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閱讀>詩詞>愛國的詩句
愛國的詩句
更新時(shí)間:2023-12-28 08:15:35
  • 相關(guān)推薦
愛國的詩句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句了吧,詩句是高度凝練的語句,集中地反映著社會(huì)生活。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詩句才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國的詩句,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國的詩句1

  1、天厭虜,臣離德。——史達(dá)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2、讀書本意在元元。——陸游《讀書》

  3、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4、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范倅壽》

  5、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6、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7、南北驅(qū)馳報(bào)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戚繼光《馬上作》

  8、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羅隱《西施》

  9、天相漢,民懷國。——史達(dá)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10、此地曾經(jīng)翠輦過,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銷南國美人盡,怨入東風(fēng)芳草多。——?jiǎng)妗督?jīng)煬帝行宮》

  11、可憐報(bào)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楊炎正《水調(diào)歌頭·登多景樓》

  12、白頭燈影涼宵里,一局殘棋見六朝。——錢謙益《金陵后觀棋絕句六首·選一》

  13、於中應(yīng)有,一個(gè)半個(gè)恥臣戎。——陳亮《水調(diào)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1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曲》

  15、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酒瀟瀟雨。——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16、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17、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張?jiān)伞顿R新郎·寄李伯紀(jì)丞相》

  18、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9、但將千歲葉,常奉萬年杯。——趙彥昭《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yīng)制》

  20、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李白《清平調(diào)·其三》

愛國的詩句2

  1、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tái)。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2、歸老寧無五畝田,讀書本意在元元。陸游《讀書》

  3、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元結(jié)《賊退示官吏》

  4、投軀報(bào)明主,身死為國殤。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5、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李白《古風(fēng)》

  6、凄涼白馬市中簫,夢入西湖數(shù)六橋。絕好江山誰看取,濤聲怒斷浙江潮。康有為《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感》

  7、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獄中題壁》

  8、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懷古》

  9、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0、朝市不足問,君臣隨草根。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11、天與三臺(tái)座,人當(dāng)萬里城。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12、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13、金甌已缺總須補(bǔ),為國犧牲敢惜身!嗟險(xiǎn)阻,嘆飄零。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14、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dòng)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15、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送楊民瞻》

  1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7、西北神州,依舊一新亭。元好問《江城子醉來長袖舞雞鳴》

  18、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李賀《李憑箜篌引》

  19、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

  20、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21、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張昪《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22、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3、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齧空林。鄭思肖《二礪》

  24、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25、今日樓臺(tái)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26、愿得此身長報(bào)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27、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28、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29、宗臣事有征,廟算在休兵。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30、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李白《太原早秋》

愛國的詩句3

  1、中興諸將誰降敵,負(fù)國奸臣主議和。——于謙《岳忠武王祠》

  2、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fēng)。——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3、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陸游《病起書懷》

  4、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戚繼光《望闕臺(tái)》

  5、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yǎng)拙剛于戍卒宜。——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6、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shí)猶動(dòng)楚人哀!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查慎行《三閭祠》

  7、卜宅從茲老,為農(nóng)去國賒。——杜甫《為農(nóng)》

  8、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nóng)》

  9、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0、寸寸山河寸寸金。——黃遵憲《贈(zèng)梁任父母同年》

  11、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shí)雪。——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12、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13、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范倅壽》

  14、金甌已缺總須補(bǔ),為國犧牲敢惜身!嗟險(xiǎn)阻,嘆飄零。——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15、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16、奏愷樂,歸皇都,班爵獻(xiàn)俘邦國娛。——何承天《戰(zhàn)城南》

  17、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李賀《李憑箜篌引》

  18、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黃遵憲《贈(zèng)梁任父母同年》

  19、為問花何在,夜來風(fēng)雨,葬楚宮傾國。——周邦彥《六丑·落花》

  20、銀臺(tái)金闕如夢中,秦皇漢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遠(yuǎn)》

  21、忽憶周天子,驅(qū)車上玉山。——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三》

  22、一身報(bào)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夜泊水村》

  23、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4、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李商隱《富平少侯》

  25、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朱彝尊《賣花聲·雨花臺(tái)》

  26、漢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黃庭堅(jiān)《水調(diào)歌頭·落日塞垣路》

