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夏日古詩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夏日古詩詞1
古詩原文
長夏村墟風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曬粉花枝舞,蛛網添絲屋角晴。
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
久斑兩鬢如霜雪,直欲漁樵過此生。
譯文翻譯
夏日晝長,江村風日清麗,屋檐上棲息著許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長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間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氣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織網。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簾子上,斜倚枕上,聽著潺潺溪水聲。久已花白的頭發如今像霜雪一般白了,一直想做個樵夫或漁翁混過這一生!
注釋解釋
檐牙:屋檐如牙齒一般。
蝶衣:蝴蝶的翅膀。曬粉:蝴蝶的翅膀上多粉。
落落:稀疏的樣子。
嘈嘈:雜亂的聲音。
詩文賞析
《夏日》共有三首,這是第一首。
此詩是張耒罷官閑居鄉里之作。首句寫對農村夏日的總印象。炎夏令人煩躁,難得有清爽的.環境,而農村對于城市和官場來說,正具有“清”的待點。清,內涵可以是多方面的,清靜、清幽、清和、清涼、清閑,等等,都可謂之清。因此,循“清”字往下看,詩所寫的種種景象都體現了環境的清和心境的清。如次句“檐牙燕雀已生成”,春去夏來,幼雀雛燕整天在房檐前飛舞鳴叫,有點近于喧鬧,但禽鳥之能嬉鬧于屋前,正由于農村環境清幽而無塵囂。至于頷聯寫蝴蝶曬粉于花間,蜘蛛因天晴添絲于屋角,則更顯得幽靜之極,當詩人注目于這些光景物態的時候,不覺夏日的炎蒸煩躁,而有一種清涼和諧之感。以上是寫晝日消夏時娛目賞心之景。頸聯寫夜晚。簾是“疏簾”,枕是“虛枕”,環境之清虛寂靜可見。月透疏簾而入,如同邀來婆娑的月影;溪聲傳至耳邊,如同被奇妙地納入枕函之中。“邀”、“納”兩字,把月影寫成有情之物,把溪聲寫成可以裝納起來的實體,透露出詩人對于月影、溪聲的欣賞。這種月影、溪聲本已帶清涼之感,而詩人又是于枕上感受到這一切,則心境之清,更不言而喻。到此,成功地寫出一片清幽的環境和清閑的心境,于是末兩句成為水到渠成之筆:詩人久甘庸碌,已經兩鬢如霜,而農村環境又如此宜人,于是想在村野中過此一生。詩人吟哦之間雖然微有所慨,但對農村夏日舒適愉說之感,還是居主導地位的。
吳之振《宋詩鈔》說,張耒詩效白居易,“近體工警不及白,而蘊藉閑遠,別有神韻”。這首詩寫農村夏日之清,詩境已臻于蘊藉閑遠。雖沒有十分工警的詞句,但仍然耐讀。
夏日古詩詞2
古詩原文
離心杳杳思遲遲,深院無人柳自垂。
日暮長廊聞燕語,輕寒微雨麥秋時。
譯文翻譯
離開這里還杳無音信,長期生活在這里使我的思想變得呆遲。在這深院中只有楊柳和我相伴。
日暮時,聽到長廊上的喃喃燕語,一場微雨,使人覺得有幾分涼意,原來正是麥秋時。
注釋解釋
離心:指離開相位時的心情。杳(yǎo)杳:深暗幽遠。這里有茫然無所適從之意。遲遲:遲緩。
麥秋:指初夏。因秋天是谷物成熟的季節,而初夏是麥子成熟的時節。
創作背景《夏日》是北宋政治家、詩人寇凖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寫初夏傍晚美好的風景和宜人的氣候,詩人抓住了景物的特色來寫,一方面寫出了夏日的風景,另一方面側面反襯詩人被貶后清閑生活,表達了詩人遭讒罷相后悒郁不平的心情。全詩清雅自然。詩文賞析
全詩的典型環境是初夏傍晚時分的深院。初夏為麥熟的時候,秋天為谷物收成的'季節,因以“秋”為谷物成熟和收成,《書·盤庚》上篇云:“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麥秋”正為麥子成熟的初夏(農歷四月)。此時此刻,輕寒微雨,燕子歸巢,喃喃之聲,聞于深院長廊。鳥鳴熱鬧,人間無語,只見楊柳低垂,不由得勾起詩人縷縷思緒。詩人寇凖詩學王維,韋應物,藻思宏逸,所成篇詠,“眾口傳寫”,王維之詩,備陳穡事,追擬《詩經·豳風》,是為農家詩。詩人學王維,故有“麥秋”之說。學韋蘇州,故多寫田園風物,語言簡淡。詩人《春日登樓懷舊》里的“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只是把韋應物《滁州西澗》的“野渡無人舟自橫”一句擴大為一聯,而這首“離心杳杳”,似“久歸不去”之作,“深院無人柳自垂”一語,也有點化“野渡無人舟自橫”之跡。
