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清明節的古詩
清明節的古詩
更新時間:2023-11-21 13:44:46
  • 相關推薦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精選]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清明節的古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1

  001.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002.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003.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夜

  004.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

  (唐)白居易

  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

  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

  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閑。

  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

  005.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唐)白居易

  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

  綺羅從許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風老,無嫌酒盞深。

  辭花送寒食,并在此時心。

  006.清明(唐)杜甫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

  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

  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

  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卜錢。

  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007.清明(唐)杜甫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

  十年蹴鞠將懷遠,萬里秋千習俗同。

  旅雁上云歸紫塞,家人鉆火用青楓。

  秦城樓閣煙花里,漢主山河錦銹中。

  春去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2

  1、有個關心處,難相見、空凝睇。——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3、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彥《蘭陵王·柳》

  5、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6、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鶯。——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7、府醞傷教送,官娃豈要迎。——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8、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9、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0、一樽徑籍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趙鼎《寒食》

  11、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沈佺期《寒食》

  12、日斜無計更留連,歸路草和煙。——薛昭蘊《喜遷鶯·清明節》

  13、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晴。——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14、畫眉煩女伴,央及流鶯喚。——納蘭性德《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15、時霎清明,載花不過西園路。——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3

  一、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三、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四、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五、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六、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七、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八、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九、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十、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十一、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十二、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宋,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十三、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4

  《清明》

  王禹偁(宋)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吳惟信(宋)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

  韓翃(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送陳秀才歸沙上看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后,幾家墳上子孫來。

  《七絕·清明》

  祭父母兒拜墓前,焚香燒紙益凄然。

  含辛養育恩常念,撫跡寓思慰九泉。

  《七絕·清明節》

  春明時節雨如煙,相思鳶風燒紙錢。

  思緒彈淚填黃土,昔鳶蒙煙串上天。

  《七絕·近清明》

  吊臨客冢斷鴻咽,遙祭家塋故土牽。

  歲歲清明衰淚點,年年三月柳絲纏。

  《七絶·清明節》

  幾度清明幾度春,墳前悼楚詠思人。

  修先淚落家塋土,感逝心傷客冢塵。

  《今日清明節》

  幾度墳前憶故人,天昏地暗雨頻頻。

  陰陽相隔情難忘,傷感縈懷句句真。

  《七絕·清明》

  塵霾何意鬧清明,祭掃催人破曉行。

  斷續蒼林鶯恰語,山中幾處紙煙輕。

  《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唐)竇鞏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七律·清明》

  清明草木沐風柔,祭掃紛然憑寄惆。

  片片灰蝶飛滿地,滴滴幽咽灑塋丘。

  艱辛先祖開基業,承志吾儕展壯猷。

  易逝韶華君莫嘆,意氣風發盛金甌。

  《七律·清明節》

  驚艷群芳造物才,恰逢寒食古今哀。

  和風一掃殘冬盡,乳燕雙飛暖意來。

  故國綿綿尋舊夢,他鄉恨恨望靈臺。

  千年不改清明雨,恰似梨花帶淚開。

  《清明呈館中諸公》

  [明]高啟

  新煙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墓上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雨醉京華。

  《清明日獨酌》

  [宋]王禹偁

  一郡官閑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

  春來春去何時盡,閑恨閑愁觸處生。

  漆燕黃鸝夸舌健,柳花榆莢斗身輕。

  脫衣換得商山酒,笑把離騷獨自傾。

  《壬戌清明作》

  [清]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長安清明》

  [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七律·清明》

  野曠荒郊草色柔,杏花春雨月如鉤。

  香煙裊裊說思念,白燭瑩瑩道戚憂。

  寒食踏青天向暖,清明憶故淚長流。

  冥幽但可通人意,一樣悲歡一樣愁。

  《清明節》

  買來果品到鄉村,閑暇乘車荒冢奔。

  千樹梨花開勝雪,一園油菜長如金。

  焚燒錢紙墳前亮,啼哭杜鵑松上聞。

  風過香灰自消散,無聲眼淚悼亡魂。

  《清明節祭祖》

  清明時節田園秀,大地桃妖醉魅人。

  禹舜文明名國外,親情似海舉思哀。

  尋根問祖家何在,祖訓傳承世代延。

  政府親民施假日,炎皇美德萬年揚。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5

  1、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2、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3、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5、舞煙眠雨過清明。——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6、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張先《青門引·春思》

