——楊時《嚴陵釣臺》

  6、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釋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7、勝日笑譚方袞袞,殘冬光景苦匆匆。——陳造《郝澤民主簿贈詩次韻二首·其一》

  8、冬有靈湯溢,夏無炎暑侵。——李中《廬山》

  9、輪蹄影絕冬深路,鳥雀聲稀雪后天。——寇準《冬日偶成》

  10、郵亭逼仄但宜冬,恰似披裘坐土空。——范成大《范陽驛》

  11、淑氣春風和,美化冬日暄。——魏野《贈孫何狀元》

  12、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歲二紅無。——李曾伯《久雨之余隔窗聞雪簡書院諸丈二首·其一》

  13、萬里衡陽冬欲暖,失身元為稻粱謀。——王安石《池雁》

  14、冬春無異色,朝暮有清風。——儲光羲《雜詠五首·石子松》

  15、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6、冬夜夜寒冰合井,畫堂明月侵幃。——蘇軾《臨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17、清冬賓御出,蜀道翠微間。——耿湋《送崔明府赴青城》

  18、冬日有情還可愛,忽開云霧見林丘。——王之道《冬日出郊二首·其一》

  19、窮冬掩關臥,豈為作詩苦。——張栻《初春和折子明歲前兩詩》

  20、隆冬凋百卉,江梅歷孤芳。——朱熹《賦水仙花》

  21、寒窗寂寞度殘冬,接得春來雨又風。——施樞《新晴》

  22、綠樹冬深不怕霜,怪來風上說南方。——郭登《梅花鋪》

  23、譬之適時運,寒暑變冬夏。——王令《贈周伯玉下第》

  24、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宋之問《渡漢江》

  25、黃楊與冬青,郁郁自成列;其根貫石罅,橫逸相糾結。——陸游《山行》

  26、多寒冬更甚,少睡夜能長。——王之道《和歷陽李簿見寄》

  27、東多高靜鄉(xiāng),芳宅冬亦崇。——孟郊《送陸暢歸湖州,因憑題故人皎然塔·陸羽墳》

  28、天子乘冬校獵回,鉤陳平野轉瑤魁。——宋庠《從獵晚歸馬上默成奉呈承旨端明王學士》

  29、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白居易《早冬》

  30、夏熱綠楊影滿地,冬寒白樹覆前庭。——釋慧暉《偈頌三十首·其一》

  31、自古承春早,嚴冬斗雪開。——朱慶馀《早梅》

  32、冬夜苦難曉,短景復易夕。——陳傅良《再和前韻》

  33、貪把蘭亭學字,一冬忘了彈棋。——石正倫《清平樂·香搖穗碧》

  34、桂樹冬榮覆院幽,護寒鸚鵡傍青油。——宋登春《和贈李少卿》

  35、晚白菜肥蠶出火,冬青花落燕成家。——桂衡《春暮》

  36、每遇陽生冬至,方能夫唱妻隨。——王《西江月·離位翻為姹女》

  37、蕭條冬事堂堂去,拍塞韶光點點開。——程徹《春信》

  38、春來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楊凝式《雪晴》

  39、西院木魚東院鼓,冬窩客子正濃鼾。——錢時《冬窩枕上》

  40、凄清冬夜景,搖落長年情。——白居易《酬夢得霜夜對月見懷》

冬天的古詩7

  第一首:《梅花》

  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賞析】:這是一首經典的詠梅詩。全詩贊揚了梅花不畏嚴寒的頑強精神,表現出詩人堅貞不屈的品格。梅花雖然像雪,但卻不是雪,他散發(fā)出來的清新、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突出了梅花的內在美。作者以雪比喻梅花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表達了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第二首:《江雪》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冬天

  【賞析】: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名篇,描繪了一幅冬日里臨江垂釣的圖景,塑造了一個在雪天獨自釣魚的老漁翁形象。詩人通過寒冷、寂靜的.描寫,突出老漁翁的孤獨,借此比喻詩人的寂寞情懷,也表現了詩人不畏嚴寒、勇于抗爭的精神。

  第三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賞析】: 這首詩用極其凝練的筆觸,描畫了一幅以旅客夜晚投宿、風雪人歸為素材的畫面。詩人風雪圖中的所見、所感、所聞,只簡單幾筆就烘托了詩人蒼涼和悲切的心境。