“離心杳杳思遲遲”一句,涉及全詩視角,戀家眷鄉,韻語“麥秋”,詩人與農事力穡息息相通。“深院無人”,是詩人視線所及,全詩的筆觸是由近及遠的。既無心離去,月前思緒徐徐撲上心頭,便有下文韻致。故“思遲遲”一語,實為全詩的主題語,然后推演開去,移動視點,先寫深院,后寫長廊,最后寫廣漠和“麥秋”季節,由近及遠,一一分詠,韻致亦徐徐泄出。全詩構思自然平實,由詩人“離心”、思緒一直寫到廣袤無垠和時令,堪稱宏逸。
夏日古詩詞3
原文: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五月江吳麥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單。稻根科斗行如塊,田水今年一尺寬。
二麥俱秋斗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餅爐飯甑無饑色,接到西風熟稻天。
百沸繰湯雪涌波,繰車嘈囋雨鳴蓑。桑姑盆手交相賀,綿繭無多絲繭多。
小婦連宵上絹機,大耆催稅急於飛。今年幸甚蠶桑熟,留得黃絲織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壟翻江逆上溝;地勢不齊人力盡,丁男長在踏車頭。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槐葉初勻日氣涼,蔥蔥鼠耳翠成雙。三公只得三株看,閑客清陰滿北窗。
黃塵行客汗如漿,少住儂家漱井香;借與門前磐石坐,柳陰亭午正風涼。
千頃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歸。家人暗識船行處,時有驚忙小鴨飛。
采菱辛苦廢犁鉏,血指流丹鬼質枯。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萬沸斜陽,蛙黽無邊聒夜長。不把癡聾相對治,夢魂爭得到藜床?
注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lí)落無人過,惟有蜻(qīng)蜓(tíng)蛺蝶飛。
籬落:籬笆。
賞析:
此組共十二首,這里選取第一首、第七首和第九首進行賞析。 其一:“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這首詩的大意是:梅子已經變成金黃色,杏子也已長肥了。春天田野中金燦燦的菜花現在已經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殘朵;一眼望去,卻是雪白的麥花。正午時分,太陽高高在上,籬笆影子隨著太陽升高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四周靜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飛過。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兩句寫出梅黃杏肥,麥白菜稀,色彩鮮麗。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后兩句寫出晝長人稀,蜓飛蝶舞,以動襯靜。 其七:“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這首詩的大意是:白天在田里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細微的描繪,熱情地贊頌了農民緊張繁忙的勞動生活。前兩句寫鄉村男耕女織,日夜辛勞,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兩句生動地描寫了農村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的情景,流露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贊揚。詩中描寫的兒童形象,天真純樸,令人喜愛。全詩有概述,有特寫,從不同側面反映出鄉村男女老少參加勞動的情景,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其九:“黃塵行客汗如漿,少住儂家漱井香;借與門前磐石坐,柳陰亭午正風涼。” 這里描述的是一個農家孩子,在自家門口義務招待過路行人的情景,用的是自己的口吻。詩中是這樣描述的.: 烈日當空,塵土飛揚。村邊大路上,艱難地走來了一位行人,渾濁的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污染了他的面頰。天太熱了。 “快來歇一會兒吧!”小東道主熱情的招呼著,從柳樹下的大圓石上跳下來,請客人坐在上面休息休息。然后跑到井邊,拔上的罐香甜清涼的井水,捧到客人面前,讓他漱漱口,喝下去又解渴又敗火的的清涼水呀! 正當盛夏中午,天像下了火,可在這濃密的柳陰下,卻是清風送爽,涼快極了! “柳陰亭午正風涼”,這是小東延主的夸耀,也是過路行人的感受。可以想見,當客人喝足水,乘夠涼,重新上路的時候,一定是精神抖擻、跨步高遠,而且還會頻頻回頭致意:“謝謝你呀!小兄弟!”