  7、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8、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9、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范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

  10、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11、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12、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13、洛陽城里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

  14、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王安石《壬辰寒食》

  15、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6、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17、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晁沖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18、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19、寒食后,酒醒卻咨嗟。——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20、聽風聽雨過清明。——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6

  一、《清明日》(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二、《長安清明》(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三、《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四、《清明》(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五《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六、《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七、《清明》(現代)姚慎峰

  入春時節暖花開,清明將至細雨來。

  滿山風景葉滴水,不知歸去幾徘徊。

  八、《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九、《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十、《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7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孟浩然

  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清明日送韋侍御貶虔州》白居易

  寂寞清明日,蕭條司馬家。

  留餳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欲別能無酒,相留亦有花。

  南遷更何處?此地已天涯。

  《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白居易

  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

  綺羅從許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風老,無嫌酒盞深。

  辭花送寒食,并在此時心。

  《清明夜》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白居易

  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

  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

  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閑。

  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

  《清明即事》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張繼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舊游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清明日龍門游泛》李嶠

  晴曉國門通,都門藹將發。紛紛洛陽道,南望伊川闕。

  衍漾乘和風,清明送芬月。林窺二山動,水見千龕越。

  羅袂罥楊絲,香橈犯苔發。群心行樂未,唯恐流芳歇。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門率成》李嶠

  游客趨梁邸,朝光入楚臺。槐煙乘曉散,榆火應春開。

  日帶晴虹上,花隨早蝶來。雄風乘令節,馀吹拂輕灰。

  《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賦得飛字》張說

  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搖揚花雜下,嬌囀鶯亂飛。

  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旗。和風偏應律,細雨不沾衣。

  承恩如改火,春去春來歸。

  《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祖詠

  田家復近臣,行樂不違親。霽日園林好,清明煙火新。

  以文長會友,唯德自成鄰。池照窗陰晚,杯香藥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鳥窺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隱淪。

  《清明后登城眺望》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日憶諸弟》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清明》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不及

  《清明》杜甫

  著處繁花務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艷明眉,爭道朱蹄驕嚙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諸將亦自軍中至。

  馬援征行在眼前,葛強親近同心事。金鐙下山紅粉晚,牙檣捩柁青樓遠。古時喪亂皆可知,人世悲歡暫相遣。

  弟侄雖存不得書,干戈未息苦離居。逢迎少壯非吾道,況乃今朝更祓除。

  《清明二首》杜甫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

  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卜錢。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十年蹴踘將雛遠,萬里秋千習俗同。

  旅雁上云歸紫塞,家人鉆火用青楓。秦城樓閣煙花里,漢主山河錦繡中。風水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清明日青龍寺上方賦得多字》皇甫冉

  上方偏可適,季月況堪過。遠近水聲至,東西山色多。

  夕陽留徑草,新葉變庭柯。已度清明節,春秋如客何。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一作方干詩)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韓浚

  朱騎傳紅燭,天廚賜近臣。火隨黃道見,煙繞白榆新。

  榮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更調金鼎膳,還暖玉堂人。

  灼灼千門曉,輝輝萬井春。應憐螢聚夜,瞻望及東鄰。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鄭轅

  改火清明后,優恩賜近臣。漏殘丹禁晚,燧發白榆新。

  瑞彩來雙闕,神光煥四鄰。氣回侯第暖,煙散帝城春。

  利用調羹鼎,馀輝燭縉紳。皇明如照隱,愿及聚螢人。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王濯

  御火傳香殿,華光及侍臣。星流中使馬,燭耀九衢人。

  轉影連金屋,分輝麗錦茵。焰迎紅蕊發,煙染綠條春。

  助律和風早,添爐暖氣新。誰憐一寒士,猶望照東鄰。

  《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王表

  春城閑望愛晴天,何處風光不眼前。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日出萬家煙。興來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盡少年。

