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孟郊的古詩
孟郊的古詩
更新時間:2023-11-22 09:48:14
  • 相關推薦
孟郊的古詩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孟郊的古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孟郊的古詩1

  ⑴吟:吟誦。⑵游子:出門遠游的人。即作者自己。

  ⑶臨:將要。⑷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

  ⑸言:說。寸草:萱草。萱草(花)是中國傳統的母親花,相對于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來表達子女的孝心。

  ⑹三春暉: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我們。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時她忙著縫兒子遠征的衣服,又擔心孩子此去很久都難得回來。誰能說像萱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創作背景:

  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這首詩就寫于此時。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此篇題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于是寫出這首發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慈母的一片深情,是在瑣瑣碎碎點點滴滴的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擔心兒子遲遲難歸,所以針針線線,細細密密,將愛心與牽掛一針一線縫在游子的衣衫之上。

  詩詞鑒賞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孟郊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本篇題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這真切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實際上是兩個詞組,而不是兩個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制得更為結實一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里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最后兩句,以當事者的直覺,翻出進一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有些刊本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托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于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摯。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此詩寫在溧陽,到了清康熙年間,有兩位溧陽人又吟出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尚縈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可見《游子吟》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是歷久而不衰的。

孟郊的古詩2

  游yóu 子zǐ 吟yín

  孟mnɡ 郊jiāo

  cí mǔ shǒu zhōng xiàn

  慈 母 手 中 線 ,

  yóu zǐ shēn shàng yī

  游 子 身 上 衣 。

  lín xíng mì mì féng

  臨 行 密 密 縫 ,

  yì kǒng chí chí quī

  意 恐 遲 遲 歸 。

  shuí yán cùn cǎo xīn

  誰 言 寸 草 心 ,

  bào dé sān chūn huī

  報 得 三 春 暉 ?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注釋

  ⑴游子:古代稱遠游旅居的人。吟:詩體名稱。

  ⑵游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游子。

  ⑶臨:將要。

  ⑷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

  ⑸誰言:一作“難將”。言:說。寸草:小草。這里比喻子女。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報得:報答。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

  名句賞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50歲才中進士,當上溧陽縣尉,這樣一個小官,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這首詩就寫于此時。詩以一個極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細節揭示了母愛的偉大:老母牽針引線為臨行的兒子縫補衣裳,由于擔心兒子長時間不回來,就把針腳縫得非常細密,希望它能結實一點,更結實一點。慈母對兒子的篤愛之情,就這樣一針一線地縫進衣服中,隨著兒子千里萬里。這一平常而充滿了骨肉親情的生活場景,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的,所以能引起每一個讀者的共鳴,引起我們對母親的種種回憶和依戀。母愛是不期望報答,也是兒女所報答不完的,因為它像三春的陽光對小草的哺育,是無窮無盡的。詩歌畫面簡潔,語言樸素,而內涵深厚,動人心弦,所以能膾炙人口,千古流傳。

孟郊的古詩3

  【年代】:唐

  【作者】:孟郊——《列女操》

  【內容】: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作者小傳】: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人。進士出身,曾任溧陽尉、協律郎等職。他一生困頓,詩多不平之鳴,用字追求“瘦”、“硬”。有《孟東野集》。

  【注釋】:

  梧桐:傳說梧為雄樹,桐為雌樹,其實梧桐樹是雌雄同株。 殉:以死相從。

  【賞析】: 這是一首頌揚貞婦烈女的詩。孟郊的詩用韓愈的`話為“神施鬼沒,間見層出”,即所謂講究藝術構思。 ??以梧桐偕老,鴛鴦雙死,比喻貞婦殉夫。同時以古井水作比,稱頌婦女的守節不嫁。此詩內容或以為有所寄托,借贊頌貞婦烈女,表達詩人堅守節操,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之品行。然而,就全詩看,從題目到內容的全部,都是為了明確的主題的。就詩論詩,不能節外生枝,因此,不能不說它是維護封建禮教道德的,是屬于封建糟粕的,應予批判。