夏日古詩詞4
1《苦熱行》唐 王轂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日輪當午凝不去, 萬國如在洪爐中。
五岳翠乾云彩滅,陽侯海底愁波竭。
何當一夕金風發,為我掃卻天下熱。
2《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3《積雨輞川莊作》唐 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4《三月晦日偶題》宋 秦觀
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5《江村》唐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6《夏夜嘆》唐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7《夏夜追涼》宋 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8 山亭夏日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9楊萬里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10《初夏》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 惟有葵花向日傾。
11《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12《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13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3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 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 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 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 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 中宵勞夢想。
14 唐代詩人高駢《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宋代詩人王令《暑旱苦熱》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翹飛上山,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15宋代詩人秦觀《納涼》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宋代詩人楊萬里《夏夜追涼》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唐代詩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16 宋代詩人蘇舜欽《夏意》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17 南宋詩人陸游《幽居初夏》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夏日古詩詞5
《夏日絕句》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意思:
生時應當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茍且偷生,退回江東。
夏日絕句的賞析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詩的開頭兩句破空而起,勢如千鈞,先聲奪人地將那種生死都無愧為英雄豪杰的氣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肅然起敬。
詩的后兩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點出其原因所在。項羽最壯烈的舉動當屬因“無顏見江東父老”,放棄暫避江東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殺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來這種失敗中表現出來的異乎尋常的英雄氣概在宋廷南渡時尤顯可貴。詩人盛贊“不肯過江東”的精神,實因感慨時事,借史實來抒寫滿腔愛國熱情。
夏日絕句作者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爛宋王朝的瓊樓玉苑,擄走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逃。后來,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發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在路過烏江時,有感于項羽的悲壯,創作《夏日絕句》,同時也有暗諷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夏日古詩詞6
《夏日絕句》
作者:李清照
原文: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注釋:
1、人杰:人中的豪杰。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3、項羽:秦末時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奪天下,在垓下之戰中,兵敗自殺。
4、江東:項羽當初隨叔父項梁起兵的地方。
詩意:
生時應當做人中豪杰,
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
因為他不肯茍且偷生,退回江東。
賞析:
這首詩起筆落處,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詩的開頭兩句破空而起,勢如千鈞,先聲奪人地將那種生死都無愧為英雄豪杰的氣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肅然起敬。這兩句詩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因其崇高的境界與非凡的氣勢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詩的后兩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點出其原因所在。項羽最壯烈的`舉動當屬因“無顏見江東父老”,放棄暫避江東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殺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來這種失敗中表現出來的異乎尋常的英雄氣概在宋廷南渡時尤顯可貴。詩人盛贊“不肯過江東”的精神,實因感慨時事,借史實來抒寫滿腔愛國熱情。“至今”兩字從時間與空間上將古與今、歷史與現實巧妙地勾聯起來,透發出借懷古以諷今的深刻用意。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做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借項羽的壯舉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正氣凜然。