  聞說鶯啼卻惆悵,詩成不見謝臨川。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8

  杜牧詩詞《清明》

  原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含義:清明節的時候,詩人不能夠回家掃墓,卻孤零零一個人在異鄉路上奔波,心里已經不是滋味;況且,天也不作美,陰沉著臉,將牛毛細雨紛紛灑落下來,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濕漉漉的`。詩人啊,簡直要斷魂了!找個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便問牧童哪兒有酒店,牧童指著遠處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手法:借清明時的景物抒發自己思鄉的內心。

  主題: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活靈尖現的雨中問路圖。

  感情:思鄉之情。

  感悟:獨自在外的人在節日時是倍加想家的。

  注:“ 這首詩文學界基本上肯定這是一首偽詩。第一,這首詩很可能不是杜牧寫的,第二,很可能不是為清明寫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施愛東博士做客人民網《金臺會館》時指出。

  《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長安清明》-【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9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約客

  宋。趙師秀

  清明時節家家雨,春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夜過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蕪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10

  1、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2、長安清明言懷(唐)顧非熊 明時帝里遇清明,還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兩初晴。

  3、西子妝慢·湖上清明薄游(宋)吳文英 流水麹塵,艷陽醅酒,畫舸游情如霧。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斷橋西堍。垂楊漫舞。總不解、將春系住。燕歸來,問彩繩纖手,如今何許。歡盟誤。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不堪衰鬢著飛花,傍綠陰、冷煙深樹。玄都秀句。記前度、劉郎曾賦。最傷心、一片孤山細雨。

  4、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5、青玉案·絲絲香篆濃于霧(清)高鶚 絲絲香篆濃于霧,織就綠陰紅雨。乳燕飛來傍蓮幕,楊花欲雪,梨云如夢,又是清明暮。屏山遮斷相思路,子規啼到無聲處。鱗瞑羽迷誰與訴。好段東風,好輪明月,盡教封侯誤。

  6、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宋)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7、朝中措·清明時節(宋)張炎 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燕簾鶯戶,云窗霧閣,酒醒啼鴉。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8、湘春夜月·近清明(宋)黃孝邁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月當門。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云。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這次第,算人間沒個并刀,剪斷心上愁痕。

  9、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唐)張繼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舊游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10、瑞龍吟·德清清明競渡(宋)吳文英 大溪面。遙望繡羽沖煙,錦梭飛練。桃花三十六陂,鮫宮睡起,嬌雷乍轉。去如箭。催趁戲旗游鼓,素瀾雪濺。東風冷濕蛟腥,澹陰送晝。輕霏弄晚。洲上青蘋生處,斗春不管,懷沙人遠。殘日半開一川,花影零亂。山屏醉纈,連棹東西岸。闌干倒、千紅妝靨,鉛香不斷。傍暝疏簾卷。翠漣皺凈,笙歌未散。簪柳門歸懶。猶自有、玉龍黃昏吹怨。重云暗閣,春霖一片。

  11、寒食日重游李氏園亭有懷(唐)韓偓 往年同在鸞橋上,見倚朱闌詠柳綿。今日獨來香徑里,更無人跡有苔錢。傷心闊別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料得他鄉遇佳節,亦應懷抱暗凄然。

  12、襄陽寒食寄宇文籍(唐)竇鞏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13、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14、清明(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5、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6、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黃庭堅《清明》

  17、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歐陽修《采桑子》

  18、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19、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戴叔倫《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20、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溫庭筠《清明日》

  21、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劉長卿《清明后登城眺望》

  22、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寒食》

  23、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王禹偁《清明》

  24、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25、古詩絕句就是這樣經典,凝練,內心頓生無限的情懷。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絕句和古詩嗎,請欣賞清明節古詩詞。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11