  27、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8、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29、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30、秋風(fēng)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31、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2、莫避春陰上馬遲。——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小?/p>

  3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34、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35、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36、夢到鳳凰臺(tái)上,山圍故國周遭。——完顏璹《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

  37、秦時(shí)明月漢時(shí)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曲》

  38、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汪元量《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39、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陸龜蒙《吳宮懷古》

  40、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病起書懷》

  4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

  42、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

  43、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嚴(yán)遂成《烏江項(xiàng)王廟》

  44、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xiàng)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45、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李商隱《茂陵》

  46、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dú)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47、四海翻騰云水路,五洲震蕩風(fēng)雷激。——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48、春風(fēng)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隱《隋宮》

  49、詩界千年靡靡風(fēng),兵魂銷盡國魂空。——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50、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李綱《病牛》

  51、獨(dú)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審言《渡湘江》

  52、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53、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4、天相漢,民懷國。——史達(dá)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55、楚雖三戶能抗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游《金錯(cuò)刀行》

  56、漸老念鄉(xiāng)國,先歸獨(dú)羨君。——簡長《送僧南歸》

  57、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58、平生端有活國計(jì),百不一試薶九京。——黃庭堅(jiān)《送范德孺知慶州》

  59、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曲》

  60、白發(fā)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jiǎng)⒖饲f《賀新郎·九日》

  61、梅似雪,柳如絲。——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小?/p>

  62、家國興亡自有時(shí),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隱《西施》

  63、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yáng)旌。——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64、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元結(jié)《賊退示官吏》

  65、嘆神游故國,花記前度。——?jiǎng)⒊轿獭短m陵王·丙子送春》

  66、閑夢遠(yuǎn),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yuǎn),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李煜《望江南·閑夢遠(yuǎn)》

  67、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獄中題壁》

  68、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tái)。——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69、小來思報(bào)國,不是愛封侯。——岑參《送人赴安西》

  70、白頭燈影涼宵里,一局殘棋見六朝。——錢謙益《金陵后觀棋絕句六首·選一》

  71、他鄉(xiāng)生白發(fā),舊國見青山。——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

  72、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73、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簾來。——張祜《集靈臺(tái)·其一》

  74、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張?jiān)伞顿R新郎·寄李伯紀(jì)丞相》

  75、可惜庭中樹,移根逐漢臣。——孔紹安《侍宴詠石榴》

  76、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聶夷中《詠田家》

  77、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78、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沁園春·雪》

  79、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夏完淳《即事·復(fù)楚情何極》

  80、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王之渙《涼州詞二首》

愛國的詩句4

  1、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馬上作》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shí)君。——高適《別董大》

  3、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5、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令狐楚《少年行》

  6、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病起書懷》

  7、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yán)武《軍城早秋》

  8、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

  9、愿得此身長報(bào)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戴叔倫《塞上曲·漢家旌幟滿陰山》

  10、絕域從軍計(jì)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龔自珍《漫感》

  11、一自胡塵入漢關(guān),十年伊洛路漫漫。——陳與義《詠牡丹》

  12、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zèng)別》

  13、今日樓臺(tái)鼎鼐,明年帶礪山河。——?jiǎng)⑦^《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1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5、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溫庭筠《過五丈原》

  16、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17、聞風(fēng)六郡伏,計(jì)日五戎平。——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18、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愛國的詩句5

  1、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曹操《薤露》

  2、六朝春草里,萬井落花中。——屈大均《秣陵》

  3、所賴今天子,漢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詩》

  4、待罪居?xùn)|國,泣涕常流連。——曹植《怨歌行》

  5、皇靈大動(dòng)變,震雷風(fēng)且寒。——曹植《怨歌行》

  6、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屈大均《秣陵》

  7、素臣稱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錫《塞上曲》

  8、龍虎方交爭,七國并抗衡。——張華《游俠篇》

  9、武皇去金閣,英威長寂寞。——江淹《銅爵妓》

  10、愁損辭鄉(xiāng)去國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磯》

  11、從臣皆半醉,天子正無愁。——李商隱《陳后宮》

  12、漸老念鄉(xiāng)國,先歸獨(dú)羨君。——簡長《送僧南歸》

  13、生平未報(bào)國,留作忠魂補(bǔ)。——楊繼盛《就義詩》

  14、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崔道融《西施灘》

  15、霸基弊不振,晉楚更張皇。——柳宗元《詠三良》

  16、不見穿針?gòu)D,空懷故國樓。——孟浩然《他鄉(xiāng)七夕》

  17、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懷古》

  18、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屈原《國殤》

  19、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屈原《國殤》

  20、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21、乘云徑到玉皇家。——?jiǎng)⒖饲f《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22、家國興亡自有時(shí),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隱《西施》