夏日古詩詞7
第一,“六月的夏日狂歡”
唐·
突然,暖風來了,酷暑來了。
竹吵時雨先來,山暗時雷。
房子是深綠色的,總統是綠色和苔蘚。
鷹學習新事物,但蟋蟀不會催它們。
第二,“夏天的太陽會落下”
唐·吳·元亨
不是顧雍的傳記,但我也沒有拜見諸侯的意思。
夏天的太陽會落下,秋天的麥子會落下。
山靠枕,暮雨閉門。
還記得托林吉嗎,一流的詩人。
三、“小暑”
(左河水)
在天上做飯,在希望的風雨中蒸,偶爾的雷雨和半圓形的彩虹。
南方的旱澇和北方的土地不同,但荷塘的顏色和味道是一樣的。
四。“答李楚舟題,庭前見送康乃馨花”
唐·杜古吉
尹給它染了色,然后熟練地用一把美工刀把它切開。
不畏南風酷暑,能迎盛夏酷暑。
蜜蜂的憐憫是好的,它對女人的'渴望是一種提醒。
給與留恨,悲傷幾次。
五、“夏天送朱芳去淋雨”
[唐]吳·
不是顧雍的傳記,但我也沒有拜見諸侯的意思。
夏天的太陽會落下,秋天的麥子會落下。
山靠枕,暮雨閉門。
還記得托林吉嗎,一流的詩人。
不及物動詞《詠懷詩二十四首·齊·六月盛夏》
在蟬鳴四起的時候,你要知道,在五月中旬。
陸水坑,龍前,火助太陽宮。
雨勤電飛,云反復帶彩虹。
客人被趕走后,互相生氣。
夏日古詩詞8
夏至日作
唐·權德輿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
齊云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夏至后初暑登連天觀
宋·楊萬里
登臺長早下臺遲,移遍胡床無處移。
不是清涼罷揮扇,自緣手倦歇些時。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絲系臂扶羸。
節物競隨鄉俗,老翁閑伴兒嬉。
夏日三首·其一
宋·張耒
長夏村墟風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曬粉花枝舞,蛛網添絲屋角晴。
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
久斑兩鬢如霜雪,直欲漁樵過此生。
夏至過東市二絕
宋·洪咨夔
漲落平溪水見沙,綠陰兩岸市人家。
晚風來去吹香遠,蔌蔌冬青幾樹花。
插遍秧疇雨恰晴,牧兒頂踵是升平。
禿穿犢鼻迎風去,橫坐牛腰趁草行。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
宋·陳與義
明波影千柳,紺屋朝萬荷。
物新感節移,意定覺景多。
游魚聚亭影,鏡面散微渦。
江湖豈在遠,所欠雨一蓑。
忽看帶箭禽,三嘆無奈何。
夏至后得雨
宋·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一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
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
余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
久養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詠廿四氣詩·夏至五月中
唐·元稹
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
龍潛淥水穴,火助太陽宮。
過雨頻飛電,行云屢帶虹。
蕤賓移去后,二氣各西東。
夏至已至
愿你在炎暑,有涼風襲人
愿你在夏日,有良人送爽
愿你向陽而立,擁抱無限生機!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機;
“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熱烈;
“陰陰夏木囀黃鸝”的旋律……
夏日古詩詞9
古詩原文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詩文賞析
炎夏已逝,秋涼將至。“暑氣微消秋意多”,爽身清涼的感覺,令人愜意稱心。對此,歷代詩人筆下都有喜氣洋洋的吟詠。陳文述的這首詩,對秋涼降臨的描繪別出心裁,創造了一個清麗奇趣的`意境,令人難忘。“水窗低傍畫欄開”,臨水敞窗,這是感受秋涼最敏感的典型環境。“枕簟蕭疏玉漏催”,簟,竹席。蕭疏,涼爽之意。白居易詩云:“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秋涼爽身的快感,首先來自寢臥的枕席。講得淺白,人人同感,倍增親切。“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這是兩句別致精彩的好詩,荷葉上的雨聲送來了秋意,一夜雨聲把涼爽帶入了夢境。涼到夢境,看似無理,實則多情。夢境猶涼,形容涼得溫存,涼得親昵,涼得體貼入微,涼得愜意稱心。這兩句詩對秋涼的描繪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盍西村《蓮塘雨聲》中有詩句云:“忽聞疏雨打新荷,有夢都驚破。”寫的是荷上雨聲,驚破好夢;陳文述寫的是荷上雨聲,為夢送涼,一動一靜,悉成妙締。
荷葉細雨,是詩人描寫秋涼的鐘情對象。你看,夏日將盡,“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蘇軾)初秋來臨,“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秋夜方長,“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秋殘冬至,“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荷是秋色的使者,雨是涼意的先聲,描寫動人,全因情景貼切。意境創造的成功,全在景真意切,景真意切方能境麗情長。
荷葉細雨,與秋涼同位。荷葉送秋聲,雨聲涼入夢。一旦,“荷盡已無擎雨蓋”,荷枯雨歇,秋天也就結束了,冬天已經來臨。
夏日古詩詞10
《納涼》
宋·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夏日炎熱,納涼得要有個好所在!
這不,詩人秦觀就迫不及待地要“攜扙來追柳外涼”了,畫橋南畔,斜倚胡床,湖風悠悠,這地兒可真不錯!
姣姣的明月,在夏夜冉冉升起,笛聲悠揚,參差起伏,晚風初定,蓮花即綻,幽幽蓮香,沁人心脾。
夏夜,有清風,有明月,有荷香,有笛聲,哪怕就這樣一個人靜靜地走上一小會兒,內心也會無比的富足吧!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這是一首自由瀟灑的夏日小詩。
羽扇懶搖,裸袒青林,脫巾掛壁,露頂松風,這是何等的愜意,何等的快哉!短短20字,那種無拘無束,自然灑脫的心性被李白寫得酣暢淋漓。
回歸自然,永遠是減壓的最好方式!