冬天的古詩8

  1、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

  2、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3、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

  4、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

  5、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 (唐·李白)

  6、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唐·李白)

  7、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唐·李白)

  8、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唐·杜甫)

  9、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唐·杜甫)

  10、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唐·杜甫)

  1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唐·杜甫)

  12、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唐·杜甫)

  13、窗汗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唐·杜甫)

  14、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唐·杜甫)

  15、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霄 (唐·杜甫)

  16、其余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雜霞雪 (唐·杜甫)

  17、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唐·白居易)

  18、歲暮風動地,夜寒雪連天 (唐·白居易)

  1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唐·白居易)

  20、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唐·白居易)

  21、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唐·白居易)

  22、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白居易)

  23、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白居易)

  24、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唐·盧綸)

  25、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唐·盧綸)

  26、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

  27、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唐·王維)

  28、日暮蒼山遠,風雪夜歸人 (唐·劉長卿)

  29、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

  30、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

  31、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唐·岑參)

  32、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唐·岑參)

  33、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

  34、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唐·韓愈)

  35、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沉沉飛雪白 (唐·李頎)

  36、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唐·李頎)

  37、亂山殘雪衣,孤獨異鄉(xiāng)人 (唐·崔涂)

  38、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

  39、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唐·呂溫)

  40、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唐·董思恭)

  41、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唐·李世民)

  42、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唐·高駢)

  43、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唐·高適)

  44、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銷 (唐·張謂)

  45、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唐·宋之問)

  46、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隱)

  47、黃昏門外六花飛,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樓鑰《謝林景思和韻》

  48、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唐·祖詠)

  49、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唐·劉駕)

  50、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

  51、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唐·劉駕《苦寒吟》

  5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53、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唐·元稹

  54、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55、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56、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57、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孟郊

  58、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元·黃庚《雪》

  59、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60、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61、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唐·杜甫《對雪》

  62、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漢·《古詩孟冬寒氣至》

  63、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64、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5、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66、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67、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68、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

  69、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70、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71、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清·洪昇《雪望》

  72、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

  73、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74、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75、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唐·李白《北風行》

  76、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白居易

  77、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78、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79、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80、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冬天的古詩9

  1、《梅花絕句》

  宋·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2、《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唐·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3、《念奴嬌·梅》

  宋·辛棄疾

  疏疏淡淡,問阿誰、堪比天真顏色。

  笑殺東君虛占斷,多少朱朱白白。

  雪里溫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香嫩,迥然天與奇絕。

  嘗記寶篽寒輕,瑣窗人睡起,玉纖輕摘。

  漂泊天涯空瘦損,猶有當年標格。

  萬里風煙,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不如歸去,閬苑有個人憶。

  4、《觀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5、《終南望馀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6、《北風行》

  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7、《閣夜》

  唐·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8、《征怨》

  唐·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9、《對雪》

  唐·杜甫

  戰(zhàn)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10、《別老母》

  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11、《古從軍行》

  唐·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12、《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13、《除夜雪》

  宋·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14、《早梅》

  唐·柳宗元

  早梅發(fā)高樹,迥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15、《生查子·重葉梅》

  宋·辛棄疾

  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

  霜月定相知,先識春風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

  折我最繁枝,還許冰壺薦。

  16、《冬柳》

  唐·陸龜蒙

  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

  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冬天的古詩10

  1、香力添熏羅被,瘦肌猶怯冰綃。——吳文英《西江月·賦瑤圃青梅枝上晚花》

  2、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盧梅坡《雪梅》

  3、昨晚西窗風料峭,又把黃梅瘦了。——吳綺《惜分飛·寒夜》

  4、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云起,夜窗如晝。——盧祖皋《賀新郎·挽住風前柳》

  5、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6、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7、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杜甫《悲陳陶》

  8、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王冕《墨梅》

  9、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10、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11、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張道洽《嶺梅》

  12、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13、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14、投宿骎骎征騎,飛雪滿孤村。——孔夷《南浦·旅懷》

  15、寒沙四面平,飛雪千里驚。——范云《效古詩》

  16、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杜甫《閣夜》

  1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其一》

  18、千門九陌花如雪,飛過宮墻兩自知。——溫庭筠《題柳》

  19、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

  2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齊己《早梅》

  21、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22、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曹雪芹《訪妙玉乞紅梅》