  1.朝中措·清明時節(宋)張炎

  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戶,云窗霧閣,酒醒啼鴉。

  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2.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3.清明祭詩(佚名)

  粉杏輕柔岸柳新,清明春雨兩相侵。

  半洗天光晴如碧,半和殘淚一沾襟。

  4.壬戌清明作(清)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5.清明即事·風落梨花雪滿庭(明)瞿佑

  風落梨花雪滿庭,今年又是一清明。

  游絲到地終無意,芳草連天若有情。

  滿院曉煙聞燕語,半窗晴日照蠶生。

  秋千一架名園里,柳絲今日向東風。

  6.清明(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7.青玉案·絲絲香篆濃于霧(清)高鶚

  絲絲香篆濃于霧,織就綠陰紅雨。

  乳燕飛來傍蓮幕,楊花欲雪,梨云如夢,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斷相思路,子規啼到無聲處。鱗瞑羽迷誰與訴。

  好段東風,好輪明月,盡教封侯誤。

  8.念奴嬌·春情(宋)李清照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9.鶴沖天·清明天氣(宋)杜安世

  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臺榭綠陰濃。薰風細。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遙際。

  單夾衣裳,半櫳軟玉肌體。

  石榴美艷,一撮紅綃比。

  窗外數修篁,寒相倚。

  有個關心處,難相見、空凝睇。

  行坐深閨里。懶更妝梳,自知新來憔悴。

  10.清明節郭侍御偶與李侍御、孔校書、王秀才游開化寺(唐)崔元翰

  山色入層城,鐘聲臨復岫。

  乘閑息邊事,探異憐春候。

  曲閣下重階,回廊遙對霤。

  石間花遍落,草上云時覆。

  鉆火見樵人,飲泉逢野獸。

  道情親法侶,時望登朝右。

  執憲糾奸邪,刊書正訛謬。

  茂才當時選,公子生人秀。

  贈答繼篇章,歡娛重朋舊。

  垂簾獨衰疾,擊缶酬金奏。

  11.阮郎歸·南國春半踏青時(宋)歐陽修

  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棲。

  12.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12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3.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4.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5.清明日憶諸弟

  【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6.清明日

  【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7.詠廿四氣詩清明三月節

  【唐】元稹

  清明來向晚,山淥正光華。

  楊柳先飛絮,梧桐續放花。

  鴽聲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已識風云意,寧愁雨谷賒。

  8.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9.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10.采桑子·清明上已西湖好

  【宋】歐陽修

  清明上已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11.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12.清明日貍渡道中

  【宋】范成大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

  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

  墦間人散后,烏鳥正西東。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13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3、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4、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唐)賈島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5、清明二絕·其一

  (宋)陳與義

  街頭女兒雙髻鴉,隨蜂趁蝶學夭邪。

  東風也作清明節,開遍來禽一樹花。

  6、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7、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8、清明

  (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14

  1、《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閭門即事》

  【唐代】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3、《長安清明》

  【唐代】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4、《郊行即事》

  【宋代】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5、《清明日對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6、《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7、《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8、《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9、《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10、《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途中寒食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15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3、《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4、《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5、《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6、《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7、《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8、《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9、《清明

  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10、《清明日憶諸弟

  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11、《長安清明

  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12、《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13、《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14、《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15、《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16、《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17、《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18、《清明

  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19、《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20、《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百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21、《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22、《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節的古詩】相關文章:

清明節的古詩03-31

清明節古詩06-19

【精選】有關清明節的古詩07-06

清明節古詩(精品)07-07

清明節古詩[實用]07-07

清明節古詩(薦)07-07

【必備】清明節古詩07-07

清明節的古詩匯總04-07

關于清明節古詩11-01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04-04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本久久综合网站 | 日本一道丝袜国产一区高清 | 中文字幕无线精品亚洲乱码一区 |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 | 中文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婷婷婷婷色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