《喜晴》
宋·范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總覺得范成大的《喜晴》頗具情致。
連綿的陰雨中,春已逝去,竟沒有絲毫察覺。如果不是窗前的梅熟落蒂,如果不是墻下的筍已成林,如果不是天已放晴,絲毫不覺已到深夏。
四季的更迭,時光的流逝,從不會和我們任何人打招呼,惟愿,珍惜擁有的,放下失去的,迎接更好的!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唐·駱賓王
返照下層岑,物外狎招尋。
蘭徑薰幽佩,槐庭落暗金。
谷靜風聲徹,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籠累,唯馀松桂心。
夕陽從層層疊疊的山嶺處落下,落日的余暉,仿佛金子般灑落在槐庭小院,蘭花幽徑,馨香飄滿山間,空山谷靜,朗朗月色,伴著陣陣山風。
這樣清幽靜美的夏日叫人怎能不愛!
陶淵明說“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世俗的煩累,在大自然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也許只有大自然的淳樸才能治愈人們疲憊不堪的心!
《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常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這是充滿著童真童趣的夏日小詩。
午睡初醒的詩人,百無聊賴,于是只好“閑看兒童捉柳花”,沒想到他越看越癡迷,全然忘記閑居鄉村的苦悶。
此時的詩人已近不惑之年,賦閑在家,難免對身邊的事提不起興趣,然而,兒童世界的天真無邪,又重新喚醒了他那顆熾熱的心。
是啊,小孩子總是無憂無慮,他們的快樂很簡單,然而,簡單才是真正的快樂啊!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夏日的西湖最美。
晴天的'西湖就像著濃妝的西施,雨天的西湖就像著淡妝的西施,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不管是濃妝還是淡妝,你瞧,西湖總是美得剛剛好!
美麗的西子湖畔,有著千年難解的情緣,曲院風荷,蘇堤春曉,西湖的美不在外而在內。
《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在炎熱盛夏讀著蘇舜欽的這首夏日小詩,總覺得有一股清涼靜謐、清幽朦朧之感。
幽深寂靜的小院,透過帷簾能看到石榴花開正艷,濃密的樹蔭剛好隔絕了暑熱,一覺醒來,還能聽到黃鶯斷斷續續的歌唱。
悠悠夏日,如果能有這樣一處院落,做夢都會笑醒吧!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是被千古傳唱的名句,世人評價此句頗得謝靈運詩風神韻,有“當時以為文外獨絕”的美譽。
夏風習習,詩人駕舟泛游若耶溪,輕舟蕩漾,水天相接,晚霞冉冉,斜陽照水,蟬噪林靜,鳥鳴山幽,悠悠地清風吹拂著詩人那顆倦游的心。
王籍寫這首詩時正任湘東王參軍,仕途的不如意,常年的羈旅已讓他感到疲倦,若耶溪的幽靜恬淡,讓他頓生歸隱之念。
如果覺得累了,那就回家吧!因為家永遠是我們避風的港灣!
《鷓鴣天》
宋·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此時的蘇軾在黃州貶所。
詩情畫意的夏日,落在剛剛經歷人生巨變的蘇軾眼里,沒有欣喜,只有無可奈何的自我安慰:幸得昨夜老天爺下了一場好雨,讓我這個漂泊客又度過了涼爽的一天。
多么心酸的自嘲,莊子說,“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人生而浮于世,死而歸于平靜安然,也許隨遇而安,對于此時的蘇東坡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在面對人生的重大磨難之時,能夠隨遇而安,而不隨波逐流,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是最幸福的夏日小詞。
清幽的夏夜,有明月,清風,疏星,微雨,也有鵲聲,蟬聲,還有那飄蕩在靜夜里的稻香,爭說豐年的蛙聲,豐收的喜悅已經溢滿詞人的心頭。
再往前走,熟悉的小店,熟悉的村莊,濃濃的生活氣息撲鼻而來,那種欣喜和甜蜜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六月的夏日,盛世山河,浮生若涼,夏花絢爛,愿你活得熱烈,笑得灑脫!
