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游湖》古詩詞鑒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游湖》古詩詞鑒賞1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出自宋代詩人徐俯的一首七言絕句《春游湖》。詩通過燕子歸來,桃花盛開.描繪出春日湖光美景,通過春雨斷橋,小舟擺渡來突出湖水上漲的特點。詩以意趣剪裁景物,根據覓春的心理和游湖的行蹤安排構圖。
作品原文
春游湖
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作品注釋
⑴湖:指杭州西湖
⑵夾岸:兩岸。
⑶蘸(zhàn)水:貼著水面開放。湖中水滿,岸邊桃樹枝條彎下來碰到水面,桃花好像是蘸著水開放。
⑷斷橋:指湖水漫過橋面。
⑸度:與“渡”通用,走過。
⑹撐:撐船篙,就是用船篙推船前進。
作品譯文
一對對燕子,你們什么時候飛回來的?小河兩岸的桃樹枝條浸在水里,鮮紅的桃花已經開放。下了幾天雨,河水漲起來淹沒了小橋,人不能過河,正在這時候,一葉小舟從柳陰下緩緩駛出。
作品鑒賞
燕子來了,象征著春天的`來臨。詩人遇上了燕子,馬上產生了春天到來的喜悅,不禁突然一問:“雙飛的燕子啊,你們是幾時回來的?”這一問問得很好,從疑問的語氣中表達了當時驚訝和喜悅的心情。再放開眼界一看,果然春天來了,湖邊的桃花盛開,鮮紅似錦。蘸是沾著水面。但桃花不同于柳樹,它的枝葉不是絲絲下垂的,是不能蘸水的。因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蕩漾,岸上水中的花枝連成一片,遠處望見,仿佛蘸水而開,這景色美極了。詩人在漫長的湖堤上游春,許許多多動人的景色迎面而來,詩人只選一處:就在春雨把橋面淹沒了的地方。一條小溪上面,平常架著小木橋。雨后水漲,小橋被淹沒,走到這里, 就過不去了。對稱心快意的春游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挫折。可是湊巧得很,柳蔭深處,悠悠撐出一只小船來,這就可以租船擺渡,繼續游賞了。經過斷橋的阻礙,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
詩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來加以表現,通過燕子歸來,桃花盛開.描繪出春日湖光美景,通過春雨斷橋,小舟擺渡來突出湖水上漲的特點。
這首詩后兩句尤為著名。由橋斷而見水漲,由舟小而見湖寬。充分體現了中國詩歌藝術的兩個重要審美特點:一是寫景在秀麗之外須有幽淡之致。桃花開、燕雙飛,固然明媚,但無斷橋,便少了逸趣;二是以實寫虛,虛實相生。小舟撐出柳陰,滿湖春色已全然托出。
作者簡介
徐俯(1075-1141),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由洪都分寧(沿今江西修水縣)遷居德興天門村,是“江西詩派”的代表。黃庭堅之甥。因父死于國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諫議大夫。紹興二年(1132年),賜進士出身。三年,遷翰林學士,擢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官至參知政事。后以事提舉洞霄宮。工詩詞,語言秀麗,意境開闊。
《春游湖》古詩詞鑒賞2
春游湖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注:①湖,指杭州西湖。
譯文:
雙飛的燕子啊,你是什么時候回來的呢?湖邊的桃花就像是沾著水開放的。在那小橋上,由于春水上漲,游人不能過去了,正在犯愁的時候,恰好從那柳陰深處,撐出一只小船來。
試題
(1)“夾岸桃花蘸水開”一句中最傳神的字是哪一個?請簡要分析。
(2)富有理趣是宋詩的一大特色,請簡要分析“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中蘊含的理趣。
(3)首句的提問表達出作者怎樣的心情?