  23、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cuò)轂兮短兵接。——屈原《國殤》

  24、余亦赴京國,何當(dāng)獻(xiàn)凱還。——孟浩然《送陳七赴西軍》

  25、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王維《送李判官赴東江》

  26、燕語如傷舊國春,宮花一落已成塵。——李益《隋宮燕》

  27、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

  28、漢家天子鎮(zhèn)寰瀛,塞北羌胡未罷兵。——汪遵《詠昭君》

  29、春風(fēng)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隱《隋宮》

  30、無邊家國事,并入雙蛾翠。——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31、投軀報(bào)明主,身死為國殤。——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32、鸚鵡殊姿致,鸞皇得比肩。——胡皓《同蔡孚起居詠鸚鵡》

  33、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鄭思肖《二礪》

  34、蜀魂飛繞百鳥臣,夜半一聲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35、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揚(yáng)子江》

  36、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王守仁《元夕二首》

  37、梅似雪,柳如絲。——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小?/p>

  38、莫避春陰上馬遲。——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小?/p>

  39、試聽別語慰相思。——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小?/p>

  40、一寸丹心圖報(bào)國,兩行清淚為思親。——于謙《立春日感懷》

  41、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fēng)。——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42、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李商隱《富平少侯》

  43、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汪元量《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44、更持銀盞起,為君壽。——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范倅壽》

  45、春來未有不陰時(shí)。——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小?/p>

  46、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陳子龍《點(diǎn)絳唇·春日風(fēng)雨有感》

  47、皇情眷億兆,割念俯懷柔。——鄭愔《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yīng)制》

  48、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嚴(yán)遂成《烏江項(xiàng)王廟》

  49、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文及翁《賀新郎·西湖》

  50、銀臺(tái)金闕如夢中,秦皇漢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遠(yuǎn)》

  51、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王之渙《涼州詞二首》

  52、春思遠(yuǎn),誰嘆賞、國香風(fēng)味。——周密《繡鸞鳳花犯·賦水仙》

  53、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簾來。——張祜《集靈臺(tái)·其一》

  54、天厭虜,臣離德/。——史達(dá)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55、漢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黃庭堅(jiān)《水調(diào)歌頭·落日塞垣路》

  56、天相漢,民懷國。——史達(dá)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57、今日樓臺(tái)鼎鼐,明年帶礪山河。——?jiǎng)⑦^《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58、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岑參《與高適薛據(jù)同登慈恩寺浮圖》

  59、器乏雕梁器,材非構(gòu)廈材。——趙彥昭《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yīng)制》

  60、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jiǎng)⑦^《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61、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張?jiān)伞顿R新郎·寄李伯紀(jì)丞相》

  62、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凄涼,剩粉余紅。——夏完淳《一剪梅·詠柳》

  63、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四》

  64、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張養(yǎng)浩《山坡羊·驪山懷古》

  65、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jiǎng)⒂礤a《金陵五題·石頭城》

  66、報(bào)國無門空自怨,濟(jì)時(shí)有策從誰吐。——吳潛《滿江紅·送李御帶珙》

  67、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張昪《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68、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shí)雪。——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69、山川勤遠(yuǎn)略,原隰軫皇情。——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70、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71、歌鐘旋可望,衽席豈難行。——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72、聞風(fēng)六郡伏,計(jì)日五戎平。——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73、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74、天意眷我中興,吾皇神武,踵曾孫周發(fā)。——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75、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76、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周密《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77、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生民何計(jì)樂樵蘇。——曹松《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78、六朝舊事,一江流水,萬感天涯暮。——張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

  79、人情展轉(zhuǎn)閑中看,客路崎嶇倦后知。——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小?/p>

  80、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81、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夏完淳《即事·復(fù)楚情何極》

  82、誰使神州,百年陸沉,青氈未還?悵晨星殘?jiān)拢敝莺澜堋!惾私堋肚邎@春·丁酉歲感事》

愛國的詩句6

  1、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宋.陸游《病起書懷》)