夏日古詩詞11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翻譯:
生時應當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茍且偷生,退回江東。
1、人杰:人中的豪杰。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3、項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后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詩意:
《夏日絕句》是宋代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講訴為人要有氣節,前兩句雖說字面為生死兩種境地的描寫,實則說無論何時都應有骨氣與擔當。而后兩句引經據典,從楚漢之爭,項羽落敗卻至死不屈,雖仍有一線生機卻依然就義自刎烏江,皆因無顏面對江東的父老與戰死的將士。筆者的言詞流露出敬佩之情。
賞析
這首詩起筆落處,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借項羽的壯舉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正氣凜然。
夏日古詩詞12
1、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2、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關漢卿《大德歌·夏》
3、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4、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5、恨入空帷鸞影獨,淚凝雙臉渚蓮光,薄情年少悔思量。——顧浮朵較沙·荷芰風輕簾幕香》
6、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里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王士禎《浣溪沙·紅橋》
7、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8、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朱淑真《初夏》
9、山黛遠,月波長,暮云秋影蘸瀟湘。——蔡松年《鷓鴣天·賞荷》
10、荷花芳草垂楊渡。——劉將孫《踏莎行·閑游》
11、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綠楊堪系馬。——關漢卿《大德歌·夏》
12、昔年于此伴蕭娘。——尹鶚《臨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13、湖間舊時飲者,今與誰俱?山山映帶,似攜來、畫卷重舒。——趙汝《漢宮春·著破荷衣》
14、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曾幾《三衢道中》
15、霧柳暗時云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張元干《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
16、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蘇軾《賀新郎·夏景》
1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其一》
18、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陳文述《夏日雜詩》
19、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王令《暑旱苦熱》
2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21、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22、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杜甫《夏夜嘆》
23、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24、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25、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司馬光《客中初夏》
26、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27、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28、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29、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李商隱《贈荷花》
30、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31、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32、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33、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____李白《淥水曲》
34、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____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35、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____蘇舜欽《夏意》
36、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____項鴻祚《清平樂·池上納涼》
37、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____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38、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____高駢《山亭夏日》
39、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____白樸《天凈沙·夏》
40、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41、鐃吹發夏口,使君居上頭。——王維《送康太守》
42、共粉淚,兩簌簌。——蘇軾《賀新郎·夏景》
43、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白樸《得勝樂·夏》
44、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45、向淺洲遠渚,亭亭清絕。——張炎《疏影·詠荷葉》
46、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47、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張炎《疏影·詠荷葉》
48、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云藻亂,葉底游魚動影。——劉光祖《洞仙歌·荷花》
49、沈李浮瓜冰雪涼。——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50、乳燕雛鶯弄語,對高柳鳴蟬相和。——元好問《驟雨打新荷》
51、別來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猶昨。——陳維崧《好事近·夏日史遽庵先生招》
52、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韓愈《送劉師服》
53、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54、不管垂楊珠淚進,滴碎荷聲千頃。——王夫之《清平樂·詠雨》
55、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56、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7、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李白《折荷有贈》
58、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悵明妝曉鸞鏡。——劉光祖《洞仙歌·荷花》
59、修竹畔,疏簾里。——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60、晴云輕漾,熏風無浪,開樽避暑爭相向。——薛昂夫《西湖雜詠·夏》
61、六月荷花香滿湖,紅衣綠扇映清波。木蘭舟上如花女,采得蓮房愛子多。——陳璨《曲院風荷》
62、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63、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白居易《采蓮曲》
64、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白樸《得勝樂·夏》
65、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張耒《夏日三首·其一》
66、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67、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68、幽賞未云遍,煙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69、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杜甫《夏夜嘆》
70、游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李珣《南鄉子·乘彩舫》
71、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72、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夏日古詩詞13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注釋】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3. 項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后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今譯】
活著的`當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應是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解說】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齊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后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
夏日古詩詞14
1、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2、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關漢卿《大德歌·夏》
3、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4、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5、恨入空帷鸞影獨,淚凝雙臉渚蓮光,薄情年少悔思量。——顧浮朵較沙·荷芰風輕簾幕香》
6、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里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王士禎《浣溪沙·紅橋》
7、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8、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朱淑真《初夏》
9、山黛遠,月波長,暮云秋影蘸瀟湘。——蔡松年《鷓鴣天·賞荷》
10、荷花芳草垂楊渡。——劉將孫《踏莎行·閑游》
11、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綠楊堪系馬。——關漢卿《大德歌·夏》
12、昔年于此伴蕭娘。——尹鶚《臨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13、湖間舊時飲者,今與誰俱?山山映帶,似攜來、畫卷重舒。——趙汝《漢宮春·著破荷衣》
14、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曾幾《三衢道中》
15、霧柳暗時云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張元干《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