孟郊的古詩4

  「原文」

  《列女操》 作者: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婦貴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注解」:

  1、梧桐:傳說梧為雄樹,桐為雌樹,其實梧桐樹是雌雄同株。

  2、殉:以死相從。

  「解釋」:

  雄梧雌桐枝葉覆蓋相守終老, 鴛鴦水鳥成雙成對至死相隨。貞潔的婦女貴在為丈夫殉節, 為此舍生才稱得上至善至美。對天發誓我心永遠忠貞不渝, 就象清凈不起波瀾的古井水!

  「評析」:

  這是一首頌揚貞婦烈女的詩。以梧桐偕老,鴛鴦雙死,比喻貞婦殉夫。同時以古井水作比,稱頌婦女的守節不嫁。此詩內容或以為有所寄托,借贊頌貞婦烈女,表達詩人堅守節操,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之品行。然而,就全詩看,從題目到內容的全部,都是為了明確的主題的`。就詩論詩,不能節外生枝,因此,不能不說它是維護封建禮教道德的,是屬于封建糟粕的,應予批判。

孟郊的古詩5

  1、《望夫石》

  望夫石,夫不來兮江水碧。

  行人悠悠朝與暮,千年萬年色如故。

  2、《寒江吟》

  冬至日光白,始知陰氣凝。寒江波浪凍,千里無平冰。

  飛鳥絕高羽,行人皆晏興。荻洲素浩渺,碕岸澌崚嶒。

  煙舟忽自阻,風帆不相乘。何況異形體,信任為股肱。

  涉江莫涉凌,得意須得朋。結交非賢良,誰免生愛憎。

  凍水有再浪,失飛有載騰。一言縱丑詞,萬響無善應。

  取鑒諒不遠,江水千萬層。何當春風吹,利涉吾道弘。

  3、《審交》

  種樹須擇地,惡土變木根。結交若失人,中道生謗言。

  君子芳桂性,春榮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

  莫躡冬冰堅,中有潛浪翻。唯當金石交,可以賢達論。

  4、《怨別》

  一別一回老,志士白發早。在富易為容,居貧難自好。

  沉憂損性靈,服藥亦枯槁。秋風游子衣,落日行遠道。

  君問去何之,賤身難自保。

  5、《百憂》

  萱草女兒花,不解壯士憂。壯士心是劍,為君射斗牛。

  朝思除國讎,暮思除國讎。計盡山河畫,意窮草木籌。

  智士日千慮,愚夫唯四愁。何必在波濤,然后驚沉浮。

  伯倫心不醉,四皓跡難留。出處各有時,眾議徒啾啾。

  6、《路病》

  病客無主人,艱哉求臥難。飛光赤道路,內火焦肺肝。

  欲飲井泉竭,欲醫囊用單。稚顏能幾日,壯志忽已殘。

  人子不言苦,歸書但云安。愁環在我腸,宛轉終無端。

  7、《衰松》

  近世交道衰,青松落顏色。人心忌孤直,木性隨改易。

  既摧棲日干,未展擎天力。終是君子材,還思君子識。

  8、《遣興》

  弦貞五條音,松直百尺心。貞弦含古風,直松凌高岑。

  浮聲與狂葩,胡為欲相侵。

  9、《退居(一作退老)》

  退身何所食,敗力不能閑。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

  眾聽喜巴唱,獨醒愁楚顏。日暮靜歸時,幽幽扣松關。

  10、《臥病》

  貧病誠可羞,故床無新裘。春色燒肌膚,時餐苦咽喉。

  倦寢意蒙昧,強言聲幽柔。承顏自俯仰,有淚不敢流。

  默默寸心中,朝愁續莫愁。

  11、《隱士》

  本末一相返,漂浮不還真。山野多餒士,市井無饑人。

  虎豹忌當道,糜鹿知藏身。奈何貪競者,日與患害親。

  顏貌歲歲改,利心朝朝新。孰知富生禍,取富不取貧。

  寶玉忌出璞,出璞先為塵。松柏忌出山,出山先為薪。

  君子隱石壁,道書為我鄰。寢興思其義,澹泊味始真。

  陶公自放歸,尚平去有依。草木擇地生,禽鳥順性飛。

  青青與冥冥,所保各不違。

  12、《獨愁(一作獨怨,一作贈韓愈)》

  前日遠別離,昨日生白發。欲知萬里情,曉臥半床月。

  常恐百蟲鳴,使我芳草歇。

  13、《春日有感》

  雨滴草芽出,一日長一日。風吹柳線垂,一枝連一枝。