  2、寸寸山河寸寸金,瓜離分裂力誰任。 (清.黃遵憲《題梁任父同年》)

  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曹植《白馬篇》)

  4、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戰(zhàn)國.屈原《國殤》)

  5、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出塞》)

  6、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長報(bào)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 (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揚(yáng)子江》)

  9、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10、歸老寧無五畝田,讀書本意在元元。 (宋.陸游《讀書》)

  1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陸游《示兒》)

  12、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3、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宋.陸游《金錯(cuò)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競陸沉? (宋.鄭思肖《二礪》)

  1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戰(zhàn)國.屈原《離騷》)

  16、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漢.曹操《蒿里行》)

  17、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紳《憫農(nóng)》)

  18、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1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唐.杜甫《春望》)

  20、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唐.聶夷中《詠田家》)

  2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dòng)安如山 (唐.杜甫《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22、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唐.陳陶《隴西行》)

  23、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宋.李綱《病牛》)

  24、但愿蒼生俱飽暖, 不辭辛苦出山林。 (明.于謙《詠煤炭》)

愛國的詩句7

  《出塞》

  秦時(shí)明月漢時(shí)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夏日絕句》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xiàng)羽,不肯過江東。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愛國的詩句8

  1、國破山河落照紅。朱敦儒《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2、余亦赴京國,何當(dāng)獻(xiàn)凱還。孟浩然《送陳七赴西軍》

  3、荊山長號(hào)泣血人,忠臣死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4、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秋瑾《對(duì)酒》

  5、悵然孤嘯,青山故國,喬木蒼苔。倪瓚《人月圓傷心莫問前朝事》

  6、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7、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tái)。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8、三顧頻煩天下計(jì),兩朝開濟(jì)老臣心。杜甫《蜀相》

  9、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四》

  10、莫倚傾國貌,嫁取個(gè),有情郎。李隆基《好時(shí)光寶髻偏宜宮樣》

  11、三萬里河?xùn)|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2、所賴今天子,漢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詩》

  13、嘆神游故國,花記前度。劉辰翁《蘭陵王丙子送春》

  14、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獄中題壁》

  15、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6、天與三臺(tái)座,人當(dāng)萬里城。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17、南北驅(qū)馳報(bào)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戚繼光《馬上作》

愛國的詩句9

  1、予若洞庭葉,隨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謫巴中》

  2、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3、宮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蘇軾《虢國夫人夜游圖》

  4、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元結(jié)《賊退示官吏》

  5、龍虎方交爭,七國并抗衡。張華《游俠篇》

  6、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楊萬里《竹枝詞》

  7、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8、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9、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楊炎正《水調(diào)歌頭把酒對(duì)斜日》

  10、東南西北效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洪秀全《吟劍》

  11、愿得燕弓射天將,恥令越甲鳴吾君。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zhàn)取功勛!王維《老將行》

  12、不惜羅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陰移改。晁沖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shí)》

  13、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徐錫麟《出塞》

  14、六朝春草里,萬井落花中。屈大均《秣陵》

  15、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

  17、無邊家國事,并入雙蛾翠。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18、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簾來。張祜《集靈臺(tái)其一》

  19、行人莫問當(dāng)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許渾《咸陽城東樓》

  20、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1、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嚴(yán)遂成《烏江項(xiàng)王廟》

  22、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2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4、中興諸將誰降敵,負(fù)國奸臣主議和。于謙《岳忠武王祠》

  25、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6、寸寸山河寸寸金。黃遵憲《贈(zèng)梁任父母同年》

愛國的詩句10

  1、祖國陸沉人有責(zé),天涯飄泊我無家。秋瑾

  2、六朝春草里,萬井落花中。屈大均《秣陵》

  3、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譚嗣同

  4、夜視太白收光芒,報(bào)國欲死無戰(zhàn)場!宋陸游

  5、歸來報(bào)名主,恢復(fù)舊神州。《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6、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朱彝尊《賣花聲雨花臺(tái)》

