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古詩文讀后感
古詩文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3-12-18 07:49:32
  • 相關推薦
古詩文讀后感(集合)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文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詩詞承載的便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受家庭的教育熏陶,我自幼愛讀詩,盡管兒時只是張嘴背誦而不知其意,隨著年齡漸漸變大,很多詩詞再次細細讀來、聽來,卻總能感受到詩詞中所蘊含的那份情感。

  每逢空閑之時,我都會躲在自己的書房里誦讀,體會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钡乃监l之情,品位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的亡國之恨,領悟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放情感。我最喜歡的古詩是那首兒時就朗朗上口的《憫農》!颁z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首詩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貧富不均的矛盾和制度的不合理。每次讀這首詩,我眼前仿佛出現了在烈日暴曬下的農民們,不怕勞累、不怕炎熱,流著滿頭大汗辛勤鋤草、耕地,汗珠兒一串串滴進了禾下的泥土里的情景。我想,大家誦讀完這首詩,必定也會像我一樣,對糧食的來之不易發出由衷的感慨。這盤中的每一粒米飯,都飽含著農民的勞苦。農民伯伯為了讓大家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自己在烈日當空的正午下田耕種,給禾苗鋤草、這是多么感人的舉動啊!

  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都忘記了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有時隨長輩們外出飯館吃飯,卻常常能看到剛離去的人們在餐桌上剩下大量的飯菜,他們不知道節約、不懂得如何節約。我真想大聲呼吁:讓我們大家都來愛惜每一粒米,不要浪費糧食,那可是農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換來的成果!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從節約一粒米開始,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來珍惜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

【古詩文讀后感】相關文章:

古詩文作文03-27

中考語文古詩文04-15

古詩文讀后感05-06

古詩文作文15篇05-06

古詩文誦讀比賽方案03-29

高考必背古詩文05-29

初中必背古詩文03-31

高中必背古詩文06-05

中考必背古詩文05-19

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03-3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宅男永久在线 | 婷婷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性网在线观看 | 亚洲网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