  獨有愁人顏,經春如等閑。且持酒滿杯,狂歌狂笑來。

  14、《將見故人》

  故人季夏中,及此百馀日。無日不相思,明鏡改形色。

  寧知仲冬時,忽有相逢期。振衣起躑躅,赪鯉躍天池。

  15、《傷時》

  常聞貧賤士之常,嗟爾富者莫相笑。男兒得路即榮名,邂逅失途成不調。古人結交而重義,今人結交而重利。

  勸人一種種桃李,種亦直須遍天地。一生不愛囑人事,囑即直須為生死。我亦不羨季倫富,我亦不笑原憲貧。

  有財有勢即相識,無財無勢同路人。因知世事皆如此,卻向東溪臥白云。

  16、《寓言》

  誰言碧山曲,不廢青松直。誰言濁水泥,不污明月色。

  我有松月心,俗騁風霜力。貞明既如此,摧折安可得。

  17、《偶作》

  利劍不可近,美人不可親。利劍近傷手,美人近傷身。

  道險不在廣,十步能摧輪。情愛不在多,一夕能傷神。

  18、《勸學》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19、《贈農人》

  勸爾勤耕田,盈爾倉中粟。勸爾伐桑株,減爾身上服。

  清霜一委地,萬草色不綠。狂飆一入林,萬葉不著木。

  青春如不耕,何以自結束。

  20、《長安早春》

  旭日朱樓光,東風不驚塵。公子醉未起,美人爭探春。

  探春不為桑,探春不為麥。日日出西園,只望花柳色。

  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

  21、《罪松》

  雖為青松姿,霜風何所宜。二月天下樹,綠于青松枝。

  勿謂賢者喻,勿謂愚者規。伊呂代封爵,夷齊終身饑。

  彼曲既在斯,我正實在茲。涇流合渭流,清濁各自持。

  天令設四時,榮衰有常期。榮合隨時榮,衰合隨時衰。

  天令既不從,甚不敬天時。松乃不臣木,青青獨何為。

  22、《感興》

  拔心草不死,去根柳亦榮。獨有失意人,恍然無力行。

  昔為連理枝,今為斷弦聲。連理時所重,斷弦今所輕。

  吾欲進孤舟,三峽水不平。吾欲載車馬,太行路崢嶸。

  萬物根一氣,如何互相傾。

  23、《達士》

  四時如逝水,百川皆東波。青春去不還,白發鑷更多。

  達人識元化,變愁為高歌。傾產取一醉,富者奈貧何。

  君看土中宅,富貴無偏頗。

  24、《暮秋感思》

  西風吹垂楊,條條脆如藕。上有噪日蟬,催人成皓首。

  亦恐旅步難,何獨朱顏丑。欲慰一時心,莫如千日酒。

  優哉遵渚鴻,自得養身旨。不啄太倉粟,不飲方塘水。

  振羽戛浮云,罝羅任徒爾。

  25、《古興》

  楚血未干衣,荊虹尚埋輝。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歸。

  26、《勸友》

  至白涅不緇,至交淡不疑。人生靜躁殊,莫厭相箴規。

  膠漆武可接,金蘭文可思。堪嗟無心人,不如松柏枝。

  27、《夷門雪贈主人(是贈陸長源,陸有答詩)》

  夷門貧士空吟雪,夷門豪士皆飲酒。酒聲歡閑入雪銷,雪聲激切悲枯朽。悲歡不同歸去來,萬里春風動江柳。

  28、《堯歌(一作舜歌,賞鄭氏莊客去婦)》

  爾室何不安,爾孝無與齊。一言應對姑,一度為出妻。

  往轍才晚鐘,還轍及晨雞。往還跡徒新,很戾竟獨迷。

  娥女無禮數,污家如糞泥。父母吞聲哭,禽鳥亦為啼。

  如何天與惡,不得和鳴棲。

  山色挽心肝,將歸盡日看。村肩籃輿子,野坐白發官。

  鶯弄方短短,花明碎攢攢。琉璃堆可掬,琴瑟饒多歡。

  翠韻仙窈窕,嵐漪出無端。養館洞庭秋,響答虛吹彈。

  29、《亂離》

  天下無義劍,中原多瘡痍。哀哀陸大夫,正直神反欺。

  子路已成血,嵇康今尚嗤。為君每一慟,如劍在四肢。

  折羽不復飛,逝水不復歸。直松摧高柯,弱蔓將何依。

  朝為春日歡,夕為秋日悲。淚下無尺寸,紛紛天雨絲。

  積怨成疾疹,積恨成狂癡。怨草豈有邊,恨水豈有涯。

  怨恨馳我心,茫茫日何之。

  30、《勸酒》

  白日無定影,清江無定波。人無百年壽,百年復如何。