(4)“夾岸桃花蘸水開”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5)詩題是“春游湖”,但是詩中并沒有出現“游”字,說說詩歌是怎樣表現“游”的含義的。
【閱讀答案】
(1)“蘸”字。一方面生動形象地寫出桃花開得繁密,把樹枝壓彎后貼著水面的情景(或:桃花倒映在水中,岸上、水中的桃花連成一片,充滿了生機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剛下過春雨,桃花是濕的,形象地表現了“桃花帶雨”的動人神態、意趣;表達了作者喜悅的心情。
(2)春水上漲,沒過橋面,正當游人無法“度”過之際,一只小船從柳陰深處撐過來。詩句告訴人們,困境中仍然蘊含著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體現了宋詩特有的理趣。
(3)驚訝和喜悅的心情。
(4)多雨,湖水上升,視覺中覺得離花枝更近了。桃花倒映在水中,波光蕩漾,岸上水中的花枝連成一片,遠處望見,仿佛蘸水而開。
(5)在“春雨斷橋”的小溪上面,架著一條小木橋。雨后水漲,小橋被淹沒,游人不能度過去。怎么辦呢?湊巧得很,柳陰深處,悠悠撐出一只小船來,這就可以繼續游賞了。經過斷橋的阻礙,這次“游”更富有情趣了。前進中遇到了障礙,又在障礙中前進:這個“游”字就這樣在“不度”和“撐出”中被表現出來了。
二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從語言或寫法的角度賞析這首詩。
參考答案
1.答案:通過描寫游人所見之景來表達對春天(或西湖美景)的喜愛之情。
2.答案示例:
語言一:巧用修辭。“夾岸桃花蘸水開”中的“蘸”字,運用擬人,賦予桃花以人的情態,生動地寫出桃花開得繁密和被春雨打濕后貼著水面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喜愛之情。
語言二:首句運用問句,從疑問的語氣中表達了當時詩人發現春天到來時的驚訝和喜悅之情。
寫法一:寓情于景。作者通過描寫燕子歸來、桃花盛開、春雨斷橋、小舟擺渡等湖光美景,表現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寫法二:動靜結合。“人不度”之靜景與“小舟撐出”之動景相結合,意趣橫生,生動地表現出小船從柳蔭中間撐出帶給游人的喜悅。
【解析】
燕子來了,象征著春天的來臨。“雙飛燕子幾時回”,一句問候,表達了詩人當時的驚訝和喜悅的心情。再放眼一看,果然春天來了,湖邊的桃花盛開,鮮紅似錦。一個“蘸”字,將桃花鮮艷水靈的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進而使人聯想到水中桃花的倒影,和岸上的花枝連成一片,仿佛蘸水而開。后兩句從過橋與乘舟兩路寫游湖之興。雨后水漲,淹沒小橋,只好舍橋登船,柳陰中撐出一葉小舟,使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這首詩以清新的筆意寫出江南水鄉特有的風光,秀麗幽淡,虛實相生,讓讀者仿佛也能感受到柳陰中撐出的小船帶來的喜悅。
賞析:
徐俯(1075-1141)字師川,號東湖居士,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是北宋詩人的外甥。因父死于國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諫議大夫。紹興二年(1132),賜進士出身。三年,遷翰林學士,擢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官至參知政事。后以事提舉洞霄宮。工。
這樣的小詩,風韻翩翩,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這首詩在當時就頗為流傳,稍后于他的.南宋詩人曾經稱贊:“解道春江斷橋句,舊時聞說徐師川。”詩人游湖,是早春天氣。何以見得?有詩為證。燕子是一種候鳥。它來了,象征著春天的來臨。詩人遇上了在田野中忙著含泥的燕子,馬上產生了春天到來的喜悅,不禁突然一問:“雙飛的燕子啊,你們是幾時回來的?”這一問問得很好,從疑問的語氣中表達了當時驚訝和喜悅的心情。
再放眼一看,果然春天來了,湖邊的桃花盛開,鮮紅似錦。但桃花不同于,它的枝葉不是絲絲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蕩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聯成一片,遠處望見,仿佛蘸水而開,這景色美極了!然而還沒有寫出“游”字,突破這個難關,得有巧妙的構思。詩句不能象記敘文那樣直接表達,而是應該選出一個面,用鮮明的形象,使讀者理解到確實是春游湖邊。詩人在漫長的湖堤上游春,許許多多動人的景色迎面而來,那么選用哪一處最好呢?最后選出來了:就在“春雨斷橋”的地方。一條小溪上面,平常架著小木橋。雨后水漲,小橋被淹沒,走到這里,就過不去了。“人不度”,就是游人不能度過。對稱心快意的春游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挫折。可是湊巧得很,柳蔭深處,悠悠撐出一只小船來,這就可以租船擺渡,繼續游賞了。經過斷橋的阻礙,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斷橋這塊地方,集中了矛盾,是春游途中的關鍵。從前進中遇到阻礙,又在阻礙中得到前進。這個“游”字就在這樣的行動中被表現出來了。
這首詩以清新的筆意寫出江南水鄉特有的風光,破除千篇一律的手法,讓千百年以來的讀者,仿佛也嘗受到撐出的小船帶來的喜悅。
【《春游湖》古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古詩詞鑒賞11-25
古詩詞鑒賞01-11
古詩詞鑒賞答案09-28
《送別》古詩詞鑒賞08-10
《池上》古詩詞鑒賞08-11
春風古詩詞鑒賞08-08
優美古詩詞鑒賞11-23
《登高》古詩詞鑒賞11-23
古詩詞鴛鴦鑒賞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