  23、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怨樓間。——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4、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25、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26、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7、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28、煙橫水際,映帶幾點歸鴉,東風銷盡龍沙雪。——賀鑄《石州引·薄雨初寒》

  29、古石埋香,金沙鎖骨連環(huán)。——吳文英《高陽臺·落梅》

  30、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31、隔江風雨晴影空,五月深山護微雪。——林景熙《冬青花》

  32、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沁園春·雪》

  33、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李白《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34、何人寄與天涯信,趁東風急整歸船。——王沂孫《高陽臺·殘萼梅酸》

  35、穿廚孤雉過,臨屋舊猿鳴。——李白《冬日歸舊山》

  36、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劉禹錫《更衣曲》

  37、垂釣板橋東,雪壓蓑衣冷。——釋敬安《題寒江釣雪圖》

  38、遙想疏梅此際,月底香英白。——晏幾道《六么令·雪殘風信》

  39、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枝雪。——范成大《霜天曉角·梅》

  40、浮玉飛瓊,向邃館靜軒,倍增清絕。——周邦彥《三部樂·商調梅雪》

  41、寒風淅瀝,遙天萬里,黯淡同云冪冪。——紫姑《白苧》

  42、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周邦彥《花犯·小石梅花》

  43、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楊萬里《最愛東山晴后雪》

  44、看檻曲縈紅,檐牙飛翠。——姜夔《翠樓吟·淳熙丙午冬》

  45、萬里風煙,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辛棄疾《念奴嬌·梅》

  46、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

  47、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孟郊《苦寒吟》

  48、三日柴門擁不開,階平庭滿白皚皚。——韓愈《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見寄》

  49、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0、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51、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洪昇《雪望》

  52、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杜甫《對雪》

  53、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54、六花時時飄,集我車上氈。——陸文圭《宿遷道中遇雪》

  55、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陸游《梅花絕句》

  56、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對雪》

  57、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二首》

  58、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杜甫《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

  59、斜月照簾帷,憶君和夢稀。——毛熙震《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60、烈烈寒風起,慘慘飛云浮。——李世民《冬狩》

冬天的古詩11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

  2)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唐·李白)

  3)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唐·杜甫)

  4)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5)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唐·白居易)

  6)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唐·白居易)

  7)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唐·白居易)

  8)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

  9)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對雪》

  10)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陰沉飛雪白。——唐·李頎《聽董大彈胡》

  11)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12)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3)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14)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15)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16)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7)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唐·董思恭)

  18)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19)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謝安《詠雪聯句》

  20)窗汗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唐·杜甫)

  21)千里黃云白日曛,被風吹雁雪紛紛。——唐·高適《別董大》

  22)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23)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唐·李頎)

  24)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唐·杜甫)

  25)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唐·李白)

  26)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7)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廬山謠寄》

  28)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唐·杜甫)

  29)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

  30)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唐·盧綸《送李端》

  31)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32)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唐·劉駕《苦寒吟》

  33)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34)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唐·岑參)

  35)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36)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李白《觀放白鷹·其一》

  37)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唐·宋之問《苑中遇雪》

  38)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唐·白居易)

  39)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40)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唐·杜甫)

  41)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唐·杜甫)

  42)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43)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唐·韓?)

  4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

  45)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唐·李白)

  46)亂山殘雪衣,孤獨異鄉(xiāng)人。(唐·崔涂)

  47)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青松》

  48)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唐·杜甫)

  49)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劉長卿)

  5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唐·岑參《白雪歌送武》

  51)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52)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53)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唐·王維)

  54)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

  55)其余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雜霞雪。(唐·杜甫)

  56)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李煜《清平樂》

  57)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唐·韓愈)

  58)寒風吹日短,風浪與云平。——杜甫《公安縣懷古》

  59)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

  60)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xiāng)人。——唐·崔涂《除夜有懷》

  61)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唐·盧綸)

  62)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元·黃庚《雪》

  63)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唐·呂溫)

  64)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謝靈運《歲暮》

  65)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唐·盧綸)

  66)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

  67)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

  68)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唐·白居易)

  69)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70)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唐·元稹《南秦雪》

  71)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南宋·盧梅坡《雪梅》

  72)日暮蒼山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

  7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74)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75)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沉沉飛雪白。(唐·李頎)

