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小滿歐陽修古詩原文解析
小滿歐陽修古詩原文解析
更新時間:2023-12-27 08:49:05
  • 相關推薦
小滿歐陽修古詩原文解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滿歐陽修古詩原文解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小滿》

  歐陽修(宋)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譯文:

  小滿時節,夜鶯在茂盛的綠柳枝頭自由自在地啼鳴,明月照亮了萬里長空。

  我最喜歡觀看這個時節田壟前的麥子了,在初夏的風中輕輕搖曳笑看那滿地落紅。

  賞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所以叫小滿。這是一個幾近完美但還沒有抵達的時節,仿佛比喻著美妙的人生哲學——永無圓滿但又可心安意滿。這時當是下雨為佳,諺云:“小滿動三車。”這里的三車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絲車。讀此詩,我想像到是大雨剛過的晴朗夜晚,初夏的夜溫度適宜,詩人愜意地憑窗望景,心情是愉快的。

  歐陽修似乎很喜歡小滿這個節氣,還寫過《歸田園四時樂春夏二首(其二)》,與這首五言絕句成為關于小滿的詩詞里面最廣為流傳的節氣古詩,也都透露出歐陽修對田園歸隱的向往。這首詩的畫面感色彩感很強,我們能想到有綠色、黃色、紅色、藍色,好像一副經典的繪畫作品。詩詞的色彩感讓人身臨其境,開始兩句很清爽,又有點悲涼,因為“夜鶯”總讓人想到濟慈的《夜鶯頌》、王爾德的《夜鶯與玫瑰》、安徒生的《夜鶯》等相關等文學作品,夜鶯是一種帶著自我犧牲精神愛人的化身,也是自然和歡樂的精靈。

  中國古代詩歌里面似乎很少有用到夜鶯的,而歐陽修這首的意境和關鍵點真是與濟慈的《夜鶯頌》有異曲同工之感,“哦,我要一飲而悄然離開塵寰/和你同去幽暗的林中隱沒/遠遠地、遠遠隱沒,讓我忘掉/你在樹葉間從不知道的一切,/忘記這疲勞、熱病、和焦躁,/這使人對坐而悲嘆的世界;/在這里,青春蒼白、消瘦、死亡”;“去了!呵,我已經和你同往!/夜這般溫柔,月后正登上寶座,/周圍是侍衛她的一群星星”;“在溫馨的幽暗里,我只能猜想/這個時令該把哪種芬芳/賦予這果樹,林莽,和草叢,”;“這是個幻覺,還是夢寐?/那歌聲去了:我是睡?是醒”。

  當然歐陽老先生更是恬淡樂觀些,濟慈這個青年有些激烈悲情。我說開始兩句有點悲涼的原因,還來自色彩的感受,這兩句里面柳是綠色的,夜空應是藍色的,都是冷色調,這讓我想起爵士音樂家Miles Davis的《blue in green》,本詩的后面才變成了暖色:麥子的金黃色和花瓣的紅色。

  總體看這首詩,結合歐陽修的人生經歷、歷史文章作品,我似乎體會到這二十個字也高度濃縮了他的一生經歷,以及他的個人抉擇與性格,除了從一些帶有隱喻的名詞里透露,更主要是從幾個特別精彩的動詞——“醒”、“笑”、“最愛”、“迎風”,里面體現出來。這首詩仿佛是他對人生政治生涯和個人情感的一個回顧,又融入了當下的喜悅與盼望。

  歐陽修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議論文《朋黨論》、《與高司諫書》等都直接有力地駁斥政敵,正氣和膽識凜然。可能也因此宦海浮沉,三遭貶謫,仕途不像晏殊那么順利。后期他向往田園歸隱,樸實無華如同麥子,不喜歡燈紅酒綠(詩中的“落紅”、“綠柳”)。夜晚是昏暗沉迷的,而光明的“皓月”讓人自省,遺世獨立,一個“醒”字有著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類似。