  堂上陳美酒,堂下列清歌。勸君金曲卮,勿謂朱顏酡。

  松柏歲歲茂,丘陵日日多。君看終南山,千古青峨峨。

孟郊的古詩6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譯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云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策馬奔馳于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賞析

  孟郊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他自以為從此可以別開生面、風云際會、龍騰虎躍一番了。滿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這首詩因為給后人留下了“春風得意”與“走馬看花”兩個成語而更為人們熟知。

  詩人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從苦海中超度出來,登上了歡樂的頂峰。所以,詩一開頭就直接傾瀉心中的'狂喜,說以往那種生活上的困頓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時金榜題名,終于揚眉吐氣,自由自在,真是說不盡的暢快。“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著春風策馬奔馳于鮮花爛漫的長安道卜.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時的詩人神采飛揚,不但感到春風駘蕩,天宇高遠,大道平闊,就連自己的駿馬也四蹄生風了。偌大一座長安城,春花無數,卻被他一日看盡,真是“放蕩”無比!詩人情與景會,意到筆成,不僅活靈活現地描繪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態,還酣暢淋漓地抒發了得意之情,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這兩句詩成為人們喜愛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兩個成語,但詩人極度的志滿意得也表現了其氣量不大。

  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一年春天。這時候的長安,正春風輕拂,春花盛開。城東南的曲江、杏園一帶春意更濃,新進士在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傾城縱觀于此”(《唐摭言》卷三)。新進士們“滿懷春色向人動,遮路亂花迎馬紅”(趙嘏《今年新先輩以遏密之際每有宴集必資清談書此奉賀》)。可知所寫春風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但詩人并不留連于客觀的景物描寫,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覺上的“放蕩”: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還要“一日看盡長安花”。在車馬擁擠、游人爭觀的長安道上,不可能容得他策馬疾馳,偌大一個長安,無數春花,“一日”是不能“看盡”的。然而詩人盡可自認為當日的馬蹄格外輕疾,也盡不妨說一日之間已把長安花看盡。雖無理卻有情,因為寫出了真情實感,也就不覺得其荒唐了。同時詩句還具有象征意味:“春風”,既是自然界的春風,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謂“得意”,既指心情上稱心如意,也指進士及第之事。詩句的思想藝術容量較大,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為后人喜愛的名句。