  7、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yán)武《軍城早秋》

  8、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鄭思肖《二礪》

  9、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溫庭筠《過五丈原》

  10、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趙孟頫《岳鄂王墓》

  11、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過零丁洋》宋。文天祥

  12、西北神州,依舊一新亭。元好問《江城子醉來長袖舞雞鳴》

  13、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黃遵憲《贈(zèng)梁任父母同年》

  1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

  15、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6、此地曾經(jīng)翠輦過,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銷南國美人盡,怨入東風(fēng)芳草多。劉滄《經(jīng)煬帝行宮》

愛國的詩句11

  1、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趙孟頫《岳鄂王墓》

  2、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4、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5、一寸丹心圖報(bào)國,兩行清淚為思親。__于謙《立春日感懷》

  6、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7、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春望》

  8、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fù).有作為的人。

  9、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10、忍淚失聲問使者:幾時(shí)真有六軍來

  11、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王守仁《元夕二首》

  12、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13、愿得此身長報(bào)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1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5、楚雖三戶能抗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宋.陸游《金錯(cuò)刀行》

  16、錦繡河山好收拾,萬民盡做主人翁。朱德

  17、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zhàn)國.楚.屈原《離騷》

  18、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9、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20、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1、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愛國的詩句12

  1、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王昌齡《青樓曲二首》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

  3、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4、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5、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李綱《病牛》

  6、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7、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jiǎng)⒖饲f《玉樓春·戲林推》

  8、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9、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洪秀全《吟劍詩》

  10、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shí)猶動(dòng)楚人哀!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查慎行《三閭祠》

  11、詩界千年靡靡風(fēng),兵魂銷盡國魂空。——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12、荊山長號(hào)泣血人,忠臣死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13、平生端有活國計(jì),百不一試薶九京。——黃庭堅(jiān)《送范德孺知慶州》

  14、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jiǎng)⒖饲f《沁園春·夢孚若》

  15、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周密《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16、六朝舊事,一江流水,萬感天涯暮。——張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

  17、望上國,山呼鰲抃,搖k爐香。——柳永《送征衣·過韶陽》

  18、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19、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王維《少年行四首》

  20、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21、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范倅壽》

  22、忽憶周天子,驅(qū)車上玉山。——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三》

  23、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24、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25、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26、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xì)堦枴!罹V《病牛》

  27、小來思報(bào)國,不是愛封侯。——岑參《送人赴安西》

  28、寸寸山河寸寸金。——黃遵憲《贈(zèng)梁任父母同年》

  29、中興諸將誰降敵,負(fù)國奸臣主議和。——于謙《岳忠武王祠》

  30、四海翻騰云水路,五洲震蕩風(fēng)雷激。——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31、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3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3、一自胡塵入漢關(guān),十年伊洛路漫漫。——陳與義《詠牡丹》

  34、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張?jiān)伞顿R新郎·寄李伯紀(jì)丞相》

  35、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36、一去隔絕國,思?xì)w但長嗟。——李白《千里思》

  37、無邊家國事,并入雙蛾翠。——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38、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39、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虞集《聽雨》

  40、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41、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2、漢家天子鎮(zhèn)寰瀛,塞北羌胡未罷兵。——汪遵《詠昭君》

  43、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44、山甫歸應(yīng)疾,留侯功復(fù)成。——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45、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楊萬里《竹枝詞》

  46、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47、予若洞庭葉,隨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謫巴中》

  48、日日望鄉(xiāng)國,空歌白苧詞。——張籍《薊北旅思》

  49、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50、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jì)。——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

  51、霸基弊不振,晉楚更張皇。——柳宗元《詠三良》

  52、白發(fā)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jiǎng)⒖饲f《賀新郎·九日》

  53、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fēng)。——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54、四牡何時(shí)入,吾君憶履聲。——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55、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56、夷甫諸人,神州沈陸,幾曾回首。——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57、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shí)了》

  58、為問花何在,夜來風(fēng)雨,葬楚宮傾國。——周邦彥《六丑·落花》

  59、愁損辭鄉(xiāng)去國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磯》

  60、宮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蘇軾《虢國夫人夜游圖》

  61、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問使者:‘幾時(shí)真有六軍來’——范成大《州橋》

  62、莫倚傾國貌,嫁取個(gè),有情郎。——李隆基《好時(shí)光·寶髻偏宜宮樣》

  63、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64、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酒瀟瀟雨。——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愛國的詩句13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無邊家國事,并入雙蛾翠。——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3、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4、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曹操《薤露》