  歐陽修的名作《醉翁亭》有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所以他對官場的起落是豁達的,他更喜歡游走于自然中,享受山水之樂吧。他除了在文學和史學上面的貢獻巨大,農學方面,歐陽修曾遍訪民間,將洛陽牡丹的栽培歷史、種植技術、品種、花期以及賞花習俗等作了詳盡的考察和總結,撰寫了《洛陽牡丹記》一書,包括《花品序》、《花釋名》、《風俗記》三篇。

  書中列舉牡丹品種24種,是歷史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牡丹專著。除了“小滿動三車”,我還查到有這樣一個民俗:在關中地區,每年麥子快要成熟的時候,出嫁的女兒都要到娘家去探望,問候夏收的準備情況。這一風俗叫做“看麥梢黃”,并漸漸形成了一個叫“看忙罷”的節日,極富詩意。

  農諺云:“麥梢黃、女看娘。”夏忙前,女兒過問娘家的麥收準備工作;麥收后,母親又去看望女兒,關心女兒家的收成和在麥收中的操勞情況,體現了生產勞動中的心心相連,母女情長。這個風俗,不知道歐陽修所在的時代和地區是否有?但從本詩的開頭“夜鶯”和結尾的“落紅”,不禁想到了他的愛情詩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百種相思千種恨。早是傷春,那更春醪困。”;“綠楊庭院,暖風簾幕,有個人憔悴。”;“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這樣一個凜然曠達的人,也可以作出如此婉約憂傷的句子,可見其年輕時期的愛情經歷也頗為曲折。從這“落紅”,和夏之節氣,我浮想到了李商隱之《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今天似乎明白了為什么叫《無題》,以及明白為什么中國古代愛情詩詞比現代詩更能產生感動。一方面是因為情到精微絕頂處,就濃縮了,古典詩詞的用字很少,正對此境地,若恰逢其時地品味,則反復的韻律如同刻刀在同一個地方刻畫出更深的痕跡來,頭腦也在盤旋著那短句,字詞與情愫共舞。

  再則,這些短詞句就好像一片片茶葉葉子,卷縮著、枯萎著,對于我來說古代詩詞并不是最具有視覺和聽覺的第一感官沖擊美,但是卻契合思想,還有靈魂那無形與高速的形式。那些如茶般的短句子,遇到我們心里的記憶之水,我們的思想和感情經歷與之滌蕩相遇,忽然間那詞語就展開了、甚至溢滿成江海……古詩詞更適合在無力氣言語的時候,注入在腦中,并且能讓我們的身心歸到那位古代作者的身份、品格、情操和境地。

  現代詩倒是更適合第一印象的直接體會,從排版的視覺和朗讀的聲息上,都是自具圓融和豐滿的,好像一只可口的蘋果或草莓,馬上就可入口。而古代詩,更隱忍細膩,收的深、出的也更烈。古琴好像類似,它需要一個環境,比如夜晚、比如雨、比如山里的風,再加上思想的相會,它才能展開。

  歐陽修的《秋聲賦》也是一個充滿深思、惆悵和體悟的名作,其間也有“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所以我想他雖然精深地洞察到了人間宇宙的無情蕭殺,但總體是順應自然的。本詩可以說是他對于事業與人生的一種縱覽,從浪漫的風花雪月到了現實的人情冷暖,從燈紅酒綠的官場交往到了樸實真誠的田園麥田,最終他還是笑對人生的。“小滿”,雖然沒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經有了希望成就的跡象,他是滿意的。

  后面兩句里面的麥子,想到了耶穌的比喻:“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約翰福音12章24-25節)”,還想到瑞典合唱詩班的麥田之歌,《God,when your breathe》,那歡快的曲調正如同歐陽修“麥穗初齊稚子嬌”里童真的笑容。如今,可能他和濟慈一樣,都已經化作了一只夜鶯,正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歌唱。

【小滿歐陽修古詩原文解析】相關文章:

小滿的古詩03-31

有關小滿的古詩04-05

關于小滿的古詩10-26

小滿的古詩詞10-26

(優秀)小滿的古詩11篇10-27

小滿的古詩(集錦12篇)10-27

赤壁古詩原文04-29

春曉古詩原文及翻譯11-22

清明古詩原文及翻譯11-2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本在线视频一二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