孟郊的古詩7

  1、《靜女吟》

  艷女皆妒色,靜女獨檢蹤。

  任禮恥任妝,嫁德不嫁容。

  君子易求聘,小人難自從。

  此志誰與諒,琴弦幽韻重。

  2、《歸信吟》

  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

  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3、《山老吟》

  不行山下地,唯種山上田。

  腰斧斫旅松,手瓢汲家泉。

  詎知文字力,莫記日月遷。

  蟠木為我身,始得全天年。

  4、《小隱吟》

  我飲不在醉,我歡長寂然。

  酌溪四五盞,聽彈兩三弦。

  煉性靜棲白,洗情深寄玄。

  號怒路傍子,貪敗不貪全。

  5、《苦寒吟》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壯陰奪正陽。

  苦調竟何言,凍吟成此章。

  6、《猛將吟》

  擬膾樓蘭肉,蓄怒時未揚。

  秋鼙無退聲,夜劍不隱光。

  虎隊手驅出,豹篇心卷藏。

  古今皆有言,猛將出北方。

  7、《傷哉行》

  眾毒蔓貞松,一枝難久榮。

  豈知黃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舍芳蕙,秋風繞枯莖。

  彈琴不成曲,始覺知音傾。

  館月改舊照,吊賓寫馀情。

  還舟空江上,波浪送銘旌。

  8、《怨詩(一作古怨)》

  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

  9、《雜怨(一作古樂府雜怨)》

  憶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

  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歸。

  朝為雙蒂花,莫為四散飛。

  花落還繞樹,游子不顧期。

  夭桃花清晨,游女紅粉新。

  夭桃花薄暮,游女紅粉故。

  樹有百年花,人無一定顏。

  花送人老盡,人悲花自閑。

  貧女鏡不明,寒花日少容。

  暗蛩有虛織,短線無長縫。

  浪水不可照,狂夫不可從。

  浪水多散影,狂夫多異蹤。

  持此一生薄,空成萬恨濃。

孟郊的古詩8

  1、《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七夕》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3、《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4、《灞上輕薄行》

  長安無緩步,況值天景暮。

  相逢灞浐間,親戚不相顧。

  自嘆方拙身,忽隨輕薄倫。

  常恐失所避,化為車轍塵。

  此中生白發,疾走亦未歇。

  5、《長安羈旅行》

  十日一理發,每梳飛旅塵。

  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

  萬物皆及時,獨余不覺春。

  失名誰肯訪,得意爭相親。

  直木有恬翼,靜流無躁鱗。

  始知喧競場,莫處君子身。

  野策藤竹輕,山蔬薇蕨新。

  潛歌歸去來,事外風景真。

  6、《長安道》

  胡風激秦樹,賤子風中泣。

  家家朱門開,得見不可入。

  長安十二衢,投樹鳥亦急。

  高閣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7、《送遠吟》

  河水昏復晨,河邊相送頻。

  離杯有淚飲,別柳無枝春。

  一笑忽然斂,萬愁俄已新。

  東波與西日,不惜遠行人。

  8、《古薄命妾》

  不惜十指弦,為君千萬彈。

  常恐新聲至,坐使故聲殘。

  棄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歡。

  將新變故易,持故為新難。

  青山有蘼蕪,淚葉長不干。

  空令后代人,采掇幽思攢。

  9、《古離別(一作對景惜別)》

  松山云繚繞,萍路水分離。

  云去有歸日,水分無合時。

  春芳役雙眼,春色柔四支。

  楊柳織別愁,千條萬條絲。

【孟郊的古詩】相關文章:

古詩的作文12-11

古詩帶有秋字的古詩詞11-02

芒種的經典古詩08-31

處暑的古詩08-21

桃花的古詩08-04

古詩及賞析06-29

夏至的古詩11-07

杜甫的古詩10-10

立春的古詩09-1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在线观看91免费精品国产拍在线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系列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高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