  5、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獄中題壁》

  6、大家齊唱大風(fēng)歌。——?jiǎng)⑦^《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7、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8、漢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黃庭堅(jiān)《水調(diào)歌頭·落日塞垣路》

  9、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王維《少年行四首》

  10、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11、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12、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夏完淳《即事·復(fù)楚情何極》

  13、生平未報(bào)國,留作忠魂補(bǔ)。——楊繼盛《就義詩》

  14、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15、望上國,山呼鰲抃,遙爇爐香。——柳永《送征衣·過韶陽》

  16、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dòng)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17、宮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蘇軾《虢國夫人夜游圖》

  18、人情展轉(zhuǎn)閑中看,客路崎嶇倦后知。——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小?/p>

  19、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20、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

  21、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22、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溫庭筠《過五丈原》

  23、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jiǎng)⒖饲f《玉樓春·戲林推》

  24、奇謀報(bào)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朱敦儒《水龍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25、此地曾經(jīng)翠輦過,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銷南國美人盡,怨入東風(fēng)芳草多。——?jiǎng)妗督?jīng)煬帝行宮》

  26、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xì)堦枴!罹V《病牛》

  27、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8、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29、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30、千年史冊(cè)恥無名,一片丹心報(bào)天子。——陸游《金錯(cuò)刀行》

  31、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鄭思肖《二礪》

  32、歸鳳求皇意,寥寥不復(fù)聞。——杜甫《琴臺(tái)》

  33、天意眷我中興,吾皇神武,踵曾孫周發(fā)。——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3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35、漢家君臣?xì)g宴終,高議云臺(tái)論戰(zhàn)功。——王維《少年行四首》

  36、素臣稱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錫《塞上曲》

  37、且憑天子怒,復(fù)倚將軍雄。——高適《塞下曲》

  38、金甌已缺總須補(bǔ),為國犧牲敢惜身!嗟險(xiǎn)阻,嘆飄零。——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39、四牡何時(shí)入,吾君憶履聲。——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40、忘身辭鳳闕,報(bào)國取龍庭。——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41、時(shí)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shí)忠良。——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42、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崔道融《西施灘》

  43、天與三臺(tái)座,人當(dāng)萬里城。——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44、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于謙《詠煤炭》

  45、楚國青蠅何太多,連城白璧遭讒毀。——李白《鞠歌行》

  46、平生端有活國計(jì),百不一試薶九京。——黃庭堅(jiān)《送范德孺知慶州》

  47、一自胡塵入漢關(guān),十年伊洛路漫漫。——陳與義《詠牡丹》

  48、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羅隱《西施》

  49、臣子恨,何時(shí)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岳飛《滿江紅·寫懷》

  50、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51、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52、不見穿針?gòu)D,空懷故國樓。——孟浩然《他鄉(xiāng)七夕》

  53、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54、卜宅從茲老,為農(nóng)去國賒。——杜甫《為農(nóng)》

  55、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56、一去隔絕國,思?xì)w但長嗟。——李白《千里思》

  57、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陳子龍《點(diǎn)絳唇·春日風(fēng)雨有感》

  58、天時(shí)懟兮威靈怒,嚴(yán)殺盡兮棄原野。——屈原《國殤》

  59、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60、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61、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戚繼光《望闕臺(tái)》

  62、家國興亡自有時(shí),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隱《西施》

  63、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yuǎn)。——屈原《國殤》

  64、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65、燕語如傷舊國春,宮花一落已成塵。——李益《隋宮燕》

  66、南北驅(qū)馳報(bào)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戚繼光《馬上作》

  67、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68、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張養(yǎng)浩《山坡羊·驪山懷古》

  69、愿得此身長報(bào)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70、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71、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聶夷中《詠田家》

  72、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73、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zhàn)骨。——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74、三萬里河?xùn)|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75、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76、猛將謀臣徒自貴,蛾眉一笑塞塵清。——汪遵《詠昭君》

  77、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78、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陸龜蒙《吳宮懷古》

  79、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四》

  80、從臣皆半醉,天子正無愁。——李商隱《陳后宮》

  81、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82、三顧頻煩天下計(jì),兩朝開濟(jì)老臣心。——杜甫《蜀相》