16、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蘇軾《賀新郎·夏景》
17、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杜甫《夏夜嘆》
18、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納涼》
19、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20、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唐·韓愈《送劉師服》
2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其一》
22、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唐·杜甫《夏夜嘆》
23、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24、四月維夏,六月徂暑。——《詩經·小雅·四月》
25、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陳文述《夏日雜詩》
26、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曾畿《三衢道中》
27、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翁卷《鄉村四月》
28、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發。川后時安流,天吳靜不發。——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29、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日午獨覺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夏晝偶作》
30、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王令《暑旱苦熱》
3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32、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33、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34、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數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
35、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
36、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7、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
38、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39、登樓逃盛夏,萬象正埃塵。對面雷嗔樹,當街雨趁人。檐疏蛛網重,地濕燕泥新。吟罷清風起,荷香滿四鄰。
40、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41、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42、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43、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4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 杜甫《夏夜嘆》
45、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初夏絕句》
46、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夏日山中》
47、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
48、人散后,一鉤淡月天如水。 —— 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49、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50、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 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51、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52、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 司馬光《客中初夏》
53、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 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54、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55、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 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56、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 李商隱《贈荷花》
57、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 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58、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 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59、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 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60、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____李白《淥水曲》
61、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____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62、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____蘇舜欽《夏意》
63、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____項鴻祚《清平樂·池上納涼》
64、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____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65、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____高駢《山亭夏日》
66、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____白樸《天凈沙·夏》
67、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68、鐃吹發夏口,使君居上頭。——王維《送康太守》
69、共粉淚,兩簌簌。——蘇軾《賀新郎·夏景》
70、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白樸《得勝樂·夏》
71、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72、向淺洲遠渚,亭亭清絕。——張炎《疏影·詠荷葉》
73、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74、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張炎《疏影·詠荷葉》
75、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云藻亂,葉底游魚動影。——劉光祖《洞仙歌·荷花》
76、沈李浮瓜冰雪涼。——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77、乳燕雛鶯弄語,對高柳鳴蟬相和。——元好問《驟雨打新荷》
78、別來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猶昨。——陳維崧《好事近·夏日史遽庵先生招》
79、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韓愈《送劉師服》
80、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81、不管垂楊珠淚進,滴碎荷聲千頃。——王夫之《清平樂·詠雨》
82、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83、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84、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李白《折荷有贈》
85、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悵明妝曉鸞鏡。——劉光祖《洞仙歌·荷花》
86、修竹畔,疏簾里。——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87、晴云輕漾,熏風無浪,開樽避暑爭相向。——薛昂夫《西湖雜詠·夏》
88、六月荷花香滿湖,紅衣綠扇映清波。木蘭舟上如花女,采得蓮房愛子多。——陳璨《曲院風荷》
89、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90、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白居易《采蓮曲》
91、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白樸《得勝樂·夏》
92、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張耒《夏日三首·其一》
93、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94、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95、幽賞未云遍,煙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96、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杜甫《夏夜嘆》
97、游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李珣《南鄉子·乘彩舫》
98、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99、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100、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夏日古詩詞15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中宵 一作:終)
唐代五言古詩《夏日南亭懷辛大》譯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從東面慢慢升起。
披散著頭發在夜晚乘涼,打開窗戶躺臥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出清脆的響聲。
正想拿琴來彈奏,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
感慨良宵,懷念起老朋友來,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
參考資料:
彭定求 等 .全唐詩(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70頁 .
于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xx年12月版 :第46頁 .
鄧安生 孫佩君 .孟浩然詩選譯 .成都 :巴蜀書社 ,1990年6月版 :第53-54頁 .
蘅塘退士 等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xx年11月版 :第11頁 .
【夏日古詩詞】相關文章:
描寫夏日炎炎的古詩詞10-20
描寫夏日烈日炎炎的古詩詞11-15
夏日02-19
那時的夏日02-08
夏日的作文03-13
夏日的說說11-30
夏日的文案11-10
夏日黃昏作文02-23
夏日荷塘的作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