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杜牧《赤壁》詩詞鑒賞1
評析《赤壁杜牧》的藝術特色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來概括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作簡要說明。
〖分析及答案〗
這是一首典型的詩詞評價題型。詩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題者借用西方一句詩來概括其藝術特色,回答時思維要稍稍轉個彎。所謂“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以小見大,管中窺豹的寫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吳國二女----二喬來展現三國時期的政治風云變幻。
答案參考:
這是一首詠史詩,抒發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可謂大內容,大主題,但詩人卻通過“小物”“小事”來表現的。詩由一個小小的文物“折戟”,聯想到漢未分裂動蕩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可謂說是“一粒沙里見世界”。后兩句把“二喬”不曾被捉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系起來,寫得具體可感,有情味,有風韻,可謂’“半瓣花上說人情”。
〖失誤及矯正〗
評價題型常見的失誤主要有:判斷失誤造成全題失分,闡明理由不得要領。但前者失誤是最主要的。沒有認真審題,也沒有深入閱讀理解詩詞,想當然回答,一念之差判斷失誤,造成無為的丟分。在闡明理由時也只是蜻蜓點水,不能緊扣詩文內容點面結合地分析,或只判斷而沒深入分析。在答題時還會出現一種毛病,那就是不考慮詩論的內容,只是從詩歌本身來考慮,這樣的答題一定是不準確的。
回答時應注意:題干中若問“你同意這種說法嗎”,不能想當然回答“同意”或“不同意”。首先要弄清楚評價語的評價角度:內容還是形式,全文還是局部,表現手法還是修辭手法等。再把它和原文結合起來分析。一般而言,對題干中的第一問要順應命題者的意圖,大多情況下要同意這種說法,當然這不是絕對的。總之,第一問回答要把握準確,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在具體分析時,要有原文意識,要結合原文相關內容來分析評價,做到點面結合,不能高屋建瓴,空洞說教;卮饡r要兩問兼顧,不能省略第一問直入分析,更不能只回答第一問而不展開闡述。每一問都有賦分值,一般說來,第一問給1-2分,若只回答第一問而沒展開闡述,一般不給分;第二問給4-5分。因此回答既要緊扣原文,又要照應題干要求。
杜牧《赤壁》詩詞鑒賞2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賞析:
杜牧于會昌二年(842)出任黃州刺史期間,曾游覽黃州赤壁磯。站在滔滔東去的大江之濱,觀“赤壁”而思史,回憶三國時代在鄂州赤壁磯所發生的吳蜀聯軍大敗曹兵,從而尊定三國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戰“。撫今追昔,興之所至,揮筆寫下了這著名的詠史詩。
一、二句寫作者在江邊淤沙之中,詩人以一柄殘戟置于詩端,引發后兩句的歷史議論,具有歷史的縱深感。三、四句是說周瑜的獲勝是偶然的機遇所致,僅安憑一時僥幸并不是定國之策。假若不是東風驟起,蜀軍相助,周瑜的火攻之計大顯神威,那么,東吳政權就必然為曹操所滅。這兩句詩頗具史論意味,見解獨到。詩人對周瑜的諧謔揶揄,暗示了對曹操的肯定。
詩人即物感興,托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關系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時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見大。
作者介紹: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唐京兆萬年(現在陜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后世因稱之“杜紫微”、“杜樊川”。
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西晉杜預,是他的十六世祖。他從十五六歲起,博讀經史,關心時政。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歷任監察御史,黃州、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勛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剛直,屢受排擠,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縱情聲色,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
杜牧的詩、賦、古文都負盛名,而以詩的成就最大,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其詩風格俊爽清麗,獨樹一幟,尤其長于七言律詩和絕句。
杜牧《赤壁》詩詞鑒賞3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賞析
詩篇的開頭借一件古物興起對前朝人、事、物的慨嘆。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兩句意為折斷的戰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銷蝕,自己將它磨洗后認出是前朝遺物。在這里,這兩句描寫看似平淡實為不平。沙里沉埋著斷戟,點出了此地曾有過歷史風云。戰戟折斷沉沙卻未被銷蝕,暗含著歲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發現了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銹跡斑斑的折戟,使得詩人思緒萬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凈出來辨認一番,發現原來是赤壁之戰遺留下來的兵器。這樣前朝的遺物又進一步引發作者浮想聯翩的思緒,為后文抒懷作了很好的鋪墊。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后兩句久為人們所傳誦的佳句,意為倘若當年東風不幫助周瑜的話,那么銅雀臺就會深深地鎖住東吳二喬了。這里涉及到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這對于詩人而言是相當清楚的`,因為杜牧本人有經邦濟世之才,通曉政治軍事,對歷史時事是非常熟悉的。眾所周知,赤壁之戰吳勝曹敗,可此處作者進行了逆向思維大膽地設想,提出了一個與歷史事實相反的假設。假若當年東風不幫助周瑜的話,那結果會如何呢?詩人并未直言戰爭的結局。而是說銅雀春深鎖二喬,銅雀臺乃曹操驕奢淫樂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這里的銅雀臺,讓人不禁聯想到曹操風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風流韻味,最后再用一個鎖字,進一步突顯其金屋藏嬌之意。把硝煙彌漫的戰爭勝負寫得如此蘊藉,實在令人佩服。
【杜牧《赤壁》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有關詩詞鑒賞02-09
毛澤東詩詞鑒賞10-21
經典思鄉詩詞鑒賞12-06
《牡丹》詩詞鑒賞08-09
古典詩詞鑒賞02-21
《對酒》詩詞鑒賞03-17
思鄉詩詞鑒賞08-19
思鄉的詩詞及鑒賞08-03
憫農詩詞鑒賞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