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寒露節氣古詩詞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南北朝】周弘讓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周弘讓是南北朝時期詩人。這首《立秋》詩,也有收錄為唐代劉言史作品,然而從風格來看,用典古樸,風格簡潔飄逸,似乎更具有南北朝風格。“流火〞指“心宿〞,即“大火〞星,仲夏處于正南方最高位置,立秋后開始西降。“商飆〞:秋風。詩詞大意為:從立秋后心宿開始向西降落,秋風已經開始發動,夏天的景色逐漸變換,清風吹來,樹木開始落葉,秋天就要來了。
《立秋七月節》
【唐】元稹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這首立秋詩選自元稹的《詠廿四氣詩》,立秋節恰逢七夕,因而詩人詠秋和七夕相結合,表達了寂寥悲秋之情。大意為:沒想到炎熱的夏天這么快要過去,涼風吹來,秋風暗起。遙望天上,牛郎織女在銀河鵲橋相會;耳邊傳來秋風的聲音,露水從樹葉上低落,看到一葉飄落,怎么能不讓人愁悶呢?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深厚,詩詞交往頻繁,這首詩,是詩人居住在長安,在立秋節想到故人元稹而賦。這首立秋詩,詩人運用重復字詞非常巧妙,〞首聯的“下〞和“上〞,頸聯的“城〞和“江〞雖然重復,然而詩人獨辟蹊徑,成心而為之,清新簡約,蔚然成趣,朗朗上口,頗有情致。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唯將滿鬢雪,明日對秋風。
李益以邊塞詩聞名,這首立秋詩為詩人失意之時作品,寥寥數字,構思精妙。詩人看到鏡中白發滿鬢,歲月蹉跎,然而人在江湖,還需要坦然面對,悲秋感慨之情可見一斑。
《立秋日與陸華原于縣界南館送鄒十八》
【唐】武元衡
風入昭陽池館秋,片云孤鶴兩難留。
明朝獨向青山郭,唯有蟬聲催白頭。
武元衡是唐代著名宰相詩人,因主張清剿地方割據勢力,元和八年,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武元衡的詩詞以詞藻綺麗、琢名精妙著稱,時人評價和白居易齊名,劉禹錫尚在其下。這首立秋詩同樣是表達了孤獨寂寥的悲秋之情。
《立秋后一日雨天欲暮小立問月亭》
【宋】楊萬里
雨后林中別樣涼,意行幽徑不知長。
風蟬幸自無星事,強為閑人報夕陽。
楊萬里是南宋著名中興四大詩人之一,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詩人雨后信步林中,隨意所之,聽到風中蟬鳴,不由得悲秋之情涌上心來,為自己無所事事感到寂寥孤獨,這首立秋詩表達了詩人落寞之情。
《立秋》
【宋】方岳
秋日尋詩單獨行,藕花香冷水風清。
一涼轉覺詩難做,付與梧桐夜雨聲。
方岳是南宋著名詩人,因他剛直不阿,得罪權貴,仕途坎坷。工于詩,多描寫田園風光,質樸自然。其詞多抒發愛國憂時之情,風格清健。這首立秋詩,貌似尋找作詩思路,因為立秋天亮難作,其實這才是一首絕妙的詩詞,尤其是“藕花香冷水風清〞,“梧桐夜雨〞,清新婉約,含蓄雋永,把立秋的景色描繪得出神入化。
《立秋》
【宋】王镃
西風吹縐碧紗衣,金井梧桐昨夜飛。
自汲井花調藥罷,卻簪秋葉滿頭歸。
南宋詩人王鎡的這首立秋絕句,觀察入微,描寫精妙,立秋后,西風起,吹皺紗衣,梧桐落葉,飄落井欄,清晨汲水,調和藥劑不到片刻,便滿頭落葉,把立秋后的氣候景色變化刻畫的非常細膩。
《立秋有感》
【宋】白玉蟾
流年急似箭,日月跳如丸。
炎皇初解印,白帝又彈冠。
方旦喜無暑,教人又怕寒。
人生只如許,不覺鼻頭酸。
白玉蟾是南宋著名的道士,創立道教南宗宗派,天賦聰明,學識淵博,精通儒釋道三教,工于詩詞,書法繪畫無不精通,對后世影響深遠。這首立秋詩,真情流露,表達了對歲月無情,光陰荏苒的感慨和無奈。
《立秋前四日夜泛舟至跨湖橋》
【宋】陸游
短楫追涼十里來,夜深卻御便風回。
離離蒲葉先秋老,裊裊萍花帶露開。
陌上歌呼簪稻穗,橋邊燈火賣官醅。
時平樂事知何限,未嘆流年兩鬢催。
詩人陸游的這首立秋詩,描寫了詩人夏夜乘涼的景色,同樣感慨歲月不在的悲秋之情。其中頷聯“離離蒲葉先秋老,裊裊萍花帶露開。〞用菖蒲和浮萍來刻畫立秋景色,對偶工整,描寫精致,當為描寫初秋的佳句。
【寒露節氣古詩詞】相關文章:
寒露節氣的句子03-05
寒露節氣的文案01-08
寒露節氣文案10-28
寒露節氣說說02-02
關于寒露節氣的說說04-29
寒露節氣的句子15篇03-05
寒露節氣抖音文案11-11
寒露節氣文案15篇02-21
寒露節氣唯美文案10-12