  83、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李商隱《茂陵》

  84、撫劍長號(hào)歸去也,千山風(fēng)雨嘯青鋒。——康有為《出都留別諸公》

  85、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凄涼,剩粉余紅。——夏完淳《一剪梅·詠柳》

  86、愁損辭鄉(xiāng)去國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磯》

  87、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88、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duì)宮娥。——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89、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詹玉《醉蓬萊·歸故山》

  90、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jiǎng)⒂礤a《蜀先主廟》

愛國的詩句14

  1、夜視太白收光芒,報(bào)國欲死無戰(zhàn)場。——陸游《隴頭水》

  2、他鄉(xiāng)生白發(fā),舊國見青山。——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

  3、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4、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5、一去隔絕國,思?xì)w但長嗟。——李白《千里思》

  6、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獄中題壁》

  7、日日望鄉(xiāng)國,空歌白苧詞。——張籍《薊北旅思》

  8、蜀魂飛繞百鳥臣,夜半一聲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9、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10、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1、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shí)非。——文天祥《南安軍》

  12、忘身辭鳳闕,報(bào)國取龍庭。——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13、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xiàng)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14、詩界千年靡靡風(fēng),兵魂銷盡國魂空。——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15、南北驅(qū)馳報(bào)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戚繼光《馬上作》

  16、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wèi)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zèng)梁任父母同年》

  17、獨(dú)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審言《渡湘江》

  18、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19、愿得此身長報(bào)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戴叔倫《塞上曲·漢家旌幟滿陰山》

  20、一自胡塵入漢關(guān),十年伊洛路漫漫。——陳與義《詠牡丹》

  21、閑夢遠(yuǎn),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yuǎn),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李煜《望江南·閑夢遠(yuǎn)》

  22、投軀報(bào)明主,身死為國殤。——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23、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24、愿得此身長報(bào)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25、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潘大臨《江間作四首·其三》

  26、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yán)武《軍城早秋》

  27、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8、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29、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30、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shí)猶動(dòng)楚人哀!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查慎行《三閭祠》

  31、悵然孤嘯,青山故國,喬木蒼苔。——倪瓚《人月圓·傷心莫問前朝事》

  32、昨夜秋風(fēng)入漢關(guān),朔云邊月滿西山。——嚴(yán)武《軍城早秋》

  33、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獄中題壁》

  34、愁損辭鄉(xiāng)去國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磯》

  35、故國梅花歸夢,愁損綠羅裙。——孔夷《南浦·旅懷》

  36、楚國青蠅何太多,連城白璧遭讒毀。——李白《鞠歌行》

  37、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jiǎng)⒂礤a《蜀先主廟》

  38、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戎昱《詠史》

  39、奏愷樂,歸皇都,班爵獻(xiàn)俘邦國娛。——何承天《戰(zhàn)城南》

  40、山甫歸應(yīng)疾,留侯功復(fù)成。——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41、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謝靈運(yùn)《七里瀨》

  42、余亦赴京國,何當(dāng)獻(xiàn)凱還。——孟浩然《送陳七赴西軍》

  43、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44、宮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蘇軾《虢國夫人夜游圖》

  45、愿得燕弓射天將,恥令越甲鳴吾君。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zhàn)取功勛!——王維《老將行》

  46、嘆神游故國,花記前度。——?jiǎng)⒊轿獭短m陵王·丙子送春》

  47、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嚴(yán)遂成《烏江項(xiàng)王廟》

  48、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陳子龍《點(diǎn)絳唇·春日風(fēng)雨有感》

  49、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yuǎn)。——屈原《國殤》

  50、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揚(yáng)子江》

  51、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52、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崔道融《西施灘》

  53、可惜庭中樹,移根逐漢臣。——孔紹安《侍宴詠石榴》

  54、更持銀盞起,為君壽。——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范倅壽》

  55、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56、撫劍長號(hào)歸去也,千山風(fēng)雨嘯青鋒。——康有為《出都留別諸公》

  57、晉武輕后事,惠皇終已昏。——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58、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周密《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59、天相漢,民懷國。——史達(dá)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60、愿得此身長報(bào)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61、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62、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病起書懷》

  63、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shí)威名。——黃庭堅(jiān)《送范德孺知慶州》

  64、無邊家國事,并入雙蛾翠。——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65、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66、人情展轉(zhuǎn)閑中看,客路崎嶇倦后知。——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小?/p>