  76)歲暮風動地,夜寒雪連天。(唐·白居易)

  77)其馀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動煙雪。——杜甫《諷錄事宅觀》

  78)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唐·白居易)

  79)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李白《北風行》

  80)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霄。(唐·杜甫)

冬天的古詩12

  梅花

  作者: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冬

  作者: 翁洮

  寂寂棲心向杳冥,苦吟寒律句偏清。

  云凝止水魚龍蟄,雪點遙峰草木榮。

  迥夜爐翻埃燼色,天河冰輾轆轤聲。

  歸飛未得東風力,魂斷三山九萬程。

  苦寒吟·天寒色青蒼

  作者: 孟郊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壯陰正奪陽。

  調苦竟何言,凍吟成此章。

  江雪

  作者: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冬日歸舊山

  作者: 李白

  未洗染塵纓,歸來芳草平。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地冷葉先盡,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樹倒江橫。

  白犬離村吠,蒼苔壁上生。

  穿廚孤雉過,臨屋舊猿鳴。

  木落禽巢在,籬疏獸路成。

  拂床蒼鼠走,倒篋素魚驚。

  洗硯修良策,敲松擬素貞。

  此時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冬天的古詩13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空負頭上巾,吾于爾何有?

  注釋:①王歷陽:指歷陽姓王的縣丞。歷陽縣,秦置。隋唐時,為歷陽郡治。

  ②五株柳:陶淵明畜素琴一張,宅邊有五柳樹。

  ③空負頭上巾:語出陶淵明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譯文:大地一片雪白,風色寒厲,紛紛的雪花片片如大手。

  笑死了陶淵明,就因為你不飲杯中酒。

  你真是浪撫了一張素琴,虛栽了五株翠柳。

  辜負了戴的頭巾,我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賞析

  李白更以“斗酒詩百篇”名揚天下,他常以甘醇可口的美酒為寄托,做了大量的'反映心理情緒的詩。這首《嘲王歷陽不肯飲酒》便是。

  歷陽,唐代郡縣,治今安徽省和縣歷陽鎮(zhèn),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當時李白訪問歷陽縣,正值大雪紛飛,縣丞設宴招待李白,李白席間頻頻舉杯,贊賞歷陽山美、水美、酒美,可惜就是人不“美”——沒有人陪他喝酒。于是席中賦詩《嘲王歷陽不肯飲酒》,豪情萬丈,景象怡人。從此詩可以看出李白的心中的偶像是五柳先生陶淵明。他嘲笑王歷陽表面上以陶淵明為榜樣,可是喝酒不痛快,徒有虛名。“浪”、“虛”、“空”三字用得巧妙,傳達出嘲諷及激將之意,充分顯示了李白的沖天豪氣。

  酒,歷來是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詩人尤甚,李白更是以“斗酒詩百篇”名揚天下。

冬天的古詩14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1、散關三尺雪,回夢舊鴛機。(李商隱)描寫冬天雪景的優(yōu)美詩句

  12、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

  13、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祖詠)

  14、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

  15、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李白《公眾行樂詞》

  16、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對雪》經典詩句

  17、雪 盡道豐年瑞, 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 為瑞不宜多 (羅隱)

  18、散關三尺雪,回夢舊鴛機。(李商隱)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祖詠)

  19、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

  20、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歡顏。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對雪》

  21、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李白《公眾行樂詞》

冬天的古詩15

  1、《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5、《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6、《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冬至夜懷湘靈》

  唐·白居易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8、《子夜冬歌》

  唐·崔國輔

  寂寥抱冬心,裁羅又褧褧。

  夜久頻挑燈,霜寒剪刀冷。

  9、《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10、《冬夕》

  唐·岑參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11、《初冬夜飲》

  唐·杜牧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

  12、《冬夜送人》

  唐·賈島

  平明走馬上村橋,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無限路迢迢。

  13、《窮冬曲江閑步》

  唐·裴夷直

  雪盡南坡雁北飛,草根春意勝春暉。

  曲江永日無人到,獨繞寒池又獨歸。

  14、《冬郊行望》

  唐·王勃

  桂密巖花白,梨疏樹葉紅。

  江皋寒望盡,歸念斷征篷。

  15、《初冬偶作》

  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錢,劉墮閑沽盡醉眠。

  酒病校來無一事,鶴亡松老似經年。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视观看在线a |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网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