  67、漢家君臣?xì)g宴終,高議云臺(tái)論戰(zhàn)功。——王維《少年行四首》

  68、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zhàn)骨。——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69、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70、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71、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鄭畋《馬嵬坡》

  72、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王維《少年行四首》

  73、三萬里河?xùn)|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74、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楊炎正《水調(diào)歌頭·把酒對(duì)斜日》

  75、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王昌齡《青樓曲二首》

  76、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文及翁《賀新郎·西湖》

  77、皇情眷億兆,割念俯懷柔。——鄭愔《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yīng)制》

  78、家國興亡自有時(shí),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隱《西施》

  79、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80、小來思報(bào)國,不是愛封侯。——岑參《送人赴安西》

  81、中原事業(yè)如江左,芳草何須怨六朝。——納蘭性德《秣陵懷古·山色江聲共寂寥》

  82、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李白《古風(fēng)》

  83、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84、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范倅壽》

  85、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李白《太原早秋》

  86、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87、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88、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qiáng)兮不可凌。——屈原《國殤》

  89、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汪元量《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90、咸言上國繁華,豈謂帝城羈旅。——子蘭《秋日思舊山》

  91、梅似雪,柳如絲。——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小?/p>

  92、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93、莫倚傾國貌,嫁取個(gè),有情郎。——李隆基《好時(shí)光·寶髻偏宜宮樣》

  94、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馬上作》

愛國的詩句15

  1、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晏殊。

  2、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毛澤東《沁園春·雪》

  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4、丈夫誓許國,憤惋復(fù)何有。——杜甫。

  5、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辛棄疾。

  6、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唐·陳陶《隴西行》

  7、都護(hù)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dòng)胡天曉。——岑參。

  8、所賴今天子,漢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詩》

  9、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

  10、六朝春草里,萬井落花中。——屈大均《秣陵》

  11、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示兒》

  12、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唐·李白《古風(fēng)》(十九)

  13、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tái)。——陸游。

  14、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dòng)安如山。——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15、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wèi)無窮填海心!——黃遵憲。

  16、君子之為學(xué)也,將以成身而備天下國家之用也。——宋纁。

  17、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8、身報(bào)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

  19、歸來報(bào)名主,恢復(fù)舊神州。——《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20、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游。

  21、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王守仁《元夕二首》

  22、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崔道融《西施灘》

  23、有誰知?鬢殘,心未死。——陸游《夜游宮》

  24、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沁園春·雪》

  25、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韓愈。

  26、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唐·李百藥《元景安傳》

  27、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嚴(yán)遂成《烏江項(xiàng)王廟》

  28、一身報(bào)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夜泊水村》

  29、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

  30、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辛棄疾。

  31、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清·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32、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

  33、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韋莊《臺(tái)城》

  34、愿得此身長報(bào)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35、報(bào)國無門空自怨,濟(jì)時(shí)有策從誰吐。——吳潛《滿江紅·送李御帶珙》

  36、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王維《送李判官赴東江》

  37、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杜甫。

  38、愛國平生端有活國計(jì),百不一試薶九京。——黃庭堅(jiān)《送范德孺知慶州》

  39、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40、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虞集《聽雨》

  41、夜視太白收光芒,報(bào)國欲死無戰(zhàn)場。——宋·陸游《隴頭水》

  42、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陳子龍《點(diǎn)絳唇·春日風(fēng)雨有感》

  43、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辛棄疾《鷓鴣天》

  44、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三國·曹植《雜詩六首》

  45、以國家之務(wù)為己任。——韓愈《送許郢州序》

  46、龍虎方交爭,七國并抗衡。——張華《游俠篇》

  47、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戰(zhàn)國·楚·屈原《國殤》

  48、報(bào)國之心,死而后已。——蘇軾。

【愛國的詩句】相關(guān)文章:

愛國的詩句200句04-11

愛國詩句(精選240句)06-19

愛國名言詩句220句03-17

有關(guān)愛國的詩句220句10-07

表現(xiàn)愛國主義的詩句12-26

愛國對(duì)聯(lián)01-19

愛國的作文03-24

愛國的標(biāo)語02-27

經(jīng)典愛國的古詩03-28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一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在线观看肉片AV网站免费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 | 亚洲综合在线女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